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感谢的人是对人冷漠的人,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不论她多么会微笑、认同,有谈兴,人们都会疏远她。懂得感谢的人则不同,在他人的眼里,她们都显得那么善良淳朴,他们对人有更多的爱,他们更加关注别人——这样的人,当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
常常有人会这样说:“老师教课,他得到了工资,这是他的职责,没什么好感谢的。”“我看病挂号交费了,还要什么感谢。”“两个朋友互相帮助了,好处对等,就不要互相感谢了,那样太虚伪了。”等等。这些人错误挫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当他们这样想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这样对待别人,于是别人也自然这样对待他,人际关系就因此而变得阴森、冷漠。老师教课不仅在于挣钱,他对学生还有思想和感情的交流;医生治病时,更会有对病人的关心,人们对此应该感谢;朋友帮助你时,也许有他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只要帮助你,你就应该感谢,这才是朋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点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有些女性会想:我记住别人的好处,不记他们的坏处,这不是吃亏了吗?实际上,你并不吃亏。因为当你想到别人的好处时,你的心情是愉快的;当你想起别人的坏处时,你内心是气愤的,不愉快的。
一个聋哑小女孩与妈妈相依为命,每天晚上6点的时候,妈妈会准时回家,给她带一些好吃的。可是这天外面下起了大雨,到晚上6点了,妈妈还没回来。小女孩不禁为妈妈担。起来,是不是雨太大了?妈妈走得太慢了,还是……小女孩不敢想了,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地祈祷,她等呀等,一直等到了9点,妈妈还没有回来,便决定自己出去找妈妈。她在雨里走呀走,走到了马路的拐弯处,看见妈妈躺在地上,手里还拿着小女孩最爱吃的年糕。小女孩哭着跑到妈妈身边,她想妈妈一定是累坏了,便坐下来,把妈妈的头放在了自己的腿上,她要让妈妈好好睡一觉。可是,当小女孩看见妈妈并没有舍上眼睛,她忽然意识到,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她。她站起来,用手语在雨中一遍一遍地唱着那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合在了一起,从她那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埃,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看过之后,你的心被感动了吗?我们应该感恩于活在这个世上,感恩于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感恩于这个世上有那么多的人对我们的关心,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而使我们不再孤单,不再无助,才会有快乐常在身边伴随。这种爱心需要我们不断地传递下去,我们也同样应该付出自己的关怀和爱心去给予别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在这个世上。
但是,传统让我们含蓄得太久了,以至于很多感激的话语都停留在酝酿阶段,却一直没有启封。其实,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别人表示自己的感激更多的是需要一种习惯,只要你尝试着去做,就一定能养成这个习惯。
(1)要多想想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好处。最好每周一次,专门抽时间想想都有谁曾帮助过自己。
(2)你可以在其他朋友处谈论这个帮助过自己的人,尽可能谈得详细。这比在内心感谢影响要大很多,讲出来会使你心里增加感动之情。
(3)可以直接向自己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感谢。“人喜欢自己帮助过的人超过帮助过自己的人”,这话绝对是真理,唯一的条件是被帮助者懂得感谢。表达感谢要具体,一定要讲出对方的帮助对你有什么意义。
(4)要养成感谢的习惯。在感谢别人时,诚恳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感谢要发自内心,要不卑不亢。友谊和爱的付出应该得到真诚的感谢,这种感谢不是低三下四,不是阿谀奉承。
感恩不但是一种礼节,更是一个人具有涵养的基本体现。因而,感恩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品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
人离不开群体。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曾经劝勉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这是因为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让我们学会感恩吧!感恩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