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我封闭的性格要不得

中国有句“少年老成”的成语,用来赞扬那些看起来不动声色、善于掩饰自己真情实感的年轻人。过于沉重的历史负担和种种无形的陈规陋习,使许多人误以为冷淡和不显露感情是成熟的标志。我们所受的早期教育总是要求我们刻意修饰自己的形象,要显得稳重并循规蹈矩。我们日益变得只相信“规范”、“责任”等抽象的概念,终日受到种种担忧顾虑的干扰和胁迫,而不再倾听或竭力回避自己内心的呼唤。人们总是担心遭受这样的议论:“那个人总像一个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过分地、浮夸地表现感情并不可取,但我们不能因此对生活中真正打动我们内心的人和事也装作视而不见。把感情封闭起来,戴上所谓成年人的千篇一律的面具去生活,只会使我们的生活腐败变质。人类的内心世界是由感情凝结而成的,所以我们才能在邻居或朋友之间建立起诚挚的友谊;才能在夫妻间建立起成功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社会也才能通过感情的纽带协调运转。真挚的感情无影无形,但它却比任何实际的东西都更有价值。正因为如此,寻找失落的童年时的笑声和真情也才会成为人们历尽磨难后的梦想。

自我封闭的性格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寂寞、沉重、多疑和孤僻,而且使我们一度拥有的创造能力丧失殆尽。与成年人相反,儿童更多的是使用脑的右半球,那是人的智慧中枢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源地。左脑半球是人的逻辑中枢,储存着成人后掌握的种种规范和观念。左半脑的发展压抑了右脑半球的活动,人们不再能无忧无虑地创造自己的生活了,欧洲画坛大师马蒂斯大声疾呼,艺术家一辈子都应该像孩子一样去看世界,“因为丧失了这种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丧失了每一个独创性的表现。”

天性开朗、热情、奔放的人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少年老成的效果,以至于制造出一副扭曲的性格,它比肢体的残疾更要令人悲哀。装出一副老于世故的外表和麻木不仁的面孔去迎合某种观念和大众化的口味,是脆弱、怯懦的表现。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注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并大胆表现它是美好和幸福的。当我们要压抑自己的感情,想把它封闭起来时,我们有必要反躬自问:我怕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更自由、更真实地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在面具里?

有所作为的人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情。罗斯福会发出孩子般爽朗的笑声;丘吉尔会为了区区小事就大失身份地和自己的男仆争吵起来;列夫·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弹琴时当众流出了泪水;大书法家米芾给友人写信写到“芾再拜”时,竟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向桌子拜了下去。用世俗、功利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又怎么可能理解这些名人的率真行为?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艾莲娜有一次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是否去做某件事,她向经济学家巴鲁克请教:“我的头脑叫我去做,可我的心叫我不要做。”巴鲁克的忠告是:“有疑问时,遵从你的心。如果因为遵从你的心而做错了事,不会觉得太难过。”为了你生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请你摘下成年人的脸谱,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还原自己的性格本性吧。 FzN+3H2okJyhfTWzA8k9PJ4++ieUwyh/NwgDVbhngTfEIkOgcp22FT2sKuI6JIQ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