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 |
![]() 小篆1 |
![]() 小篆2 |
![]() 楷体 |
蚕茧。
《后汉书·列女传》:“生自蚕茧。”
茧
,蚕衣也
。从糸
,从虫
,黹省
。
指事字。金文:
(艸)+
(虫),上下结构,强调虫头,表示丝来自虫的头部。籀文另造形声字,有两部分:
(糸,即丝)+
(见),从糸,见声。茧的异体字“絸”由此而来。小篆则复杂的多:有代表蚕须的
,后误写为“艹”;代表封闭外壳的
;代表细丝的
和代表蚕虫的
。茧的异体字“繭”由此而来。楷书除此之外又增加了“茧”的写法,被收入简体字中。
瓮样茧
出自《列仙传·园客》:济阳人园客,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欲以女妻之,客终不愿。园客善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只以其果实为生。一天,有只五色蛾停到香树上,园客把它收起来,用布垫着,蛾生了桑蚕。到蚕结茧时,有仙女夜至,自称是他的妻子,帮助他养蚕。最后收获了一百二十头蚕茧,个个大如瓮,一只茧的丝要六十天才能抽尽。等丝抽完,园客与仙女也都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