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对我们来说,休息并不说明我们要完全松懈不动。当我们静止的时候,全身的肌肉会比较僵硬;而只有真正放松的时候,身体才能得到歇息。这样说来,我们只有从大脑智慧的劳动中,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平静。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现实: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糟糕。不按照孩子内在发展的需要,总是要求孩子必须服从某个人,不给孩子发展其潜能的机会,试想,在成人的强行要求下,孩子怎么会成为自己的主人呢?其实我们真正该做的,是引导孩子找到那条通往他内心世界的道路,而不是一再使孩子受挫。

孩子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就不会和同桌说话,这样也就能发自内心地遵守课堂纪律。在教学上很成功的老师都有着一套与孩子沟通的特殊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孩子注意力集中了,就能从“工作”中得到平静,也能自发地去遵守纪律。在教学方式上得法的老师,都会延伸出一套特别的沟通方式。例如,一位老师可能会问另一个老师:“你们班上孩子们最近表现怎么样?在课上还说话、有小动作吗?”那位老师可能回答:“嘿!你记不记得从前那个很淘气的小男孩?现在在课堂上特别遵守纪律。”用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的老师,他对孩子接下来的发展大多已经心中有数。

老师的一句话也许就能让孩子变得很守纪律,一个能够自律的孩子就这样走上正常心理发展的道理。能够自我约束的孩子会变得习惯工作,就算没事可做、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他整个人看上去也都是充满活力的。

孩子越是能够掌控自己,自律地工作,“假累”的时间也就会越短,工作结束后平静的时间就会增长。虽然这段时间里工作好像已经结束,但是另一项观察外在世界的工作在孩子的脑子里才刚刚展开。他在观察发生在周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在脑子里对这些事情进行加工思考,从而发现一些新的情况。

孩子要达到专心,需要经历三个步骤:第一步,准备好具体目标的工作;第二步,满足孩子的内在发展要求;第三步,解答疑问。有了这三个阶段,当孩子心里的疑惑有了答案的时候,他的外在表现就发生改变,因为孩子能领悟到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孩子会变得非常听话,而且他所表现出来的耐心几乎使人无法相信。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之前并没有教过他做事需要耐心。

我们知道,如果孩子的平衡感不好,他就会因为害怕跌倒而不敢向前迈步,更不敢随随便便挥动他的胳膊。但是孩子一旦学会了保持平衡,他就要跑,要跳。同样的道理,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是如此。精神上“不平衡”的孩子是没有办法专心思考的,同时他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这个孩子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又怎么能够听从他人的话语呢?此时把他人的意志强加给他,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服从是一个精神上的敏感,内心力量的表现。生物学家认为,一个人需要拥有极大的力量才能适应环境。生物学家所指的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让人顺应自然规律,试着融入周围环境的重要力量。实际上,这种力量早已存在。

孩子不仅要得到健全的发展,还要在精神上达到平衡,只有这样,他才有能力去服从别人。自然界中,只有强者才能适应环境;同样的道理,只有在精神上坚强的人,才懂得顺应和服从。因此,我们必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尽可能地让孩子按照他的天性发展,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 3ROJJsOlNTSxLzPd8Ycgl892dtXThyIKhN1+Ck4lX+5vTT9e3JinFMGW8xZP5Vn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