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今年六月,西寨初级中学教师王军同志带着一部手稿找到我,说他花费了近两年时间写了一本关于安定区的书,请我为该书写一篇序。我向来对安定文化上的事是比较关注的,对王军同志能从事此项有意义的工作亦是心存敬意的。在对手稿进行浏览后,我发现他对有关安定区的资料进行了广泛搜集,全书的编排体例亦很谨严,对安定区人文地理、历史风俗诸多方面的情况均有所反映,是一本了解安定的通俗性读物,特别对区内中小学生来说是裨益良多的。

安定区设县是在金熙宗皇统年间,距今已有八百七十多年了。但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任何明清时期的建筑,更不必说宋金时候的了。有好多人认为安定区的文物古迹毁于“文革”的十年动乱,区上的一位领导曾就此向我询问。其实,对安定文物古迹的毁坏从很早就开始了。我们常说安定区地处西北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此话一点不差。安定是省城兰州的门户,亦为兰州的屏障。近代以来,安定先后发生过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军兵围县城、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与甘肃地方军阀陇东军在县城互攻、民国二十年(1931年)陕军杨虎城部与冯玉祥部战于定西等三次大的战斗,其中冯、杨两部在战斗中动用大炮等火器,对城内建筑物的毁坏是十分严重的。其中国民军在驻定期间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拆毁多处寺观以作燃料,以致到解放初期,定西城内基本上已无完整的古代建筑。

在古籍方面,民国稿本《重修定西县志·艺文》载有书目约五十部。明代正统年间翰林院侍讲学士黄谏著述甚众,至清修《四库全书》时仅有存目,明刘跃龙著有《佐郡实录》、《牧民实政》,清孙昭著有《遂初堂诗草》,杨昇所著《研华斋文集》,马疏所著《古今体诗》、《花萼唱和集》,张燕笔所著《翠环琐记》,王贯三所著《史学管窥》等,或为刻本或为写本,至郭杰三先生修志尚存,现已不见踪影,想必是“文革”时期或投之于水,或付之于火。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典籍如同细微的发丝般脆弱,若不加细心维护,将成永远的遗憾。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我们的社会日益信息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亦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往十分热闹的传统节庆活动,亦逐渐淡了下来,像婚丧嫁娶这样人生中重要的活动,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减有省,有些已经开始西化了。在原来浓厚的乡土生活中,流传甚广的“社火”及各种民间小调,随着受众的减少也在逐渐消失。曾经有专家说,我们现在每天消失一种风俗,每天消失一种方言。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经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有一天我们只能欣赏欧洲的芭蕾舞,过欧洲的圣诞节,吃欧美的“肯德基”式的快餐,观看的是“好莱坞”大片,我们还能够称为“中国人”吗?

“文化”被称为一国的软实力,有高度繁荣的经济,就需要有相应深邃的文化与之相配。广义的文化包含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意识形态领域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等。因此,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承担了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功能。这种功能是借助于人的劳动与付出实现的,如果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没有了文化,那是什么样的,我们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王军同志是一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整理编写这本书,以期安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受到大家的关注,以增强“安定人”的自豪感,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是为序。

定西市安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景虎
二〇一三年八月 +U3GCNkEOkz7GZbQ2S1oB9git4IDVSnXYtHXpF4DCHpUKO3MiWSifRDarprzqk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