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自然概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房县、兴山、巴东三县交界处。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6万公顷。现已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网。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享誉国内外。

(一)神农架的地理状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南高山与华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属于大巴山脉的延伸部分,地质结构为晚前寒武纪典型地带,气候是以北亚热带向中亚地带的过渡区域。这里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原生和次生生物群落,是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典型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是我国西南、华中、华南、华北和西北动植物区系的汇合地,包含着半个我国的植物种类和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三种植物垂直分布类型。

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并形成了神农架群和马槽园群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层。

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区内山势高大,山峦重叠,山坡陡峻,河谷深切,峡谷纵横,绝壁高悬,山峰挺拔,气势雄伟。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20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为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6.4米。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山地,在新构造运动时期,处于湖北省上升的中心,因而遭受侵蚀、剥蚀的影响较强,山体顶部地形平缓,比较开阔,形成高山台地。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山体遭受强烈的切割,地形陡峭,形成“V”型深切河谷,山体坡度一般在30度至50度之间,系典型的峡谷地貌,坡麓与阶地发育不全。

神农架地貌类型复杂,主要为山地地貌,还有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第四纪古冰川形成的冰川地貌。

(二)神农架的气候特征

神农架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2度,年降水量900毫米至1000毫米。

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神农架形成了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神农架保护区域外的城乡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神农架的气候,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低一度左右,季节相差三天至四天。随海拔增高,渐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从冬季最低零下20度至夏季最高温37度。9月底至次年4月为神农架的冰霜期。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常有发生。其气候时空变化较大,有“6月雪,10月霜,一天有四季”之说。

(三)神农架的重要价值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

神农架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八,保护区内达百分之九十六。这里保留了珙桐、鹅掌楸、连香树等大量珍贵古老的孑遗植物。

神农架成为世界同纬度地区的一块绿色宝地,对于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全球性意义。

寒武纪 是在地质时间上约为五亿七千万年前至五亿五百万年前古生代初期的一段地质时间。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始寒武纪、中寒武纪、以及后寒武纪。

马糟圆群 主要由白云质砾岩组成,夹有白云质砂岩、碳质白云质粉砂岩,顶部为白云岩。从下至上含火山碎屑,包括下部八里垭组和上部火烧尖组。

连香树 是一种古老稀有的珍贵乔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香树星散分布于皖、浙、赣、鄂、川、陕、甘、豫及晋东南地区,数量不多。 Ip4AkpOFQ55f9S8ZLJNW5W2L4KmqeVBfTTWBHX1VynSMoL0HcwGtKOaQcg82Ji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