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唱酬之风的产物——白体诗
白体诗,是宋初效法白居易所作的诗,代表诗人有李昉、徐铉等。宋初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会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显然,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91. 刻意苦吟、工巧精致——晚唐体
晚唐体,宋初一个诗歌流派,是以姚合、贾岛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最有名的是诗画皆通的惠崇。他们继承了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深邃清幽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另一个晚唐体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其诗歌主要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晚唐体诗人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此是晚唐体的盟主。
92. 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西昆体
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宋初馆阁文臣的唱和风气到真宗朝而臻于极盛,《西昆酬唱集》就是这种风气下的产物。《西昆集》中的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西昆诗人学习李商隐的艺术有得有失,其特点为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
93. 闲雅而有情思——晏殊
晏殊,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14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官至集贤殿大学士。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以词著称文坛,尤擅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含蓄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
94. 六一居士——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接近杜甫,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95. 文人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斐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其词苍凉豪放、感情强烈,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如《渔家傲》、《苏幕遮》,为历代传诵。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96. 婉约词的桥梁——张先
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其词含蓄蕴藉,意象繁富,在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
97.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
柳永,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词集有《乐章集》。
98. 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现实主义诗人。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梅尧臣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其诗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99. 豪犷雄放,超迈横绝——苏舜钦
苏舜钦,北宋诗人,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苏舜钦早期诗作,充满激情,感情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形成他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的主导艺术风格。后期寄情山水自然景物的诗作,风格幽独闲放,与前期诗作大相径庭。
100. 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等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101. 半山居士——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
102. 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平正——曾巩
曾巩,是与王安石同时的古文名家。曾文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平正,结构严谨而舒缓。代表作为《墨池记》。曾文在当时享有盛名,南宋的吕祖谦、朱熹也对他评价很高。
103. 豪放派鼻祖——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104. 笔势雄健——苏洵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很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105. 汪洋淡泊——苏辙
苏辙,字子由,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淡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106. 赤壁怀古——《赤壁赋》
《赤壁赋》,北宋文学家苏轼作品。有前后两篇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写于苏东坡两度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时。《前赤壁赋》较有名。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苏轼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成为代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重要作品。
107. “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虽然他的创作成就比不上苏轼,但是他的诗歌更加突出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他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并传授给后学。所以,追随和仿效黄庭坚的诗人颇多。因此,一个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了,这就是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108. 山谷道人——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诗的特点是平淡质朴,精光内敛,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密集。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109. 后山居士——陈师道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陈师道做诗的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陈师道诗的长处是简洁精练,质朴无华,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他的代表作有《西江月》、《卜算子》、《木兰花》、《清平乐》、《菩萨蛮》、《南柯子》、《南乡子》等,著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词》。
110. 语意超绝,笔力横空——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111. 气韵疏畅——曾几
曾几,南宋诗人。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112. 北宋著名文学家——晁补之
晁补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传世。
113. 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其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尤受人赞赏。
114. 音律谐美,情韵兼胜——秦观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115. 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贺铸
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成就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其中以深婉密丽之作为最多。“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被广为传诵。
116. 清真居士——周邦彦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
117.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她的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词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118. “红艳诗人”——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119. 伊水老人——朱敦儒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早年生活放荡,词风尚婉丽。中年逢北方沦陷于金,国破家亡,多感怀、忧愤之作,格调悲凉。晚年隐居山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自己闲适的生活。其词语言清畅,句法灵活自由。但多数词作带有浓厚的虚无思想,内容消极。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
120. 芦川居士——张元幹
张元幹,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又称芦川老隐、芦川老人,福建永福(今永泰县)人。张元幹词真实地再现沦陷区“群盗纵横,逆胡猖獗”、“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灾难景象,以“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抒发对沦陷区人民怀念之情;用“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整顿乾坤,廓清宇宙,男儿此志会须伸”等词句表达自己杀敌报国强烈愿望。张元幹词作,拓宽了词的境界,并赋予词以新的生命,堪称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121. 石林居士——叶梦得
叶梦得,字少蕴,自号石林居士,宋朝人,原籍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居乌程(今浙江吴兴)。叶梦得博学多才,能工诗。早年风格婉丽,中年学苏东坡,南渡后多感怀时事之作。晚年居卞山下,奇石森列,藏书数万卷,啸咏自娱。著有《石林春秋谳》30卷、《春秋考》30卷、《建康集》、《石林词》、《石林燕语》等30多种。
122. 60年间万首诗——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123. 诚斋体——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124. 石湖居士——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他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125. 遂初居士——尤袤
尤袤,字廷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尤袤的诗歌写得平易自然,晓畅清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生僻的典故之句。《青山寺》是他现存诗歌中的代表作。
126. 笔势浩荡,智略辐辏——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写词,有着自觉而明确的创作主张,即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127. 于湖居士——张孝祥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但有些词作也有不够清新生动,远离生活之弊。其中代表作有《西江月》(一)、《念奴娇》、《浣溪沙》(一)(二)、《水调歌头》(十一)等。
128. 白石道人——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姜夔多才多艺,诗、词、骈文皆为时人称许,兼善书法,通晓音律。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诗说》、《续书谱》等。其词尤为著名,多自制曲。词风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南宋后期词人多学白石,形成盛极一时的词派。其风绵延至清代,乾隆年间形成浙西词派。
129. 非仕非隐的人生——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在南宋词坛,吴文英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340余首,这些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忆旧悼亡之作。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
130. 文笔清丽——周密
周密,南宋词人。他的词作,融汇白石、梦窗两家之长,形成了典雅清丽的词风。他一方面取法姜夔,追求意趣的醇雅,另一方面与吴文英交往密切,词风也受其影响,并因此与之并称“二窗”。他的成名作、描绘西湖十景的组词《木兰花慢》,即以文笔清丽而著称。
131. 玉笥山人——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善于隶事用典,不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形成独特的风格。
132. 乐笑翁——张炎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词集名《山中白云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相近,故与白石并称为“双白”。时代的变故在张炎词中刻下了深刻的烙印。入元以后,国破家亡,张炎由承平贵公子沦落为无家可归的“可怜人”(《甘州》),词由高雅的摹写风月转变为凄楚地描写身世盛衰之感。
133. 造语奇巧——蒋捷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上独标一格。著有《竹山词》。
134. 豪迈慷慨——刘克庄
刘克庄,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他的词以爱国思想内容与豪放的艺术风格见称于时,在辛派词人“三刘”(刘克庄、刘过、刘辰翁)中成就最大,甚至被认为“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沁园春〕《梦孚若》、〔玉楼春〕《戏林推》等词,是他的代表作。
135. 啸傲田园、寄情泉石——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4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因他们同出永嘉学派叶适之门,其字或号中又都带有“灵”字,故称“永嘉四灵”。他们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满足于啸傲田园、寄情泉石的闲逸生活。在艺术上,又能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轻古体而重近体,尤重五律。在较大程度上纠正了江西派诗人以学问为诗的习气。
136. 欣羡隐逸、鄙弃仕途——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后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为刘克庄、戴复古与方岳。
137. 北方文雄——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138. 白话小说发展的高峰——宋元话本
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诸宫调、影戏、傀儡戏的脚本也可以称作话本,还有人把明清人摹拟小说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统称为话本。话本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因此,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39. 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通俗的民间文学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本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一个突出的进步。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
140. 宋金元说唱艺术——诸宫调
诸宫调是宋金元说唱艺术,起源于北宋时期,取自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万言的长篇,杂以说白,常用琵琶等乐器伴奏。诸宫调曲体宏大,曲调丰富,可以表现曲折复杂的长篇故事情节,比以前的唱赚等说唱形式发展了一步,所以流传久远,并对后世的戏曲音乐特别是元杂剧的音乐产生过直接影响。
141. 金代诸宫调的上乘之作——《西厢记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金代诸宫调作品,董解元著。《西厢记诸宫调》以唐代元稹的传奇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蓝本,进行了再创作。它是现存诸宫调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完整的作品,也是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
142. 发迹变泰——《刘知远诸宫调》
《刘知远诸宫调》,宋、金时代的诸宫调作品,作者无考。书中叙述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发迹变泰的故事。作品描述了地主阶级对雇工残酷的剥削压迫,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和所受苦难的深重。同时,又表现出浓厚的宿命论和迷信观念,如刘知远与李三娘对恶势力的迫害,只是逆来顺受;最后的时来运转,完全是命中注定,才使矛盾调和,形成大团圆的结局。在艺术方面,具有浑朴遒劲的风格,语言比较自然,近于口语。
143. 李、杨的爱情悲剧——《天宝遗事诸宫调》
《天宝遗事诸宫调》,元王伯成撰。原作已经失传。今存辑佚本,共60套,只有曲词,没有说白。作品叙述唐天宝年间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以及“安史之乱”所导致的二人的生离死别;其间有对李、杨悲剧命运的同情,亦有对杨玉环、安禄山“私情暗通”的谴责,还含有对“玄宗无道”的批判,思想内容较为复杂。
144. 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名不详,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145. 古代悲剧的代表作——《窦娥冤》
《窦娥冤》,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关汉卿作。关汉卿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146. 元杂剧中的明珠——《单刀会》
《单刀会》是元杂剧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伟大戏剧家关汉卿代表作之一。《单刀会》写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军在江边接应。席间二人言辞交锋,鲁肃不能取胜。关羽智勇双全,震住鲁肃,令他不敢动用埋伏的军士,最后安然返回。它成功地歌颂了历史英雄人物关羽,塑造了关羽栩栩如生的戏曲文学形象,成为700年来历久不衰的历史剧目。
147. 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的表达——《西蜀梦》
《西蜀梦》,关汉卿作品,写为“刘汉”基业出生入死、功勋显赫的关羽和张飞相继被害。他们冤魂不散,双双赶赴西蜀,向诸葛亮和刘备托梦,诉说屈死的经过,缅怀手足之情,表达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
148. 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救风尘》
《救风尘》,杂剧剧本,元代关汉卿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剧本写恶棍周舍骗娶妓女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见义勇为,设计将宋救出。全剧共四折。剧情是:妓女宋引章本与安秀才有约,后被恶少周舍花言巧语所惑,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嫁给周舍。婚后宋引章饱受虐待,写信向赵盼儿求救。因周舍不肯轻易放过宋引章,赵盼儿巧用计策。她浓妆艳抹,假意愿嫁周舍,自带酒、羊和大红罗去找周舍,周舍喜不自禁。赵盼儿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刚好宋引章又来吵闹,周舍一怒之下写了休书,赶走宋引章。赵盼儿与宋引章二人一同离去,途中赵盼儿将宋引章手中休书另换一份。周舍发觉上当,赶上她们,一把抢过宋引章手中休书并毁掉,还到官府状告赵盼儿诱拐妇女。赵盼儿反告他强占有夫之妇,使安秀才到堂作证,又出示周舍亲手所写休书。赵盼儿证据确凿,周舍不能胜她,受杖刑责罚。宋引章与安秀才结为夫妇。
149. 戏曲绝世经典——《西厢记》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其上承唐代《莺莺传》,下启明清《牡丹亭》、《红楼梦》、《金瓶梅》,是一千多年来中国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西厢记》在艺术上近乎完美,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情节之跌宕、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都堪称绝世经典。
150. 华美优雅,诗意浓厚——《梧桐雨》
《梧桐雨》,白朴作,写安史之乱前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悲欢离合。全剧以李、杨爱情为主线,反映了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唐王朝由盛至衰的过程。全剧结构层次井然,曲词华美优雅,诗意浓厚。末折以闻雨打梧桐声作结,渲染悲剧气氛,衬托李隆基凄凉的内心世界,尤见功底。
151. 反抗封建礼教,歌颂自由婚姻——《墙头马上》
元杂剧《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剧本写李千金与裴少俊相爱而私自结合,后被裴父发现赶出,经过一番波折而最终团圆的故事。塑造了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李千金这一形象。该剧歌颂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虽以爱情为题材,却别具一格。
152. 家国衰败之痛——《汉宫秋》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剧本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按照历史形势,汉强胡弱,《汉宫秋》却改变了胡汉之间的力量对比,把汉朝写成软弱无力、任由异族欺压的政权。作者虽然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的矛盾,但着重抒写的却是家国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发的那种困惑以及悲凉的人生感受。
153. 隐逸避世思想的表达——《陈抟高卧》
《陈抟高卧》,马致远作。剧本写五代时神仙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玄朗和郑恩二人未来有君臣之命,汴梁为其兴龙之地。后赵玄朗果然做了皇帝,即宋太祖,于是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赐衣冠道号。陈抟不愿做官,向他诉说学仙的种种好处。汝南王郑恩在陈抟住处备下酒食,并送去美女,陈抟不沾酒,也不为美色所惑,郑恩佩服不已。后来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
154. 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泪》
《青衫泪》,马致远作。剧作写白居易在唐宪宗时任吏部侍郎,曾与好友贾岛、孟浩然探访长安名妓裴兴奴。兴奴颇有才气,尤善琵琶,她看重白居易的才华,与他往来密切,并愿以终身相托。后来白居易因事被贬为江州司马,临行时与兴奴约好要娶她。有一位叫刘一的江西茶商听说兴奴美貌,也想娶她,鸨母贪财,劝兴奴嫁给刘一,兴奴坚决等候白居易。鸨母便与刘一密谋,骗兴奴道白居易已死,刘一趁机娶了裴兴奴。刘一与兴奴夜泊江州,兴奴知此是白居易任所,月下弹拨琵琶寄托哀思,恰好白居易与好友元稹泛舟江中,听到琵琶声疑心兴奴所弹,便上船探访。裴兴奴哭诉情由,白居易感慨不已,作《琵琶行》长诗一首。趁刘一醉卧之时,元稹让白居易携兴奴乘舟而归,自己回京,奏明白居易之罪可恕,又奏刘一作假信骗娶裴兴奴。皇帝下诏,白居易复起用为侍郎,兴奴归白居易,刘一受到惩罚。
155.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剧本写春秋时晋灵公昏聩不君,武将屠岸贾擅权,将大臣赵盾满门抄斩,其子驸马赵朔亦被逼自杀。赵朔妻在幽禁中生下赵氏孤儿,被赵朔门客程婴偷带出宫。屠岸贾得知后,下令屠杀全国所有半岁以下婴儿。程婴为保赵家骨血,与退休老臣公孙杵臼商议,将自己的儿子送给公孙,顶替赵氏孤儿,然后出首,揭发公孙收藏了赵氏孤儿。结果程子被杀,公孙自杀,程婴被屠岸贾收留为门客,所携赵氏孤儿也被屠岸贾认为义子。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告之以真相,终于报了大仇。《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剧本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
156. 对无行文人的丑恶灵魂的揭露——《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简称《潇湘雨》,是一部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作品。儒士崔通未仕前娶张翠鸾为妻,信誓旦旦地表示:“小生若负了你呵,天不盖,地不载,日月不照临。”可一旦高中状元,便抛弃发妻而另娶试官之女,以为攀附之阶。当翠鸾历经辛苦找到他时,他不仅不认翠鸾,反诬翠鸾为逃婢,发配沙门岛,并嘱解差在途中将她害死。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将一个趋炎附势、人格卑下的无行文人的丑恶灵魂,无情地揭露了出来。
157. 有情人终成眷属——《洞庭湖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尚仲贤作品。剧本讲述的是书生柳毅,风雪中赶路赴京应试,途经泾阳河畔,遇洞庭龙君之女三娘“牧羊”雪野。原来龙女的丈夫泾河王子,凶残任性,常使附近百姓遭遇水旱之灾,龙女曾加劝谏,反触王子及翁姑之怒,致遭贬辱。柳毅怜龙女冤苦难伸,慨然愿代她传书洞庭求救。洞庭龙君的弟弟钱塘君,得知侄女受难,立即发兵向泾河问罪,杀了泾河王子,把龙女救返洞庭。龙女既感柳毅传书之恩,又敬柳毅为人重义,因而爱上柳毅,钱塘君乃借酒为媒,向柳毅求婚,柳毅虽然也深爱龙女善良贤惠,但又怕人家说他有私心,竟忍痛拒绝了龙女的爱情。一年后,柳毅迫于母命,娶节阳卢氏之女为妻,成亲之夕,柳毅觉新娘酷肖龙女,十分诧异。在新娘的追问下,柳毅坦率地倾诉了自己过去与龙女的一段爱情,并说明自己至今仍然爱着龙女;这时新娘也说出自己就是龙女,因知柳毅爱情不渝,故幻作卢氏之女到人间来嫁给他,柳毅对龙女真挚爱情十分感动,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158. 构思巧妙,意趣盎然——《风光好》
《风光好》,戴善甫作品,剧本写宋初陶谷奉命出使南唐,意图说降。南唐丞相宋齐丘令韩熙载设宴款待,席中派妓女秦弱兰对陶进行诱惑。陶正色拒绝,回旅舍后却题“独眠孤馆”隐语于壁上。韩熙载等侦知后,又派弱兰化妆成驿卒之妇勾引陶谷,陶果然中计,并题《风光好》词赠与弱兰。宋齐丘再次设宴,命弱兰当堂歌《风光好》词,陶羞愧难当,遂弃官逃往吴越国,后与弱兰成婚。此剧讽刺了陶谷假道学的面目,但没有简单地将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处理,而是力图揭示在他身上人性的力量与道学要求的对立,灵与肉的搏斗,让人性力量的轻易取胜来凸显道学的虚伪和不堪一击,具有鲜明的市民文学的特色。剧本构思巧妙,意趣盎然,文辞天然本色,是元剧中较优秀的讽刺喜剧。
159. 散曲大家——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
160. 曲尽世情、寓庄于谐——郑廷玉
郑廷玉,元代戏曲作家,彰德(今河南安阳市)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著有杂剧23种,今仅存5种:《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楚昭王疏者下船》、《布袋和尚忍字记》、《宋上皇御断金凤钗》。
161. 嬉笑怒骂,涉笔成趣——《看钱奴》
《看钱奴》,郑廷玉作。剧作写财主周荣祖“一念差池,合受折罚”,而平时不敬天地的贾仁,因在佛前祈求富禄,神灵遂将周家福气借与他20年。20年后贾死,周家父子重聚,发现财产上有周家祖先的印记,始知物归原主。全剧以讽刺喜剧的夸张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贾仁为富不仁、贪婪悭吝的本性,嬉笑怒骂,涉笔成趣,在元杂剧中具有代表性。
162. 血肉饱满,气足神完——《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元杂剧,康进之作。剧本写宋刚、鲁智恩冒充宋江、鲁智深,抢走杏花庄酒店主之女。李逵路过杏花庄,闻知此事,勃然大怒,回梁山砍倒了杏黄旗,大闹忠义堂,怒斥宋江、鲁智深。宋江与李逵下山对质,真相大白,李逵负荆请罪。剧作多角度地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血肉饱满,气足神完,极富感染力。
163. 戏曲史上第一部关于泰山的戏剧——《黑旋风双献功》
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简名《双献功》,又作《双献头》。剧作写李逵奉宋江之命保护孙荣赴泰安进香。孙荣之妻郭念儿与白衙内有私情,白衙内遂将孙荣陷害入狱。李逵入监探视,巧救孙荣出,并放走满牢囚犯。最后李逵杀死白衙内、郭念儿,携人头回梁山献功。
164. 征服大自然的幻想——《张生煮海》
《张生煮海》,李好古作。剧作写潮州儒生张羽寓居石佛寺,清夜抚琴,招来东海龙王三女琼莲,两人生爱慕之情,约定中秋之夜相会。至期,因龙王阻挠,琼莲无法赴约。张羽便用仙姑所赠宝物银锅煮海水,大海翻腾,龙王不得已将张羽召至龙宫,与琼莲婚配。作品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幻想,表现了青年男女勇于反对封建势力、争取美满爱情的斗争精神。
165. 因果报应思想的表达——《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武汉臣作品。剧作写家资巨万的员外刘从善无子嗣,女婿为争得家财,迫害、排挤刘之亲侄,还想暗害已经怀孕的刘妾。刘从善广散家财,多行善事,终于得一老生儿。剧中宣扬因果报应及封建宗法观念,但通过一个富贵家庭财产继承问题引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却也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风尚和人情世态。
166. 对女性反抗精神的歌颂——《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石君宝著。剧作写秋胡新婚才三日,即被征召入伍,妻罗梅英在家含辛茹苦,侍奉婆婆。财主李大户倚势谋娶,遭梅英拒绝。十年后,秋胡得官荣归,在桑园相遇,竟调戏梅英。梅英发现调戏自己的竟是盼望多年的丈夫,顿感羞辱,要求离异,迫于婆母之命,勉强相从。全剧充满喜剧色调,但又写出了妇女的不幸遭遇,讴歌了她们的反抗精神。语言本色,成就较高,至今仍在舞台演出。
167. 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曲江池》
《曲江池》,石君宝作品。剧作写妓女李亚仙与书生郑元和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产生于唐代,原名《一枝花》。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稹曾听艺人说唱这个故事,三个多时辰还没有说完,可见它内容的丰富,后来白行简将它改写成传奇《李娃传》。宋以后又被改为话本、唱本流传。
168. 包公戏的代表作——《灰栏记》
《灰栏记》全称《包待制智赚灰栏记》,是元代杂剧前期作家李行道(一作行甫,名行夫)所作。它是今存十部元杂剧包公戏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特色较鲜明的一种。剧作对元代吏治的腐败,恃强凌弱、欺诈浇薄的社会风气,以及下层妇女苦难的生活境况均有所反映,有一定现实意义。
169. 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杂剧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三段内容各自独立,互不连贯。
170.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南戏
南戏,也称“戏文”,是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形式综合发展而形成的。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剧本有170多种,但是全本留传的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上身》、《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
171. 人情世态的标本——《小孙屠》
《小孙屠》,中国宋元南戏作品,书会才人编纂。这是一部公案戏,写开封孙必达,其父早亡,终日行乐,赎出官妓李琼梅,结为夫妇。其弟孙必贵以屠宰为生,人称小孙屠。李琼梅后与令史朱杰有私,设计杀死丫环梅香,嫁祸于孙必达,必达被捕下狱,屈打成招;小孙屠也在牢中遭盆吊死去,弃尸郊外,东岳泰山府君奏明上帝,降甘露救其还阳。最后包拯审理此案,将李、朱二人押上街头凌迟。全剧对宋元社会的人情世态描写得较为细腻,是研究当时习俗、方言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172. 人物形象鲜明,曲文质直浅近——《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中国宋元南戏作品。书会才人编撰。剧作写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张协中状元后,虽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但贫女寻夫至京,张协嫌她“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肯相认,竟于赴任路上剑劈贫女。后贫女为王德用收为义女,终于重圆。此剧与久已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等作品一样,写男子发迹负心主题。贫女勤劳善良,严斥张协忘恩负义,楚楚动人;而张协则心狠手毒,名利熏心,但最后大团圆结局,削弱了作品的感人力量。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贯串主线清晰,曲文质直浅近,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气息,提供了不少早期南戏的戏曲史料。
173. 兵荒马乱年代的离合故事——《拜月亭》
《拜月亭》,关汉卿作。剧作写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莲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
174. 情节曲折,关目生动——《荆钗记》
《荆钗记》,南戏作品。作者不详。剧情写贫士王十朋以荆钗为聘礼,与钱玉莲结为婚姻。王中状元后,万俟丞相欲招为婿,十朋拒绝,万俟怒而将他由饶州佥判改除潮阳佥判。富豪孙汝权谋娶玉莲,暗中将王的家书改为休妻之书,玉莲被迫投江自杀,为福建安抚钱载和所救,收为义女,复得饶州王佥判病故消息,误以为十朋亡故。五年后,十朋改任吉安太守,在道观设醮追荐亡妻,适玉莲亦至道观拈香,两人相逢,终以荆钗为凭,夫妻团圆。《荆钗记》塑造了王十朋、钱玉莲夫妻的形象,描写他们坚贞不贰的美好情操,从正面表明了作者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态度。《荆钗记》情节曲折,关目生动,曲文本色而写情逼真。
175. 文字质朴,情节生动——《白兔记》
《白兔记》,宋元南戏作品,永嘉书会才人作。剧作写五代时刘知远家境贫寒,为李文奎家佣工。李断定他日后必然发迹,便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刘知远屡受李三娘的兄嫂李洪一夫妇欺压,被迫离家投军,又在岳节度使家入赘,后因军功升为九州岛安抚使。李三娘在家受兄嫂虐待,在磨房生下“咬脐郎”,托人送到军中抚养。16年后,咬脐郎出外打猎,追踪白兔,在井边与母亲相会,全家才得团圆。《白兔记》在艺术上富有民间文艺的特色。作品文字质朴,刻画人物、编排情节生动自然。
176. 对封建伦常秩序的维护——《杀狗记》
《杀狗记》,元代南戏作品,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剧作写富豪子弟孙华与市井无赖柳龙卿、胡子传交往,把同胞兄弟孙荣赶出家门。孙华的妻子杨月贞屡劝不听,便杀了一条狗,伪装成死尸放置门外。孙华深夜归来,大惊,急忙去找柳龙卿、胡子传,柳、胡推脱不管。孙荣却不记前恨,帮他把“尸首”埋掉,使孙华深受感动,于是兄弟重新和好。这出戏对封建宗法制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封建家长的专横暴虐有所揭露。作品提倡“亲睦为本”、“孝友为先”、“妻贤夫祸少”,维护封建伦常秩序的说教气息比较浓厚。剧本语言通俗、质朴,具有民间文艺的特色。
177. 传奇之祖——《琵琶记》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剧作写蔡邕(字伯喈)与妻赵五娘新婚才两月,迫于父母之命进京赴考,得中状元。当朝牛丞相强欲招赘为婿,蔡苦辞不从。时家乡遭饥荒,赵五娘卖发侍奉公婆,自己咽糠,公婆发现后抢糠而食咽死,赵五娘罗裙抱土筑坟,画出公婆图像,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在廊庙与牛丞相之女相会,最后一夫二妻团圆。共42出。《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178. 对封建门阀观念的反抗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倩女离魂》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是根据唐代传奇文《离魂记》改编而成的。但本剧改动了传奇小说的若干情节,如突出张母的门第观念,“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使张倩女和王文举的婚姻得不到最后肯定。这是倩女忧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忧虑的第二个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别就新婚,剥落呵羞归故里”。封建婚姻筑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嫌贫爱富的岳父母,比比皆是,而且高中后抛却原妻的男子也不在少数。这使倩女忧思重重,心神不定,灵魂离开了躯体去追赶情人,表现了她对封建门阀观念的反抗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
179. 曲辞华丽,立意新巧——《两世姻缘》
《两世姻缘》,杂剧剧本,元乔吉作,剧作取材于唐代传奇《玉箫传》,将传奇中良家女韩玉箫改为上厅行首。剧谱书生韦皋博览群书,与上厅行首韩玉箫相爱,两人立下白首之誓。韩母因朝廷挂榜招贤,劝说韦赶选登科。韦果然状元及第,却因吐蕃作乱,奉命领兵西征,无暇传递书信,玉箫因此思念成疾,一病而亡。韦镇守吐蕃后,派人接取玉箫母女,然而玉箫已逝,韩母亦不知去向。荆襄节度使张权是韦皋幼时同学,设宴款待并出义女张玉箫相见,不料此女便是韩玉箫转世;韦见张女肖似韩玉箫而求娶张女,张权大怒,几乎动武。后张见韩母所持其女画像,始知韦皋所言为实。唐中宗知张女为韩玉箫转世,又愿嫁韦皋,御赐婚配成就两世姻缘。剧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玉箫沦落青楼的痛苦生活。乔吉的杂剧曲辞华丽,立意亦求新巧,但在题材上却没有脱出才子佳人风流韵事的窠臼。
180.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扬州梦》
《扬州梦》,乔吉作品。剧作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命意,又采用了杜牧《张好好诗》的部分细节,虚构了杜牧与妓女张好好的恋爱故事。剧中对商业城市扬州的繁华景色描绘得颇为生动。
181. 词气激烈,痛快淋漓——《范张鸡黍》
《范张鸡黍》,宫天挺作品。根据《后汉书·范式传》改编而成。写国子监生范式、张劭愤恨权奸当道,绝意仕进,结为生死之交。张劭死,范式千里送葬。太守第五伦慕其德,推荐为官。剧本在歌颂朋友间真挚情感的同时,激烈抨击了仕途的黑暗。词气激烈,痛快淋漓。
182. 对功名富贵的蔑视——《七里滩》
《七里滩》,宫天挺作品。剧作写严子陵蔑视功名富贵,谢绝汉光武帝刘秀的征召,隐居七里滩,垂钓为乐。剧本借古讽今,反映了作者对现实黑暗政治的愤慨和失望,表露了对隐士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作者曾为严子陵钓台所在的钓台书院山长,他把自己在权豪所中,不受重视的经历,化为慷慨激昂的文字。这种因不满现实,转向隐逸遗世的情绪,是元代后期知识分子的普遍倾向。
183. 对自由平等思想的歌颂——《宦门子弟错立身》
《宦门子弟错立身》,古杭才人编。剧作写金国河南府举同知的儿子完颜寿马与走江湖的艺人王金榜的爱情故事。完颜寿马违抗父命,鄙弃功名前程,跟随戏班“冲州撞府”,最后终于使他的父亲同意婚事。他与父亲的冲突,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和市民阶层自由平等思想的矛盾。
184. 新的诗歌形式——散曲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
185. 词清且丽,华而不艳——张可久
张可久,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仕途上不很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有《功堤渔唱》、《小山北曲联乐府》等散曲集。今存小令800多首,内容以表现闲逸情怀为主。
186. 雄浑流丽,步骤中程——元诗四大家
“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
187. 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铁崖体
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杨诗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甚至多用冷语僻词,写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自成一体,一时名震东南。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以自由奔放的古乐府为主要形式。时人称为“铁崖体”,又称“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