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晋升“非洲”军长进军北非沙漠

为了尽快挽救意大利人的败局,1941年2月,希特勒将隆美尔调往北非前线,这是希特勒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其主要目的是站稳地中海,谋求在印度洋海岸与日本人携手会师。

2月12日,隆美尔飞抵利比亚的黎波里城。那时,格拉齐亚尼领导的意军连吃败仗。墨索里尼非常生气,就撤销了他的职务,并任命加里波第上将担任北非意军总司令。

加里波第上将匆匆地接任了这一职务,他来到北非后,发现情况非常严峻,此时的意大利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可以说几乎溃不成军。

士兵们不顾命令,丢弃了手中的军械和弹药,拼命地爬上各种车辆,不顾一切地向西逃窜。有时他们为了争夺车辆,竟互相开枪射击。许多军官都已捆好了行李,一旦船只来到,就准备打道回府。的黎波里失守已在所难免,加里波第曾几次下令组织反击,但均未成功。

“真是兵败如山倒,不堪一击的意大利人。”加里波第嘟囔道。

这时联络官梅蒂尼少校进来报告说:

“将军阁下,刚才德国驻意军北非总部联络官梅根中尉打来电话,说德国的一位叫隆美尔的将军来到了北非,协助我们指挥作战。联络官还说,他们马上就来司令部拜访阁下。”

“你说那位将军叫隆美尔?”

“是的,埃尔温·隆美尔,统率‘魔鬼之师’,在法国所向披靡的埃尔温·隆美尔将军。”

加里波第眼睛一亮说:“这太好了,他们来得正是时候,赶快叫大家做好欢迎准备。”

但是,他心中仍有一丝不快,派德国将军来北非协助作战是一件大事,意军统帅部竟然事先不打招呼,全然不把他这位意军北非最高军事指挥官放在眼里。

半小时后,一辆吉普车疾驶而来,“嘎”的一声,在司令部大门前停了下来。

从车上下来了一位年近50岁、体格壮实的军人,他有着宽阔匀称的额头、挺直的鼻梁、突起的颧骨,小巧的嘴巴上有两片绷紧的嘴唇和一副带有轻蔑意味的下颚,从鼻孔到嘴角有几根严厉的线条,那双碧蓝的眼睛里含有一种敏锐而狡诈的东西。这就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隆美尔。

意大利的士兵正在装载火炮炮弹

“隆美尔将军,欢迎您,”加里波第迎了上去,“感谢您不辞辛苦前来相助。”

“我们两国是盟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将军阁下,贵军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加里波第急切地问道。

“一个月后。”

“一个月后?等到你们德军来了,我们早就被赶出非洲了。”加里波第暗自想道,脸上现出了失望的神色。

隆美尔好像明白了加里波第的心思,又接着说道:“不过先头部队两个营后天就可抵达。另外,德国空军第十大队也将全力以赴,密切配合。目前,意军状态如何?”

加里波第回答说:“阁下,意军已丧失了战斗意志,人人厌战。的黎波里的一些军官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至于士兵,有的已经擅自撤离了。”

“你必须下令意军停止撤退,就地构筑防御阵地,违者军法处置。”

“阁下,此地无险可守,只能作为暂时防守。您亲自去考察一下地形吧!”加里波第有些不悦地说。

隆美尔瞪着加里波第,不客气地说:“我自然会去看地形的,但我告诉你,一旦你们再往后撤,我们就不管了。”

下午,隆美尔乘一架轰炸机对的黎波里周围的地形进行了现场侦察。

从机舱里,隆美尔发现港口的东边有一条由沙子构成的高坎地带。他顿时有了主意:就在这里,利用这一天然屏障来阻截英军车辆。

回到的黎波里后,他给德国拍了一份电报:

与加里波第和诺塔亚将军的第一次会谈圆满结束。我们的建议已付诸行动。我们将在锡尔特进行战斗,我已乘机至该地区勘察过地形。

电报拍出后,隆美尔回到他下榻的阳光宾馆,衣服也没脱就倒在了床上。

北非沙漠是一个不同于欧洲战场的全新环境。隆美尔在这里开始了他长达两年之久的新战役。这里的夏季,正午的太阳使气温上升到摄氏四五十度,夜晚的气温又骤降至零度。最危险的是突然刮来的沙漠风暴。开始时只是一小点古怪的旋风在沙包之间旋转,转瞬就会变成时速达130千米的狂飓,搅起层层滚烫细小的沙粒铺天盖地。

不过,这里平坦的地面倒是机械化战争的理想战场,可以任坦克和装甲履带车辆奔驰逞威。而且,这里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战区,虽然原则上隆美尔要受意大利北非战区总司令的控制,但实际上意大利人根本指挥不动他。隆美尔直接听命于柏林。

而希特勒这时的主要力量和兴趣已集中在征服苏联的计划上,很长一段时间让隆美尔见机行事,因此隆美尔可以率领他的兵力不多的“非洲军”独立作战,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所以,正是在北非广阔的战场上,隆美尔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点。

两天后,一艘运兵船满载着隆美尔的先头部队徐徐地驶入了的黎波里港。隆美尔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甲板上,望着闪光的白色建筑物、掌状植物和宽阔的林荫道,士兵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神秘的非洲。

当然,他们当中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待多久。

两年后,当撤离非洲时,他们当中又会有多少人能完整地离开呢?

命运不能选择,危险和灾难不可预测。

第二天早上11时,在政府议会大楼前举行了军事检阅,一队队德国士兵身着新式热带军服,头戴钢盔,在灼热的阳光下雄赳赳地走过阅兵台。这是一支专业化的精锐部队。

隆美尔向士兵致敬,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我们将向尼罗河推进,一旦局势出现合适的转机,就把这一地区重新夺过来。

乐队奏起了德国和意大利国歌,随后,轰隆的坦克声震动了整个利比亚首都,强大的坦克群,一辆接着一辆,很长时间都没有过完。

这是隆美尔为迷惑英军而想出的一条诡计。

为了对付英国的侦察,他命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做了几百辆坦克,有些做得十分逼真,其余的是把原来的沃尔克卡车装饰了一番。卡车和摩托车在这些“坦克”之间绕来绕去,而真正的坦克,为了避开英机拍照,早已井井有条地转动着履带开过了沙漠。

隆美尔命令琼汉尼斯·施特莱彻将军指挥的第五装甲师从锡尔特出发,沿着海岸向东进行探索。一路上,竟然没有发现英军的任何踪影。3月4日,隆美尔的部队轻而易举地到达了埃尔蒙格塔。

隆美尔感到十分迷惑。英军在哪里呢?

原来,英国的第七装甲师在2月底已调回埃及去休整,接替的是新调来的、没有经验的第二装甲师一部分;第六澳大利亚师已派往希腊,而接替它的第九师在装备和训练方面都不充分;时任英军指挥官奥康纳也在休假,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司令官代替。

1941年3月31日,施特莱彻攻占了布雷加港。

4月2日,第五装甲师攻占了阿杰达比亚。此时,第五装甲师只有一个装甲团、两个机枪营、两个侦察营、三个炮兵连和一个高射炮营。

隆美尔这才意识到英国人开始了一次从昔兰尼加这个鳞茎状半岛的总撤退。阿杰达比亚是直接通向这个半岛的许多条道路的起点,要不要继续向前推进呢?

隆美尔轻轻地玩弄着一份电报,电报上写道:“你的行动和我的命令抵触,在你继续前进之前,务必等我到达。”

这是意大利指挥官加里波第发来的。

隆美尔看了一眼后,轻蔑地笑了笑。他知道统帅部也反对他向前推进。

1941年3月19日,隆美尔飞回柏林,接受希特勒的栎树叶勋章时,总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曾坚决反对他向东猛冲的计划,只是要求他守住现有的防线,准备一次严格控制的有限进攻。

隆美尔哪里知道,他的向前推进使几个月来纳粹为干涉巴尔干和苏联而处心积虑的秘密计划失去了平衡。

4月3日晚上21时,一辆警戒森严的指挥车里,加里波第正在和隆美尔激烈的争吵。

隆美尔说:“英国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部队不受任何损失,安全撤出昔兰尼加。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向前,消灭英国人。”

“隆美尔将军,守住已有防线,做有限制的进攻,这是我们两国共同制订的计划。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

“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补给线拉得太长,物资供应不上。”

隆美尔咧着嘴笑:“阁下,用不着为我们的补给情况担心。”

加里波第气得手指发抖,对这位军阶低于自己却一意孤行的德国将军毫无办法。墨索里尼曾有过训令,要求在北非的意军尽可能地配合隆美尔行动,不得有违。

隆美尔的副官赫尔曼·阿尔丁杰中尉送来陆军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的来电。电报是凯特尔用“艾尼格马”密码发来的。在电报中,凯特尔告知,希特勒严肃地指示,隆美尔的任务是巩固阵地并钳制英国军队,“任何必要的有限进攻均不得超过小股部队的兵力”。

隆美尔看完电报后,转过身,轻轻地对加里波第笑了笑:“阁下,元首已声明给我‘行动的绝对自由’,这一下,我向前进攻,你没有什么意见吧?”

肥胖的加里波第瞪了瞪眼,叹了口气。

可惜他反应太迟钝,没有识破隆美尔的诡计。

隆美尔态度坚决地下令道:“命令部队立即准备跨过昔兰尼加。”

昔兰尼加是个几乎草木不生的地方,因此看不到日光阴影下的风景。杰布尔阿卡达是个荒芜的断裂山区,几道山谷把它劈开,白色或红色的沙粒常常席卷这些山谷,阻碍一切植物的生长。这里只有贫瘠的沙石和阿拉伯人的帐篷、羊群、骆驼,机械的力量在沙漠上几乎完全受限制。

在托卜鲁克周围,看不到一个居民,甚至连矮小的松树也很稀少,多刺的灌木赤裸裸地挣扎着,屈服于上苍的意旨。

1941年4月4日黄昏时分,只习惯在欧洲柏油路上轻松行驶的驾驶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撇开坚固的维亚比尔比西公路,向东插进了荒凉的沙漠。

在此后的整整一个星期,隆美尔的小股部队艰难地跋涉在这片沙漠之中,穿行在闪烁跳跃的热浪里。

最危险的敌人则是在那令人痛苦的干渴之后,突然刮来的沙漠风暴。

风沙遮住了挡风玻璃,切断了人的视线。

隆美尔的一个连级指挥官在日记里写道:“在风暴中看不出三码远。感谢上帝,下午风暴平息了,我们都像鼹鼠似的从自己的洞里爬出来,然后把一切东西再重新挖出来。”

进入沙漠后不久,道路就消失了,而意大利人提供的地图毫无用处。在指南针和星斗的指引下,施特莱彻的部队艰难地向前推进。正午,烈日当空,发动机里的油由于温度过高而变得稀薄,坦克只好暂时停止前进。

一架飞机几乎擦着他们的肩膀掠过,紧接着一张纸片飘到地上,上面写着:“如果你们再不立即行动,我就下来!——隆美尔”

原来无线电通讯联络已经失灵,为了掌握部下的行动,隆美尔每天乘容克52式运输机或轻型飞机在沙漠上空来回巡视,督促部队加速前进。

对那些迷了路的人,他一经发现,就指给他们正确的方向。

他两次误入敌阵,把敌军当做自己的部队。

1941年4月8日,施特莱彻的坦克攻占了梅尼奇要塞。同一天,古斯塔夫·波纳斯上校的第八机枪营攻占了德尔纳。

这时,波纳斯的部队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他报告说,他们每一挺机枪都只剩最后一条子弹带,但隆美尔却变得冷酷无情,他命令波纳斯立即继续沿公路向东挺进,目标是托卜鲁克。

隆美尔赢得了这次出其不意的进攻,他恐怕一直没有想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他与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全部秘密通讯一直是用艾尼格马密码传送的。纳粹的密码专家一直认为这种密码绝对安全,敌人是无法破译的。然而,在遥远的一个英国小乡村里,英国人安装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设备,它有一座房子那么大,能够将艾尼格马的秘密信号破译出来,再把它传送给与隆美尔对峙的英军指挥官。

但是,隆美尔多次违背用艾尼格马电码发给他的命令。4月初,英国人从破译的电文中得知,德国统帅部下达给隆美尔的命令是固守班加西,他们设想隆美尔肯定会执行这一命令。

因此,当隆美尔向前推进时,英军没有做任何准备,在德军的突然进攻下迅速溃败。德军迅速向前推进,直逼托卜鲁克城下。

德军取胜并非偶然,是因隆美尔的坚强性格和作战智慧得来的。 D4asfwE7RghwsUuDjNDnJN94Ply5rmtHo2A2hCGLAxxFqTixy3D7ghVMwCH+rQ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