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8回
盼情郎佳人占鬼卦
烧夫灵和尚听声

话说西门庆自从娶了孟玉楼在家,新婚燕尔,两人如胶似漆,十分亲密。恰逢陈宅派文嫂儿来通信,说六月十二日就要把大姐娶过门。西门庆急急忙忙赶制,也没能造出床来,就把孟玉楼陪嫁来的一张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给大姐当了陪嫁。三朝九日的各种仪式,足足忙乱了一个多月,期间都没往潘金莲家去。

这可把潘金莲急坏了,天天倚着门盼,望眼欲穿。她让王婆去西门庆门口找,门口的小厮知道是潘金莲派来的,大多不理睬。潘金莲盼得更紧了,见王婆空手而回,又叫小女儿迎儿上街去寻。那小丫头哪敢进西门庆那深宅大院?只在门口徘徊张望,没见到西门庆就回来了。回到家,潘金莲劈头盖脸就骂她没用,还让她跪着。一直饿到晌午,也不给她饭吃。

当时正是三伏天,天气炎热,潘金莲怕热,吩咐迎儿烧好水,准备洗澡。又做了一笼裹馅肉角儿,等着西门庆来吃。她身上只穿着薄纱短衫,坐在小凳上,盼不见西门庆,骂了几句负心贼。一时没了情绪,用纤细的手从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试着打一个相思卦。正是:逢人不敢高声语,暗卜金钱问远人。有《山坡羊》为证:

凌波罗袜,天然生下,红云染就相思卦。似藕生芽,如莲卸花,怎生缠得些儿大!柳条儿比来刚半叉。他不念咱,咱何曾不念他!倚着门儿,私下帘儿,悄呀,空叫奴被儿里叫着他那名儿骂。你怎恋烟花,不来我家!奴眉儿淡淡教谁画?何处绿杨拴系马?他辜负咱,咱何曾辜负他!

潘金莲打了一回相思卦,不觉困倦,就歪在床上睡着了。约一个时辰后醒来,心里正憋着气。迎儿问:“水热了,娘洗不洗澡?”

潘金莲便问:“角儿蒸熟了吗?拿来我看看。”

迎儿连忙拿到房里。潘金莲用纤手一数,原本做了一笼三十个角儿,翻来覆去只数到二十九个,便问:“那一个去哪儿了?”

迎儿道:“我没看见,只怕是娘数错了。”

潘金莲道:“我亲手数了两遍,三十个角儿,是等你爹来吃的。你竟敢偷吃一个?好个嘴馋的奴才,你大碗小碗的饭还填不饱肚子,我做这个是给你吃的吗!”

不由分说,把小妮子剥去身上衣服,拿马鞭子打了二三十下,打得妮子杀猪般嚎叫。又问她:“你不承认,我定打你一百下!”

打得妮子急了,说道:“娘别打了,是我饿极了,偷吃了一个。”

潘金莲道:“你偷了,还敢赖我数错?看样子就是个惹祸的根苗!以前那死鬼在的时候,你就轻的重的学着告状,如今他不在了,还在我跟前装神弄鬼!我非要把你这小奴才的下半截打烂不可!”

打了一阵,让她穿上小衣站起来,吩咐在旁边打扇。打了一会儿扇,潘金莲又说:“贼丫头,把脸伸过来,让我掐你这脸皮两下。”

那小妮子真的把脸伸过去,被潘金莲用尖指甲掐了两道血口子,才饶了她。

过了好一会儿,潘金莲走到镜台前,重新梳妆打扮了一番,站在门帘下。也是天公作美,只见玳安夹着毡包,骑着马,从潘金莲门口经过。潘金莲叫住他,问他往哪里去。这小厮说话机灵,常跟着西门庆来潘金莲家,潘金莲也常给他些好处,所以两人很熟。玳安下马说道:“俺爹让我去守备府送人情。”

潘金莲叫他进门,问道:“你爹家里有什么事,怎么这么久不来露个面?想必是又勾搭了哪个甜心头儿了。”

玳安道:“俺爹没再勾搭别人,只是这几日家里事忙,脱不开身来看六姨。”

潘金莲道:“就算家里有事,也不能把我丢在一边半个月,连个音信都没有!分明是没把我放在心上。”

又问玳安:“到底有什么事?你跟我说。”

那小厮只是嘻嘻笑,不肯说。潘金莲见他笑得蹊跷,越发追问:“到底是什么事?”

玳安笑道:“就说有那么回事罢了,六姨何必这么刨根问底呢?”

潘金莲道:“好个小油嘴,你不对我说,我就一辈子恼你。”

小厮道:“我跟六姨说,六姨可千万别对爹说是我说的。”

潘金莲道:“我绝对不对他说。”

玳安这才把家中娶孟玉楼的事,从头到尾告诉了一遍。潘金莲不听则已,一听不由得泪珠顺着香腮流了下来。玳安慌了,说道:“六姨,原来你这么心胸狭窄,我怪不得不敢对你说。”

潘金莲倚着门,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玳安,你不知道,我和他从前那般恩情,如今怎么说抛弃就抛弃了。”

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玳安道:“六姨,你何苦这样?家里俺娘也不管他呀。”

潘金莲便道:“玳安,你听我说:那坏蛋心术不正,一个月不来。我那绣着鸳鸯的被子,空了三十夜。他心思变了,我却痴心不改,当初真不该对他那么热乎。常言道,容易得到的也容易舍弃。兴,是过去了;缘,也就这样了。”

说完又哭了起来。玳安道:“六姨,你别难过。俺爹说不定这两天就来了,等他生日的时候总会来的。你写几个字,我替你捎去,俺爹看了,肯定就来了。”

潘金莲道:“一定得麻烦你,请他来。等明天,我给你做双好鞋穿。我这儿也等着他来,给他祝寿呢。他要是不来,我就找你这小油嘴算账。”

说完,让迎儿把桌上蒸好的角儿装了一碟,打发玳安吃茶。一面走进房里,取过一幅花笺,又轻轻拈起玉笔,慢慢研着墨,不一会儿,写了一首《寄生草》词:

将奴这知心话,付花笺寄与他。想当初结下青丝发,门儿倚遍帘儿下,受了些没打弄的耽惊怕。你今果是负了奴心,不来还我香罗帕。

写好后,叠成一个方胜,封好,交给玳安收着,说道:“务必多替我问候他。等他生日,千万来一趟。我在这里专门等着。”

那玳安吃了点心,潘金莲又给了他几十文钱。临出门上马时,潘金莲道:“你到家见了你爹,就说六姨把你好一顿骂。他要是不来,你就说六姨明天坐轿子亲自去。”

玳安道:“六姨,这可真是卖粉团的撞见敲板儿的蛮子叫冤屈——纯属麻烦事。”

说完,骑马走了。

潘金莲日复一日地等着,却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七月快过完了,到了她生日这天。她挨一天像过了三个秋天,盼一夜如熬了半个夏天,始终等不到消息。不由得暗暗咬着银牙,眼中泛起泪光。到了晚上,只得又叫王婆来,安排酒肉给她吃了,从头上拔下一根金头银簪子给她,求她去西门庆家请他来。王婆道:“这时候,茶前酒后的,他肯定不来了。等我明天一早去请他吧。”

潘金莲道:“干娘,你一定要记在心上,别忘了!”

婆子道:“我管着这事儿,怎会耽误了你的事?”

这婆子没好处是不肯办事的,得了这根簪子,吃得醉醺醺,红光满面地回家了。

且说潘金莲在房里,用香料薰着鸳鸯被,轻轻剔着银灯,睡不着觉,不住地长吁短叹。正是:得多少琵琶夜久殷勤弄,寂寞空房不忍弹。于是独自弹着琵琶,唱了一个《绵搭絮》:

谁想你另有了裙钗,气的奴似醉如痴,斜倚定帏屏故意儿猜,不明白。怎生丢开?传书寄柬,你又不来。你若负了奴的恩情,人不为仇天降灾。

潘金莲一夜翻来覆去,没合眼。好不容易盼到天明,就派迎儿:“去隔壁看看王奶奶去请你爹了没有?”

迎儿去了没多久,回来禀报:“王奶奶一早就出去了。”

再说那婆子早晨出门,来到西门庆门口打听,都说不知道。在对门墙脚下等了好一阵子,只见傅伙计来开铺子。婆子上前施了个万福:“请问一声,大官人在家吗?”

傅伙计道:“你老人家找他有什么事?幸好问我,换了别人还真不知道。大官人昨天过生日,在家请客,喝了一天酒,晚上拉着朋友们去了妓院,一夜都没回家。你到那儿去找他吧!”

这婆子告辞后,出了县前街来到东街口,正要往妓院那条巷子里去。只见西门庆骑着马从东边远远而来,两个小厮跟随着,此时他宿醉未醒,醉眼朦胧,身子前摇后晃。被婆子高声叫道:“大官人,少吃些酒呀!”

话说西门庆自从娶了孟玉楼在家,新婚燕尔,两人如胶似漆,十分亲密。恰逢陈宅派文嫂儿来通信,说六月十二日就要把大姐娶过门。西门庆急急忙忙赶制,也没能造出床来,就把孟玉楼陪嫁来的一张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给大姐当了陪嫁。三朝九日的各种仪式,足足忙乱了一个多月,期间都没往潘金莲家去。

这可把潘金莲急坏了,天天倚着门盼,望眼欲穿。她让王婆去西门庆门口找,门口的小厮知道是潘金莲派来的,大多不理睬。潘金莲盼得更紧了,见王婆空手而回,又叫小女儿迎儿上街去寻。那小丫头哪敢进西门庆那深宅大院?只在门口徘徊张望,没见到西门庆就回来了。回到家,潘金莲劈头盖脸就骂她没用,还让她跪着。一直饿到晌午,也不给她饭吃。

当时正是三伏天,天气炎热,潘金莲怕热,吩咐迎儿烧好水,准备洗澡。又做了一笼裹馅肉角儿,等着西门庆来吃。她身上只穿着薄纱短衫,坐在小凳上,盼不见西门庆,骂了几句负心贼。一时没了情绪,用纤细的手从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试着打一个相思卦。正是:逢人不敢高声语,暗卜金钱问远人。有《山坡羊》为证:

凌波罗袜,天然生下,红云染就相思卦。似藕生芽,如莲卸花,怎生缠得些儿大!柳条儿比来刚半叉。他不念咱,咱何曾不念他!倚着门儿,私下帘儿,悄呀,空叫奴被儿里叫着他那名儿骂。你怎恋烟花,不来我家!奴眉儿淡淡教谁画?何处绿杨拴系马?他辜负咱,咱何曾辜负他!

潘金莲打了一回相思卦,不觉困倦,就歪在床上睡着了。约一个时辰后醒来,心里正憋着气。迎儿问:“水热了,娘洗不洗澡?”

潘金莲便问:“角儿蒸熟了吗?拿来我看看。”

迎儿连忙拿到房里。潘金莲用纤手一数,原本做了一笼三十个角儿,翻来覆去只数到二十九个,便问:“那一个去哪儿了?”

迎儿道:“我没看见,只怕是娘数错了。”

潘金莲道:“我亲手数了两遍,三十个角儿,是等你爹来吃的。你竟敢偷吃一个?好个嘴馋的奴才,你大碗小碗的饭还填不饱肚子,我做这个是给你吃的吗!”

不由分说,把小妮子剥去身上衣服,拿马鞭子打了二三十下,打得妮子杀猪般嚎叫。又问她:“你不承认,我定打你一百下!”

打得妮子急了,说道:“娘别打了,是我饿极了,偷吃了一个。”

潘金莲道:“你偷了,还敢赖我数错?看样子就是个惹祸的根苗!以前那死鬼在的时候,你就轻的重的学着告状,如今他不在了,还在我跟前装神弄鬼!我非要把你这小奴才的下半截打烂不可!”

打了一阵,让她穿上小衣站起来,吩咐在旁边打扇。打了一会儿扇,潘金莲又说:“贼丫头,把脸伸过来,让我掐你这脸皮两下。”

那小妮子真的把脸伸过去,被潘金莲用尖指甲掐了两道血口子,才饶了她。

过了好一会儿,潘金莲走到镜台前,重新梳妆打扮了一番,站在门帘下。也是天公作美,只见玳安夹着毡包,骑着马,从潘金莲门口经过。潘金莲叫住他,问他往哪里去。这小厮说话机灵,常跟着西门庆来潘金莲家,潘金莲也常给他些好处,所以两人很熟。玳安下马说道:“俺爹让我去守备府送人情。”

潘金莲叫他进门,问道:“你爹家里有什么事,怎么这么久不来露个面?想必是又勾搭了哪个甜心头儿了。”

玳安道:“俺爹没再勾搭别人,只是这几日家里事忙,脱不开身来看六姨。”

潘金莲道:“就算家里有事,也不能把我丢在一边半个月,连个音信都没有!分明是没把我放在心上。”

又问玳安:“到底有什么事?你跟我说。”

那小厮只是嘻嘻笑,不肯说。潘金莲见他笑得蹊跷,越发追问:“到底是什么事?”

玳安笑道:“就说有那么回事罢了,六姨何必这么刨根问底呢?”

潘金莲道:“好个小油嘴,你不对我说,我就一辈子恼你。”

小厮道:“我跟六姨说,六姨可千万别对爹说是我说的。”

潘金莲道:“我绝对不对他说。”

玳安这才把家中娶孟玉楼的事,从头到尾告诉了一遍。潘金莲不听则已,一听不由得泪珠顺着香腮流了下来。玳安慌了,说道:“六姨,原来你这么心胸狭窄,我怪不得不敢对你说。”

潘金莲倚着门,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玳安,你不知道,我和他从前那般恩情,如今怎么说抛弃就抛弃了。”

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玳安道:“六姨,你何苦这样?家里俺娘也不管他呀。”

潘金莲便道:“玳安,你听我说:那坏蛋心术不正,一个月不来。我那绣着鸳鸯的被子,空了三十夜。他心思变了,我却痴心不改,当初真不该对他那么热乎。常言道,容易得到的也容易舍弃。兴,是过去了;缘,也就这样了。”

说完又哭了起来。玳安道:“六姨,你别难过。俺爹说不定这两天就来了,等他生日的时候总会来的。你写几个字,我替你捎去,俺爹看了,肯定就来了。”

潘金莲道:“一定得麻烦你,请他来。等明天,我给你做双好鞋穿。我这儿也等着他来,给他祝寿呢。他要是不来,我就找你这小油嘴算账。”

说完,让迎儿把桌上蒸好的角儿装了一碟,打发玳安吃茶。一面走进房里,取过一幅花笺,又轻轻拈起玉笔,慢慢研着墨,不一会儿,写了一首《寄生草》词:

将奴这知心话,付花笺寄与他。想当初结下青丝发,门儿倚遍帘儿下,受了些没打弄的耽惊怕。你今果是负了奴心,不来还我香罗帕。

写好后,叠成一个方胜,封好,交给玳安收着,说道:“务必多替我问候他。等他生日,千万来一趟。我在这里专门等着。”

那玳安吃了点心,潘金莲又给了他几十文钱。临出门上马时,潘金莲道:“你到家见了你爹,就说六姨把你好一顿骂。他要是不来,你就说六姨明天坐轿子亲自去。”

玳安道:“六姨,这可真是卖粉团的撞见敲板儿的蛮子叫冤屈——纯属麻烦事。”

说完,骑马走了。

潘金莲日复一日地等着,却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七月快过完了,到了她生日这天。她挨一天像过了三个秋天,盼一夜如熬了半个夏天,始终等不到消息。不由得暗暗咬着银牙,眼中泛起泪光。到了晚上,只得又叫王婆来,安排酒肉给她吃了,从头上拔下一根金头银簪子给她,求她去西门庆家请他来。王婆道:“这时候,茶前酒后的,他肯定不来了。等我明天一早去请他吧。”

潘金莲道:“干娘,你一定要记在心上,别忘了!”

婆子道:“我管着这事儿,怎会耽误了你的事?”

这婆子没好处是不肯办事的,得了这根簪子,吃得醉醺醺,红光满面地回家了。

且说潘金莲在房里,用香料薰着鸳鸯被,轻轻剔着银灯,睡不着觉,不住地长吁短叹。正是:得多少琵琶夜久殷勤弄,寂寞空房不忍弹。于是独自弹着琵琶,唱了一个《绵搭絮》:

谁想你另有了裙钗,气的奴似醉如痴,斜倚定帏屏故意儿猜,不明白。怎生丢开?传书寄柬,你又不来。你若负了奴的恩情,人不为仇天降灾。

潘金莲一夜翻来覆去,没合眼。好不容易盼到天明,就派迎儿:“去隔壁看看王奶奶去请你爹了没有?”

迎儿去了没多久,回来禀报:“王奶奶一早就出去了。”

再说那婆子早晨出门,来到西门庆门口打听,都说不知道。在对门墙脚下等了好一阵子,只见傅伙计来开铺子。婆子上前施了个万福:“请问一声,大官人在家吗?”

傅伙计道:“你老人家找他有什么事?幸好问我,换了别人还真不知道。大官人昨天过生日,在家请客,喝了一天酒,晚上拉着朋友们去了妓院,一夜都没回家。你到那儿去找他吧!”

这婆子告辞后,出了县前街来到东街口,正要往妓院那条巷子里去。只见西门庆骑着马从东边远远而来,两个小厮跟随着,此时他宿醉未醒,醉眼朦胧,身子前摇后晃。被婆子高声叫道:“大官人,少吃些酒呀!”

王婆上前一把扯住马嚼环。西门庆醉醺醺地问:“你是王干娘?你来想必是六姐找我?”

那婆子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西门庆道:“小厮回家跟我说了,我知道六姐恼我呢,我这就去。”

西门庆便跟着王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一路说着话往潘金莲家去。

到了妇人家门口,王婆先进去通报:“大娘子恭喜,亏得老身,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大官人请来了。”

妇人听说他来了,仿佛天上掉下来一般,连忙出房迎接。西门庆摇着扇子走进来,带着几分醉意,向妇人作揖。妇人还了万福,说道:“大官人真是贵人难见!怎么把我丢在一边,这么久不来露个面?家里有新娘子陪着,如胶似漆,哪里还想得起奴家!”

西门庆道:“你别听人胡说,哪来的新娘子!只因小女出嫁,忙了几日,没闲工夫来看你。”

妇人道:“你还哄我!你若不是喜新厌旧,另有别人,就指着自己硬朗身子发个誓,我才信你。”

西门庆道:“我若负了你,就生碗口大的疔疮,害三五年黄病,被扁担粗的蛆虫叮烂口袋。”

妇人道:“负心的贼!扁担粗的蛆虫叮口袋,跟你有什么关系?”

一手把他头上那顶新缨子瓦楞帽抓下来,往地上一丢。王婆慌忙捡起来放在桌上,说道:“大娘子,都怪老身没早点请大官人来,一来就闹成这样。”

妇人又从他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拿在手里看,是一根油金簪,上面刻着两行字:“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这原是孟玉楼带来的,妇人却猜是哪个唱曲儿的送他的,一把夺过塞进袖子,说道:“你还说没变心!我给你的簪子哪儿去了?”

西门庆道:“你那根簪子,前日喝醉了从马上跌下来,帽子掉了,头发散开,再找就没了。”

妇人伸手在西门庆脸边弹了个响指,道:“哥哥呀,你醉得眼都花了,哄三岁小孩儿也不信!”

王婆在旁插嘴道:“大娘子别见怪!大官人啊,他就是四十里地外见蜜蜂拉屎都看得清,出门却能被獭象绊倒,原来只看远不看近。”

西门庆道:“她正烦着我,你还来打趣。”

妇人见他手里拿着一把红骨细洒金、金钉铰的川扇,取过来对着亮处一照。她向来通晓风月之事,见扇上满是牙咬的小窟窿,便疑心是哪个俏人与他调情留下的,不由分说,两把就把扇子折了。西门庆想救时,已经扯烂了,说道:“这扇子是我朋友卜志道送的,一直收着没敢用,今天才拿出来三天,就被你扯烂了。”

妇人奚落了他一阵,迎儿端茶来,妇人便叫迎儿放下茶托,给西门庆磕头。王婆道:“你们俩吵了这半天也够了,别耽误了正事。老身去厨房忙活了。”

妇人一边吩咐迎儿,把预先备好给西门庆祝寿的酒肴整理好,拿到房里摆在桌上;一边从箱子里取出给西门庆的寿礼,用盘子盛着放在面前给他看——一双玄色段子鞋,一双挑线香草边、绣着松竹梅花岁寒三友的酱色段子护膝,一条纱绿潞绸、里子是水光绢的紫线带,里面装着排草玫瑰花兜肚,还有一根并头莲瓣簪,簪上刻着一首五言四句诗:“奴有并头莲,赠与君关髻。凡事同头上,切勿轻相弃。”

西门庆一见满心欢喜,一把搂过妇人亲了亲,说道:“真没想到你这般聪慧!”

妇人教迎儿执壶,斟了一杯酒,自己花枝招展地,像插烛似的磕了四个头。西门庆连忙把她拉起来,两人并肩而坐,交杯换盏地喝起酒来。王婆陪着喝了几杯,喝得脸红扑扑的,便告辞回家了。

两人自在取乐玩耍,妇人陪着西门庆喝了许久酒,眼看天色渐晚:密云笼罩着傍晚的山峦,暗雾锁住广阔的天空。群星与皓月争相辉映,绿水和青天同是一片碧色。僧人投宿古寺,深林中乌鸦呱呱飞叫;行人奔向荒村,街巷里狗儿汪汪乱吠。

西门庆吩咐小厮把马送回家,就在妇人家歇了。到了晚上,两人尽情缠绵,毫无节制。

常言道“乐极生悲”。光阴飞逝,且说武松领了知县的书信礼物,离了清河县,直奔东京朱太尉处,呈上书信礼物,交割了箱驮。等了几日,讨到回书,便带领一行人回山东。去时是三四月,回来已是初秋,路上雨水连绵,耽搁了时日,前后往返有三个月光景。他在路上总觉得心神不宁、恍惚不安,便先派了个土兵回去向知县禀报,又私下寄了封家书给哥哥武大,说自己八月内准能回来。

那土兵先给知县递了禀帖,然后径直去寻武大。巧的是,王婆正在武大门口。土兵见门关着,刚要叫门,王婆便问:“你找谁?”

土兵道:“我是武都头派来给她哥哥送书信的。”

王婆道:“武大郎不在家,去上坟了。你有书信交给我,等他回来我递给他,一样的。”

土兵上前作了个揖,从身上取出家书交给王婆,匆匆骑上马走了。

王婆拿着书信,从后门来到妇人家。原来妇人和西门庆疯玩了半夜,快到饭点还没起床。王婆叫道:“大官人、娘子快起来,有话跟你们说!武二派土兵寄信给他哥哥,说他不久就到。我把信接了,打发土兵走了。你们可得早点做打算,不能耽搁了。”

西门庆一听,顿时如遭雷击,只觉得头顶的八块顶梁骨都要裂开,仿佛泼了半桶冰雪在身上,慌忙和妇人爬起来穿好衣服,请王婆到房里坐下,取出书信给西门庆看。信中说武松不过中秋就回家,两人吓得慌了手脚,说道:“这可怎么办?干娘快想办法遮掩遮掩,我们一定重谢,绝不会忘。我们俩如今情深似海,实在分不开,武二那厮回来,岂不是要拆散我们?”

王婆道:“大官人,这有什么难的!我前日就说过,‘幼嫁从亲,后嫁由身’,自古叔嫂不通往来。如今武大死了快百天了,大娘子请几个和尚,把灵牌烧了。趁武二还没到家,大官人备一顶轿子把她娶过去。等武二那厮回来,我自有话说,他敢怎么样?这样你们俩就能一辈子安稳度日,岂不是好!”

西门庆道:“干娘说得是。”

当天西门庆和妇人吃过早饭,约定八月初六是武大百日,请僧人来烧灵;初八晚上,西门庆就把妇人娶回家。三人计议妥当,没多久,玳安牵马来接西门庆,他便回家去了,这里不再细说。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八月初六。西门庆拿了几两碎银子来到妇人家,让王婆去报恩寺请了六个和尚,在家做水陆道场,超度武大,晚上除灵。道人头天五更就挑着经担来,布置道场、悬挂佛像;王婆陪着厨子在灶上准备斋饭;西门庆当天就在妇人家歇了。没多久,和尚们来了,摇响灵杵、打起鼓钹,诵经忏、做法事,这些就不细说了。

且说潘金莲哪里肯斋戒,陪着西门庆睡到日头老高还不起。直到和尚请斋主拈香签字、证盟礼佛,妇人才起身梳洗,穿着素净衣服来到佛前参拜。众和尚见了武大这老婆,一个个都乱了佛性禅心,管不住心猿意马,七颠八倒,酥成一团——

班首和尚轻狂得念错佛号,维摩法师昏乱得读错经文。烧香的行者推倒了花瓶,秉烛的头陀拿错了香盒。宣盟表白的把“大宋国”错说成“大唐国”,忏罪的阇黎把“武大郎”差点念成“武大娘”。长老心慌意乱,打鼓时错拿了徒弟的手;小沙弥春心荡漾,敲罄槌时砸破了老僧的头。从前的苦行一时全忘,再多金刚也降不住这欲念。

妇人在佛前烧了香、签了字、拜完佛,回房继续陪着西门庆,摆上荤腥酒席,只顾取乐。西门庆吩咐王婆:“有事你自己应付着,别让他们来打扰六姐。”

婆子哈哈大笑道:“你们俩只管受用,有老娘跟那些秃驴周旋呢。”

且说那些和尚见了武大老婆那娇俏模样,都暗暗记在心里。到午间回寺歇晌后再过来时,妇人正和西门庆在房里饮酒作乐。原来妇人的卧房与佛堂只隔一道板壁。有个僧人先到,走到妇人窗下的水盆边洗手,忽然听见房里妇人发出颤巍巍、柔绵绵的声音,时而呻吟,时而哼唧,仿佛在做那男女之事。他便借着洗手的由头,站在原地细听,只听得妇人口中喘着气叫道:“达达,你只管折腾到几时?只怕被和尚听见了。饶了奴吧,快些停了罢!”

西门庆道:“你且别急!我还要在那盖子上再烧一下呢!”

没想到这些话全被这秃驴听了去,听得他心里乐开了花。后来众和尚到齐,吹吹打打做起法事来,这事便一个传一个,都知道房里有汉子和婆娘在厮混,一个个不由得手舞足蹈,心不在焉。

等到佛事做完,晚上送灵化财出去时,妇人早已卸了孝髻,当即就把灵牌和佛像一起烧了。那贼秃冷不丁瞥见帘子里有个汉子和婆娘影影绰绰地并肩站着,想起白天听见的那些勾当,只顾着胡乱打鼓敲钹个不停。一阵风把长老的僧伽帽刮到地上,露出光溜溜的青头皮,他也不去捡,只顾着推钹打鼓,笑得前仰后合。王婆见状叫道:“师父,纸马都烧过了,还只顾敲打什么?”

和尚答道:“还有纸炉盖子上没烧过呢。”

西门庆听见,连忙让王婆快些打发工钱给他们。长老道:“请斋主娘子出来谢过。”

妇人道:“干娘说免了吧。”

众和尚齐声道:“不如就饶了吧。”

说着,一群人嬉笑着走了。正是: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有诗为证:

妇烧灵志不平,
阇黎窃壁听声。

果然佛法能消罪,
亡者闻之亦惨魂。 jdGyLn6trgD/63OnS3JWG5JdR2fNZb6p9Peism+GazK0B91y92gYgon56X8Enl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