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 |
![]() 金文 |
![]() 大篆 |
![]() 小篆 |
![]() 隶书 |
![]() 楷体 |
圈养牲畜的围栏。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牢,闲
,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
。取其四周帀也
。
会意字。其甲骨文、金文字形都是围栏包围着牛,其小篆外围是“夂”,里边是“牛”,加一门栓。隶书平直,简体字沿袭这种结构,写作“牢”。
画地为牢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亦作“划地为牢”。“牢”本是牛羊的圈,后引申为牢狱。相传皋陶在掌管司法时,在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站在圈中,以示惩罚,从此就有了牢狱。“皋陶造狱,划地为牢”的说法流传下来。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