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②相倾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④,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⑤。

【注释】

①已:同矣。

②下:低。

③倾:依靠。

④处无为之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⑤去:离开。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也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的东西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说什么是恶了。有和无的互相转化,难和易的相反相成,长和短的互相映衬,高和低的互相充实,音和声的互相呼应,前和后的互相随顺,对立物的相互依存是永恒的。因此,圣人治国为政以“无为”的态度行事,用不言的方式去实行教化。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强行规范,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延伸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对“美”的理解及追求成正比。文明程度越高,对“美”的理解就越深刻,对“美”的追求就越执著。当人类走出蒙昧时代,就有了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制作的第一件工具,无论是石片、石针或骨针,都可视作是一件艺术品,上面凝聚着原始先民对美的理解。现代考古发现,从河姆渡的蝶形器、陶猪,到秦山大地湾大房子里的地画;从彩陶器上的纹饰,到玉器上的图案——都是古人的艺术遗存,都是值得欣赏的“美”的化身。

当然,美不仅仅指艺术之美,还有自然风光的美,人文环境的美,人体形象的美以及心灵思想的美,等等。不同的时代对“美”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理解。无论怎么说,追求“美”总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认为,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知道什么是丑了;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知道什么是恶了。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就会崇尚美、厌恶丑;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追求善、斥责恶。于是,“美”与“善”,已不仅是审美标准,更是一种社会规范、道德修养。

既是社会规范,便会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孟子·离娄下》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意思是说:西施是公认的美女,但她如果沾上了不洁之物,路人也会捂着鼻子从她的身边走过去。这就说明,“美”是有条件的,是会转化的。“美”的事物一旦被玷污,人们就不再欣赏它、赞美它,反过来还会躲避它、嘲笑它。“一个面目丑陋的人,如果能洁身持戒,同样可以祭祀上帝。”《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你会认为他丑吗?相信你不会。这就说明,“丑”是相对的,是能扭转的。“丑”的事物如果能扬长避短、改过迁善,就会被人们承认、接纳和尊重。

凡心智正常的人,都有求美、羞恶之心,这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能将美与善发扬光大者,就是圣人。黄帝、唐尧、虞舜、夏禹,这些中华民族的祖先,都有仁、义、礼、智、信各方面的美德,所以世世代代被传颂。人们敬仰圣人,就是人性崇尚美、追求善的反映。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以说,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都与矛盾的对立面一起运动着。

《老子》第二章谈到了一系列矛盾概念,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它们互相对立,而又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这是永恒的道理。

总之,矛盾是绝对的,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变化,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没有人能阻止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没有人能阻止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然而,《老子》又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这又怎样理解呢?所谓“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如早期道教,即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这是将“无为”的概念,作了一个时间上的界定。魏晋以后,“无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在《老子注》中强调:“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

“无为”一词,除了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喜欢使用外,儒、释两家也颇多提及。儒家的“无为”,指的是以德政、仁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治。如《论语·卫灵公》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佛教的“无为”,指的是非因缘和合形成、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说一切有部”主张“三无为”,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大众部”主张“九无为”,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唯识宗”主张“六无为”,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儒、释、道三家都各有对“无为”的主张,词同而义不同。后来道教的“无为”,指的是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这是道教对于社会政治和处世的基本态度。道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老子的思想,认为宇宙间万物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自有其“道”。对待万物和治理天下,都应该顺乎自然和社会。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古人论述颇多,如《云笈七签》是这样说的:

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的“无为”,并非是指无所作为、消极避世,而是远离不利于己的环境,谨慎处世;同时还要努力,积极进取,通晓各种知识,善于应付各种情况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所以说,追求“无为”,应该按“道”行事,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无为”,可视作一种处世哲学,要真正领略其中的奥妙,只有在人生旅途中慢慢体会、咀嚼了。 fB7HtVEGJqRgEJV7Y35+1fF/uXszgrP1KBTTQuR5X0+FeZuGKrWwjzLPt0JcHQ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