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zhānɡ

xué zhī dào zài mínɡ mínɡ zài xīn mín zài zhǐ zhì shàn ④。

【注释】

①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论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要明白这个道理,得从诚心开始。大学有博学多才之意,在古时指大人的学问,以便于同幼儿所习蒙学和小学相区分。

②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使明白、通晓;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明德”就是光明正大的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于使人明白光明正大的“德”。

③在亲民:亲,通“新”,使更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于使民众革旧迎新。

④在止于至善:至善,最完美的境界。

【译文】

所谓成人的学问,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在于使民众革故取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备的境地。

【读解体会】

《大学》开篇提纲挈领,明确提出成人所学之道的两个基本要求:明德,也就是圣人之德,明明德就是要修炼自身;新民,是引导、教化他人,使自己和他人都达到理想的至善境地。如果能够坚守至善之道,人们便能立足于世,不论有多少艰难险阻也不会动摇了。

古人认为欲明明德,需要弄清自心的明德,圣人通晓内心,对于宇宙万物、人情百态无不知晓,所以为圣人。但是普通人因为心生幻象,常受外界引诱,昏昧不明,所以人首先要明明德。

但光自己明明德还不够,同时也要以德泽人,希望人人都能明明德,所以大学之道又须亲民。

假使不能亲民,则为德不广,自心的明德就不能完全申发开来。即使自己的内心的明德完全申发开来,而天下苍生尚有混沌不分者,我们依旧要革故取新,努力教化,最终使所有人都明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是君子之道,而处混沌尘世中的清明者屈原,最终也满怀对故国的悲愤之情投江自尽。

这段话展示了儒家三纲八目的精神追求。所谓三纲,是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所在,也是儒家“垂世立教”的终极目标;所谓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达到“三纲”的具体步骤,也是我们提升人生修为的阶梯。

儒家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际上,不论我们入朝为官还是退居野游,我们都不能离开这个社会,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美好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

〖小故事〗
屈原投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他少年英才,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才能,年纪轻轻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备受怀王宠信。

屈原自小刚正不阿,在朝为官时得罪过不少小人,其中有一个上官大夫十分嫉恨屈原,处心积虑想要扳倒他。上官大夫于是屡次三番在怀王面前造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这正好犯了怀王的大忌,怀王大怒不止,从此就疏远了屈原。

当时正是战国时期,七雄并立,而最强大的还推楚国与秦国、齐国。为了争夺势力,七国之间“合纵”、“连横”闹得非常厉害,而关键还在于这三国的国势。屈原主张励精图治,选贤举能,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在外交上主张联合齐国,共同对付秦国的连横。可是在小人的挑唆下,屈原的所有主张都不得实行。

与此同时,秦惠王又派出使者和间谍,许以诱惑,挑拨离间,楚怀王昏庸不辨,于是断绝同齐国的联盟,因此损兵折将,国势日衰。不久之后,秦惠王去世,昭王即位,提出与楚通婚,约怀王相见。屈原知道此事有诈,极力劝阻,但怀王还是去了。结果怀王这一去就没能回来,他的长子顷襄王即位。

顷襄王也不是个“明德”之人,好信谗言,在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的挑拨与诬陷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可怜屈原满腔抱负不得施展,眼看着国力一天天衰微,国土一天天被秦国蚕食,自己无计可施,忧心如焚,作诗抒发心中的忧愤之情,后来终于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之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世人为了纪念他,便将这一天命名为“端午节”,用划龙舟、包粽子的活动来祭奠这位心怀天下的君子。

zhī zhǐ ér hòu yǒu dìnɡ dìnɡ ér hòu nénɡ jìnɡ jìnɡ ér hòu nénɡ ān ān ér hòu nénɡ ér hòu nénɡ yǒu běn shì yǒu zhōnɡ shǐ zhī suǒ xiān hòu jìn dào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止,所当止的境地,也就是善的所在;知止,也就是知道在至善的地方停止。

②定而后能静:定,有明确的志向;静,心底沉静不妄动。

③本末:本,根本;末,末梢、枝节。

【译文】

知道该停止的至善的境界,人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明确了志向,才能心灵沉静不妄动;心灵沉静之后,才能做到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方才能够遇事考虑周详;遇事考虑周详了,才能获得所当止的至善境界。

任何物体都有根本有末节,事情必定有始有终,知道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能接近事物的道了。

【读解体会】

人必须知道什么是至善的境地,才能实现“定”、“静”、“安”、“虑”、“得”这一系列心理认识完善的过程。这一段是承前启后的内容,大学要明明德,要新民,明明德就是事物的本,新民是末;知道了在什么地方停止只是开端,“虑而后能得”才是终点。弄清楚这些,我们才能逐渐臻于至善之道。

〖小故事〗
孙膑修兵法

孙膑是《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后代,也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原名已经不可考,因为受过膑刑,所以人称孙膑。

据传,孙膑和庞涓一同跟随鬼谷子先生学习兵法。两人按照年岁长幼,结交为异性兄弟,孙膑为兄,庞涓为弟。

当时是战国时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都招贤纳士,充实自己的国力。庞涓本在深山学习,无意间听闻魏国国君出重金招募天下贤才,一颗心蠢蠢欲动,于是决定下山,谋求功名富贵。

庞涓本邀孙膑一同出山,但孙膑觉得自己学业未精,想再跟着老师学几年。于是庞涓独自下山,两人挥泪而别。

庞涓到了魏国,具陈胸中韬略,并保证能够带领魏国一统天下。他的才华和自信震撼了魏王,魏王即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

在庞涓的带领下,魏国逐渐侵吞周边诸侯小国,后来甚至还打败了当时很强大的齐国。魏国上下,莫不尊崇庞涓,以为天神在世。而这段时间,孙膑一直在山中刻苦学习,他本来学识就超过庞涓,现在得到老师秘传,更成就旷世奇才。

魏王得了庞涓,很是兴奋,听墨子说庞涓还有个师兄叫孙膑,于是想把孙膑也招来,让师兄弟二人同为自己效力。于是魏王派人入深山厚礼恭请孙膑出山。孙膑不知实情,以为是庞涓以魏王名义来请的,便高兴地随使臣走了。

孙膑下山后,立刻去见庞涓,感谢他的推荐。庞涓见到孙膑,面上表示欢迎,并留他在自己府上居住,但心中甚是不安,想到魏王如此做法,担心自己今后的地位不稳。

果如所料,魏王见了孙膑后大为赞赏,十分推崇,庞涓心中的危机感一日比一日盛。庞涓冥思许久,心生一计。

一日闲谈中,他劝孙膑回老家把家属亲族也接来魏国享福。孙膑本是齐国人,齐国与魏国是死对头,现在他身在魏国,虽然思念故土,也不便回去。

庞涓见孙膑不回家乡,又想出另一个计策。他暗中遣心腹给孙膑送来一封伪造的家书,孙膑见家书后,十分感慨,立刻回信。庞涓则模仿孙膑的笔迹,涂改信件,将孙膑说成是为齐王效力的间谍。

接着,庞涓将此信呈给魏王,魏王大怒,对孙膑处以极刑,给他施膑刑及鲸面。刽子手把孙膑绑起来按在地上,用尖刀剜剔下孙膑的两个膝盖骨,之后又用黑墨在他脸上刺了“私通敌国”四字。

此后,孙膑就成了不能行走的废人。庞涓因为想得到鬼谷子传授的兵法,仍假意厚待孙膑。孙膑心中感动,也想把平生绝学都教给庞涓。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段时间后,孙膑无意中得知事情的真相,心神俱裂,悲痛万分。可是他不想死,他有满腹韬略,还没能施展出来。

孙膑为了逃出生天,开始装疯卖傻,骗过了庞府上下所有人等。但庞涓仍将孙膑禁锢在府中,不放他出去。这时齐国大将田忌听闻此事,上奏齐威王,在齐威王授意下,秘密派人将孙膑救了出来。

孙膑到了齐国,受到齐王与田忌礼遇,但孙膑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不便掌权,只愿暗中协助田忌。这时庞涓大举兴兵攻打赵国,围住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田忌待要发兵奔向邯郸,孙膑制止,劝他说:“赵国路远,如果奔去,被魏军以逸待劳,只能败下阵来。不如直奔魏国都城,这样庞涓忌惮魏国险情,必定弃赵而自救。我们正可以守株待兔。”

就这样,齐国围魏救赵,轻松解了赵国困境,又大败魏军,使之死伤两万余人。之后孙膑又定计大败庞涓,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庞涓走投无路,死于战场,而齐国也最终打败魏国,为后来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膑在为齐国出谋划策的时候,也不忘初心之志,他潜心治学,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将自己于军事方面的心得书写出来。后来,孙膑将这些心得集结成册,是为《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ɡǔ zhī mínɡ mínɡ tiān xià zhě xiān zhì ɡuó zhì ɡuó zhě xiān jiā jiā zhě xiān xiū shēn xiū shēn zhě xiān zhènɡ xīn zhènɡ xīn zhě xiān chénɡ chénɡ zhě xiān zhì zhī ③; zhì zhī zài ɡé ④。

【注释】

①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②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③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④格物:格,穷究,考究。格物即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读解体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千百年中国儒家传统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也是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修养自身、完善自我,自己行得正才能有能力、有威严执掌一个家族,使家族兴盛和睦,然后有余力去帮天子治理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安定兴盛的目的,这一直是千百年来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信仰。现在时代虽然发生变化,可是这个信条依旧不能变,这是我们社会安定团结的保障。

这里的“明明德”其实是有一个递进阶梯的,主要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能将内修和外治连接起来的就是修身。这个修身是为人天地间的基础,是知识分子立身行事的基础。不论你秉承积极还是消极的人生态度,你都要持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这个修身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基本要求,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依旧有效。我们生活在天地间,虽然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人性和人伦没有大改,我们依旧要修为自身,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塑造良好的心灵环境。

〖小故事〗
儒家楷模曾国藩

毛泽东十分尊崇曾国藩,年轻时候曾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景仰得五体投地,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梁启超也评价曾国藩说:“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是晚清的一位奇才,成就大功业、为世人精神楷模、给后世留下不朽著述,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的完美展现,后世人尊其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从小饱读诗书,以科考中举为目标。弱冠之年改号“涤生”,意图弃旧图新、发愤图强。他还在书房墙壁题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远大志向,希望借科举走上仕途,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他担任翰林之后,便以“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五箴自勉,以卓越的志向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立下志向之后,曾国藩又从实际出发,实践自己的志向。当时清廷不稳,四方乱政,曾国藩以书生而举兵,组建湘军,清剿发捻。凭借卓绝不拔之志,他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天下,使摇摇欲坠的满清皇朝得以中兴。从组建湘军到收复南京,前后共十二年,经历无数次失败,面临朝廷的猜忌、地方官员的排挤,各种责难与非议劈头盖脸打来,但是曾国藩依旧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奋进。

曾国藩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依旧屡败屡战,靠的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心。曾国藩这一生逆境多于顺境,他曾说:“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曾国藩带兵勇猛,治下甚严,而对自己的要求就更为严苛。他甚少浪费时间,不做无用的消遣,勤劳俭朴。在带兵打仗的途中,他从不贪图享受,而是与士兵一同吃苦受累。在曾国藩的治理下,湘军成为一支勇猛果敢的军队,所向披靡。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始终以儒家精神教导自己,克制自己的言行,始终谨慎、坚忍、清廉,得意时不骄纵,失意时仍坚持。就这样,曾国藩带领出来的湘军势力逐渐壮大,在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湘军将领死心塌地的追随下,为清廷建功立业,立下汗马功劳。

他为人清廉,克己甚严,对他人不过分苛责。女儿出嫁时,他已经是声名显赫的高官,但却只给二百两的陪嫁。曾氏后人及门人子弟皆感其教化,清廉克制,努力修身。

曾国藩从修养自身开始,以实际行动影响、整肃了整个家族的门风,带领湘军治乱,平定天下叛乱,真正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ɡé ér hòu zhī zhì zhī zhì ér hòu chénɡ chénɡ ér hòu xīn zhènɡ xīn zhènɡ ér hòu shēn xiū shēn xiū ér hòu jiā jiā ér hòu ɡuó zhì ɡuó zhì ér hòu tiān xià pínɡ

【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读解体会】

这一节在强调、加深前面的内容。至,达到,穷尽处。人们能够将天底下所有事物的道理都一一考究,达到极致,这样才能心灵通达,没有亏蔽,然后才能获得“知”。“知”到达极至,就能分清善恶真妄,能够由心底生发出来真实的想法,所以意念便自然真诚了。意念真诚之后,就不会受外界所蒙蔽,不会被私欲所诱导、蛊惑,就能通晓天下之道,身心可以端正无偏了。心正了,就能检束自身,以就规矩,所有的行为皆合乎道理,而后身无不修。身修了,立身正了,自然就能感化周围的人,引导家族的人都跟着约束自己的言行,上下整肃,家族也就能够齐心、团结了。整个家族安宁齐心,之后也能感化本国的人都受其影响,端正自己的言行,做良民善众。如果国家民众都这样,那么天下自然也就平定、安宁了。

意诚、心正、身修,这都是自我修为方面的事情,是明德得其所止的事;家齐、国治、天下平,这是自我修为影响到他人的言行,是新民得其所止的事。要治理天下必当从匹夫自身开始,推己及人,由近及远。

〖小故事〗
朱子问天

朱熹生于南宋,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也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后世人都尊其为朱子。

朱熹总结了历代思想,又在宋代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朱熹前代的大儒程颐对“格物致知”有深刻的阐释,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朱熹又在此基础上加以申发,建立了系统的格物穷理说。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圣人,只有先格物,得到“知”,然后才能进入圣贤的境地。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而“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对“天理”的阐发与应用。

朱熹早在幼年时期就好学不倦,对万事万物都有探究之心,想要“格物致知”。

朱熹四岁时,与父母中秋赏月。父母摆上各种供品,小朱熹高兴地望着天空,等待月亮出来。当看到月亮升起在天空时,朱熹十分激动。母亲一边品茶,一边给他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说月亮是嫦娥变的,月宫很冷,里面有捣药的玉兔,有一棵永远砍不倒的桂花树。父亲则指着天空说:“那就是天,天上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星星月亮,还有云朵,有时候还有雷雨和闪电……”朱熹听着非常激动,兴致勃勃地问父亲:“天之上何物?”这个问题让父亲无言以对。

朱熹接着又问道:“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呢?月亮又那么冷。除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天上还有些什么呢?”小朱熹的这种勤学好问让父母无言以对,但同时也很兴奋,鼓励他好好学习。

朱熹一直发奋攻读,博览群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大儒,教导子弟无数,学问永远流传。

tiān zhì shù rén shì jiē xiū shēn wéi běn běn luàn ér zhì zhě fǒu suǒ hòu zhě ér suǒ zhě hòu wèi zhī yǒu ⑤。

【注释】

①庶人:指平民百姓。

②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都是;本,根本。

③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⑤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读解体会】

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世界,不论你是何等身份,提高自身修养都是你的立身之本。虽然物质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在,但是现实中还有远比个人私利高得多、重要得多的东西,那就是仁义道德。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认为“仁、义、礼”是君子必守的法则,是为人处世的基准。所谓“仁”,就是仁厚、善良;“义”就是正义,处事正直合宜;“礼”在春秋时期极为推崇,君子必须遵守礼仪规范和礼法约束。

而孟子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智”,也就是说,君子还要明白是非,通晓黑白。后世的董仲舒在孟子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信”,所谓“信”就是信守诺言,诚实无欺。自此,这“五常”就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仁义礼智信”不光是封建社会的基石,也是我们现代社会必须维护的基本准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世界和平统一,社会安定团结就是“仁”;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义”;关心家庭、关心国家、心怀天下是“礼”;懂得力量强弱的恰当使用是一种智慧;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看重自己的诺言是“信”。这五者,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正是有了古圣先贤的言传身教,所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有为理想而献身者,譬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虎门销烟,为民族大义不顾个人安危,还有千百万为解放全中国而英勇抗战的仁人志士……因为有了这些人,国家才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小故事〗
文天祥舍生取义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存在,他铁骨铮铮、舍生取义的精神震撼当世、流芳万古。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当时局势动荡,元兵东下,一路进犯,杀人无数。文天祥本一介书生,忧心国家,于是投笔从戎,在赣州号召同乡奋起反抗。第二年,文天祥奉命出使元军,商谈议和之事,结果被元人拘禁。文天祥借机逃脱,又转战赣、闽、岭等地,收复了多处州县。

奈何大势已去,文天祥虽竭尽全力,仍在1278年兵败被俘。元人十分赞赏文天祥,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不为所动,宁死不屈。第二年,文天祥被押船北上,在过零丁洋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借以明志。

文天祥在狱中收到女儿的来信,得知妻子与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备受折磨。文天祥清楚,只要他投降,立刻能够家人团聚。但是他为了民族大义,毅然选择舍弃小家舍弃生命。

被押到菜市口刑场的时候,监斩官问:“丞相可还有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怒斥:“死便死,还有什么可说的?”接着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面向南方,也就是南宋朝廷所在方向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遂慷慨就死。 SJK+QmQUxyqgysLpkhZ75rWYn9V9hxwT+H5MJxzdoTH6VpiVk84XYFnyykfUDJ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