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中,有这么一段场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在此之前,张骞发表大论,阐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其中张骞说了很多西域地名,大家一定听得津津有味,无不佩服这位伟大的外交使臣。
近些年来,荧屏上一改往日明清宫闱细致秀美之风采,取而代之的是汉唐雍容华丽的氛围——先有黄晓明领衔的《大汉天子》,一拍就是三部,写尽刘彻沉浮不定悲欢交错的一生;大导演胡玫的《汉武大帝》也紧随其后,实力演员配以鸿篇巨制,使之深刻描绘了汉室的磅礴之气;同是封建史上的辉煌时期,唐代的影视作品也不胜枚举:《贞观之治》、《贞观长歌》、《大唐芙蓉园》……唐国强、范冰冰等人亦将唐代的恢宏博大、传奇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示与观众。
说史的电视剧总会激起细心之人“挑刺儿”的兴趣,特别是古代西域诸国的国名就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关注。不难发现,不同的演员对于同一个国名会有不同的读音,不禁给那鲜为人知的西域历史又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这就与您一同穿越时空回到汉唐时期,去探寻西域诸国的真正“姓名”。
大月氏
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凿空之旅。当时的张骞并没有想到这次远行会和日后的丝绸之路有什么联系,他最主要的目的是与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连横,共同抵御匈奴。“月氏”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的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其后西迁至中亚。这时,月氏开始发展,慢慢形成国家的雏形。月氏的地理优势,使它能够控制东西贸易,并慢慢变得强大。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
月(甲骨文)月(金文)月(小篆)
就是这个“月氏”,它的读音众说纷纭,据统计,大约有十几种之多。主要有以近代文人张西曼为代表的“月氏(ròu zhī)派”,和以近代史学家岑仲勉为代表的“月氏(yuè zhī)派”。张西曼根据光绪年间的《金壶字考》的一条记载,说古体月(古肉字)形近月,是误将月念成月,恢复它本音应当念月(肉),故为“肉支”。岑仲勉则驳斥张氏的说法。他说,六朝时月氏僧侣来华者甚多,他们都姓“支”(六朝时氏、支同音),取其国名中的支(即氏)作为“国籍”的标识,国家观念极强,人们将其出生国的月氏念成“肉支”,他们不会没有异议,然而未见有异议的记载。实际情况是:当时没有“肉支”的读法。月氏的读法比较准确的应该读“月支”。注《汉语》的颜师古说:“氏音支。”又说:“《山海经》作月支,支、氏通。”玄应《一切经音义》说:“月支亦名月氏。”学者们多在“氏”音上考证,而“月”音无考证,想来是月字的读法无歧义,氏字的读法歧义大。这也是一证。故“月氏”应读“月氏(月支)”无疑。
氏(甲骨文)氏(金文)氏(小篆)
大宛
人们对于大宛不太熟悉,但是,要提起汗血宝马,估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而这著名的汗血宝马的“娘家”,就是这个叫作“大宛”的国家。
大宛是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于公元前129~前128年间抵达帕米尔以西,首先到达大宛。据他归国后说,当时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十多个,人口有几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的国家,产稻、麦、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汉武帝听说大宛出产好马,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命使臣携带金帛去换取,由于双方意见冲突,换马不成,使臣也被杀害。武帝怒,命大将军李广利率兵往讨。初征不利,至大宛东境郁成即战败。武帝命发兵运粮再西讨,于太初四年攻克其首都,杀大宛王毋寡,另立国王,从此大宛附属汉朝。
这就是关于大宛的传奇故事,而它的读音在今天看来也是比较耐人寻味的,有的人将它读作“大宛(yuān)”,有的人将它读作“大宛(wǎn)”。后一个读音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我们想说某人好看时,最夸张的说法就是“宛若天仙”;人们熟知的“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就是这个“宛”字,那么。它的这个“yuān”音又是从何而来呢?
在字典中,“宛”字确实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wǎn”,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比较陌生的“yuān”。
宛(甲骨文)宛(小篆)
当这个字读作“wǎn”时,除了我们经常用到的“彷佛、好像”的意义,还有这样几种解释:
①曲折的意思,如委宛、宛妙(声音婉转动听)、音容宛在等;
②犹然、依旧,如《诗经·秦风》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③作姓氏讲,《左传》中就记载着郑国大夫宛射犬和楚大夫宛春等宛姓人物。
当这个字读作“yuān”时,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专指这个西域古国——大宛。在古书《玉篇》、《集韵》、《类篇》等书中记载:“宛,从于袁切,音鸳。大宛,西域国名,去长安一万二千五百里。又县名。”《一统志》中有云:“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为韩宛邑,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
如果有人对古汉语比较感兴趣,此处还可以做以下扩展——“宛”字在古代还有一种读音,现在已基本不会用到了,就是“yuàn”,此时,是“小”的意思。
回纥与回鹘
回纥(hé)即维吾尔族今之祖先,它的前身为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3世纪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北魏时,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唐德宗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hú)。后因回纥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统治无道,内讧不断,于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
“纥”与“鹘”于古代的国名来说,是同声母的词语,又加之意义十分相近,所以,人们即便是知道这个国名、这个古国的历史,也经常将“纥”与“鹘”弄混,分不清哪个是“hé”,哪个是“hú”。
其实,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不妨这样记:“鹘”字左边为“骨”,“骨”字读“gǔ”,所以,“鹘”字的韵母应与“骨”字的韵母形同或相近,因而“鹘”念作“hú”。这是一种区别的方法,但只适用于此处。而在别的地方使用,就有“识字识半边”的嫌疑了。其实,在字典中,“鹘”字确有“gǔ”的读音,意思是: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亦称“隼”。而当它念作“hú”的时候,也是指一种鸟,这种鸟似鹰的样子(《广韵》中记载:“鹘,鸟名,鹰属;又回鹘”)。
再来看“纥”字——“纥”在字典中也有两种发音,即“hé”与“gē”。就像其它带有偏旁“纟”的字一样,“纥”字对于这两种发音的解释都与布匹、线绳有关,稍有区别的是,念作“hé”时,意为下等的丝。念作“gē”时,与“繨”连用,义同“疙瘩”,多用于纱线、织物等处。
“回纥”与“回鹘”虽都代表同一个古国,但从现在来看,后世多用“回鹘”称之。
龟兹
龟兹这个国家很低调,也很动荡。在西域的广袤沙漠中,龟兹占绿洲而建国。美丽的国度却不能掩盖它多舛的命运。龟兹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受匈奴的侵扰,屈服于匈奴的统治,后西汉政府在龟兹东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使龟兹百姓免受匈奴侵扰,遂臣属于汉;王莽时期,匈奴趁乱又将龟兹划归自己的势力范围;直至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龟兹降汉。汉以班超为都护,居龟兹它乾城。汉末至南北朝时期,龟兹国又颠沛于突厥与北朝之间;唐中期,大唐在龟兹都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龟兹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但在此之后,龟兹仍旧受到突厥、回鹘、吐蕃等多种势力的影响,一直都没有完整、独立的政权。直至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归入清朝版图,定名库车。此后龟兹才真正有了稳定的环境。
龟兹国之“龟兹”二字的读音,如同它的历史一样,有些纷乱。在字典中,“龟”有三种读音,“兹”有两种读音。这样看来,若是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龟兹”就有六种读音方式了。我们不妨在字典中寻找一下正确的答案。
龟(甲骨文)龟(小篆)
在字典中,“龟”字有三种读音,分别为:“guī”、“jūn”和“qiū”。第一种读音所表示的意思我们十分熟悉,除了表示常见的那种爬行动物,还因为这种动物的特性而表示长寿之意,如“龟鹤齐龄”,另外,古人常用乌龟来进行占卜,因而又有龟卜等词。
“龟”字在读第二种读音时,同“皲”,意思是裂开许多缝隙、出现许多裂纹或是皮肤冻裂等,比如我们常说的皮肤龟裂、土地龟裂等词语。其实,这个字在做这一用法时也经常被人们读错,有的人就经常读作“龟(guī)裂”,现在我们理解了“龟”字的所指所代,就不容易读错了。
第三种读音是我们很少碰到的。当“龟”读作“qiū”的时候仅仅是作为古代国名而出现的,即龟兹。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确定龟兹中第一个字的读音了。那么,“兹”应该怎么解释呢?
兹(甲骨文)兹(小篆)
在字典中,“兹”比“龟”要省事儿一些,它只有两种读音,分别是“zī”和“cí”。我们常用的是“兹”在前一种读音时的意义,即:
①这、这个、此,如兹事体大(这件事很重大或这件大事情)、念兹在兹(念念不忘某件事)等;
②现在,如我们经常在聘书上见到的:“兹聘请某某为我单位顾问”等;
③年,如今兹、来兹等;
④古同“滋”,表增益、多之意;
⑤古代称草席,《尔雅》所注:“兹者,蓐席也。”
以上的解释中有一些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但有一些是记载于古书上的,仅仅是了解即可。
当“兹”读作“cí”时,也仅仅是作为古国名而出现的。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六种排列组合中,仅有“龟兹(qiū cí)”一种是正确的。
高句丽
近年来“韩流”于中国的影响日甚,越来越多的韩国文化流传到了中国。于是,很多中国人也在试图探寻韩国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在韩国的历史研究中,“高句丽”一词出现的频率相当之多。这个词若是写在纸上不会有人产生歧义,若是把这个词读出来,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读法——“gāo jù lì”、“gāo gōu lì”、“gāo jù lí”以及“gāo gōu lí”等。对于“高”字大家都知道读音,并且基本上没有异议,而争论主要集中在后两个字上。
“句”和“丽”都是我们比较常用的词,对于它的读音,我们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学习过了,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句”和“丽”我们都会认为它有且只有一个读音,但在字典中,这两个字都具有双重的身份。
在字典中,“句”是多音字,有“jù”和“gōu”两个读音,当它读作“jù”的时候,有以下解释:
①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如句子、句法等;
②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③量词,用于语言,如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句(甲骨文)句(金文)句(小篆)
以上的释义中,除第二种情况我们较少碰到,其余两种情况几乎我们每天都能遇到。
而当“句”读作“gōu”时,它的解释只有一种,就是专门指代一个古国名,即“高丽”。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高句丽”一词前两个字的读音。
我们常常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并且知道当地的特产是“高丽参”、“高丽纸”等。通常,一些人还会将当地人戏称为“高丽棒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将上述的“高丽”读作“gāo lì”。但事实上,这个“丽”字在此处应当读作“lí”。对于“丽”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一提到它,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很多与“丽”有关的词语,如“美丽”、“亮丽”、“风和日丽”等等。殊不知这个“丽人”也是个“双面娇娃”。当“丽”读作“lí”时一方面是作为古代国名出现,即高丽。另一方面是作为“罹”的通假字出现,表示遭遇的意思。
在分析了“高句丽”的读音之后,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它的历史。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包括沃沮和东濊),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公元前37年,夫余国王子朱蒙为避祸南逃到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建立卒本夫余,定都于纥升骨城。公元前9年,朱蒙死去,共计在位19年。朱蒙时期,先是降服了沸流国,后经过北讨,灭掉了荇人国,将其纳入高句丽国的势力范围,然后,又向东扩张,灭掉了北沃沮,使其政权初具规模。
之后高丽与周围国家战乱不断,且内部纷争也从未停息。公元668年,高丽与我大唐交兵,唐军大败高句丽军队,高句丽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此后的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几个小小的汉字却引出了长达几千年的传奇故事,使我们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又增长了文史知识,增加了内涵。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个国家。
(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龟兹(qiū cí):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三)焉耆(yān qí):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四)于阗(yú tián):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五)若羌(ruò qiāng):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六)楼兰(lóu lán):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
(七)且末(qiě mò):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玄奘取经曾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xiǎo yuān):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36国中最小的国;
(九)戎卢(róng lú):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十)纡弥(yū mí):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qú lè):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上述三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
(十二)皮山(pí shān):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
(十三)西夜(xī yè):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十四)蒲犁(pú lí):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十五)依耐(yī nài):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十六)疏勒(shū lè):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十七)莎车(shā chē):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十八)尉头(yù tóu):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十九)温宿(wēn s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二十)尉犁(yù lí):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gū mò):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二十二)卑陆(bēi lù):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二十三)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二十四)乌贪訾(wū tān zī):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二十五)单桓(dān huán):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二十六)蒲类(pú lèi):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xī qiě mí):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国(jié guó):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三十一)狐胡(hú hú):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国(shān guó):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chē shī)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北京是个历史风韵与现代气息并存的城市,它的多元文化吸引着各方的游人前来游览观光。不论谁来,必定会到故宫去看看,去沾沾那里的“皇家风水”。
在北京城中轴线上,有一条繁华的大街与皇城相对,名叫前门大街。当年的前门大街十分繁华,这里聚集着全京城最多的老字号商铺。就在前门大街一带,有一条街可与前门齐名,并且知名度也与前门大街不差些许,它就是“大栅栏”。
大栅栏:读作“大石烂儿”(dà shí làn-er)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的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自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
据清代《钦定令典事例》中记载,雍正七年批准的外城栅栏440座,乾隆十八年批准的内城栅栏1919座,皇城内栏196座。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保留长久,而且又大一些而逐渐为京城所瞩目,所以,大栅栏就成为这条胡同的名称了。
今天,走在前门煤市口一带,其繁华景象与当年无异。但当我们走到公交车站准备从这里乘车时会发现,有的站牌上写着“dà zhà lán”,而人们口中说出的,却是“dà shí làn-er”。
前门外的大栅栏地区是北京商业最繁华的地方,明朝永乐年间在前门外修建廊房,就是一排一排的房子,修完之后开始招商,希望商人来这儿经营或者居住,目的就是使当年荒凉的前门外地区变得日益繁华起来,那个时候慢慢就形成了一些街道,这些街道就相应地叫做廊房头条、廊房二条一直到廊房四条,廊房四条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大栅栏这一条街。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的时候,为了加强外城街巷的治安管理,要求各个街道在街口竖立栅栏,这些钱当然是住在这儿的人集体分摊。栅栏每天早上定时开,晚上定时再把它关上,进出这儿的人就便于管理了。廊房四条的商铺比较多,这些人资金也比较雄厚。越是有财产的人,越要想法加强安全保卫,大家多出点钱把这个地方的栅栏修的比别的地方高一点儿,比别的地方坚固一点儿。久而久之,廊房四条这个名字就被大栅栏给取代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德国人拍的大栅栏的照片,街口一个铁门,上面写的三个字就是“大栅栏”。现在的样子跟清朝末年的时候差不多。
对于大栅栏名字的来历,书上有不少的记载,但是却很难找到关于“dà shí làn-er”读音的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现代汉语的周一民教授认为:大栅栏的读音属于地名的特殊读音,历史悠久的“dà shí làn-er”读法属于保留古音。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地名名词规范,但播音教材中都专门谈到应读为“dà shí làn-er”。
其实,现在“栅”字最常用的读音即为(zhà)。但在古书中,“栅”字就有与“珊”相似的读音,《广韵》中记载“栅,所晏切,音讪。篱栅。”又如《集韵》中记载:“数眷切,音菉。编竹木为落也。”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出来,最早的大栅栏地区的围栏是使用普通的竹子编成的,因而形成了《广韵》中所说的“篱栅”之义。
其实,真正的北京人是不排外的,并且是非常友好好客的,不论游人们读了什么音,北京人都会理解、明白,并且很痛快地给游人指路。
2005年,一部汇聚刘德华、郑伊健、赵薇以及张家辉等两岸三地一线影星的影片备受瞩目,它就是《决战紫禁之巅》。它讲述的是发生在明朝的江湖传奇。一般在新片上映前,制片方都会开几场新闻发布会,来为影片造势。在《决战紫禁之巅》的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影片主演等人在介绍影片时对影片名称产生了分歧——有的人读作“紫禁(jīn)之巅”,有的人读作“紫禁(jìn)之巅”。小小的分歧不会影响大家对于影片的兴趣和理解,但是细心的观众还是认为因此会有瑕疵,那么,这个字究竟怎么读呢?
在字典中,“禁”为多音字,有两种读音,即“jīn”与“jìn”。这个字对于不同的读音有着不同的解释:
当它读作“jīn”时表示:
①受得住、耐久,如禁受、禁得住、弱不禁风等;
②忍耐、制止,如不禁笑起来。
但它读作“jìn”时表示:
①不许、制止,如禁止、禁书、禁令、禁欲、禁锢、情不自禁等;
②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如犯禁、违禁品等;
③拘押,如囚禁、监禁、禁闭等;
④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如宫禁、禁苑、禁卫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等;
⑤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如禁地、禁区等;
⑥避忌,如禁忌等。
而就紫禁城来说,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而后开始营造这座宫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紫禁城终于落成。其名称是借喻紫微星坛而来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中国古人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紫禁城是皇权的象征,对平民来说,表示的是一种禁忌。通俗地讲就是,统治者所处的环境是不允许百姓随意进出的,甚至是不得随意谈论的。这种带有“禁忌”含义的词语,应当是属于“禁”在读“jìn”时的情况。所以,开篇所讲的电影名称应当读作“紫禁(jìn)之巅”。
1925年10月10日,在居住过两朝皇帝的紫禁城及其收藏品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故宫博物院,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来到中国,如果没有去长城,就等于没来过;来到北京,如果没有去过故宫,也等于是白来一趟。这就是故宫在世界、在中国、在北京的意义。
在北京的旅游地图中,最为闪光的除了之前介绍的紫禁城外,就要属同样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颐和园了。如果初次来到北京,要是向北京人咨询应该去哪里旅游,他一定会将颐和园介绍给你。此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北京人说是“颐(yì)和园”,而有的北京人说是“颐(yí)和园”。那么,这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颐”字在字典中的标准读音有且只有一个,即“yí”,具体的意思是:
①面颊,腮,如支颐(手托住腮)、解(jiě)颐(面现笑容)、颐指气使等;
②休养、保养,如颐神、颐养等;
③文言助词,无义:“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
此时,我们就很容易确定“颐”字的读音了。另外,我们不妨探寻一下“颐和园”的由来,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记忆“颐”字的意义。
今日的颐和园中,万寿山和昆明湖是其代表景点。万寿山,原名“瓮山”。昆明湖,原名“瓮山泊”,又名“西湖”。早在辽金元三代,这处有山有水的佳境,就已成为皇家园林。明代,曾在此处营建“好山园”。
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三日(1750年4月19日),乾隆皇帝为迎接其生母崇庆皇太后于次年到来的60岁大寿,决定在好山园旧址挖湖堆山、大兴土木,营建清漪园。乾隆将瓮山更名为“万寿山”,又将瓮山泊更名为“昆明湖”,取汉武帝在长安开挖“昆明池”,以操练水军、策划攻略滇池之滨的昆明之典。
但不幸的是,清漪园等“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在1860年10月18日,遭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到了光绪十二年六月初十(1886年7月1日),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宣布,将于次年正月“撤帘”,由年将16岁的光绪皇帝亲政。慈禧乘机提出,要重建清漪园,以作为自己“离退休养”的场所。
两年后,光绪皇帝将重建中的清漪园命名为“颐和园”。他说,“朕自冲龄入承大统,仰蒙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十有余年,万几余暇,不克稍资颐养……”“颐和”一词,即是供慈禧“颐养天和”之意。
2005年底,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一片请出了蛰伏多年的高仓健来主演,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此片另一个能够引起人们谈论的焦点就是片名的读音,应当是《千里走单骑(qí)》,还是《千里走单骑(jì)》呢?
在一些古代的作品,尤其是汉代的文艺作品中,经常会提到一个词语,就是“骠骑将军”。此时,人们对于这个字也常常存在分歧,就是这个“骑”字该怎么读,另外,这个“骠”字又应该怎么读呢?在这里,骠有“piào”和“biāo”两个读音,骑也有“qí”和“jì”两个读音,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此时“骠骑将军”有四种读音。在某个军事论坛中,还曾经因为这个读音的问题,而引起过很大的争执。那么,最终到底哪个读音“胜出”呢?我们可以把上述两个例子结合在一起研究一下。
首先来看这个争论最多的“骑”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骑”字,有且只有一个读音,即“qí”。此时,有些人会很疑惑,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遇到这个字读作“jì”的情况,难道词典中的记载出现了错误?对于这个字的读音,在字典中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骑(甲骨文)骑(小篆)
①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如骑马、骑射、骑兵、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比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等;
②兼跨两边,如骑缝章(就是在盖有许多页纸的文件时,为了避免有人换掉其中几页纸又不想每页都去盖章,而把文件几页纸张的边缝连在一起所盖的章)、骑墙派(指立场不坚定、持两边观望态度的人)等;
③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如坐骑等;
④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如轻骑、铁骑等;
⑤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千骑、千乘(shèng)万骑等;
⑥古国名,即骠国,在今缅甸境内。
有的书上有关于“骠骑”之“骑”字的明确解释:
这里的“骑”是读“qí”,而不是“jì”。骑(jì)是量词,一般在古文用到。“一骑(jì)”的意思是一个数量的骑兵。“千骑(jì)”就是一千个骑兵。读作“qí”时表示动词,这里的“骠骑”则是名词。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骠骑”之“骑”字的正确读音。
我们再来说另一个多音字,“骠”——在字典中,“骠”字确实有两种读音,即“piào”和“biāo”,具体的意义是:
当它读作“piào”时,有以下解释:
①骁勇:~勇;~骑(中国汉代将军的名号。亦作“票骑”);
②马快跑的样子。
由此我们可知,“骠骑将军”在古代也写作“票骑将军”,而此时的“骠”也应当读作“piào”。其实,“骠骑”二字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为古代官名,作“骠骑”之外,还有其它的含义:
①古代将军的名号。《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驃骑将军。”裴駰集解引徐广曰:“驃,一亦作‘剽’。”张守节正义:“《汉书》云,霍去病征匈奴有絶幕之勋,始置驃骑将军,位在三司,品秩同大将军。”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驃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唐戎昱《桂州腊夜》诗:“二年随驃骑,辛苦向天涯。”清唐孙华《王鹤尹挽诗》之一:“词坛早岁主齐盟,第五何慙驃骑名。”在多数情况下,“骠骑”特指汉将军霍去病。
②指飞骑。清方文所撰《卖马行》一书中有云:“君不见汉家驃骑千万匹,无端阑入閼氏室。”
③古时宫中马技。明周宾所《识小编·骠骑》:“禁中端午,有龙舟驃骑之戏。驃骑者,一人骑而持帜前行,后骑继之,各於马上呈弄巧伎,盖以习骑乘云。”
而当它读作“biāo”时,则是专指黄骠马,它是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我们所熟悉的昭陵六骏中的“特勒骠”在此就应读作“tè lè biāo”,相传,此马体黄,嘴部白色间黑,毛色黄里透白,故称“骠”,“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据专家推测,这匹马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赠。
在郭德纲的单口相声《丑娘娘》中,有这样一段:
“我想了,这事儿得这样,要想江山康泰,没别的,咱们得想一办法,把我父亲他老人家啊,暗害了……”
“好啊!贤德的妃子啊!太好了。来吧丞相,咱们商量商量,怎么能把我老丈人置于死地啊?”
“这个是您的家事,老臣我不便介入!”
“不不不……这是国事,大完国建国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杀死我老丈人!因为只有杀了他,这个江山社稷才能够康泰!”
“哦……这个方法很多,比如说,在金銮殿上,把金砖撬起来,地底下埋上火药,明日里,老太师上殿朝贺您的时候,咱们一点这火药,把他炸死,这个可以驾祸齐宣王,说是齐国的事儿!”
“太好了!老丞相,这个主意好啊……哎?我问问你,伤的着我吗?”
“……看吧!”
“这个主意pass了吧,这伤着我的事儿不行,咱们再想一别的!”
“那,那只有一个简单的法儿,半夜三更,您手持利刃,去至太师府,把您老丈人叫出来二话不说,戚了咔嚓,把他杀了也行!”
在北方的乡俗小说中,常会出现一些俚语和俗句,有一句俗话说的就是“半夜三更不睡觉,老瞎折腾”,形容某人不老实,不稳重,经常在夜半的时候扰得四邻无法踏实入睡。这里面的“更”字,经常让人们困惑,有的人将它读作“jīng”,有的人将它读作“gēng”。郭德纲在单口相声《丑娘娘》中读的就是前者。那么这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在字典中,“更”字确实为多音字,其读音为“gèng”和“gēng”,读作“gèng”时,意思比较简单。即愈加、再,如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等。
“更”字读作“gēng”时,意思就稍微多一些了,包括以下几点:
①改变,改换,如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换衣服;或婉辞,表示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如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改弦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等;
②经历,如少(shào)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等;
③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如半夜三更、打更、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等。
更(甲骨)更(金文)更(小篆)
其实,严格来说,将“三更半夜”的“更”读作“jīng”并非是一种讹传。在古时候,这个字的确有“jīng”的读音。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年纪大一些的人还是会将这个字读作“jīng”,并且在一些戏剧、曲艺作品中也保留了这一读音。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白”字,在很多戏剧、曲艺作品中,“白”字也被读作“bó”。在曲艺作品中术语为“上口”。而这些上口字就是至今仍保留在曲艺唱念中的那些古音、方言字,其中古音来自《中原音韵》(或“中州韵”);方言来自鄂、皖、豫、苏等地。上口就是顺口的意思。在一些北方的民俗中,我们也可以见到“jīng”的用法,例如京、津、冀地区的一些年纪稍长的人把过年称为“起五更(jīng)”,意思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5点钟左右起床,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原因是前一天的五更是最后一更,交了五更,天就快亮了。此时,夜色隐退,曙光降临,年的更迭在悄无声息的黑白交替中完成了。
所以说,“更”字的读音属于古音与现代标准汉语有区别的一类。我们今天再用到这个字时,若是在古装的影视作品、古汉语文学作品中,应当遵循古音的读法;若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则要按现代汉语的标准规则来使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也作“三更”。
现为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也作“四更”。
现为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也作“五更”。
现为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冉冉初升之时。
现为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源于古人“朝食”之说,即吃早饭的时间。
现为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此时为临近中午之时。
现为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现为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太阳偏西为日跌)、日央等。
现为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此时为古人的晚餐时间。
现为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现为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开始“计更”,为“一更”。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现为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也作“二更”。人定意为人静。
现为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从小,父母就希望我们能成为学习优秀的人,所以会把中外古今之名人圣贤的话讲给我们听,为的是教育和激励我们。
说到中国的圣贤之人,孔子一定是最为人们所推崇的了,也是家人师长经常拿来教育我们的一个楷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圣人之言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话虽短,但是教会了我们做人与做学问。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读到这些圣人的教诲之言全因《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论进而编撰成的。
《论语》一书的本身及其意义都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就这本书的题目而言,是存在分歧的。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续集中,马伊琍扮演了一位饱读诗书的罪臣之后——颜如玉。既然是饱读诗书,《论语》也定是她所读过的了。在一次与纪晓岚交谈时,他们就说到了《论语》,颜如玉称之为“论(lùn)语”。此后,在某论坛上有人发帖说:“我们老师告诉我们应当读作‘论(lún)语’,到底应该怎么读呢?”想必发帖的人是个中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定是要一吐为快的。
在字典中,“论”是个多音字,有两种发音,即“lùn”和“lún”。前者的意义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看到有社会新鲜事了,通过分析和判断,我们都会评论一番;这些评论经过学术的加工会成为阐明道理的著作,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社论、论文、论著等;年终单位分红时,都会衡量一下员工一年来的功过得失,进而论功行赏;我们对人对事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要平心而论;它还可以表示某种学说,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唯物论、相对论等;另外它还可以作姓氏等等,是我们平时比较常用的一个字。
但是,当它读作“lún”的时候,意义就比较单一了,就是做古书名《论语》。这样一来,前文中那个学生的疑惑就可以解开了。还有一些书上记载,“论”字读“lún”时是作通假字,通“伦(条理)”和“抡(挑选)”。但这两种情况都是出现在古书上的,现在基本上不会出现了。
《论语》是一本流传了千百年的圣贤之书,我们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不枉费圣人的教诲和圣人之后的心血;但在此之前,我们要读准字音,这是我们理解其中意味的第一步。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都会觉得题目太简单了,上小学的孩子都知道,文成公主去了西藏,有些人还会补充说,“拉萨著名的布达拉宫就是为文成公主而修建的。”的确是西藏,但是,唐朝时期,这里并不叫西藏。这里叫作“吐蕃”。就是这“吐蕃”二字,惊动了不少人。
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第一题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ǐ)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标注答案为:D
答案解析:A:菁(jīng)华;B:吐蕃(bō);C:梵(fàn)文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发现自己选对了,有的人会认真记住正确的解释以便纠正自己以往的错误读音,还有的人会暗暗纳闷——“吐蕃(bō),是这样读吗?”也许他还会回去查字典。但遗憾的是,字典中,“蕃”字没有“bō”的发音。难道是高考试题的答案错了吗?不会的,因为它是中国最正规的考试之一。在它手中,每年都会攥着几十万学生的命运,除了正规性在全国数一数二,其严谨性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如果高考答案没有错,那就是字典出错了?我们最常用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这些书大多出自商务印书馆之手。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按说,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且向来都很权威的出版机构,出错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仅仅会出现印刷、格式之类的小错,像读音这样的内容是几乎没有错误的。
其实,关于这个字的争论并非是从现在开始的,早在文革期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因“蕃”字的读音就发生过争执,最后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说:“作为族名的‘吐蕃’,首先要尊重、照顾该族当地的人民,这是专有名词,不能按一般的字音来读。”周总理的调解无疑是富有说服力和正确的,所以,这场争执也就此平息了。
但是,在文革后1987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直到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中,对于“蕃”的注音均没有“bō”。于是“吐蕃(fān)”就影响了整整一代的人。若是根据2005年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来查看该字,会发现,其读音收录了“bō”的音。而该字在读这个音的时候也仅仅指代古代民族名,即“吐蕃”。
人们平时对于它的争议一方面是字典的“误导”,另一方面是“蕃”字本身字形的“误导”。支持读作“fān”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是根据“番”部有“fān”的发音,因而断定“吐蕃”中的“蕃”也读作“fān”;另一部分人认为,“文成公主是去和亲的,有的地方称之为“和番”,那就一定是和亲于吐‘番(蕃)’的意思啊!”因而断定这个字在“吐蕃”一词中读作“fān”。支持读“bō”的人中,有一部分是通过古籍的注音判断该字在“吐蕃”一词中读作“b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带有“番”部的字有时也会有“bō”的发音,例如“播”、“僠”(义同“番”,勇壮的样子)等字。看来是各有各的理由。
蕃(金文)蕃(小篆)
汉语学家对于“吐蕃”的准确读音也并非是杜撰出来的,也是结合了历史来进行分析的。西藏一直自称“博”(Bod)或“博康”(Bod-kams),藏族自称博巴(Bod-pa),千年不变,但不同地区之人有不同称呼。一般地名之后加一个主格词尾“巴”(pa)或“布”(po)。“吐蕃”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吐蕃传》。开始是指现今的西藏地区,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扩张,青海西康等地区也成为吐蕃的一部分。“博”一方面代表地方名字,另一方面也代表民族的名字。唐代,吐蕃王朝把现今西藏地方称为“博隅”,把吐蕃统治下的整个青藏高原称为“博布青”,把吐蕃统治下的人民称为“博巴”。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六月癸丑,康熙皇帝命内大臣索额图等传谕达赖喇嘛使人罗卜臧帕克巴格隆等说:“……第巴原系达赖喇嘛下管事人,朕优擢之,封为土伯特国王……”在这里,康熙曾多次称“西藏”为“土伯特”。
现在西方一般把西藏称为“吐蕃特”,如英语中的“Tibet”,这是从阿拉伯文“Tibbat”演变而来的。公元9世纪中叶,唐朝后期,一位叫苏雷漫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回去后,于公元851年写了一本《东方旅行记》,在那本书中,他把吐蕃拼写为“Tibbat”。日本出版的《东洋史讲座》一书指出,阿拉伯人把西藏叫做“Tibbat”,显然是受唐朝“吐蕃”的影响。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把吐蕃称为“Tibet”,这是目前流行的西方文字对西藏的称谓。《马可波罗游记》的法文翻译者沙里农在注释中说:“‘Tibet’一名,无疑是古代阿拉伯旅行者由中国学得的。”
如此,我们断定,“土伯特”、“吐蕃特”等词都是指代古代的西藏,因而,根据音译,“吐蕃”一词,应当读作“tǔ bō”。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成语,由于其中有很多源自古汉语,字音容易被读错。例如:“刚愎自用”的“愎”(bì)现在极为罕用,一些使用者对其字义“乖戾、执拗”不求甚解,于是误读为“复”(fù)。下面是一部分例子。
爱憎(zēng)分明憎,不读zèng。
安步当(dàng)车当,不读dāng。
安土重(zhòng)迁重,不读chóng。
百年偕(xié)老偕,不读jiē。
暴殄(tiǎn)天物殄,不读zhēn。
不可胜数(shǔ)数,不读shù。
不屈不挠(náo)挠,不读ráo。
不屑(xiè)一顾屑,不读xiāo。
不省(xǐng)人事省,不读shěng。
不无裨(bì)益裨,不读pí。
草菅(jiān)人命菅,不读guǎn。
称(chèn)心如意称,不读chēng。
瞠(chēng)目结(jié)舌瞠,不读táng。结,不读jiē。
乘(chéng)风破浪乘,不读chèng。
惩(chéng)前毖后惩,不读chěng。
痴(chī)心妄想痴,不读chí。
嗤(chī)之以鼻嗤,不读chì。
处(chǔ)心积虑处,不读chù。
垂涎(xián)三尺涎,不读yán。
大腹便便(pián pián)便便,不读biànbiàn。
大模(mú)大样,模,不读mó。
大肆渲(xuàn)染渲,不读xuān。
殚(dān)精竭虑殚,不读dàn。
胆颤(zhàn)心惊颤,不读chàn。
丢三落(là)四落,不读luò。
丢卒保车(jū)车,不读chē。
独辟(pì)蹊(xī)径辟,不读bì。蹊,不读qī。
顿开茅塞(sè)塞,不读sāi。
咄咄(duō duō)逼人咄咄,不读duó duó。
度(duó)德量(liàng)力度,不读dù。量,不读liáng。
阿(ē)谀奉承阿,不读ā。
反璞(pú)归真璞,不读pǔ。
风驰电掣(chè)掣,不读zhì。
风尘仆仆(pú pú)仆仆,不读pǔpǔ。
风靡(mǐ)一时靡,不读mí。
风声鹤唳(lì)唳,不读lèi。
敷衍(yǎn)塞(sè)责衍,不读yán。塞,不读sāi。
负隅(yú)顽抗隅,不读ǒu。
刚愎(bì)自用愎,不读fù。
觥(gōng)筹交错觥,不读guāng。
孤注一掷(zhì)掷,不读zhèng。
呱呱(gū gū)坠地呱呱,不读guā guā。
海枯(kū)石烂枯,不读gū。
汗流浃(jiā)背浃,不读jiá。
沆瀣(hàng xiè)一气沆瀣,不读kàng jiǔ。
涸(hé)泽而渔涸,不读gù。
怙(hù)恶不悛(quān)怙,不读gǔ。悛,不读jùn。
花团锦簇(cù)簇,不读zú。
讳(huì)疾忌医讳,不读huǐ。
诲(huì)人不倦诲,不读huǐ。
混淆(xiáo)是非淆,不读yáo。
佶(诘,jí)屈聱(áo)牙佶(诘),不读jié。聱,不读ào。
济济(jǐ jǐ)一堂济济,不读jì jì。
矫(jiǎo)揉造作矫,不读jiāo。
桀骜(ào)不驯骜,不读áo。
迥(jiǒng)然不同迥,不读huí。
踽踽(jǔ jǔ)独行踽踽,不读yǔ yǔ。
苦心孤诣(yì)诣,不读zhǐ。
良莠(yǒu)不齐莠,不读xiù。
鳞次栉(zhì)比栉,不读jié。
绿(lù)林好汉绿,不读lǜ。
弥(mí)天大罪弥,不读ní。
面面相觑(qù)觑,不读xū。
民脂(zhī)民膏脂,不读zhǐ。
酩(mǐng)酊(dǐng)大醉酩,不读míng。酊,不读dīng。
模棱(léng)两可棱,不读líng。
沐风栉(zhì)雨栉,不读jié。
泥(nì)古不化泥,不读ní。
拈(niān)轻怕重拈,不读zhān。
宁(nìng)缺毋(wú)滥宁,不读níng。毋,不读wù。
奴颜婢(bì)膝(xī)婢,不读bēi。膝,不读qī。
怒不可遏(è)遏,不读yè。
排忧解难(nàn)难,不读nán。
否(pǐ)极泰来否,不读fǒu。
破绽(zhàn)百出绽,不读dìng。
气息奄奄(yǎn yǎn)奄奄,不读yān yān。
牵强(qiǎng)附会强,不读qiáng。
强(qiǎng)人所难强,不读qiáng。
翘(qiáo)足而待翘,不读qiào。
锲(qiè)而不舍(shě)锲,不读qì。舍,不读shè。
情不自禁(jīn)禁,不读jìn。
如法炮(páo)制炮,不读pào。
乳臭(xiù)未干臭,不读chòu。
色厉内荏(rěn)荏,不读rèn。
僧(sēng)多粥少僧,不读zēng。
歃(shà)血为盟歃,不读chā。
胜券(quàn)在握券,不读juàn。
恃(shì)强凌弱恃,不读chí。
数(shuò)见不鲜(xiān)数,不读shù。鲜,不读xiǎn。
肆无忌惮(dàn)惮,不读dān。
提纲挈(qiè)领挈,不读xié或qì。
挑拨离间(jiàn)间,不读jiān。
同仇敌忾(kài)忾,不读qì。
唾(tuò)手可得唾,不读chuí。
妄自菲(fěi)薄(bó)菲,不读fēi。薄,不读báo。
望风披(pī)靡(mǐ)披,不读pēi靡,不读mí。
为(wèi)虎作伥(chāng)为,不读wéi。伥,不读cháng。
温情脉脉(mò mò)脉脉,不读mài mài。
相形见绌(chù)绌,不读zhuó。
相(xiàng)机行事相,不读xiāng。
枵(xiāo)腹从公枵,不读hào。
心广体胖(pán)胖,不读pàng。
兄弟阋(xì)墙阋,不读ní。
徇(xùn)情枉法徇,不读xún。
偃(yǎn)旗息鼓偃,不读yàn。
杳(yǎo)无音信杳,不读miǎo。
一唱一和(hè)和,不读hé。
一丘之貉(hé)貉,不读hào或luò。
一抔(póu)黄土抔,不读bēi。
一曝(pù)十寒曝,不读bào。
衣(yì)锦还乡衣,不读yī。
有恃(shì)无恐恃,不读chí。
鹬(yù)蚌相争鹬,不读jú。
臧(zāng)否(pǐ)人物臧,不读zàng。否,不读fǒu。
卓(zhuó)有成效卓,不读zhuō。
恣(zì)意妄行恣,不读zī。
自怨自艾(yì)艾,不读ài。
众擎(qíng)易举擎,不读j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