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戒露的性格:太聪明未必都好

1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过了头,自然是会被聪明误。例如一个上司精明于深藏不露,喜怒不形于色固然是上司控制下属的有效手段,但有时做得过了头,不仅不能达到树立威信的目的,反而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民国初年,袁世凯一心想登上皇帝的宝座。他指使党羽大造舆论,一时间谣言四起,劝进者络绎不绝。袁世凯心中暗自高兴,但表面上装得煞有介事,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表白自己是拥护共和忠于民国的,即使在他的心腹大将冯国璋、段祺瑞面前也是如此。

据说,冯国璋曾专程赶到北京向袁世凯探听虚实。袁世凯装得一本正经:“国璋,你我是自己人,难道你不懂得我的心事?不妨对你明说,总统的权力和责任已经与皇帝没有区别,除非为儿孙打算,实在没有做皇帝的必要。我的大儿子身带残疾,老二想做名士,我给他们排长做都不放心,能够委以国家的重任吗?而且,中国一部历史,帝王家总是没有好结果的,即使为儿孙打算,我更不忍把灾害给他们。当然,皇帝还可以传贤不传子。但总统同样可以传贤,在这个问题上,总统、皇帝不就是一样的吗?”

冯国璋听后插言道:“总统说的是肺腑之言。可是,将来总统功德巍巍,到了天与人归的时候,只怕要推也推不掉哪!”

袁好像很生气的样子,坚定地说:“不,我决不干这种傻事!我有一个孩子在伦敦读书,我帮他在那里置了点产业。如果有人一定要逼迫我,我就出国到伦敦,从此不问国事。”

冯国璋听了老袁如此诚恳的表白,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疑心了。

然而,冯国璋刚刚离开袁府,袁世凯就气冲冲地回到书房,大骂冯国璋忘恩负义,连声说:“冯国璋真是岂有此理!国璋真是岂有此理!”

老奸巨猾的袁世凯向来喜欢让部下猜测自己的心思,由于城府过深,连心腹大将有时也难以领会他的真实意图。冯国璋自恃跟随老袁多年,他把袁世凯的一番假话当成了肺腑之言。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冯国璋刚回南京,活灵活现的帝制机关——筹安会便公然通电成立了。冯不禁跳起脚来发火说:“老头子真会做戏!他哪里还把我当做自己人!”从此与老袁分道扬镳。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袁世凯深藏不露,机关算尽,结果只落得个部下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的可耻下场!

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对深藏不露的意图可利用,却不可滥用,尤其不可泄露。一切智术都须加以掩盖,因为它们招人猜忌;对深藏不露的意图更应如此,因为它们惹人厌恨。欺诈行为十分常见,所以你务必小心防范。但你却又不能让人知道你的防范心理,否则有可能使人对你产生不信任。人们若知道你有防范心,就会感到自己受了伤害,反会寻机报复,弄出意料不到的祸患。凡事三思而行,总会得益良多。此事最宜深加反省。一项行动是否能圆满到极点,取决于实现行动的手段是否周全。

2 切忌把自己当成绝顶聪明人

如果你能顺利地看透对方的本意,事情是不是就算完了呢?不,双方的斗智这时才真正开始。能透视对方的内心,只不过使你得到一种有利武器罢了,更重要的是,你应如何使用抓在手中的这把利器?如果不懂得使用的方法,只知道手拿利器乱挥乱舞,不但不能击中别人,反而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切勿乱用这把容易伤人的利器。

首先介绍一段因为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而导致失败的故事。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主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耽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像信陵君这样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下面再说一段和信陵君情形刚好相反的故事。

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邸相邻。田常为人深俱野心,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挡,于是隰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用意。

隰斯弥回到家中,立刻命人砍掉那棵阻碍田常视线的大树。

正当工人开始砍伐大树的时候,隰斯弥突然又命令工人立刻停止砍树。家人感觉奇怪,于是请问究竟。隰斯弥回答道:

“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顶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着不明不白,以求保全性命。”

这一段故事告诉我们,知道得太多会惹祸,这也是中国古代聪明人的一种明哲保身之策。

现代的人心透视术也正要注意此点,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否则完全失去了透视人心的意义。不过,如果故意要使对方知道你能看穿他心意的话,当然就不在此限之内。

辛苦得到的透视人心武器,究竟应该如何运用?这要视各人的立场来决定。例如:

对方自以为得意的事情,我们要尽量加以赞扬;对方有可耻事情的时候,要忘掉不提。

当对方因为怕被别人议论为自私而不敢放手去做的时候,应该给他冠上一个大义名分,使他具有信心放手去做。

对于自信心十足,甚至有些自负的人,不要直接谈到他的计划,可以提供类似的例子,从暗中提醒他。

要阻止对方进行危及大众的事情时,需以影响名声为理由来劝阻,并且暗示他这样做对他本身的利益也有害。

想要称赞对方时,要以别人为例子,间接称赞他;要想劝谏时,也应以类似的方法,间接进行劝阻。

对方如果是颇有自信心的人,就不要对他的能力加以批评;对于自认有果断力的人,不要指摘他所做的错误判断,以免造成对方恼羞成怒;对于自夸计谋巧妙的人,不要点破他的破绽,以免对方痛苦难过。

说话时考虑对方的立场,在避免刺激对方的情况下发表个人的学识和辩才,对方就会比较高兴地接受你的意见。

不用多说大家也会知道,以上的进谏方法,适合于下级对上级,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考虑分析的话,那么你就可以真正取得对方的信任。

“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的人心透视法,同时也能适用于透视对方之后的下一步对策。

这种方法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在不使对方洞察你的意图的情况下,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去体会、认识。这其间的技巧,就在于从旁策动,使对方以为自己原来就打算这样做,丝毫也没有发觉自己正为他人所左右着!

总而言之,当自己看穿对方心意之后,千万不要露出破绽,让一切计划进行得很自然,这样才能使你的策略实行得圆满顺利。

当一个人看透对方心意后,要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是相当困难的,其困难的程度或许更甚于透视对方心意。尤其是当事情和自己有密切关连的时候,要保持心态的稳定,更不容易。所以,在打算试探对方之前,必须在心理上先做准备,否则一旦事情发展到对自己相当不利的情况时,本身就会先发生动摇,计划的进行当然就会受到或多或少的阻碍。

举个例子,当你发现对方暗中有背信行为时,就怒气冲天,不能冷静地考虑对策,自然就无法正中要害,给他致命的一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冷静应付,否则前功尽弃,枉费心机!

做人之道,当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为第一大要,否则就会糊涂行事,不但办不成事,而且还会增添更多的麻烦。按照成功学的原理,为人处世必须牢记“明白”两字,才能明察秋毫,判断是非。否则眼前就会被“迷雾”笼罩。

3 以愚治智

愚智之别,不外乎糊涂与聪明之间的高下。愚者不一定全输,智者不一定全赢。何以见得呢?

明朝时候,江南有一个名士叫徐铉,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有一次被派作押解史,送贡品沿运河进京。按惯例,朝廷应派人出京城登船迎接。满朝文武都知道徐铉能说会道,怕自己说不过他难堪,纷纷托辞不往。丞相于是就把皮球踢到明成祖面前,让他裁处。明成祖不假思索,拿起朱笔,从宫中做服侍工作的人中随便勾了一个,叫丞相就派这个人去做钦差。

钦差上了船,徐铉自是恭敬不已,口若悬河般谈起来。钦差说了几句例行公事的客气话,就缄口不言了。徐铉见钦差这样,以为他深有城府更加兴奋,谈锋如云。而钦差只是望着徐铉,微微作笑,点头认可,不予半句答辩。徐铉谈了半天,口干舌燥,自觉没趣,也就罢口不说了。

像徐铉这样的人的确难于对付,他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如果有人与他论三辩四,他可能还有超常的发挥。但明成祖不这样做,他派一个侍臣做钦差,以愚治智,使徐铉的口才白白浪费,只好自己抿口敛嘴。徐铉侃侃而谈而无人应和,顿觉尴尬无比,怏怏地败下阵来。明成祖的手法可谓高明。

再看一例:蜀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因为他能干,而恰恰是因为他“无能”——按照通常的说法,此人是个典型的低能人物。关于他,有许许多多或多或少带有侮辱性质的传说,以至于后来,连他的乳名“阿斗”也成了呆笨无能的代名词。

那么,刘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从自保的角度而言,他乃是个大智若愚的非凡之才。

公元263年5月,曹魏大举攻蜀,蜀国兵力不敌,刘禅被迫投降。

由于刘禅的“识时务”,因而受到敌方的优待。次年,刘禅被迁北上,来到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的实权派人物,刚刚晋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心理。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皇帝决心利用自己的“阿斗”性格来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触景生情状,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应哀伤于心,但他看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的司马昭见了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一向被称为“清客”的贾充凑趣地说:“不如此,公何由得之!”

戏艺终了之时,司马昭戏问刘禅:“颇思蜀否?”

一惊之后,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句话居然骗过了司马昭,甚至骗过了与刘禅一起降魏的蜀汉旧臣法正,宴会之后,法正对刘禅进言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如果以后司马公再问您这类话,您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怎能不想念呢?’”思索了片刻,刘禅点了点头。

几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马昭,又一次问起刘禅是否想念故国。按照法正的指教,刘禅背出了那几句话,并装作一副悲伤的样子,只是竭力不让眼泪流出来。司马昭见了,心中有数(早与法正有过沟通),突然说道:“你的话怎么像法正的腔调?”

刘禅假装一惊,睁开眼,说:“您先生怎么知道?这正是法正教我的!”

自此以后,司马昭忙于篡位,遂不再对刘禅生毒害之心。

靠明哲保身的韬晦之计,刘禅虽身处险境而有惊无险,平安地了却了余生。

在为人处世中,有些人巧妙地利用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愚钝”和“低能”,明哲保身,骗过了无数聪明的当事者。真应了那句名言:“愚蠢者最聪明,聪明者最愚蠢。”

4 虚荣心害人

要想在世上寻找一个毫无虚荣心的人,就和要寻找一个内心毫不隐藏低劣感情的人一样困难。其实,虚荣心不过是人们想借它来遮掩他们低劣的心理罢了。但是在小聪明者的身上,这种虚荣心更为突出。

有一个人做生意失败了,但是他仍然极力维持原有的排场,唯恐别人看出他的失意。为了能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他经常请人吃饭,拉拢关系。宴会时,他租用私家车去接宾客,并请了两个钟点工扮作女佣,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严厉的眼光制止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抢菜。虽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砰然打开柜中最后一瓶XO。当那些心里有数的客人酒足饭饱告辞离去时,每一个人都热烈地致谢,并露出同情的眼光,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帮助他。

希望博得他人的认可是人的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然而,人们在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后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所以,人的一生就常常会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活在爱慕虚荣的牢笼里面。事实上,这也就流露了需要征得他人的认可和同意的虚荣心理,你对我的看法比我对自己的看法更重要。

你也许把非常多的时间用在了努力征得他人的同意上,或者说用在了担心他人不同意你做的那些事情上。如果他人的赞同或同意成了你生命中的“必需”,那么,你又多了一件要干的事。你可能开始时认为,我们都喜欢掌声、恭维和表扬。别人拍我们的马屁时,我们感觉都非常好。谁不愿意被人奉承、恭维呢?没有必要不允许人们这样做。他人的赞同本身并没有害处,事实上,谄媚使人感到愉悦。寻求他人的赞许只有在它成了一种必需而非一种渴望的时候才是一种误区,才成为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如果你渴望他人的赞许或同意,那么,一旦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你就会感到幸福、快乐。但是,如果你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那么,一旦没有得到它,你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候,自暴自弃的因素就会潜入进来。同样,一旦征求他人的同意成了你的一种“必需”,那么,你就把你自己的一大部分交给了“外人”。在爱慕虚荣心理的驱使下,为得到他人的认可,“外人”的任何主张你都必须听从,甚至在很小的事情上。如果“外人们”不同意你,你就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情况下,虚荣心使得你选择的是让他人去申诉你的尊严或留给你面子。只有当他们给予你表扬时,你才会感觉良好。

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极其有害,但是,真正的麻烦随着事事必须请示他人而来。如果你果真携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你的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而且,你会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软弱无力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如果你想获得个人的幸福,你必须将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从你的生命中根除掉。这种虚荣心是心理上的死胡同,绝不可能使你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由于爱慕虚荣因而引发的竞争惨剧,是最不幸最恶劣的事。人们因虚荣的竞争而送掉性命的惨例是举不胜举的,而爱慕虚荣的人能够永远维持他的虚荣的例子却屈指可数!凡虚荣的人,他总有一天,会和他的邻人、同事、老婆、儿女,甚至不知虚荣为何事的自然界发生冲突,最后一败涂地。虚荣虽然可以自欺欺人,但它断乎欺骗不了自然,虚荣是反对自然的一种侮辱,但自然是不容任何侮辱的。

人类的虚荣之心,已经是根深蒂固,难以铲除的了。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宗教家都曾提出警告,还加以道德的攻击,然而都无用,它不但不曾因此而稍杀其威,而且越来越猖獗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虚荣问题,根本不在如何破坏它,而是在于如何改善它,诱导它走向有用的方面去。倘有人因为有钱而虚荣,只要告诉他,把他的钱拿出来经营一种事业,使人类的生活多一种安全的保障,那么,便可以得到人们的原谅了。

虚荣是一种特性,是取攻势不是取守势的,所以虚荣的人,不但会拿利刃刺进自己的低劣感情,而且还会把利刀掉转头去,去刺别的人;所以凡是虚荣的人,他们周围便都是他们的仇敌,因此他享受不到生活上互助的快乐。

5 聪明是一把刀

世上有真聪明与假聪明之分。可惜的是有些人属于假聪明,却不自知,其结果可想而知。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不安分起来,起先还是耍耍小聪明。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竖着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一合酥’就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才造好大门的构架,曹操亲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造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

总之,杨修其人,有个毛病就是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当然,光是这些也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谁想他后来竟渐渐地搅和到曹操的家事里去了。

在封建时代,统治者为自己选择接班人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那些有希望接班者,也不管是兄弟还是叔侄,简直都红了眼,所以这种斗争往往是最凶残、最激烈的。但是,杨修却偏偏要不识时务地挤到这场危险的赌博里去,而且还忘不了时时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曹操的长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选择继承人的对象。曹植能诗赋,善应对,很得曹操欢心。曹操想立他为太子。曹丕知道后,就秘密地请歌长(官名)吴质到府中来商议对策,但害怕曹操知道,就把吴质藏在大竹片箱内抬进府来,对外只说抬的是绸缎布匹。这事被杨修察觉,他不加思考,就直接去向曹操报告,于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前盘查。曹丕闻知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报告吴质,并请他快想办法。吴质听后很冷静,让来人转告曹丕说:“没关系,明天你只要用大竹片箱装上绸缎布匹抬进府里去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怀疑是杨修帮助曹植来陷害曹丕,十分气愤,就更讨厌杨修了。

还有,曹操经常要试探曹丕、曹植的才干,每每拿军国大事来征询他们的意见,杨修就替曹植写了10多条答案,曹操一有问题,曹植就根据条文来回答,因为杨修是相府主簿,深知军国内情,曹植按他写的回答当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难免又产生怀疑。后来,曹丕买通曹植的随从,把杨修写的答案呈送给曹操,曹操气得两眼冒火,愤愤地说:“匹夫安敢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让曹丕、曹植出邺城的城门,却又暗地里告诉门官不要放他们出去。曹丕第一个碰了钉子,只好乖乖回去,曹植闻知后,又向他的智囊杨修问计,杨修干脆告诉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的,谁敢拦阻,杀掉就行了。”曹植领计而去,果然杀了门官,走出城去,曹操知道以后,先是惊奇,后来得知事情真相,愈加气恼,于是开始找岔子要除掉这个不识趣的家伙了。

最后机会果然来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膀臂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要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他竟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玩艺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一听,差点把脑血管气炸,大怒道:“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以为不听军令者戒。

虽然曹操事后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论,杨修之死也确实罪有应得。试想两军对垒,是何等重大之事,怎么能根据一句口令,就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随便行动呢?无论有没有前面所说的那些芥蒂,单这一点也足以说明杨修其人是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只相信自己,不考虑事情后果的。杨修的办事为人,确实值得考虑,我们只应把他作为前车之鉴,切不可把他当成聪明的楷模。

6 莫因聪明自毁前程

聪明人为什么会遇到失败的尴尬呢?

许多智商极高的人会做出各式各样自毁前程的蠢事,其原因大体是:

(1)骄傲自大

聪明人总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因此很容易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2)孤立无援

一个人如果特别聪明,那么他从小就容易离群孤立,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其他儿童格格不入,对思维比他们慢的人不耐烦,于是很自然地会物以类聚,只和别的聪明少年交往。成年后如果继续保持这种习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不屑与人合作,并用自己的聪明排斥他人的经验,拒绝接受他人的意见,大事就不妙了。

(3)不顾后果

聪明人总是在想“我的下一个高招是……”由于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们都喜欢行险招,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害。

(4)过分好胜

许多聪明人都不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强中更有强中手,那山更比这山高,即使你站在某一领域的顶点,你在这方面胜人一筹,也并不等于在另一方面也一定能成功。

聪明人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看不起别人,常把自己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而且做事不计后果,总想把人打败。

7 不过分炫耀自己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者先干涸。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隋代薛道衡,13岁时,能讲《左氏春秋传》。隋高祖时,作内史侍郎。隋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5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隋炀帝看了不高兴,说:“这只是文词漂亮。”拜司隶大夫。隋炀帝自认文才高而傲视天下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乘机说薛道衡自负才气,不听训示,有无君之心。于是隋炀帝便下令把薛道衡绞死了。天下人都认为薛道衡死得冤枉。他不正是锋芒毕露遭人嫉恨而命丧黄泉的吗?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庄子》中提出“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

南朝刘宋王僧虔,是东晋王导的孙子。宋文帝时官为太子中庶子,武帝时为尚书令。年纪很轻的时候,僧虔就以擅写隶书闻名。宋文帝看到他写在白扇子上面的字,赞叹道:“不仅是字超过了王献之,风度气质也超过了他。”到宋孝武帝时,宋孝武帝想自己一人以书法名闻天下,僧虔便不敢露出自己的真迹。大明年间,他常常把字写得很差,因此而平安无事。

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方式。所以,有才华的人必须把保护自己也算作才华之列,一个不会自我保护的人有才华,却使才华过早地埋没,而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8 不显喜怒,深藏不露

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而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换句话说,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这是用以控制对手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对手就难以钻空子了,否则就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

唐代奸相李林甫口蜜腹剑,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城府极深,具有笼络驾驭部下的过人本领。

唐玄宗宠信重用番将安禄山,此人大奸似忠,貌似粗犷,内有计谋。表面上给人一种憨厚忠直的印象,骨子里却狡诈多端。安禄山想方设法讨取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权位日高,架子也大了起来,渐渐不把朝臣们放在眼里。除了在玄宗面前假装恭顺以外,对其他人却傲慢无礼,这种情况早被李林甫看在眼里。

一天,李林甫召见安禄山。安禄山到李宅之后,长揖拜见,端坐在客位上,显露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李林甫也不动声色,只是用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一句话也没说。安禄山见李林甫目光深邃,咄咄逼人,感到有些不自然,盛气顿时减了一半。这时,李林甫转身告诉下人,有事去宣召王珙大夫进见。王珙进屋之后,刷刷刷地迈着小碎步走上前,规规矩矩地向李林甫大礼参拜,十分谨慎小心,诚惶诚恐,好像很怕说错一个字、迈错一条腿似的。当时王珙在朝廷中的实际地位是仅次于李林甫的第二号人物,从来都和安禄山平起平坐。安禄山见王珙对李林甫如此敬重畏惧,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窘迫,虽然没去补拜大礼,也立刻恭谨起来,不敢出大气。王珙走后,李林甫才和安禄山说话。他把安禄山所作所为的意图和心理活动都说得十分透辟,全说到安禄山的心里去了,安禄山大吃一惊,想不到自己心灵深处的隐私也让李林甫含而不露地点了出来,立时汗流浃背,衬衣湿得粘在身上。这时,李林甫脱下自己穿着的袍子给安禄山披上,用好话安慰他一番。从此,安禄山虽然经常侮慢别的朝廷大臣,却非常惧怕李林甫。每次来京城,他都要小心谨慎地拜谒李林甫,每次交谈,李林甫都能洞察他的心扉,使他面容改色,汗流浃背。在范阳时,每当有使者从京城归来,安禄山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李林甫说他什么了,如果有褒扬他的话就满心欢喜,如果有警告他的话就用手摸着额头说:“哦,我可得多加小心,不然,大祸就要临头了。”安禄山怕李林甫竟怕到这种程度。李林甫也看出安禄山已蓄反心,但觉得自己死前可保无忧,反正安禄山不能取代自己的相位。只要生前能享受荣华富贵,至于唐朝江山如何,哪还顾得上管它呢?所以安禄山在李林甫死前始终未敢做乱。

李林甫晚年与杨国忠争权,杨国忠背后有杨贵妃撑腰略占上风。当时李林甫年老病重,已成风中之烛。听说李林甫已经生命垂危,杨国忠心中暗喜。为了探听虚实,就亲自去李林甫家中问候。不知为何,李林甫虽然病容憔悴,但目光还是那么尖锐,杨国忠不由自主地腿就软了,“扑通”一声跪倒在病床前。李林甫见状,流下两颗泪珠,说:“林甫就要死了,我死后你必当宰相,以后我的家事就要托付你了。”杨国忠早领教过李林甫的厉害,深知此人狡猾奸伪,因惧怕李林甫设计诈骗,所以非常紧张,满头大汗,竟半天不敢说话。李林甫城府之深由此可窥豹一斑。

事实上,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这世界上应该没有这种人——心如止水,没有喜怒哀乐吧!如果有的话,只能是“植物人”。没有喜怒哀乐,这种人其实蛮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对某件事的反应、对某个人的观感,让人面对他时,有不知如何应对的慌乱。无论何人,多多少少练就了察颜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会招来无端之祸。因此,高明的掌权者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看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越是精于权术的人,城府便越深。

9 大多的灾祸

是从自己的言谈中招来的中国有句俗话说:“言多必失。”它是讲,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说话,说的多了,言语中就自然而然地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你对事物的态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等,会从言语中流露出来,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你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到其他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别人在传话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主观理解,等到你谈的内容被谈话对象听到时,意思可能已经大相径庭,势必造成误解、隔阂,进而形成仇恨。

另外,人处在不同的状态下,讲话的心情不同,话的内容也会不同。心情愉快的时候,看事看人也许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思,故而赞誉之言可能会多;有时心情不愉快,讲起话来不免会愤世嫉俗,讲出许多过头的话,招来很多麻烦。

所以古人说:“治理中显露的,是大众的小事;治理中默然无声的,是圣人的表现;存心于私利的,是小人的追求;存心于远大的,是圣人的事业。”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大多的灾祸是从自己的言谈中招来的,因而慎言少祸。

言谈的灾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事、政事的滥发议论,所以在古代以及解放前的茶馆及旅店门上挂有“莫谈国事”的牌匾;二是对身边的人和事评头论足,正是这种不考虑后果的高谈阔论,惹怒了上司和同事,从而埋下了灾祸的导火线;三是在众人之中鼓唇弄舌,搬弄是非,像长舌妇一样,今天道东家长,明天说西家短,这种缺少修养的言谈,没有不遭到报复的。说话能把握尺寸,说得恰到好处,是一种修养,一种水平,既不能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又不能该说话时却沉默寡言。可见,言谈能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涵养功夫,要把握好分寸和态势。

言多者必有所误,所误必有所失。为人处世,不可言多,道理自在。

10 不露锋芒最安全

过于聪明的人总想让自己才华尽露,殊不知,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展才华的机会,要善加利用。没人能每天都成功,有些才华横溢的人会把微小的才干也显露出来,使它成为自己身上的发光点,而他们的卓著才能显示出来时足以令人震惊。当你既有才华又知展示之道时,结果一定惊人。

我们也不应矫揉造作,因为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应该是无言胜有言,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出之。巧妙的掩饰是赢得赞扬的最好途径,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露你所有的本领,慢慢来,逐次增多。赢得一次辉煌的成功后再进行下一次,获得热烈的掌声后再期待更大的成功。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能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个项目是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前4位将领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出,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参赛者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对手,志在必得。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腿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车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爬云梯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向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滥杀功臣之事,所谓“卸磨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等,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会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制”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深藏你的拿手绝技,你才可永为人师。因此你演示妙术时,必须讲究策略,不可把你的看家本领都通盘托出,这样你才可长享盛名,使别人永远唯你是依。在指导或帮助那些有求于你的人时,你应激发他们对你的崇拜心理,要点点滴滴地展示你的造诣。含蓄节制乃生存与制胜的法宝,在重要事情上尤其如此。 kYcPXo6bI/GQ393z7sd7WD4p7KUM4S6xeUFXvFLIdKnh4w6PVKJrM8GPD8b7eC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