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尊重儿童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受到尊重,也只有受到尊重后,他才可能尊重自己,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进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在长期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儿童的个人尊严感十分强烈。他们的心理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并感到压抑的,而大人却从未意识到。

那天,我想给儿童上一堂如何擤鼻涕的搞笑课。我讲解了运用手帕的多种方法之后,还指导他们如何尽可能悄悄地擤鼻涕。我做示范时,儿童认真、尊敬地注视着我,没有一个人笑出来。在我刚刚示范完毕后,课堂上爆发出了只有在剧场中才能听到的长久的热烈掌声。这确实使我十分吃惊,这样小的手竟能拍出这么响的声音,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也没想到这些儿童会那么热烈地鼓掌。

随后我领悟到,我触及到了他们极其有限的社交生活中的敏感点。儿童擤鼻子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经常被大人责备,所以对擤鼻子十分敏感。大人的叫嚷和辱骂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很难受。为了防止儿童丢失手帕,大人强迫他们在学校里还把手帕滑稽地别在围兜上。这是大人在这件事情上对儿童的进一步伤害。但对于他们应该如何擤鼻子这件事情,还没有人真正教过。

我们应该和儿童换位思考,要知道儿童对大人的嘲讽很敏感,很容易感到丢脸。因此,我的教育使他们感受到了公正的对待。这样的教育不仅洗刷了他们过去受到的羞辱,还使他们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的全新的地位。不管怎么说,我有长期的经验做验证,对这件事情的解释是正确的。

就在那天,我正要离开学校时,孩子们突然大喊起来:“我们谢谢你,谢谢你上的这一课!”我走出大楼时,出现了很壮观的场面,孩子们静悄悄地跟在我的身后,一直跟我走到街上,在人行道上排成一支整齐的队伍。最后我回头对他们说:“回去吧,孩子们,走路要小心,不要撞到墙上。”这时,他们转身飞快地走到大楼门背后,全都消失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些孩子的人格尊严。

来“儿童之家”参观的人发现,这里的儿童的行为表现得自尊自重。他们热情地接待来访者,然后,给这些来访者示范他们是怎样进行工作的。有一天,一个人提前通知我们,将有大人物要跟这些儿童单独在一起,以便更多地了解这些孩子们。我对那位教师只说了一句话:“顺其自然!”

然后,我对所有的儿童说:“你们明天将见到一位客人,我希望你们被他看成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

后来,那位教师向我反映这次访问成果。她说:“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些儿童请这位客人坐椅子,非常礼貌地说‘您请坐’,其他儿童则说‘早安’。”

他们在这位客人要离开时把头探出窗口,一齐喊道:“谢谢来访,再见。”我责备这位教师:“我对你说过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一切顺其自然,你为什么要教他们这样呢?”她回答说:“我一开始就没有跟儿童讲什么,儿童们是自觉地这样做的。”她又补充说:“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对自己说,这肯定是天使制造的奇迹。”然后她接着说,儿童比平时工作得更勤奋,把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把来访者都给震惊了。

我对那位教师所说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相信。我再次向她问起这件事,因为我担心她强迫这些儿童做准备工作或排练。但是我到最后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是有了自己尊严的儿童,他们知道去工作,能够真诚友好地接待来访者,他们以为尊敬的客人示范自己所能做的工作而感到自豪。我只是对他们说:“我希望你们被看成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但肯定不是我的话才使他们这样做的。

只要我对他们说“将有一位客人要来拜访你们”,就相当于说客人到了我们学校的会客室。这些自尊自信的儿童,对接待客人的事情非常乐于干。

原来有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又神奇无比。这些儿童过去的那种羞怯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的心灵不存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任何障碍。他们的生命力就像鲜花一样绽放,在阳光的哺育下茁壮生长,自然展现,散发出浓郁的芬芳。更为重要的是,儿童们发现,他们的发展道路畅通无阻,自己无须隐藏什么,无须畏惧什么,无须逃避什么,事情简单得不得了。我们的结论是:他们现在能迅速与环境相适应。

儿童们表现得机灵活泼、镇定自若,随时能迸发出精神的火花,这使与他们接触的大人心情振奋。他们感谢所有给他们带来关爱的人。那些重要的人士在访问“儿童之家”时获得了一种新的、生机勃勃的印象。我们的儿童们自然也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关注点。

一些普通来访者的兴奋心情难以掩饰,令人感到十分有意思。例如,一些衣着华丽、珠光宝气的女士,表现得像去出席一个招待会一样,但是当她们见到这样活泼,天真、谦虚的儿童时,十分欣喜,大加赞美。当年幼的儿童向来访的客人致欢迎词时,她们高兴极了。这些儿童玩着女士们漂亮的衣角,拉住她们美丽的手。

一次,一位沮丧的女士被一个小男孩感动了,小男孩走到她面前,他的小脑袋紧靠着她,然后把女士的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双手上,抚慰她的悲伤。后来,这位女士非常激动地说:“这个孩子给了我从来没有过的安慰。”

因此,父母要改变那种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错误观念,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把孩子当作家庭中的一个平等成员,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爱他,才会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SiH5Iz/gEDw2OFMDTMLwbohpZlTNaSVGcMAL2m1qCOauf+eIJvaxoN1o+Yq4rZ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