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玉音播送

1945年8月15日,对于日本来说是个举足轻重的日子。在南洋群岛上被美军的蛙跳战术折磨得已经歇斯底里的日军终于听到了天皇的一声玉音,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所有战场的日军无条件放下武器。

就在八年前,还信誓旦旦能给全亚洲带来“繁荣”的大日本皇军轰然倒下了,随之消失的还有他们那令整个世界为之胆寒的疯狂野心。

但所谓的玉音播放并非一切顺利,主战派大臣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军令部长丰田辅武和陆相阿南惟在天皇面前力主一战,以本土作战作为最后的抵抗。

就当时形势而言,日本广岛和长崎先后遭到了原子弹的灭顶之灾。美军威胁如果日本再不投降,将会投放第三枚核弹。已经经历过无数死亡的日本人,在这种神秘且威力巨大的武器威胁下,才终于松动了抵抗的意志,天皇才有了投降之意。

熟不知美军手中只有三颗原子弹,在美国西部实验时已经耗费了一颗,其余两颗全部投在了日本,美军当时完全是在虚张声势,如果日军坚持本土作战,凭借日本的抵抗意志,美军即便占领日本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到那时再去求和,恐怕谈判的结果完全会是两个样子。

但历史不容假设,当时日本本土已经付出了一百五十多万士兵和二百多万平民伤亡的代价。除了京都和奈良外,日本本土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因为空袭而遭到了严重的损失。面对如此大的代价和已经疲惫不堪的日本国民,裕仁天皇用白手套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他本就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此时他必须为自己的前途做出抉择,如果抵抗下去,美军对他的优待政策恐怕将会不复存在,他必然会成为甲级战犯被送上国际法庭进行审判。但他也很清楚,深处这场战争中的日本人,都把他作为了精神领袖,他才是这场战争的动力源泉。而且在中国的大片土地上,还有日军大批的精锐部队,如果断然投降,日本军方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的心里实在没底。

这时,首相铃木贯太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铃木首相1867年出生于和泉国(今大阪府),17岁便进入海军学校学习,随后一直在海军任职,参加过历次日本海军的对外海战,直到1925年,他已经官至海军军令部长。

昭和四年(公元1929年),铃木担任了裕仁天皇的侍从长,成为了天皇身边重要的顾问型亲信。

直至1945年4月,日军在冲绳登陆,而苏联也将深入至中国东三省与关东军展开了决战,日本的败相已露。铃木这才临危受命被裕仁天皇委任为首相,实际是想通过他的执政经验化解日本当前的危机。铃木首相主张不要再为之前的想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现在日本需要的是和平,而尽快从战争中解脱出来,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必经之路。

但,许多的困难此时摆在了眼前,裕仁天皇仍旧不能拿定主意,铃木首相只好启动了内阁会议。外相、陆相相继陈述了当前的形势,除了陆相阿南惟几外,内阁一边倒的倾向于接受由杜鲁门、丘吉尔和蒋介石三人联合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以保持日本国体为唯一条件,向盟军投降。

内阁已经帮裕仁天皇下了决心,14日上午10点50分,天皇召开了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结果仍然呈现一边倒的状态,除了米内光政等三个军方的头子外,其余大臣均认为应该投降。就这样,裕仁作出了难以忍受的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带领大日本帝国走入了投降程序!

玉音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被播出的,但玉音的播出并不是现场直播,而是由录音的方式完成的。带子录完后,由裕仁天皇的侍从德川义宽保管在了宫内省的保险柜中,准备明天送往广播协会向广大日本国民宣布。

但谁都会明白,这样的决定将会改变太多人的命运,也许天皇可以因此而免受审判,但是其他的人呢?特别是军方的头目们!要知道他们在中国本土,南洋群岛,珍珠港欠下了累累的血债,如果投降,盟军又怎会饶过他们呢?

率先跳出来的是陆军省军务课的畑中健二少佐、椎崎二郎中佐,还有东条英机的女婿古贺秀正和皇宫近卫师团参谋石原贞吉等人,这些人虽然职位不高,却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官二代,他们靠父辈的声望,迅速集结起了一支军队,准备发动政变,剪除主和派,由军部成立新政府,实施本土决战。

15日凌晨1点多,畑中等人赶到近卫师团长森刚中将的办公室,要求他支持政变。但森刚犹豫不决,未作表态,已经接近疯狂的畑中等人哪里会让这个“老不休”耽误他们宝贵的时间,他们二话不说便枪杀了森刚中将,接着畑中拿着森刚的印章伪造了调令。

森刚本也是主战派,近卫步兵第二联队长芳贺平次郎深知这一点,所以接到调令他便信以为真,马上集结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出动发动了政变!他带队率先包围了皇宫,切断宫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而另一支部队迅速占领了广播协会大楼。

如果势态照这样发展下去,历史很可能被改写,二战结束的日期恐怕将会遥遥无期。可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他充满了变数和巧合。

被蒙在鼓里的芳贺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发生政变的军队好像只有他一个联队而已,而他的上级森刚中将却在这个时候久久不能出现。而就在这时,传来了一个消息,同样受森刚挟制的东部军诸多将领看到仿造的调令后,并没有参加逼宫的事件。

难道是着了畑中的道?芳贺联队长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东部军参谋长高岛辰彦随后给芳贺打来电话,陈述这完全是畑中策划的一场阴谋,就在芳贺将信将疑之时,东部军大将田中紧急赶到皇宫,告诉芳贺,近卫师团长森刚已经被杀,芳贺这才恍然大悟!急忙把部队撤回原地,政变因此失败。畑中要求在玉音播放前面见天皇而被拒绝。

15日凌晨,政变宣告失败后不久,再次传来了噩耗,陆相阿南惟几用武士剖腹这种传统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的遗书中留下了“蒙君厚泽,死而无憾,弥天大罪,以身谢之”的话,不知道这是为了政变失败的遗憾,还是他对本土作战的抵抗态度的权势。但总之,日本一切阻碍无条件投降的障碍,都在这一刻被扫清了。

15日正午时分,收音机里准时传出了天皇拘谨而严肃的声音。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士兵和平民们都在用心倾听着他们的最高领袖将会怎样把握国家的命运。但当时大部分人还是没有想到战争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据《铃木贯太郎自传》记载,当时很多日本民众已经做了本土防御的心理准备,甚至做好了和天皇一起剖腹的准备。却就是没有想到天皇会如此轻易地低下大和民族那高傲的头颅。

我曾经看过日文版的《终战诏书》,诏书写的晦涩难懂,再加上本人的日语水平是个二把刀,实在是没看不太明白裕仁天皇陛下给民众下的那碗迷魂汤是个啥滋味的。但可以大致知道的是,诏书说了四件事。

一、向美、苏、中、英宣战不是天皇陛下的本意,宣战是为了日本能在东亚获得一个安稳的地位;

二、美国人的炸弹的威力太大了,给日本造成了极大地杀戮,实在是受不了;

三、日本国民的生活已经很凄惨了,天皇的处境也很不利;

四、立即终止战争是日本当下唯一能做的事。

这份《诏书》,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无耻!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太无耻!四个字相当无耻!

它不但掩盖着发动战争的目的,甚至将日本说成了可怜的受害者,天皇推卸了战争的责任,他在人们心中仍旧是一个悲天悯人,爱惜百姓的精神领袖。

但无论怎么说,日本的民众都是无辜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但人们心中的创伤远远没有结束。日本的经济正处于最低谷的状态,由于连番的轰炸,日本国内的生产设备已经所剩无几,运送国外物资的商船已经荡然无存,国内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此时的工业生产只是战前的十分之一,而各种矿石的进口量只是战前的八分之一,如此的经济困局,日本当局将会如何面对呢?这是个十分重大且深奥的问题。 8n/9Mnd1oqqM8h/9KcoseFNVrDgmsrjx40OGPbnWbvb5SW8qDvIY4pVA0ZGhJ/5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