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刺激经济的三板斧

虽然一些中小企业的快速转型带给了日本经济一线生机,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势不可能只靠民间资本的自由发展而确定,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日本的前途一片漆黑,吉田茂也只能在灰烬中摸索着前行,而这种摸索还不能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他在短期内就挥出了三板斧。

第一斧:集合人才,共商大计

吉田茂是个聪明至极的人,他意识到日本的经济实在是差的不能再差,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这样的重症,只他一个人是不够的,他必须请各方面的专家来为日本会诊才行。1946年8月,政府成立经济安定本部,广集经济、金融方面的人才,负责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

其间,东京大学教授有泽广巳提出了推行“倾斜式生产方式”的主张,成为了挽救瘫痪经济危局的重要依据。这个主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增产煤炭,再用生产出的煤炭供应钢铁业。然后凭借煤炭和钢铁两行业的相互促进带动电力、化肥、造船、纺织等产业发展,刺激经济复苏。

这样的举措,无疑是在日本财政濒临枯竭的严峻现实下,给日本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

第二斧:复兴金融公库

想要复兴经济,必须要有钱,但是日本人没有钱怎么办?

日本人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大量印制钞票!让国库显得“充盈”起来。这样的通货膨胀,被当时日本反对党视为饮鸩止渴的馊主意。但就日本五十年的发展看来,这一招却是一手妙棋!

因为钞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符号,它标志着财富的多少。无论是企业和人民在当时都需要一个预期,虽然日元贬值的厉害,但是当他们拿到这大笔钞票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一种愿景,虽然这些钞票现在不值钱,但是未来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

就像是白条一样的钞票充盈了日本的国库,而民众的心在此时稳定了下来。

第三斧:国外资本涌入日本

在吉田茂看来,马克阿瑟和他是一个绳上的蚂蚱,从粮食资助中,吉田茂看穿了美国人的软肋,他们最怕日本乱,最怕日本民众搞群体事件。所以一旦日本需要美国帮助时,吉田茂就开始煽动日本民众游行,搞得越大越好!游行搞得越大,美国人给的资助就越多,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麦克阿瑟也很郁闷,他本来的想法很简单,在亚洲依靠蒋介石政府和日本政府两大傀儡政权巩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势力。

但是,中国大陆风云突变,蒋介石政府让解放军打了个屁滚尿流。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下来,蒋介石竟然有了连长江都守不住的态势了。

所以,要想继续在东亚站稳脚跟,对日本必须从威吓发展为拉拢,态度的转变,让美国必须向日本伸出援手。麦克阿瑟知道这是个无底洞,但是他也必须去填,因为他毫无办法。

由于“三板斧”的作用,1949年时,日本煤炭和钢铁两行业的产量明显提高,相关行业也有被带动复苏的迹象。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危机又出现在了日本的面前,那是一个世界都要面临的难题,腐败! aOTWvUTwFx2DCU7h9kb9gBthZT/NlJm62pXlueqno55fmYYfsTU7Fh4TmakHoh5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