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春,希特勒年满24周岁了,按照奥地利政府的规定,他早在20岁的时候就应该去服兵役,可他却逃避了4年。
眼下情况不同了,欧洲大陆阴云密布,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危险,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到兵役局去报到。希特勒一看情况不妙,就赶紧买了火车票,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维也纳,跑到德国去了。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亲王在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的爱国分子刺杀了。
一个月以后,欧洲几个大国相继宣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爆发了。交战的双方,一方是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另一方是以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为主的“协约国”。
战争爆发以后,希特勒马上上书巴伐利亚国王,恳请国王恩准他加入巴伐利亚军队。他的请求得到国王批准,国王批准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巴伐利亚步兵团。
“平生最伟大而最难忘的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战争不仅使希特勒摆脱了贫困,而且在希特勒看来,战争给他提供了一个参与改变世界的良机。他说:“在热情冲动之下,我跪下来,衷心感谢上苍,赐给我这个能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幸福机会。”
从此,希特勒投笔从戎,结束了他的卖画生涯。当兵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他后来曾经庆幸自己走了这条道路,这条最合乎他本性的道路。希特勒因作战勇敢很快被提升为下士,旋即调往团部当传令兵。不久,他被上司奖励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希特勒喜形于色,写信给慕尼黑裁缝师傅波普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可是,我那些也该获铁十字勋章的战友们几乎都阵亡了。”
1918年8月,希特勒又得到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奖章。这是不同寻常的,因为一级铁十字勋章很少授予普通士兵。李斯特团日志中有希特勒得奖的记载,但没有说明得奖章的原因。
▲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一种说法是他只身俘获了15名英军,因此得奖;另一种说法是他只身俘获了12名法军。不论什么原因,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以此作为最高的荣耀和他作战勇敢的证明,始终骄傲地挂在胸前,直至他死去。
1919年春天,希特勒回到了慕尼黑,被第二步兵团雇用,任务是侦察和调查各政党和组织,特别是工人政党和组织的活动及其性质。这项工作希特勒干得很卖力,颇受上司赏识。
不久,他又被派到当地军区司令部的新闻和宣传处工作。为了扩大陆军的保守思想的影响,司令部举办了“政治训练班”,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同和平主义、民主主义作斗争的“斗士”。
希特勒在训练班上比较系统地听了一些右翼思想家和教授的政治见解,进一步启发和加强了他的保守和反动思想。希特勒控制不住的演讲欲和滔滔不绝的口才,特别是他的极右思想观点,使他的主管上司感到满意。训练班出来以后,他就被派到一个团里去做教官。
1919年9月的一天,希特勒接到上司的一项命令,要他去调查一个自称为“德国工人党”的小政治团体。他奉命去后,发现该团体几十个人,坐在一间偏僻阴暗的房子里,死气沉沉。
会上有一个叫做弗德尔的土木工程师作演讲,恰好希特勒在政治训练班里见过他,彼此熟悉,这倒免去了希特勒这个冒昧与会者的尴尬。
弗德尔在专业上不怎么样,对经济问题倒是有些兴趣。他将资本分成创造性、生产性和投机性三种形式,并且固执地认为,这种投机性的资本就是德国大多数经济问题的原因,因此必须禁止这种资本。
这样一种奇谈怪论并没有什么逻辑和科学根据,但希特勒却如获至宝,认为弗德尔的“打破利息奴役制度”是建立一个新政党的先决基础。
弗德尔演讲以后,一个教授站了起来发言。他大肆宣扬巴伐利亚应从德国分离,与奥地利合并。
希特勒事后回忆说,当时他心中怒不可遏,站起来对这种在南德颇流行的观点进行了严厉的驳斥。那位教授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其余的听众呆呆地注视着这个无名小辈。
希特勒正准备离开,有个人朝他手里塞了一本小册子。这个人是安东·德莱克斯勒,国家社会主义的真正奠基人。希特勒随手把小册子装进衣袋。
回到政治部,希特勒向他的上级谎报了情况,说“德国工人党”和其他政治团体并无二致。
第二天,希特勒一清早就仔细阅读了那本小册子,小册子的书名是《我的政治觉悟》。
使希特勒吃惊的是,他本人在过去几年中确立起来的许多思想都在这本小册子里体现了出来。
德莱克斯勒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却要保持强烈大日耳曼民族主义的政党。希特勒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当天下午,希特勒又惊异地收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已被接受参加“德国工人党”,并要他出席晚上的委员会会议。
这突兀的通知,使希特勒为难了。他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苦苦思考该作出何种选择。
经过两天殚精竭虑的思考之后,希特勒终于下定决心参加这个党了。此后他曾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决定。跨出了这一步以后,就再也没有退路,也不可能有退路了。”
希特勒摒弃俸禄,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政治,成了德国工人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员,这一步成了希特勒日后飞黄腾达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