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丘为

丘为(生卒年不详)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玄宗天宝二年(743)登进士第,累官太子右庶子,卒时年九十六岁。同王维、刘长卿友善。孝敬继母闻名于世。为人谦逊有礼。其诗多为五言,大致写田园风物。原有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十三首。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 (1) ,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若非巾柴车 (2) ,应是钓秋水。差池 (3) 不相见,黾勉 (4) 空仰止 (5)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 (6) 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7)

【注释】

(1)茅茨:茅草屋。(2)巾柴车:意谓乘车出游。巾,指给车子盖上帷幔。柴车,指简陋粗劣的车子。(3)差池:原意是参差不齐,这里指错过。(4)黾勉:勉力,努力,此有殷勤意。(5)仰止:仰望,向往。(6)契:契合,吻合。(7)之子:这位先生,指隐士。

【译文】

西山的绝顶有一座茅屋,从山下上去大约要走三十里。轻扣柴门却没有童仆答应,从门缝窥望只能看见桌子和茶几。看来主人不是乘坐柴车出游,就是到清澈的秋水旁去钓鱼。阴差阳错未能相见,我的殷勤来访和由衷向往只是徒劳而已。但是眼望草色在新雨的润泽下一片葱茏,风吹松树的声音进入傍晚的窗户里。这种幽静脱俗的美景与我的心灵完全契合,我忽然感觉心满意足无限舒畅和惬意。虽然没有宾主相欢的愉悦,但我却领悟了清净悠闲的深刻道理。兴致已尽我就走下山来,何必一定要等到见到主人才肯回去。

【评析】

描写隐逸生活或寻访隐士的诗在古诗中比较常见,但本诗读后却能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这种新颖别致的感觉主要来自构思的新颖别致。诗人去寻访隐者却没有见到,这是令人失望和沮丧的,但诗人却写出了独特的感受,写出自己的“得”,而且“得”还胜于“失”,难道这种感受还不新颖别致吗?

诗按照顺序依次写来,先写“寻”。一直到三十里路以上的山顶去寻访隐者,一是这位隐士是真隐,居住的地方竟在三十里以上的山顶,可见其远离世俗尘嚣,一也表明诗人的真心景仰。“直上”显示山路陡峭难行,居然不怕艰苦劳累。但上去之后,敲门无人,岂不扫兴?接下几句表现出扫兴的淡淡愁思。先猜想主人干什么去了,乘车出游或钓鱼都是隐居者典型的生活情调。徒自景仰羡慕却不能相见,白跑一趟。这是“差池不相见”两句的意思。如果没有这层铺垫就不真实了,不符合人之常情。因为主人不在,居所空无一人,给诗人观察鉴赏提供了方便,可以尽情大饱眼福。“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有声有色,宁静和谐,没有一点儿世俗的喧嚣,更没有官场的钩心斗角,一切都适意轻松,一片天然纯美,到处是勃勃生机,生命的律动与宇宙同韵。诗人被这种境界感染,不仅一扫“空仰止”的惆怅心情,而且欣然陶醉于“及兹契幽绝”的妙境,虽然没有得到主人的接待,却悟出“清”、“静”才是大美的禅理,使得诗意顿放异彩。最后用“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束全诗,巧妙运用王徽之“何必见戴”的高雅故事,尤为耐人寻昧。《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阴时曾在风雪之夜乘船至剡溪寻访好友戴安道,走了一夜才到达戴的门口,却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之所以援引此典极其精当,因为他同样有“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的感受。

本诗结构紧紧围绕“寻西山隐者不遇”七字展开。前四句一一暗扣隐者、西山、寻访、不遇,并在情思表达上造成跌势。次四句在悠悠向往中,表达诗人既遗憾又仰慕的怅惘之情,紧接着又出人意料地借景生情,抒发诗人自己因为受到隐居者环境的熏染而产生超脱的幽情雅趣,并悟出“清净理”的心理感受,从而在“不遇”的遗憾中写出“有得”的心理愉悦,表现对于人生的一种理解和感悟。 XKeNW/XpjRKPo8xf7xPJ+M+KnWRpSJBypqrPCeZ72g2aw0mdR+My0vpPKvPxoeq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