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意愿主义(一)——叔本华

相比于以前的观念化哲学,意愿主义的一个最明显的思想效应是:将人们对于终极实在的理解纳入某种直接可领会的动态体验之中,也就是让它几乎完全进入人的现象世界。

“意愿主义” (voluntarism或译作“唯意愿主义”) 是指这样的学说,它们将 (个人的、世界的、原本生命就有的) “意愿” (Wille,will,一般译作“意志”) 当作世界和存在的本性或本相。所以,它们对世界和存在的理解主要不再是静态的、主客对峙的、认知型的,而是动态的、主客都发自意愿冲动的、与人生的各种体验方式息息相关的。它的开创者是德国的叔本华,最著名的发挥者则是尼采。哈特曼、居约、克尔凯郭尔、詹姆士等据说都有意愿主义的倾向。它对于生命哲学 (狄尔泰、柏格森……) 、生存现象学、生存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弗洛依德心理学、现代文学、当代艺术,甚至政治思想、历史思想等都有重大影响;意愿主义有时与“生命哲学”混用,因“意愿”与“生命 (力) ”、“生存意愿”大有关系。意愿主义一般都攻击传统认知型的 (以“科学”为哲学理想形态的) 形而上学,但本身的论说方式和语言还有一些思辩味道,尼采后期较少这种味道。但它们都具有传统形而上学所没有的一些敏感,比如对存在与人生的非概念理性 (独特性) 的感受、对于艺术境界的纯思想 (哲学) 性的发掘,与东方思想的某种共鸣,等等。这样的学说以及生命哲学在东方,比如清末民国初的中国及文革后的中国,就很容易产生影响 (王国维、鲁迅等)

第一节
生平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于1788年2月22日生于但泽(Danzig,今波兰的格但斯克),父亲是大银行家,母亲是女作家 (小说家) 。祖上曾是荷兰人,但久已定居于但泽并安享尊荣富贵。叔本华童年时曾去法国上了两年学。他父亲希望他经商,让他去英、法和其他国家留学(1803—04年),望其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他在父亲死后改变了主意。1809年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转向哲学,研读并喜爱柏拉图和康德;1811年去柏林,听过费希特(Fichte)和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的课,对二人不满意;1813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母亲的文学沙龙里结识哥德,共同探讨过颜色理论。1813年,他在魏玛遇见德国的东方学者F.迈耶尔(mayer),由此得以研读印度文献,特别是《奥义书》,与之产生共鸣或受其影响。 (一些哲学史家认为只是“共鸣”,但我相信,如果没有这种经历,他的主要思想的形成不会是这样) 1814至1818年,住在德累斯顿(Dresden),写出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愿和表象的世界》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 [ Presentation]) 。此书和《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及颜色理论的书一样,无多少人理睬 (有几位哲学家注意到它) 。但叔本华本人自视甚高,相信他的书已超出了以前的所有哲学:“我已将那盖住真理的面纱揭到了比任何前人都更高的地步。”

叔本华是近代以来,西方第一位受到东方思想的不可忽视的正面影响的一流哲学家。

叔本华与黑格尔之争有象征意义。它是一个还弱小的新思想与一个如日中天但已显颓象的哲学巨人之战。未来属于前者。

从1820年开始,他到柏林大学讲授自己的思想。作为编外教师,他居然要向黑格尔挑战,将他的开课时间定得与黑格尔一样,结果是完全失败,一个学期后就放弃了讲课。1831年为了躲避使黑格尔也殒命的瘟疫而离开柏林,1833年起定居于法兰克福,写书撰文来阐发自己三十岁时的思想高论。1848年的革命之后,他的思想开始有重大影响,大学讲坛上也开始讲授,这使他的晚年颇感慰藉。由于他的孤僻个性,性格上可能有的一些缺点 (不过由他人的攻击话语看,并非什么太过分的,他的为人按一般标准比卢梭要强得多,也不比黑格尔等人更糟糕。只要去追究,许多人的私生活都会伤痕累累) ,特别是由于他的不合基督教主旨的“悲观主义”、与东方思想的亲近,使他一直受到西方主流知识界的敌视。对他的评论大多刻薄不公平 (维特根斯坦却对其极其欣赏) 。比如津津乐道于他殴打一女邻居,老妇死后他写“老妇死,重负释”之事,并引罗素的话攻击之。叔本华文笔清新生动、准确有力,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才能使如此新异和“悲观”的思想在他有生之年获得那样的成功。

叔本华使印度思想侵入了西方哲学的机体,从此,“无常”就一直纠缠着这个要追求绝对确定性的传统。 Gz8psr1KbrfbUTTbQ5DB5cpcBKzGURihW6vmIY6Z5mxyspR5zJoKNy2vmy45m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