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为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第二个概念为:每月先储蓄 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这两个概念恰恰是我们在日常消费中必须树立起来的正确观念。
李嘉诚对资本的投人并不吝啬,与此同时,他还热心慈善事业,经常花费巨资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华人首富的日常生活却是非常节俭的。他从来不讲究衣服和鞋子的品牌,一套西装他可以穿很多年;他的皮鞋坏了,觉得扔了可惜,于是补好继续穿;手上带的表也不名贵,而是带了很多年的普通手表。在公司,他和员工吃一样的饭菜。即使是来到了工地吃大众盒饭,他也吃得有滋有味。李嘉诚也并没有像很多富豪一样住豪华的住宅,而是在 1962 年结婚前购置的深水湾独立洋房里一住就是20 多年。作为香港首富,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其唯一的嗜好就是打高尔夫球。
一次,李嘉诚在拿汽车钥匙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枚 2 元硬币,硬币滚到了车底。当时,他估计汽车若开动就会让硬币掉到水沟里,便立刻蹲下身去拿硬币。这时旁边的一名印度籍值班看到此情景,立刻帮他捡起。李嘉诚拿回硬币后,竞给了帮忙人100 元作为感谢,这让很多人不理解。李嘉诚对此解释道:“如果我不捡起这 2 元钱,让它落到水沟里,这2 元钱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100 元给了值班,值班却可以将这钱用出去。我觉得钱可以使用,但是不能浪费。”
在《穷爸爸富爸爸》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当你的现金流增加时,你可以买点儿奢侈品,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富人最后才买奢侈品,而穷人和中产阶级会先买下诸如大房子、珠宝、皮衣、宝石、游艇等奢侈品,因为他们想看上去很富有。他们看上去的确很富有,但实际上已深陷贷款的陷阱之中。那些长期富裕的人是先建立了他们的资产之后,才用资产所带来的收入购买奢侈品。穷人和中产阶级则用他们的血汗钱购买奢侈品。”其实这句话包含着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人的贫富程度与其消费观念有着直接的联系。
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科学、合理的呢?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着手: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追求奢华的物品,似乎这样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但是,这往往会让人陷入无法自拔的消费泥沼。对名牌的追求,让很多人不惜贷款和透支去购买与自己实际收入不相符合的奢侈品。人们购买物品时不会考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而是考虑怎样才能让人瞩目。追求美好的事物本来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如果在物质中迷失了自己,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其实,奢侈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简单自然才是生活的真谛。日常的节俭习惯可以让你受益很多。一分钱、一块钱积攒起来,小钱也可以有很大的力量。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过度消费。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会为了一件衣服、一辆车或者一件珠宝而去贷款。这些负债不仅可能影响你的正常生活,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你做人的尊严。如果为了积累财富而借债是可行的,但是出于吃喝玩乐的目的是无法令人理解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量人为出地处理消费问题,不要等到债主敲门之时才后悔。
有一个暴发户,赚钱之后花大价钱给家里买了件古董家具。等运到家里后才发现,家中的其他摆设与这件家具并不配套,于是他将家里原来的摆设和家具都换掉了。这时候,这位商人又发现自己家的房子与这件家具也不相配,于是拆掉原来的宅院,重新建了一栋房子。这是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但是,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与此相似的人。有的人买了件新鞋,于是就要买与之配套的裙子、上衣、首饰、提包……这样的消费是个无底洞,没有穷尽的一天。即使你家财万贯,如果经常用这种方式去消费,也会让你承受不住。
对美国石油业垄断 85 年之久的洛克菲勒家族,其成功的秘决之一就是其管理者拥有着良好的消费习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对金钱使用途径的清晰掌握。在这个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是挥金如土的,他们懂得如何合理地、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
1915 年,戴维·洛克菲勒出生,他的父亲是小约翰-洛克菲勒。戴维的祖父老洛克菲勒在年轻时就开始清晰地记录自己的消费,每一分钱都要在账簿上写出用途和支出时间。这个习惯从小约翰·洛克菲勒之后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戴维·洛克菲勒清楚地记得,在他7 岁那年,父亲把自己叫到房间里说:“戴维,你从现在开始可以每周得N30 美分的零用钱,你要清楚地记下每一笔钱的用途,我每周都会在给你零用钱之前检查你的花钱记录。如果满意,我会多给你 5 美分的奖赏,如果记忆模糊,那么我要在 30 美分中减少5 美分作为惩罚。”
这样的账目记录训练不仅让戴维锻炼了自己的计算能力,更让他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可见,清晰明确地了解自己金钱的去向,这将会对理财产生极大的帮助。
理财投资者不仅要将精力集中于“钱生钱”的投资活动中,还要注意我们的日常消费活动。如果我们只会赚钱,不会花钱,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财富最终也会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因此,理财者不应忽视对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的区别。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正确地区分这两种概念,是我们理财投资之前的必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