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国的一句古训,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恒公,当时的齐恒公,七八十岁了还在坚持学习,他的臣子问他,为什么还在学习,他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知识迅速更新,学习永无止境,所以人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而且不管你学什么,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学校里的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所以“活到老,学到老”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是做人的大意境。

国学大师任继愈不但在年轻时刻苦学习,努力进取,晚年时期,他也呕心沥血,精心创作,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的一位学生在他逝世后如此写道:

谈到一些老教授的晩年,先生语重心长地引孔子的话:“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先生不过生日、不赴宴会、不出全集、不趋风附势,每日四点起床,伏案写作,晩上8点早早睡觉,日复一日,除知识、学术外,再无追求与余物。《中华大典》的部分经费,先生还是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来的,所一心希望的,只是为民族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可谓“戒得”的典范。先生说,“人生有涯,学无止境”。他的《老子今译》出版于1956年,是很早的译本,《老子新译》出版于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订本,1992年出《老子全译》,《老子译读》则修改出版于2006年先生90岁时,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改到老,“永不知足”,体现和延续了我国知识分子自孔子、朱熹到所有老一辈学者的宝贵传统。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像任继愈一样,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早在1994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玛克司夫人又在年近八旬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女性”。而前不久,玛克司夫人作为嘉宾,参加了德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迪沃累克主持的一次脱口秀节目。于是全国范围的观众都认识了这名戴着大框架眼镜、说话有条不紊又颇富幽默感的老人。

玛克司夫人退休之前长期在一家公司任职,是个活跃、开朗的女士。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个法语班。后来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的广告,便勇敢地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满65岁。她披露,第一学期的学习让她最难以适应。因为小时候上中学时,课程和课表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而这回,一切都得自己安排。在度过最初的难关之后,她越学干劲越大,而且凭借着年轻时积累的丰富知识和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成绩居然在班上经常遥遥领先。平时她和年青人一样身穿运动装或牛仔服,还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游戏或体育运动。她坚持每周参加一次。她在入学的第三年就学会了电脑操作,还积满了所需要的足够学分。不过她并不忘记时不时忙里偷闲回家操持家务,并尽量抽空陪伴夫君进餐。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在她念书期间,竟然做到了学习、家庭两不误。

玛克司夫人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老年妇女如何才能安度晚年。玛克司夫人曾深入多个养老院和普通家庭,采访了34名终身学习的老年妇女。由于她是她们的同龄人,她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向她倾诉了二战遗留在自己心灵深处的创伤,以及进入老龄之后感觉到的孤独、失落等负面情绪。而正是老年时代孜孜不倦的学习,她们的晚年生活异常充实和快乐,有的还因此而克服了酗酒、吸毒或依赖药物。她认为,进入老年后大脑的“锻炼”尤为重要,如背诵歌词和外语单词就是很好的锻炼大脑的方式。在论文中她强调,每个人都会变老,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如何度过晚年却可以由自己决定。除了坚持学习外,另一关键是坚持运动。她建议所有老人都选择至少一种力所能及的运动,并力图避免只说不做。她的口号是:天天锻炼,使自己年轻10岁。

时下,玛克司夫人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信,其中也不乏来自年轻人的。一名30多岁的少妇在信中写道:听了您老人家的故事,我们再也不怕变老了。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

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不能在短时间内学完。就算把一生几十年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还是很有限的。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据说现在一个人一年的信息接收量相当于17世纪英国一个农场主17年的阅读量的总和。人们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过去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很快就会被淘汰。据统计,当今世界九成以上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不及时“充电”很快就会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

所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惟有把学校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简言之,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因此,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来读书。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

知识就是力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这对你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人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佛教里,盘达特是鸠摩罗什小乘佛教的老师,但是后来他又拜鸠摩罗什为大乘佛教的老师;大乘小乘互为师,成为中国佛教的美谈。又因为孔子不耻下问,拜童子项橐为师,故而成其为孔子。不学习就没有进步,就难以取得辉煌的成绩。所以,不论你是什么年龄,学习都同样重要。在学习面前永远没有“晚”这个概念。

总之,没有一本万利的知识。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逐渐从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实现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人生启示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这样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1JzPaneHO2oPNqz0BPrOxwiaAty6Rd3hbSI1mge4Tl9lHA6gXrxRjmqYknf6kl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