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根据孩子的特点,提升表达能力

调查发现70%以上的儿童存在着说话害羞的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平时不爱说话,所以一说话就脸红、害羞;二是爱说话,但当众不敢讲话,怕羞。因此根据儿童的以上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说话不怕羞,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社交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 开展“亲子对话”

所谓“亲子对话”教育法主要是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来培养他的说话能力,若要与孩子说话,首先父母要学会如何倾听。听孩子说话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而“亲子面对面”便是在孩子有话要说时,父母确实倾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充分自我表现的感觉而信心倍增。与孩子的对话应当从幼儿期开始,希望父母们能够随时激发自己孩子的个性与说话能力。一般来说,爱说话的孩子因为好问而在想法上比较深入,也比较有自信、有个性。其实孩子们所说的话都有其原因及理由的,所以父母必须去了解孩子说话的原因。孩子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1)有问题发生,需要大人的帮忙。(2)想把自己“所听、所见、所闻”的感受用声音去表达。(3)想感受与妈妈(亲人)的交流联系。

因此,倾听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能使孩子感受到充分表现自我的感觉而信心倍增,大人的倾听会使孩子产生哪些变化呢?(1)贴近孩子,近距离地听孩子说话,对孩子来说会有各方面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出现。(2)孩子变得容易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3)产生自信。(4)孩子的表达变得明朗。(5)孩子的个性变得比较圆融。(6)因为自己的感受、说话获得重视变得更有耐性、有安全感。(7)烦恼能尽快消除。(8)很早就能开始说比较长的句子和灵活运用不同的生词,对将来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也有帮助。

2. 吸引孩子和父母说话

和孩子说话是一种艺术,需要独特的方法和技巧。我们试着从下面两个例子窥知一二。

例一: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妈:“你回来了?”子:“我回来了。”妈:“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子:“没做什么。”妈:“吃什么点心?”子:“忘记了。”例二: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妈:“嗯!宝贝,让妈妈看看!(专注地看了孩子一会儿)今天一定玩得很快乐。”子:“对呀!我和小杰两个人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动物园,然后,把许多玩具关进去当动物,很好玩哦……”妈:“哇!听起来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玩到。”子:“没关系!下次我教你玩。”

两个例子都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的动机同样是想要了解孩子今天过得好不好,做了些什么事、玩得快乐不快乐,但是结果却相去甚远。所以造成这样的差异,当然不全是因为问话技巧的不同,其中也包括长久累积下来的沟通模式,亲子(即双亲与孩子)关系的亲密度,孩子说话的意愿,以及在幼儿园的感受等因素。然而,不可否认,问话的技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是非常重要的。

(2)和孩子密切相处,多关心孩子,了解其想法和需要。要了解孩子,就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也忽略了孩子的反应。但是和孩子说话时,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及立场,而让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会令他不舒服,他们自然而然会避免接触,凡事不愿意向父母透露,亲子间的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4)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假如这个时候孩子向父母哭诉,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你真没用,还敢哭”,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儿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安抚他、给予安慰,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此外,对于孩子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孩子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6)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7)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8)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林林总总)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3. 有针对性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天生表达能力较强,但由于缺乏勇气,反而常常处于听众地位;有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强,但表现欲望很强,不管什么场合都想表现自己,引起众人关注;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表达能力欠佳,没有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勇气,屡屡与机会失之交臂。这就需要家长对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孩子予以指导,而对于不善表达自己的孩子,要将他们潜在的表现欲激发出来,以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

(1)表现欲过强的孩子,有些孩子很特别,他们不害怕甚至喜欢别人的关注。展示自己会让他们觉得很快乐,很满足。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时,总是抢着做这做那。而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表现欲呢?归根结底,其实是过多的赞誉之词造成的。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会了一个新本领或者做了一件成功的事情后,会毫不吝啬地将孩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久而久之孩子就只听得进夸奖他的话。其实孩子是很脆弱的,过重的压力和过多的夸奖他们同样都承受不了。唯有循循善诱、真诚以待才能让其保持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夸大或一味打压。

(2)缺乏勇气的孩子,有一些孩子,他们并不反感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只是缺乏那么点勇气。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用鼓励的话来引导他,给他打气,培养他的信心。在一次干部竞选活动中,宣传委员一职开始无人竞选,但在老师多次鼓励下,有两位同学红着脸,大胆地参与就职演讲。反之,若是老师对孩子们冷嘲热讽,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打击他们自信心的话。就只会让他更加望而却步。在孩子犹豫着是进还是退时,家长要多一些耐心和鼓励,也要教会孩子不断地充实自己,有了可以走上舞台的资本,就会有足够的自信。当然谁也不可能永远成功,如果孩子失败了一次,很可能一蹶不振。所以要让孩子懂得,重在参与,失败了不要怕,要往前看,值得期待的永远是下一次,要让孩子学会享受成功,也要能够承受失败。

(3)胆小内向的孩子,有些孩子天生胆小内向,也许他们心底存在着表演的欲望,但是他们的性格使得他们不敢在众人的目光下表现自己。对这样的孩子,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其自由自在地发展。不妨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集体活动,鼓励他多跟同龄的小伙伴接触。不要希望孩子一下子就成为主角,让他自己在活动中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这类孩子不能给他太大的压力,更不能强迫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此外,不要让孩子过分重视他在众人前的亮相,否则紧张会导致他在众人前的失败。让孩子在放松的氛围中展示自己,他会越来越大胆,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人生箴言:

当你与人互动交往时,记住:要满怀热情和诚信地与人交谈。

——卡耐基 AjqiM4fH4Io3ZrQ5GfouczXMHpcBlDIpH1QHh7xpR6gVvRjkPNgs6Wuk9C5HOq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