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后为荆州从事。喜漫游,东至大海,西至巴蜀,南至吴越,大都留有诗作。孟浩然为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风格以清淡平易见长,然间有豪放之作。孟诗在唐时即获好评。诗集有众多版本,今人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最为完备。

秋登兰山 (1) 寄张五 (2)

孟浩然

北山 (3) 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 (4) ,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1)兰山:一作万山,又作岘山。(2)张五:即张子容,孟浩然好友,行八。“五”应为“八”之误。进士及第前曾与孟浩然同隐居襄阳。(3)北山:即兰山,孟浩然居所。(4)荠:一种野菜。

【译文】

在白云缭绕的北山里,隐居的人自然能够享受喜悦和快乐。今日尝试着登高远望,心情随着远飞的大雁而空静寂灭。薄暮渐渐笼来心情淡淡忧愁,见到清爽的秋景又有些兴高采烈。偶尔看见正在回村的人们,在沙滩上行走在渡口停歇。远处天边的树像荠菜般矮小,江边的小洲如同一轮弯月。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能载酒前来,我们好一起开怀畅饮这美好的重阳佳节。

【评析】

本诗属于重阳登高即景怀友之作,中间几句景物描写精彩逼真,生活气息浓郁,是全诗的精粹。

开头描写自己隐居环境的清幽静谧以及愉悦的心情。“相望”有人解释是望朋友,过于拘谨,重阳登高乃习俗,因此说也在重阳佳节试着登高远眺,而心情果然很开阔豁朗。“愁因薄暮起”一是黄昏历来令人感伤,同时也含有友人未来的忧思。“兴是清秋发”引出下面的写景,秋天黄昏的景色很平淡自然,充满生机。“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描写下望的景色,属于写生手法,偶尔看见回村的人,有的在沙滩上走,有的在渡口坐着等船。都从容不迫轻松悠闲,一切都很和谐。因为太远,天边的树就像小小的荠菜,河中的小岛宛如月牙。这种视觉形象是透视造成的,又似乎罩上一层薄薄的暮霭,很有韵味,也可以说“诗中有画”。最后两句问候对方何时前来,点明秋字以及登山之日是重阳佳节,与《过故人庄》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同工异曲,以情结尾,扣合题目。

本诗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清淡。飘浮着的朵朵白云,怡悦的隐居环境,渡头行与歇的村民,天边树木,如月江洲,都不用浓墨渲染,纯用白描勾勒。读罢全诗,一幅以山头伫望为中心,蓝天飞雁和远树江洲为背景的登高暮望图就展现在读者眼前,栩栩如生。令人读后,如品一杯上等龙井茶,满口淡淡清香、余味无穷。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 (1) 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 (2) 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

(1)散发:打开头发,休闲时的行为。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上面加冠。去冠散发是一种不拘礼仪的行为。(2)知音:通晓音律,也指知心。

【译文】

西山的日光忽忽向山下落去,东边池塘上的月光渐渐明亮。我披散开头发乘着晚凉,推开窗户立刻感觉心胸十分宽敞。徐徐清风吹来荷花的清香,竹子上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真想拿出琴来演奏一曲,遗憾没有知音点评鉴赏。想到这里我非常怀念你啊,整个夜晚我都在把你梦想。

【评析】

本诗是诗人在夏日傍晚乘凉时偶然触发的一种灵感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大的主题,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思想,而是一种偶然的快感和对友人的思念。皮日休说孟浩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确实说到关键处。

开头两句“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以景语起,但仔细品味,语中有细微的感情。太阳的余晖在山上离去时很有韵味,从山下往山上退去,开始还稍慢,一点点往上退,越来越快,到山顶时很快就没有了,“忽”字用得很准确传神。而月光初现时上升也很慢,因为人的共同感受是希望快,因此感觉很慢,用一“渐”表现出这种感受。这一快一慢准确表现了诗人兴趣的浓厚与感受的细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情逸致,巧妙烘托出环境的优美。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描写诗人的悠闲自得与身心两方面的惬意。“散发”往往是冲凉后没有再束发,然后尽开亭窗,散发而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轻描淡写味觉和听觉,清风徐来,荷动香飘,馨气萦室;竹叶青青,露珠晶莹,滴入池中,叮叮作响。两句极写环境之寂静清幽,尤其是后一句,是典型的以动显静手法。此情此景乃是人生之最大自在,最幸福最惬意之时。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不过就是这种境界。正是在这种情境下,诗人有了弹琴的兴致,这是感情上的一扬,但忽然感觉无人欣赏,于是思念起知音的朋友辛大。对牛弹琴都无意义,无人弹琴也只能更加孤独寂寞。全诗在淡淡的思友情怀中淡淡终篇,余韵悠悠。

宿业师 (1) 山房待 (2) 丁大 (3) 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 (4) 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 (5) 栖初定。之子 (6) 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7)

【注释】

(1)业师:一作“来公”。(2)待:一作“期”。(3)丁大:即丁凤,孟浩然同乡朋友,行大。(4)倏:倏忽,很快。(5)烟鸟:在暮霭中飞翔的鸟。(6)之子:此人,这个人,指丁大。(7)萝径:挂满松萝的小径。

【译文】

夕阳渐渐落向西面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间变得昏暗不明。清澈的月光从松树枝间洒落,初夜的凉意由此而产生。风声伴着泉声布满幽静的山谷,清脆悦耳令人神往聆听。下山归来的樵夫们相继消失踪影,傍晚的暮霭蒙蒙,树上栖息的鸟儿也渐渐安静。你明明约好如期和我共度良宵,为何此时还不见身影,让我怀抱孤琴孤独伶俜,久久等候在藤萝掩映的小径。

【评析】

本诗抒写约好的朋友没有如期而至的焦急心情,写出时间流动之情景以及环境的清静幽雅。

开头两句“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点明时间的起点,感情浓重,色彩鲜明。著一“度”字,准确入微地表现出诗人伫立西望,眼看着落日一点点越过西面的山岭而去,紧接着千山万壑很快就一片昏暝,暮色苍茫,意境阔大浑厚。这一“度”一“倏”,不仅生动再现了日落之缓与山暗之速,而且为全诗涂抹上幽暗的色调。时间慢慢推移,月亮上来了。“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声情并茂。东月初升,夜凉露冷,清风徐来,泉声叮咚,赏心悦目。时间继续推移,夜色更重,樵夫都回家了,鸟也都进巢入梦。可是约定好的朋友就是不来。于是诗人深深感叹“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从日西等到日落,从月升等到鸟静,仍不见友人到来,却又不肯相信友人失约,犹自在藤萝飘垂的幽径中,怀抱孤琴等待着。感情之深厚自在其中。

本诗最大的特色是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通篇采用意象组合法,把西山落日、明月青松、风鸣泉响、晚归樵夫、暮烟栖鸟、孤琴萝径等多个意象有机组合起来,烘托渲染气氛渲染,委婉表达待友不至的失意情怀。尤其是“孤琴候萝径”的情景,似怨非怨,不怨还有点怨,感情极其深厚真实。 7nRK01I/7t7xAoISzShfX7XG1Scgj1AzkmgBfYZqoSy648eD74+janGTqMR2SON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