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聪明过头则是愚蠢

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自以为是,自负傲人,自视清高。我们要警惕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头的人就是愚蠢。

生而聪明,无疑是一件好事。但聪明的外露也该有个度,太过聪明,也会变成坏事。尤其是依仗聪明不把别人、尤其是不把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放在眼里,不公得不到好处,弄不好还会把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总结自己坎坷一生的教训时,很懊丧地叹息“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曾被欧阳修称之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大文豪苏轼不能不说是位聪明的天才人物,尤其是他在诗词、散文创作上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但是如果说他事事聪明、一生都聪明,却不敢苟同。特别是他在政治上、官场上的表现,不仅不能说是聪明,反而应该说是愚蠢。史书上记载,苏轼有一天下朝后,两手抚摸着自己的便便大腹问家人:这里面是什么呢?有的说是满腹文章,有的说是满腹机关,只有他的爱妾王朝云一语破的——“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长叹一声:“知我者,朝云也。”就是说,连他自己也明白,“不合时宜”是他一生坎坷的主要症结。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苏轼在政治上一辈子都不识时务,实在算不上聪明。且看他的表现:苏轼一贯自恃聪明,谁当权他就反对谁。不分主次,不分环境,不管上下,只要不符合他的意思,就坚决反对。王安石推行变法,他反对;司马光上台复旧,他也反对;程颐、程颢提出新的理学观念,他也反对……当然,他反对人家自有他的理由,有些意见可能是正确的。然而,不分青红皂白,为表现自己与众不同,有独到的见解,钻牛角尖,便积怨众多,四处树敌,一生多有波折和磨难,你能说,他的人生厄运与他处世方面过于自信没关系吗?尽管他为国为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因为方法上过于简单直白,则欲速不达,甚至适得其反。他后来遭人嫉妒、陷害,几度入朝,反复被贬,都与此很有关系。

由此可见,苏轼自誉为聪明一生,其实,他有时在具体事上聪明,原则上糊涂。

古今中外一些有点才气的人物,所以怀才不遇,其志难展,除了客观原因之外,很大的因素在于自身的毛病。他们有的恃才傲物,唯我独尊;有的脱离实际,脱离人民,“世人皆醉我独醒”;有的自以为满腹才学,其实只会纸上谈兵。

如果上述这些属有才可恃、使蛮耍傲有资本的话,值得警惕的倒是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胸无点墨,以敢于跟上司唱对台戏为荣,不管上头是对是错,是上就反;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目无领导,无法无天。让这类人逞一时之威,自然有碍实现社会和谐。历史上,因为恃才傲物而断送性命的人,早已有之。像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先例。更可悲的是这些人至死也不知道自己死在自己手里。记得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写了这样一个人物:他读了一本兵法书,便以为自己能当将军,真叫他领兵去剿灭一股土匪时,却被土匪打得一败涂地;他又读了一本水利方面的书,便吹嘘自己是治水专家,当真叫他负责去治理洪水时,他自己差点被洪水淹死……后来上司震怒,绑赴法场,其人叹曰:“古人误我。”

有一个笑话:

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一起坐火车。城里人想欺负乡下人,要跟他比赛聪明。

城里人说:“咱俩猜谜语,每人出一个谜给对方猜。谁猜不着,就输给对方一块钱,好不好?”

乡下人想了一会儿,答道:“不,你们城里人比我们乡下人聪明得多,这样猜,我肯定要吃亏的。还是让我少吃一点亏吧!如果你猜不着就输我一块钱,我猜不着就给你5毛钱,怎么样?”

城里人自恃聪明,认定自己不会输,就欣然答应了。

乡下人先出谜,说:“什么东西三条腿在天上飞?”

城里人左想右想也想不出谜底,只好掏出一块钱给乡下人,并接着问道:“三条腿在天上飞,到底是什么东西?”

乡下人递给他5毛钱,笑着说:“你的谜我也猜不着,给!”

还有一则寓言:

老狮子病了,躺在洞里,所有的动物都来探望他,但谁也帮不了他什么忙。他一天一天地虚弱了。

有一天,狼对狮子说:“您注意到了吗,狮王?狐狸一直没来看望您。您可以看出,他对您一点儿也不关心,而在您身体健壮的时候,他是多么地奉承您呀。”

这时,狐狸碰巧走过来,听到了狼的话。他把那长长的赤褐色的鼻子伸得很近。

“陛下,恐怕狼不大了解情况,我比任何人都关心您。狼在您身边喋喋不休的时候,我一直在到处奔走,为您找药。我都累坏了。”

“你找到了吗?”狮子急切地问。

“对,确实找到了。我找到一位老医生,他确实精通医道。他说,您必须在身上裹一条刚杀死的狼的皮。这是使您病情好转的唯一办法。”

狼还没明白出了什么事,狮子就跳起来把狼咬死了,好弄到它那还热着的皮。

“哈哈,”狐狸笑着说,“狼先生,你再也不会急于挑拨是非了。”

自以为聪明的人也许并不怎么聪明,而常说自己愚蠢的人并不一定象所说的那样愚蠢,往往,聪明的人常说自己笨,笨的人常说自己聪明。聪明与愚蠢没有明确的界限,聪明过了头便是愚蠢。

对于人家的缺陷、隐私,聪明的人往往假装不知道或不在意,变得很“拎不清”,而“愚蠢”的人则不顾他人的尊严,一吐(吐清、吐响)为快,乐于其道,显得好像很聪明。聪明的人对自己的每一种行为都三思而后行,而愚蠢的人则根本不加考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所以,聪明的人往往显得狡诈,而愚蠢的人给人的感受则是“老实”。

聪明的人首先表现在认识自己,善于扬长避短,而愚蠢的人常常扬短避长。聪明的人通过了解自己而理解别人,而愚蠢的人常常责备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是说聪明的人一直都会聪明,也不能说愚蠢的人永远都很愚蠢,有时聪明的人也会干出蠢事,甚至比愚蠢的人干出的蠢事还要蠢,但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很快会意识到所干出的事的性质,愚蠢的人之所以愚蠢,可怕在他永远不会明白、清楚这是一件蠢事。

有时愚蠢也会变成聪明人的一种推卸责任,逃避问题的一种借口,一种手段。

为人处事36计:

聪明的人首先表现在认识自己,善于扬长避短,而愚蠢的人常常扬短避长。聪明的人通过了解自己而理解别人,而愚蠢的人常常责备别人不理解自己。 XVFbUOrEjb1K0uXpP3tPK+Fs1ti+s3Qn7nfUacKrbmm+yaXbBQAAAqrw86n7Bf6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