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1 |
![]() 甲骨文2 |
![]() 小篆 |
![]() 隶书 |
![]() 楷体 |
害人的毒虫。
《周礼·秋官·庶氏》:“掌除毒蛊。”
蛊
,腹中虫也
。《春秋传》曰
:“皿虫为蛊
。”“晦淫之所生也
。”臬桀死之鬼亦为蛊
。从虫从皿。皿,物之用也。
会意字。甲骨文的“蛊”字,是两条虫+一个器皿的形象,从䖵、从皿。意思是把很多虫子放到器皿里。有的甲骨文将虫的数量减为一条。篆文繁化,从蟲、从皿。隶书变楷书后写作“蠱”,今天的简化字更接近古体。
蛇蛊
蛊虫的制作很多典籍中都有提及,大同小异。如《隋书·地理志下》中所述:“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这种传说很贴近早期甲骨文的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