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1 我国古代的名片

名片最早在秦汉时就开始使用了,它在西汉时叫做“谒”,又叫“刺”,是用竹木削制而成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因为纸张的普及,名片也就改用纸制作了,当时被称为“名帖”,也有称为“名”或“名纸”的。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名片的使用就更加普遍了。我们重点介绍唐代和明清两代名片的使用情况。

在唐代,投递名片几乎都与科举相关。人们为了考取功名,除了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地学诗作文外,还必须求得达官贵人、社会贤良、文坛巨子的赏识与举荐,求取功名的士人在登门拜访这些重要人物之前,必须先投递名片以征得他们的首肯。而名片的传送多由看门的人代劳,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

一旦考取功名,新科进士们交际应酬,名片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连与青楼女子打交道也要使用名片,而且名片必须特地制成红色熏香的,由此可见名片在唐代使用之普遍。

到了明清两代,名片在社会交往中就更加盛行了,而且名片的使用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节。

首先,士人出门拜客,要先行“投刺”之礼,也就是投递名片。在拜客应酬中,如果只投名片不见面,对这种虚情假意的礼节,人们是非常反感的。

其次,在使用名片上还反映出社会交际中人们的尊卑等级。如通过名片的颜色,可以看出名片主人的身份来。按照当时的礼节,位高权重的人才可以用红名片。亲王的名片就更加与众不同了,他们的名片上会写有“王”字或别号,人们只要看名片上写的“王”字或别号,就知道是亲王尊驾到了,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显示他们高人一等。

再次,在使用名片上还反映出一定的民俗礼仪。如果家中有亲人过世,那么就需要在姓的左角写“制”字,或在自己的名片四周圈上黑框,以此向别人表示自己有丧事在身;已婚妇女的名片上要加上夫家姓氏,以表示自己已经有了婆家。

值得一提的是,从宋代开始还有一种由他人(一般为家仆)代为传递的名片。这种名片只限于逢年过节时作为庆贺用,因而上面书写的内容较繁,多为恭敬、祝贺之词,其功用就像后来的贺年卡。

趣味链接:古今名片的区别

古代名片与今天普遍使用的名片有以下三点区别。

第一,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古代名片由主人亲手书写,而今天的名片则是找人印制。

第二,古代的名片因投送对象不同,落款会有所变化,一般要注明名片主人的身份。如注明“学生某某”、“门婿某某”等等,也就是在名片上注明自己与对方的关系,而今天的名片则不会如此讲究。

第三,古代的名片在尺寸、规格方面会很讲究。唐代以小为贵,只有三四寸见方;明代名片越来越大,宽五寸,长达五尺,否则便是不敬;清末民初,西式名片以其洁白小巧、便于携带而被人们广泛使用。 hEi7RU4NfqcPEvua4S0cpgyrtmrbXq/UNU9wdY11VhkYpUOMyKN3061rP2tV0ZE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