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 |
![]() 大篆 |
![]() 小篆 |
![]() 隶书 |
![]() 楷体 |
犬以鼻嗅。
《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嗛于鼻
”。
臭
,禽走
,臭而知其迹者
,犬也。从犬从自
。
会意字。甲骨文的结构:
(自,鼻)+
(犬),表示犬以鼻嗅。籀文和小篆都将上部写作“自”,表示鼻子部件的逐渐简化。隶变楷后写作“臭”,沿袭至今。
海上逐臭
比喻人嗜好怪僻。《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