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招
正确引导孩子的异性交往

教子小案例

先看下面一段母子对话:

一天儿子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半天了,妈妈以为他睡着了。谁知“扑哧”一声,他笑出了声,吓了妈妈一跳。

“怎么还没有睡着?有什么高兴事吗?”

“没有,妈妈。”只见他继续闭着眼,嘴角荡漾着笑意。

“高兴的事情和妈妈分享分享吧,宝贝。”

“真的没有,妈妈。”

这小子一定有什么事不愿意和妈妈说。

过一会儿,他就憋不住了。“妈妈,我们班一个人老亲我。”

“啊!”妈妈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问他,“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她见我总撅着嘴‘呒啊’、‘呒啊’的。”

这差一点儿把他妈妈吓一大跳。

“哦,这是别的同学看见你学习非常好、品德非常好,对你友好的表示。”

“那,妈妈,如果我想对别人友好,可不可以亲他(她)?”

“最好不要用这种方式,孩子,你可以向他学习,和他一起做游戏。和女孩不要有过于亲近的行为。”妈妈轻轻地引导着孩子,心中很是忐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

“妈妈,那我为什么可以亲你呢?”

“因为妈妈是你的亲人,亲人之间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亲爱之情。你看,妈妈抚摸你,拥抱你,都是表示妈妈很爱你。”

“哦,妈妈,我知道了。”

母子俩对完话后,孩子一会儿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高手出招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般孩子长到3岁时,就已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了,他们对同龄儿童发生兴趣并且需要找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他们心目中,这时的男女伙伴并无什么差别,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天真纯洁的,认为只要能在一起学习玩耍就是好朋友。一般来说,6~12岁的孩子的异性心理有两个阶段:两小无猜期——7、8岁以前;异性疏远期——女孩9~11、12岁,男孩11~12、13岁。在异性疏远期,由于男女生理差别日益明显,从而加速了性别角色的认识,“男女有别”使双方感到害羞和不安,于是在接触中出现了短暂的疏远。

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有很多好处:可以使孩子消除性别的神秘感,培养自由交往、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各自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成人禁止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会使孩子对异性产生神秘感,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孩子也失去了与异性交往、学习的机会,使其以后可能因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而导致对社会不能很好地适应。

当然家长朋友们也需要注意,孩子的异性交往也是需要引导的,对与异性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家长应该及早加以纠正。比如男女孩子之间过于亲昵的行为,一般来说这样的行为不应该用大人的标准来判断,但不意味着这样就无所谓。第一,应该告诉孩子男女孩子之间的友谊与同性的友谊是有区别的,从而从小培养男女有别但又大方交流的习惯。第二,应防止孩子性别错位。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都已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3~6岁是孩子性别认定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交往中喜欢模仿异性伙伴的行为、服饰等(一般指男孩模仿女孩子),就要引起注意。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想把他当做异性孩子的言行,如果有,尽快纠正。要按孩子的性别给孩子起名字、打扮,要告诉孩子,他的性别正合父母心意。此外,家长也应该注重孩子性别个性的培养。比如女孩子应该告诉她注意自己举止应文雅;男孩子应该告诉他应大度宽容,特别是不应该欺负力气小的女孩或者年纪小的弟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异性之间的交往会有很多朦胧的感觉。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问题虽超出了本书讲述孩子的年龄范围,但这里也随便提一下,只要从小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友谊,自觉维护其友谊的本质,以及告诉孩子恋爱是特定年龄时的事情,早恋的问题一般可以避免。 nsyrweLdnIgJXEIV7vGqsRFBKu9gGq8CvsIx5WQddOqvsjj6DpFxa5aew+o6JK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