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杨修误点成蝇使书画入扇

在古代,扇子只用来为权贵服务,为权贵所专用,历代帝王一族仪卫都以长柄羽扇作为装饰之物,并按等级对仪卫扇作了严格的规定,如天子用8扇,诸侯用6扇,大夫用4扇,士人只能用两扇。

《古今事物考》、《御座》中,记述了皇帝上朝时仪仗的情形:

国朝每旦常朝,御奉天门,其御座谓之金台,即升座,锦衣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陛升,立座后。

帝王出巡时,仪卫队侍从手持羽扇,跟随于帝、后、诸侯之后,即用以遮阳、翳尘,更显示威严肃穆之仪容。由此可见,扇子成了一种权贵的象征。

由于扇子被用来为宫廷及贵族阶层服务,因此扇子越来越讲究其精美的造型及精致的工艺制作。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为扇子的不断美化提供了可能。

后来,扇子也被允许在民间使用,在民间的广泛流行,大大促进了扇子的艺术化。晋代以后,士大夫多喜用短柄扇子。史料曾记载“晋中书令王珉喜持白团扇”。

这个喜好同这个时代人的服饰有着紧密关系,当时的人穿着宽衣大袖,长裾曳裙,手持洁白的纨扇,显得大方、和谐、潇洒,团扇因此流行开来。

古代仕女们也喜爱用精美的扇子来作为纳凉、遮面的装饰品。唐朝王建《调笑令》词道: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唐代诗人杜牧《秋夕》诗道:

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绘的是闺阁少女夜晚在花园纳凉时,用小扇扑打飞萤作为消遣的情景。

扇子的美好体现在造型、用料、工艺等各个方面,但是,在扇面上题诗绘画则是提升扇子艺术化最大的途径,也是其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在扇面上题诗绘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记载有“杨修与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这柄“九华扇”十分名贵。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文学家曹植特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在《九华扇赋·序》记载:

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汉桓帝,时赐尚方竹扇。其扇不方不圆,其中结成文,名曰九华扇。故为赋。

九华扇扇面的形状介于方和圆之间,扇面都织有花纹图案。西汉成帝时常被朝廷用作赏赐之物,十分珍贵。

曹操请主簿杨修为他画扇。当时的杨修年轻气盛,恃才傲物,作画时,一不小心掉下了一滴墨点遗留在扇面上。杨修急中生智,顺势将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画好后,杨修将画好的扇子交给丞相曹操。

曹操看见扇面上有一只“苍蝇”,便急忙用手去拍赶这只“苍蝇”,可一连几次拍赶,那只“苍蝇”却纹丝不动。曹操见后十分疑惑,俯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墨点。顿时,惹得众人私私窃笑。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文人便常常在扇面上绘画、作诗、题文。唐代雍裕之《题蒲葵扇》诗道:

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

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扇子上的书画非常讲究,《南史·何戢传》中记载说:南朝宋孝武帝曾赏赐驸马都尉何戢一把“蝉雀扇”,扇上的蝉雀图是当时的著名画家顾景秀画的,时人都赞叹这柄扇画艺“巧绝”。

南朝齐谢赫评顾景秀的绘画为“始变古体,创为今范,赋彩制形,皆有新意。”又说“扇画蝉雀,自景秀始也,宋大明中莫敢与竞。”其蝉雀画法工细,意境佳妙,为当时的楷模。

《南史·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记载:萧贲“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在尺幅团扇上能创造出万里之遥的意境,可以说是以小见大,造景深远。

后来到了隋唐时,文人们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特别是唐代,这一风气更是得到了大大的弘扬。

唐代李嘉祐的《竹楼》也提到了“蒲葵扇”:“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张萱、周昉是唐代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绘画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总体呈丰腴华贵之美。张萱长期生活在繁华的长安,目睹贵族豪门的生活,其作品“于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工”。他所画的《捣练图》,所绘人物神情姿态各异,尤其是煽火纫女手持短柄腰团扇畏热的形态栩栩如生。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一仕女手持的长柄团扇就绘有工笔重彩的牡丹图案。

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一仕女手持的长柄团扇上也绘有山石、树木等图案。

宋代以后,书画扇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繁荣的局面。由于帝王的重视,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所有录用画家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由皇帝直接控制选择。于是很多精美的扇面书画都是出自当时的画院。

对此,北宋邓椿《画继》记载:“政和间,每御画扇,则六官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当时的画扇高手如周文矩、黄居案、徐崇矩、易元吉、张茂等,都有精美的扇画传世。

宋徽宗赵佶本身也是一位书画艺术造诣很高的皇帝。他常以自作的书画扇赐给大臣们,他自书的草书扇面,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人扇面书法作品。

宋代开始,扇面已日益成为书画家们喜欢挥写的一个特殊载体,扇面书画技法的多样化及其艺术日趋完美化。

北宋司马光有一首《谢孙兴宗惠草虫扇》的诗,诗中对扇子上的图画作了真切的描述。诗是这样的:

吴僧画团扇,点缀成微虫。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细者及蛛螫,大者才阜螽。

枯枝拥寒蝉,黄蕊粘飞蜂。

尔曹取真物,细校无不同。

恐其遂跃去,亟取藏箱中。

作者担心画中的虫子会飞跃而去,赶紧收藏于箱子之中,生动地说明了画作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与此同时,书画扇也越来越为世人所喜爱,收藏之风兴起。据记载,北宋时汴梁按季节卖“小纸画”:立春,卖“小春牛”;元宵节卖“灯画”;端午节卖“纸画扇”,扇上绘有菖蒲、木瓜、葵花,或画钟馗捉鬼图等,多种形式的书画扇成了当时世人争相购买的佳品。

元明清时期,扇面书画已在社会上广为盛行,历代著名书画家多有书画扇佳制存世,如明代有沈周、董其昌、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仇英、陈淳、娄坚、邢侗等,清代有朱耷、石涛、金农、郑燮、任颐、吴昌硕等一些名家。

书画扇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在我国的书画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是书画家乐于染翰和文人雅士乐于把玩、收藏的艺术品。

拓展阅读

扇子上题字作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究竟何时开始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的有着很大的争议,《礼记·明堂位》中提到“周之璧翣”,对此东汉郑玄解释说:“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彩羽于其下。”

“璧翣”就是有璧饰的扇子。这是说周代的璧翣是用绢帛制成的,上面画有图,还挂着玉璧,垂着五彩羽毛,后二物大约类似后世的扇坠。

这说明先秦已有扇上作画的习惯。东汉学者张衡的《扇赋》道:“采兹竹以成扇,乃画像而造仪。”这是说在竹扇上画上图像。仪指容仪,与“像”意思相同。这是汉代扇上作画的记载。

扇子上书写诗文可能在先秦已经存在,因为按照我国的绘画传统,画了画总得写上点什么,书画往往形影相随,所以先秦时期的扇子上应当也有题字。 Yh3ivubpNYvQQ2Qk9eXQUKG9lHBd18BMDKkshc5q8o78O8xILqZAC6P7xr+XSN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