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邾国庶其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而投降了鲁国,并将漆和、闾丘两座城邑献给了鲁国。鲁国国君季武子将曾襄公的姑母嫁给了庶其以示表彰,同时奖赏了随他一同叛逃过来的人。
鲁国的司寇臧武仲觉得国君不应该这么做,就想让季武子改正过来。当时鲁国境内盗贼众多,而臧武仲正是负责国家狱讼之事。因为这件事,臧武仲就将盗贼之事延缓不治。
这事被季武子知道了,就召来臧武仲问他:“盗贼闹得这么厉害,你不知道吗?为什么不治一下呢?”
臧武仲回答说:“盗贼是禁止不了的,而且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治理。”
季武子觉得很奇怪,就说:“我国边境线上有大队人马守卫,不都是为了禁止强盗吗?如果不能禁治盗贼,我们还要那些军队做什么,不如将他们解散了。我这个国君也不用当了,不如给我点田回去做农夫。”
臧武仲拜了一下,说道:“空有军队是没有用的,您如果以德治国,国家就必然会昌盛。”
季武子说道:“你说我没有德行?你身为司寇,职责就是维护治安,惩治盗贼,现在你竟说自己没这个能力,还说什么以德治国,今日若不说明白,就杀了你。”
臧武仲故意显得很惊慌,说道:“您请别动怒,我的职责是消灭盗贼,但有的人却将外面的盗贼引了进来,还给予优待。这样,我又怎么治得了国内的盗贼呢?”
季武子忙问是谁胆敢把外面的盗贼引进来。臧武仲才不慌不忙地说道:“就是大王您啊!”
至此,季武子才知道臧武仲说的是自己接纳邾国盗贼庶其的事,于是把庶其给车裂了。
智谋点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政者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却希望百姓们行为端正,这是不可能的,季武子知过能改,也算是圣明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