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7 古人如何清洁口腔

在牙刷发明之前,我国古人是如何清洁口腔的呢?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就已经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为了追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的“齿如瓠犀”(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的境界,古人常用盐水来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如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就载有:“鸡初鸣,咸盥漱”;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载有:“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除了用盐水漱口之外,我国古人还采用咬杨枝的方式来清洁口腔。根据佛教经典记载,僧侣们“每日旦朝,须啮齿木,揩齿刮舌”,其中的“齿木”即杨枝。咬嚼这种杨枝,可以摩擦牙齿表面,祛除细菌,保持卫生。

佛经《华严经》上还归纳了嚼杨枝的几大好处,如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等,这也许和现在嚼口香糖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古医书《外台秘要》上也载有人们咬杨枝清洁口腔的习惯:用杨枝将其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这种方法源于印度,印度人称杨枝为“齿木”。唐长安大荐福寺僧人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杨枝“食罢去秽”。

除了咬杨枝之外,人们还因地制宜地找寻其他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柳枝、槐枝、桃枝、葛藤等。这些材料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人们用“嚼”枝条的方法来洁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人们发明并开始使用专门的刷牙工具。据考证,辽代应历九年(959年)就有了植毛牙刷,到赵匡胤建宋(960年)之后,史书上关于牙刷的记载就更多了。

如周守忠撰写的《养生类纂》一书中就载有:“早起不可用刷牙子(即牙刷),恐根浮并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可见,当时已从植毛刷发展到马尾刷。只是由于当时的牙刷粗制滥造,对清洁口腔的作用有限,所以人们比较轻视它。

到了元代,人们才渐渐开始重视使用牙刷,这一情形可由郭钰的诗“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值”中略窥一斑。而且,此时的牙刷已经是现代形制的牙刷:柄如短簪,由玳瑁制成,刷毛是白色马鬃,由白色丝线锁固在刷柄上。

趣味链接:古代也有“牙膏”

为了保护牙齿,古人可真是动了不少脑筋。尤其是古代社会中身份比较高的人士,更是使用多种漱口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虽然西方牙膏进入我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但是古人使用的“牙膏”,却是五花八门。

酒、醋、盐水、茶及温水是古人最早用来漱口的“牙膏”。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功能。尤其是盐,古人认为用盐刷牙是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方法,“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说的就是这个。

古人用茶漱口,是因为他们相信用茶漱口能去除油膩,调和脾胃,还能使牙齿坚硬不脱。据现代药理分析,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同时可以保持口腔清洁。这说明古人用浓茶漱口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而在6世纪时的南朝梁,出现了一种由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的名为“口齿乌髭”的东西。这种东西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的作用,还兼可黑发美容,可谓一举两得,堪称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物牙膏。

到了唐代,古人开始用天麻、藁本、细辛、沉香、寒水石等研粉擦齿,以香口洁齿。五代时期又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已载有详细的药膏洁齿法。

以后,古人又逐渐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等清热解毒的中药。这样做既能保持口腔清洁,又可治疗口腔疾病。

而沿袭至今的管装牙膏则是19世纪末期才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不过当时管里面装的是牙粉,用起来并不太方便。二战之后,牙膏的化学成分才真正定型,并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h6ghDVIhxci3YSVpFUXr+YgNvE5lOckNILqcdsptRjOgZfLjuLkY6/71LHhAQ40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