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向大师学习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处于怎样的环境和地位,都应该虚心向这方面的优秀者学习,这样才能吸收他们的精华,不断的提高自己。

国学大师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与两位老师的师友之道给我们做出了虚心学习的榜样。

梁启超与康有为皆源于西学。由于严父的精心培养,梁启超12岁成秀才、17岁中举人。如果不是1890年京试落榜、回程路经上海购得《瀛环志略》,“始知有五大洲各国”,他必定要沿着科举之路走下去,以获高官厚禄。但既知世界五洲,又听闻首倡变法而又西学颇富的康有为,便前去拜访。本来,少年举人梁启超还有点自负的本钱,哪知康有为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谈天说地,纵论古今中外,整整一天,乃滔滔不绝,这让梁启超“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回来后竟彻夜不能寐。自此二人结下师生之谊。

梁启超与严复较频繁的交往,是在梁启超主编《时务报》期间。严复长梁19岁,出身于福州一个中医家庭,13岁考入船政学校后便学习英语和系统接受西方自然科学的普及教育;在1877年至1879年赴英国留学期间,潜心研究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回国后在天津北洋水师任职,继续研究并开始翻译英国近代思想家的著作,深明中国何以被动挨打之“故”。对于《时务报》鼓吹变法,他积极呼应,但又对其宣扬孔圣教以及以儒学附会西方民主学说的“今文经学”手法则深不以为然。此时,正值他翻译的《天演论》已经完稿,其书阐扬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此乃自然社会进化之通则,人类社会由野蛮入文明、由君主制至民主制均是在此规律的作用下,由民德、民智、民力不断进化之结果。有此鲜明的历史观念作依据,他便借评梁《古议院考》宣传“《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之机,写信给予点拨,望他不要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相互比附。同时,更进而批评康梁既变新法,就不可举孔教,那样,只能束缚人们的思想,窒息新学的发展。

确实,梁启超及其康门众弟子,在《时务报》时期,除了撰文时打着孔子的旗帜鼓吹变法的思想外,在行为上,皆奉康有为“教皇”,宗教狂热弥漫一时。严复对“康党”的宗教狂热定有所觉,但他并未采取“攻击”的态度,而是耐心诱导。梁接信后“循环往复十数过,不忍择手”,并感慨道:“天下之爱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天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对严复关于孔圣教的批评,更是由衷的接受。

梁启超这种虚心向大师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是很多人取得成功的秘诀。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5月7日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从小在他继父家中度过,由于家庭和雅典的传统,他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还赶上希腊戏剧黄金时代的尾声,曾经直接看过一些著名的悲剧、以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的演出。他在青年时期热衷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狄奥尼修的颂诗和其他抒情诗,富有文学兴趣和才能。

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柏拉图约二十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晚上苏格拉底梦见有一只小天鹅飞来停在他的膝盖上,发出嘹亮美妙的鸣声后就冲天飞去,第二天人们将柏拉图介绍给他,苏格拉底就把柏拉图看作是他所梦见的那只天鹅。这个故事说明他们俩的师徒关系是不同寻常的,苏格拉底很器重这位青年学生,柏拉图则非常尊崇这位老师。正是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下,柏拉图开始从事哲学研究,并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

柏拉图为能够向苏格拉底学习,作为其学生而感到荣幸。他曾说过为四件事而感到自豪,“我要感谢天地,因为我生就为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我生就是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外国人;最后我自豪的是出生在苏格拉底有生之年的雅典。”对于“我的朋友年迈的苏格拉底”,他是这样说的,“我毫不迟疑地认为他是所有活着的人们中最正直的一位。”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这种影响可以从两点来看: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苏格拉底一生是述而不作。因此,没有什么作品遗留给后人。倒是他的学生和朋友把讲学和讨论的经过记载下来,可惜大部分都遗失了。柏拉图是苏格拉底最为得意的门生,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把老师思想传载下来。人们认为,属于柏拉图早期作品的那一部分,大约有十篇,主要就是阐述老师的思想。而中期以后的作品,才开始建立起他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他的三十多篇流传下来的对话体的作品中,苏格拉底大都是其中人物之一,并且在多数场合中,起着引领人或主导对话的作用。柏拉图深信老师的教导,而这些教导对塑造他的心灵和发展具有着重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他一生都是老师的忠实拥趸,因此它把学术的光环戴给恩师就不足为怪了。

后来,也即公元前387年,四十岁的柏拉图在第一次从西西里返回雅典以后,便在朋友们的资助下,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建立了一所学校。柏拉图从此安心讲学授徒、着书立说,长达四十年,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大都是在这里写成的。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传授知识、培养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学府;同时也是为希腊世界各邦提供政治咨询、参与法律制定、甚至输送政治人才的学校。

柏拉图的学园可以说是希腊建立时间最长的学校,前后持续存在了九百年之久。学园的创立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之一。当时希腊以及周围各国最有才华的青年受它的吸引,来到这里。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教育和研究的典型模式,培养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西方综合性的理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摇篮和发源地。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大能力,其中,善于学习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其他能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善于学习大师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1)学习大师的注意力。 学习中的注意力,就是能够长时间把意志和精力专注到学习上的能力。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注意力,首先要力戒浮躁。心浮气躁是学习的大敌。才须学,学须静,宁静才能致远。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是要淡泊名利,剔除杂念,专心务学,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其次要善于排除干扰,尽可能减少应酬。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其他地方用的心思多了,就很难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第三,要提高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效率,多挤出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

(2)学习大师的吸纳力。 吸纳力,就是广泛地、及时地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吸纳知识的能力。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的特点,借助现代传媒、现代科技等手段,善于立体地、全方位地、多渠道地学习。吸纳离不开积累。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讲过一句话:“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对知识的吸纳才能更丰富、更有效。

(3)学习大师的观察力。 提高观察力,首先,要用心。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观察和揣摸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其次,要细心。只有做到心细如丝,才能敏感地把握情况的发展变化,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得到更多的教益和收获。再次,要虚心。“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单位就是一个知识场,一个领导可能就是一个好的导师。要甘当学生,把上级、同级、下级,都看作是老师,虚心向他们学习,不断丰富、提高自己。

(4)学习大师的思考力。 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穷的人。”学习是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的根本途径;思考是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精髓和真谛的关键环节。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而思考是学习与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善于思考,才能达到学用结合、学用相长的目的。

(5)学习大师的创造力。 学习上的创造力,实质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就是丰富知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创造力,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创新知识、发展理论。它要求在学习中,对理论和知识一定要深钻细研,善于进行问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批判性学习,经过自己的领悟、归纳、提炼、升华,做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举一反三,形成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创新思路、指导实践、发展实践。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人生启示录

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但方法更为关键,“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虽勤而功半”。善于学习,要站得高,“登泰山而小天下”;看得远,“不畏浮云遮望眼”;想得深,“熟读精思、格物穷理”;做得实,“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GjeovNPKkMvtR5pO1EbHD9suyyrwo3H+mh7lC7ZMpd9rvCiLUvduhuj/gKx6/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