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帮助孩子形成精神内涵

在儿童的精神胚胎期,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丰富的精神内涵。

吸收使儿童获得了创造自己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精神的,包含着人类精神的全部内涵。它们分别是:生存的智慧;学习的智力;良好的思维形式;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丰富的社会能力;良好的审美能力;对探索和学习的热情;良好的自卫能力;坚强的意志力。

儿童生活环境中的成人一般都是无限热爱儿童的成人,儿童也天然地爱着这些成人。这种爱会使孩子注意成人每一个微妙的动作,并将它吸收,同时吸收的还有:爱好、气节、性格等等,这些与儿童的特质一起形成了他的精神内涵。

有一个小女孩快四岁了,在幼儿园她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高兴时会又跳又蹦地走到一个所喜欢的人面前打人家一下,然后缩着肩膀笑着跑开,边跑边往后看,等待那个被打的同伴来追。更严重的时候会将别人正在做的工作破坏掉,将墙角的垃圾箱踢倒,抢别人的帽子,做完这些事后都会嬉笑地站在那里逗弄别人。老师多次给她建构原则,都不能成功。由于这类进攻性行为经常会侵犯其他小朋友的疆界,所以会遭到他们的反击,每当这时,这个小女孩就哭得极其伤心,而且别人打她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还手,总是站在那里恐惧地等着挨打。发展到后来,她甚至不敢来幼儿园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个小女孩有可能是吸收了家庭某个成员的与人交往时的行为方式,在上幼儿园后便将这些行为方式用在和小朋友的交往方面。而实际情况是,她的爸爸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去逗弄她,小女孩吸收了爸爸的行为方式后,在无法判断可使用这些行为的范围的情况下,就在小朋友那里去试,而试验带来的不良后果又是她无法理解、也无法承受的。

孩子不但会不断地吸收家庭成员的行为,也会不断地吸收身边其他人的行为。

孩子的吸收是一种天然的本能,他会不加分辨地吸收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将所有因素统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状态。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状态到6岁的时候就基本结束了。

我坚定地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大学,而是0~6岁这个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和心理都是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并逐渐定型的。

如果孩子需要吸收环境中的所有因素来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涵,那么这个环境一定要具有可以使孩子吸收的材料。由此看来,孩子是遗传和环境的综合产物。遗传我们无法左右,环境却可以在人为的控制之内。这时,养育儿童的成人就要考虑:自己想让这个环境的产物成为什么样。俗话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假如我们把一条刚出生的龙交给老鼠抚养,它大概也会学会像老鼠一样地打洞吧!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类的孩子被动物养大的案例,除了很多“狼孩”以外,从孩子们常看的《人猿泰山》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孩子是怎样吸收了猿的特质,最终成为一个猿人。因此,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为他预备什么样的环境。

第一,我们要为儿童准备一个丰富的、可供他们把玩的物质环境。成人建立家庭时往往考虑不到将来的孩子,完全按照夫妻双方的喜好选择家庭用品。如:对孩子而言巨大的沙发、茶几、酒柜、书柜、床垫、被子等等。这些是家庭的基本生活物品,家境富裕的可以买贵一些的,清贫的可以买便宜一些的,有了这些物品,成人生活就没有问题。但当孩子来到个家庭后,这些物品对他而言实在太大了,无法供幼小的他去探索去研究。所以,儿童就会只对厨房用品感兴趣,因为厨房用具正好是适合儿童把玩的尺寸,那里是家庭中形状、味道、质感最丰富的地方。遗憾的是,那里又是成人害怕儿童去的。

如果成人能够考虑儿童的触觉需要、视觉需要、味觉需要以及大小尺寸的需要,由这些方面出发去选择家庭用品,尽量让这些物品既适于成人,又适合于儿童,儿童就会具有一个丰富的刺激环境,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多少决定了儿童将来思维发展的高低。由此看来,为儿童买过多的玩具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成人需要的整洁清爽也不适合儿童。比如有些家庭为了干净,墙上一片洁白,不挂任何艺术品,家里的地板、家具全是冰冷的浅色或深色,这也不适合儿童的视觉需要。儿童需要丰富的色彩和亮丽的颜色。

第二,儿童需要一个独立享用的工作空间。所有的物品,既要丰富,又要有秩序,在这样的空间中,儿童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和工作方式。

第三,我们要为儿童准备适合于被儿童吸收的成人环境,成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毫无选择的吸收,所以成人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儿童。

幼年的儿童需要一个安全、温馨的人文环境,他们通过视觉获得被接纳的信息,所以成人的身体语言也要非常注意是否适合于儿童吸收。家庭的人文环境又是由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决定的。在准备抚养孩子之前,我们都要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便为将来的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hrcibv5nO6A9VtBquZu+JnWotqF6cHqPYWIgEvrA9D8Ycw8kQuMr4w4KieEGpEc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