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 3 章 卷二 地理部(一)

疆域

九州

人皇氏兄弟九人,分天下为九州,梁、兖、青、徐、荆、雍、冀、豫、扬是也。至舜时,以冀、青地广,分冀东恒山之地为并州,分东北之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又分青之东北为登州,共成十二州。

历代方舆

商九州,周亦九州。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分天下为十三部。三国蜀制巴蜀,置二州。吴北据江、南尽海,置五州。魏据中原,置十二州。晋制十九州。唐分十道,玄宗分十五道。宋分二十三路,元置十二省,又分天下为二十三道。明分两直隶、十三省。

吴越疆界

钱王以苏州平望为界,据浙闽,共一十四州。古扬州所辖之地,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凡六省。古会稽所辖之地,浙江除温、台,九府:杭、嘉、湖、处、宁、绍、金、衢、严;福建除福州,七府:漳、泉、汀、兴、建、延、邵;南直隶苏、松、常、镇四府,共二十府。会稽郡驻匝苏州府。

二周

镐京为西周,洛阳为东周。

两都

前汉都长安,曰西都;东汉都洛阳,曰东都。

蜀三都

成都、新都、广都。

魏五都

魏因汉祚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所居,长安为西京之遗迹,邺为王业之本基,故号五都。

三辅

长安以京兆、冯翊、扶风为三辅;宋都汴梁,以郑州、滑州、汝州为三辅。

三亳

曹州考城县曰北亳,西京谷熟县曰南亳,西京偃师县曰西亳。

三吴

苏州曰东吴,润州曰中吴,湖州曰西吴。

三楚

江陵曰南楚,徐州曰西楚,苏州曰东楚。

三齐

临淄曰东齐,博阳曰济北,蓬州即墨曰胶东。

三蜀

成都为蜀都,汉高分置汉广,汉武分置犍为。

三晋

赵都邯郸,魏都大梁,韩都郑,三家皆晋卿,故曰三晋。

三秦

章邯都废丘,司马欣都栎阳,董翳都高奴,三人皆秦降将,项羽分关中地以王之,曰三秦。

三虢

太阳曰北虢,荥阳曰东虢,雍州曰西虢。

三越

吴越杭州、闽越福州,南越广州。

三巴

渝州为巴中,绵州为巴西,归夔、鱼复、云安为巴东。

三湘

曰湘乡,曰湘潭,曰湘原,在湖南,属潭州。

三河

周都曰河南,商都曰河内,尧都曰河东。

四京

开封曰东京,河内曰西京,应天曰南京,大名曰北京。

四辅

唐都长安,以同州、华州、岐州、蒲州为四辅。

四川

成都为西川,潼州为东川,利州为北川,夔州为南川。

五服

《禹贡》:五服,曰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每服五百里,计二千五百里。

九服

周九服,曰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谓之服者,责以服事天子为职也。

百二山河

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故曰百二山河。

九边

明朝设以限华夷。洪武初设重镇六,曰宣府,曰大同,曰甘肃,曰辽东,曰延绥,曰宁夏;永乐初增设蓟州;正统间又增榆林、固原,是为九边。

六关

直隶三关,曰居庸,曰紫荆,曰倒马。山西三关,曰雁门,曰宁武,曰偏头。

陶唐九州

冀州,《禹贡》:帝都之地三面距河,时盖黄河由冀入海也。《释名》:冀州,其地有险有易,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春秋元命苞》曰:昴毕之间为天街,散为冀州,分为赵国,立为常山。 兖州,《禹贡》:济河惟兖州。谓东南据济,西北距河,盖冀之东南也。《元命苞》曰:五星流为兖州。兖之言端也,言阳精端,其气纤杀,分为郑国。 青州,《禹贡》:海岱惟青州。谓东北距海,西南距岱,又在兖之东也。《释名》:青州在东,取生物而青也。《元命苞》曰:虚危之精,流为青州,分为齐国,立为莱山。 徐州,《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谓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又在青州之南也。《元命苞》曰:天弓星司弓弩,流为徐州,别为鲁国。徐之为舒也,言阴牧内雨,安详也。 扬州,《禹贡》,淮海惟扬州。谓北至淮,东南至海。又曰:“江南之气躁劲,厥性轻扬也。”《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立为扬山。荆州,《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谓北距南条前山,南包衡山之阳,盖在扬州之西,而豫州之西南也。《释名》:荆,警也。南蛮数为寇逆,言当警备之也。《元命苞》曰:轸星散为荆州,分为楚国。 豫州:《禹贡》:荆河惟豫州。谓西南至南条荆山,北距大河,盖在冀州之南,荆州之北,徐、兖之西也。《元命苞》曰:钩钤星别为豫州。言地在九州之中,所在常安豫也。 梁州,《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谓东距华山之南,西距黑水,盖在雍州之南,荆州之西也。以西方属金,其气强梁,故曰梁州。当夏殷,为蛮夷之国,至周始并入雍州。雍州,《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谓西距黑水,东距西河,盖在冀州之西,梁州之北。《太康地记》:雍州并得梁州之地,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雍阏,故取名焉。《元命苞》曰:东井鬼星,散为雍州,分为秦国。

虞十二州

九州之外,分设并州,则盖冀之东北无闾之余地也。《元命苞》曰:营室星流为并州,分为郑国,立为朋山。并之言诚也。精全及并,其气勇抗。诚,信也。 幽州,即冀东恒山诸地,盖在北幽昧之地也。《元命苞》曰: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 营州,即青之东北、辽东等处。《释名》:齐卫之地,于天文属营室,故取其名。盖舜为冀、青地广而分之也。

周九州

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薮泽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彭蠡、洞庭、青草、太湖、丹阳也,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盖通以一州之民计之,二分为男,五分为女也,其畜鸟兽,其谷宜稻。 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薮泽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其利丹银齿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鸟兽,其谷宜稻。 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薮泽曰圃田,其川荥雒,其浸波(音诈),其利材漆丝,其民二男二女,其畜宜六扰鸡、豚、犬、马、牛、羊也,其谷宜五种稻、黍、稷、麦、菽也。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其薮泽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沐,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二女,其畜鸡狗,其谷宜稻麦。 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泰山,其薮泽曰大野,其川河,其浸卢维,其利蒲鱼,其民三男三女,其畜六扰,其谷宜四种。 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其薮泽曰弦蒲在沂阳,其川泾,其浸渭洛,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牛马,其谷宜黍稷。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无闾辽东,,其薮泽曰养在莱阳,其川河,其浸时莱芜殷阳,其利鱼盐,其民一男三女,其畜牛马羊豕,其谷宜黍麦稻。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薮泽曰扬纡,其川漳,其浸汾潞汾出汾阳,潞出归德,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牛百,其谷宜黍稷。 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薮泽曰昭余邪在邬,其川池呕夷,其浸涞易,其利布泉,其民二男三女,其畜牛马犬豕羊,其谷宜五种。

秦三十六郡

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郡名曰内史、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琊、齐郡、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后又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凡四十郡。

汉十三部

汉分天下为十三部,每部置刺史,领天下郡国一百三。 司隶校尉领京兆、扶风、冯翊、弘农、河东、河内、河南七郡。豫州刺史领颍川、汝南、沛郡、梁国、鲁国五郡。冀州刺史领魏郡、巨鹿、常山、清河、广平、真定、中山、信都、河间、赵国十郡。兖州刺史领陈留、东郡、山阳、济阴、泰山、城阳、东平七郡。徐州刺史领琅琊、东海、临淮、泗水、楚国五郡。青州刺史领平原、千乘、济南、齐郡、北海、东莱、胶东、高密、川九郡。荆州刺史领南阳、南郡、江夏、桂阳、武陵、零陵、广陵、长沙八郡。扬州刺史领镇江、九江、会稽、丹阳、豫章、六安六郡。益州刺史领汉中、广汉、巴郡、蜀郡、犍为、越、、益州八郡。凉州刺史领安定、北城、陇西、武威、金城、天水、武都、长掖、酒泉、敦煌十郡。并州刺史领太原、上党、上郡、西河、朔方、五原、云中、定裹、雁门九郡。幽州刺史领涿郡、渤海、代郡、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乐浪、玄菟十一郡。交州刺史领海南、郁林、苍梧、交趾、合蒲、九真、日南七郡。

三国州郡

蜀汉全制巴蜀,置二郡,日益州成都、曰梁州汉中,有郡二十。先主初置九郡,曰巴东、曰巴西、曰梓潼、曰河阳、曰文山、曰汉嘉、曰朱提、曰云南、曰涪陵,并得旧汉,曰巴郡、曰广汉、曰犍为、曰、曰越、曰益州、曰汉中、曰永昌、曰南安、曰武都。孙吴北据江南尽海,置州五,曰交州安南、曰广州南海、曰荆州江陵、曰郢州江夏、曰扬州丹阳。孙权置临贺、武昌、朱、新安、卢陵五郡。孙亮又置临川、临海、衡阳、湘东四郡。孙休又置天门、建平、合浦三郡。孙皓置始安、始兴、邵陵、安成、新昌、武平、九德、吴兴、平阳、桂林、荥阳十一郡。因立宜阳一郡,并汉十八郡,共四十三郡。 魏据中原,有州十二,曰司隶河南、曰豫州谯、曰荆州襄阳、曰兖州武威、曰青州临淄、曰徐州彭城、曰凉州天水、曰秦州上、曰冀州代郡、曰幽州范阳、曰并州晋阳、曰扬州寿春。

晋十九州

曰司州河南、曰兖州濮阳、曰豫州项城、曰冀州赵郡、曰并州晋阳、曰青州临淄、曰徐州彭城、曰荆州江陵、曰扬州初寿春,后建业、曰雍州京兆、曰秦州上、曰益州成都、曰梁州南郑、曰宁州云南、曰幽州范阳、曰平州昌黎、曰交州番禺、曰凉州武威。

唐十道

自晋藩阴败,复南北分争,州郡割裂,宋、齐、梁、陈,狃于江左,隋氏虽能混一,而享祚不长。至唐太宗肇造区夏,并有州郡,始因山以形便,分天下为十道,曰关内、曰河南、曰河东、曰河北、曰山南、曰陇右、曰淮南、曰江南、曰剑南、曰岭南。贞观十五年大,凡州府三百五十八。玄宗开元初,又分为十五道,曰京畿西京、曰都畿东都、曰关内京官遥领、曰河南陈留、曰河北魏郡、曰陇右西平、曰山南东襄阳、曰山南西汉中、曰江南东吴郡、曰江南西豫章、曰剑南蜀郡、曰淮南广陵、曰黔中贵州、曰岭南南海。

宋二十三路

太宗分天下为十五路,至仁宗又分为二十三路,曰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曰京西南路、京西北路,曰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曰陕西路,曰秦凤路,曰河东路,曰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曰两浙路,曰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曰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曰成都路,曰梓州路,曰利州路,曰夔州路,曰福建路,曰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元十二省

元建中书省十二,辖天下州郡,曰都省治腹里路、曰河南行省汴梁、曰湖广行省武昌、曰浙江行省杭州、曰江西行省龙兴、曰陕西行省京兆、曰四川行省成都、曰云南行省中庆、曰辽阳行省辽东、曰镇东行省高丽、曰甘肃行省甘州、曰岭北行省和州。又分天下为二十二道。

明两直隶十三省

北直隶八府,十七州,一百一十六县,赋六十万一千。北京在顺天。南直隶十四府,十七州,九十六县,赋五百九十九五万千。南京在应天。河南八府,十州,九十六县,赋二百四十一万四千。省城在开封。陕西八府,二十二州,九十五县,赋一百九十二万九千。省城在西安。山东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赋二百八十五万一千。省城在济南。湖广十五府,十六州,一百零七县,赋二百十六万七千。省城在武昌。浙江十一府,一州,七十五县,赋二百五十一万。省城在杭州。江西十三府,一州,七十七县,赋二百五十二万八千。省城在南昌。福建八府,五十七县,赋一百一十万一千。省城在福州。山西五府,二十州,七十八县,赋二百二十七万四千。省城在太原。四川八府,二十州,一百零七县,赋一百二十万六千。省城在成都。广东十府,八州,七十五县,赋一百一万七千。省城在广州。广西十一府,四十七州,五十三县,赋四十三万一千。省城在桂林。云南十四府,四十一州,三十县,赋一十四万。省城在云南。贵州八府,六州,六县,赋四万七千。省城在贵阳。

建都

伏羲都陈今河南陈州。神农亦都陈,或曰曲阜今山东曲阜县。黄帝都涿鹿今顺天府涿州,少昊都曲阜。颛顼都帝丘今山东濮州。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县。帝尧都平阳今山西平阳县。虞舜都蒲阪今平阳蒲州。夏禹都安邑今平阳夏县。商汤都亳。 周都丰镐今陕西长安县,是谓关中。周平王迁洛阳今河南洛阳县。秦都咸阳今西安府咸阳县。汉都洛阳,因娄敬说,西迁长安。东汉都洛阳。魏因汉祚,亦都洛阳。蜀汉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府。吴初居镇江,都武昌今湖广武昌府,后迁建业今南直应天府。西晋都洛阳。东晋都建业,元帝东渡,避愍帝讳,改名建康。宋、齐、梁、陈俱都建康。元魏初居云中今大同府怀仁县,后迁洛阳。 北齐都邺今河南彰德府。西魏都长安关中。后周都长安。隋都长安,炀帝以巡幸,徙都洛阳。唐都长安。梁都汴今河南开封府。后唐、石晋、汉、周、宋俱都汴。南宋都临安今杭州府。元都大都今顺天府。明都建康,永乐迁于北平,即元之大都也。

地名

萑苻音完蒲。郑地。龙兑兑音夺。赵地。连 音斛。楚地。方与音防预。赵地。番易音婆阳。楚地。曲逆逆音遇。汉邑。陈平封曲逆侯。亭音逞。吴兴有亭。人数瓦切。县在上党。越音髓。郡府,在蜀地。阌乡阌音文。县名,在虢。音周质。在西安。水曲曰,山曲曰。音孚。在陕西延安府。毋丘母音贯。地在济阳南。栩音兔户。在冯翊。朐音瞿门。本虫名,巴郡多此虫。因为邑名。在南阳,在沛国,二地音不同。萧何封侯。 缑氏缑音沟。山名、邑名,本义剑头缠丝。 音臧柯。郡名。 允吾音铅牙。谷名。在陇西。 裴音肥,邑名。 须句须音渠。地在鲁东平。 氏音权精,又宜音。县名。 令攴音零岐。县名。 郫音埤。一在晋,一在成都。 不其其音箕。 祝其其音基。 敦煌音屯黄。郡名。冤句音冤勾。在曹州。今废。临朐朐音渠。县名。在山东。 令居令音连。邑名。 虑音卢夷。县名。 音罕牵。羌地。 取虑音趋闾。县名。在临淮。 黑尿音眉拟。 禚音灼。齐地。 句冥上声。鲁邑。罕音央谦。县名。戬城戬音资。齐地。鄄城鄄音绢。卫地。 射洪音石红。县名。 崞音郭。县名。 先零零音连。 沭阳沭音术。县名。 祈音思奇。地名。 丘音胜。鲁地。 句绎音勾亦。邾地。 盱眙音虚宜。县名。都庞庞音龙。邑名。 繁音止。邑名。 澶渊澶音禅。今开州。李音醉。在嘉兴。 郎音枕。 犍为犍音乾。蜀郡名。 穰音縻。 犹音仇由。邑名。 毋掇音无拙。县属益州。泊罗泊音博。县名。 虹县虹音降。 苴芊音斜米。 徙音斯。邑名。 岢岚音可婪。州名。近太原。县县音疾。县名。在清河。 音崩。郑地。渑池渑音免。县在河南。 音侈,上声。宋地。 翠,上声。鲁地。夫童童音中。儋州儋音丹。 尸圭切。邑在齐东。 其寄切。宁母音宁某。鲁地。 杜音户古。汉陂令县,属凤翔。 丘音西。齐地。 虚音区汀。宋地。 音求。地名。 邛音匐。地名。在犍为。于轨切。郑地。狸音刹蜃。 音诗。鲁地。 皋由去声。郑地。 橐皋皋,章夜切。在淮南。涪音浮。州名。在重庆府。叶县叶音涉。 泷水尖音商。县名。 朱提音殊时。邑名。 承阳承音蒸。余汗汗音干。 番禾番音盘。 栎阳栎音约。邑名。 平舆舆音玉。 郯城音谈。县名。 沙羡羡音夷。 莲勺莲音辇。邑名。 不羹音郎。邑名。 堵阳堵音者。邑名。 渑淄音承脂。县名。 沁音倩。山西沁州。 新淦淦音干。县名。 隆虑音林闾。邑名。 川音。湖州。 阳夏夏音贾。 睢州睢音虽。 会稽会音贵。邑名。

山水异名

昆仑一名昆岑。君山一名娲宫。武当一名岭。普陀一名梅岑。青城一名天谷。大复一名胎簪。衡山一名芝冈。齐云一名白岳。东海一名岱渊。

古迹

赤县神州 《古今通论》:东南方五千里,名曰赤县神州,中有和美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城,帝王之宅,圣贤所居也。

榆社

汉高帝祷于榆社,帝之故乡也。高帝以丰沛为其汤沐之邑,令世世无有所予。

新丰

太上皇居深宫,以生平所好,皆贩徒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之辈,今皆无此,故怏怏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旧乡里。命匠人胡宽悉仿其衢巷门闾,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认其门而入。放牛羊鸡犬于通途,亦各识其家。上皇大悦。

洋川

洋川者,戚夫人之所生处也,高祖得而罢之。夫人思慕本乡,追求洋川。高帝为驿致长安,蠲复其乡,更名曰县。又故目其地为洋川,用表夫人诞载之休祥也。

桑梓地

祖父植桑梓以遗其子孙,子孙思其祖泽,不忍剪伐。故《诗》曰:“维桑维梓,必恭敬止。”汉寿在四川保宁府广元县。汉封关公为汉寿亭侯,即此地。后人称寿亭侯者误。

度索寻

度索,以绳索相引而度也。寻者,植两木于两岸,以绳贯其中,上有一木筒,所谓也。人缚上,以手缘索而进,以达彼岸,有人解之,所谓寻也。

井陉道

韩信与张耳将兵击赵,李左军说赵王曰:“井陉道险,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愿假臣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两将之头可致之麾下。”

九折坡

汉王阳为益州牧,至九折坡,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王尊至此,曰:“此非王阳所畏处耶?”乃叱其御,历险而上。后人以王阳不失为孝子,王尊不失为忠臣。

赤地青野

地空无物曰赤地。野无人民无禾稻曰青野。

息壤

古地名,有二:一在荆州;一在永州,地中不可犯畚锸,犯者立死。

解池盐

不必煎煮。居人疏地为畦,决水灌其中,俟南风起,此盐即成。故大舜歌曰:“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保塔

钱忠懿王名,入朝,恐其羁留,作塔以保之。称名,尊天子也。今误作“保叔”,不知者遂有“保叔缘何不保夫”之句。

沩

音规芮 河东有二泉,南流曰沩,北流曰。《尚书》:“降二女于沩。”

孔林

自泰山发脉,石骨走二百里,至曲阜结穴,洙泗二水会于其前,孔林数百亩,筑城围之。城以外皆孔氏子孙,围绕列葬,三千年来,未尝易处。南门正对峄山,石羊石虎皆低小,埋土中。伯鱼墓,孔子所葬,南面居中,前有享堂,堂右横去数十武,为宣圣墓。墓坐一小阜,右有小屋三楹,上书“子贡庐墓处”。墓前近案,对一小山,其前即葬子思父子孙三墓,所隔不远,马鬣之封不用石砌,土堆而已。林中树以千数,惟一楷木老本,有石碑刻“子贡手植楷”,其下小楷生植甚繁。此外合抱之树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辨其名者,盖孔子弟子异国人,皆持其国中树来种者。林以内不生荆棘,并无刺人之草。

土著

音着 言着土地而有常居者,非流寓迁徙之人也。今人误读为注。

雒邑

汉光武定居洛邑。汉以火德王,忌水,故去水而加佳,改洛为雒。后魏以土德王,以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又除佳加水。

京观

谓高丘如京;观,阙形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

玉门关

汉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归,上书曰:“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雁门关

在大同府马邑县。北雁入塞,必衔芦一根,掷之关门,然后飞入,如纳税然,芦柴堆积如山。设有芦政主事,岁进芦银以万计。

扬州漕河东岸有墓表,题曰:“国公墓道。”音虔,与夏字相类,少一发笔,下作“又”,行人遂误为夏国公。盖明顾公玉之封号,赐地葬此也。

鱼米之地

唐田澄《蜀城》诗:“地富鱼为米。”故称沃土为鱼米之地。

漏泽园

创始于宋元丰间,立为埋葬之所,取泽及枯骨,不使有遗漏之义也。明初,令民间立义冢。天顺四年,令郡县皆置漏泽园。

音欧亭 汉蒋澄封亭侯。今溧阳有山。

鬼门关

在交趾南。其地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曰:“鬼门关,十去九不还。”

铁瓮城

在镇江,孙权所筑。 邗沟,在扬州,夫差所开。

女阳亭

在崇德县。勾践入吴时,夫人产女于此亭。及吴灭后,乃名女阳,更就李为女儿乡。

崖州为大

宋丁谓贬崖州司户,常语客曰:“天下州郡孰为大?”客曰:“京师也。”谓曰:“朝廷宰相今为崖州司户,则惟崖州为大也。”

戒石铭

宋高宗绍兴二年六月,颁黄庭坚所书戒石铭于州县,令刻石,文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悲田院

《唐会要》曰:开元五年,宋、苏请建“悲田院”,使乞儿养病,给以廪食。亦曰“贫子院”。

筑城

周公筑洛阳城,公孙鞅筑咸阳城,伍员筑苏城。范蠡筑越张,张仪筑成都城,萧何筑长安城,孙权筑建康城、泗州城,王审知筑福州城,钱筑杭城。

长城

燕始城上谷至辽东。赵始城雁门至灵州。秦始皇补筑,始名长城。北齐文宣帝复筑长城。汉武帝复筑辽东城。

开险

司马错开巴蜀,秦昭王开义渠,赵武灵王开代、楼烦、白羊,燕惠王开辽东,秦始皇开朔方,汉彭吴开秽貊,唐蒙开邛、夜郎、、越隽,庄助开东瓯、西越,卫青开阴山。

胜国

灭人之国曰胜国,言为我所胜之国也。左氏曰“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

支无祁

大禹治水,至桐柏山,获水兽,名支无祁,形似猴,力逾九象,人不可视。乃命庚辰锁于龟山之下,淮水乃安。唐永泰初,有渔人入水,见大铁索,锁一青猿,昏睡不醒,涎沫腥秽,不可近。

雷峰塔

在钱塘西湖净寺前南屏之支麓也,昔有雷就者居之,故名。上有塔,遭回禄,今存其残塔半株。

雪窦

在奉化县。唐时雪窦禅师居之,鸟窠衣褶,寂然不动。

岳林寺

在奉化。布袋和尚道场,其钵盂佛迹尚在。

虎丘

吴王阖闾死,治葬,穿土为川,积壤为丘,铜棺三重,以黄金珠玉为凫雁。葬三月,金精上腾为白虎,蹲踞山顶,因名虎丘。

坑儒谷

在临潼。秦始皇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谷中,温处皆熟,诏博士诸生说之。前后七百人,言人人殊,则皆使往视,因伏机陷之,后人号“坑儒谷”。

鹤林寺

在润州,有马素塔。米元章爱其松石深秀,誓以来生为寺伽蓝,呵护名胜。公没时,鹤林伽蓝无故自倒。里人知公欲践夙愿,遂塑其像于寺之左偏。

祖堂

在应天府治南。唐法融和尚得道于此,为南宗第一祖师,在山房禅定,有百鸟献花,故又名献花岩。

雨花台

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于此,天花乱坠,故名雨花。

飞来峰

在杭州虎林山之前。晋时西僧叹曰:“此是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日飞来?”因名之飞来峰。

躲婆弄

在绍兴蕺山下,王右军居此。有老妪鬻扇,右军为题其扇,媪有愠色。及出,人竞买之。他日,媪又持扇乞书,右军避去。故其下有题扇桥、躲婆弄。

笔飞楼

在蕺山之麓。王右军于此写《黄庭经》,笔从空中飞去。今其地有笔飞楼址。

樵风径

在会稽平水。汉郑弘少时采薪,得一遗箭。顷之,有老人觅箭,还之,问弘何欲,弘知其神人,答曰:“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朝南风,暮北风。”后果如其言。

雷门

即绍兴府城之五云门。《会稽志》:雷门上有大鼓,声闻洛阳。后鼓破,有二鹳从鼓中飞出,声遂不远。

兰渚

在绍兴府城南二十五里。晋永和九年上巳日,王右军与谢安、孙绰、许询辈四十一人会此修禊事。今传有流觞曲水、兰亭故址。

西陵

在萧山。一名固陵。范蠡治兵于此,言可固守,因名。

箪醪河

在绍兴府治南。勾践行师日,有献壶浆者,跪而受之,取覆上流水中,命士卒乘流而饮。人百其勇,一战遂有吴国,因以名之。

浴龙河

在绍兴西门外。宋理宗与弟芮,少时同浴于河。鄞人余天锡卧舟中,梦二龙负舟,起视之,则二小儿缘舟戏。问之,知是宗室,遂与史弥远言其异,卒嗣帝位。

沉酿堰

在山阴柯山之前。郑弘应举赴洛,亲友饯于此,以钱投水,依价量水饮之,各醉而去。

曹娥碑

在曹娥江浒。汉上虞令度尚所立,尚弟子邯郸淳所撰,蔡邕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隐“绝妙好辞”四字。魏武问杨修曰:“解否?”修曰:“解。”魏武曰:“卿勿言。”行三十里始悟,乃叹曰:“吾不如卿三十里。”按:魏武不曾过钱塘,所见碑应是拓本。

钱塘

梁开平四年,钱武肃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门外,潮水昼夜冲击,版筑不就。王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潮水东击西陵,海塘遂就。

桃源

晋时有渔人乘舟捕鱼,缘溪行,忘路远近,见洞口桃花,舍舟入。其中土地开朗,民居稠杂,鸡犬桑麻,怡然自乐。渔人惊问,云是先世避秦来此,遂与外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渔人出,乃属曰:“不足为外人道也。”

牛渚矶

在姑孰。水深不可测。相传其下多怪物,温峤燃犀角照之,须臾,见水族奇形怪状,有乘车马、著赤衣者。是夜,峤梦一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隔,何事相窘?”峤觉而恶之。未几,以齿疾拔齿,中风而卒。杜宇始凿巫峡,汉武帝凿曲江,张九龄凿梅岭。秦始皇厌天子气掘淮流,西入江《禹贡》:东入海,始名秦淮。隋炀帝东游,穿河,自京口至余杭。六朝自云阳凿运渎,径至建康,始复禹通渠故道,穿通齐渠,为后世通漕转运。

泰山

泰山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汉武帝探策得十八,倒读曰八十。后寿果八十。

八咏楼

在金华府府治西南,即沈约玄畅楼也。宋守冯伉更今名。

古蜀国

今成都府。蜀之先,自黄帝子曰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喾,乃封其支度于蜀。历夏商,始称王,首名蚕丛,次曰柏灌,次曰鱼凫。

八阵图

在新都牟弥镇。孔明八阵图凡三:在夔州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牟弥者一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法也。又:沔之定军山下亦有之,夜常闻金鼓声。

神女庙

在巫山。楚襄王游于高唐,梦一妇人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比旦视之,如其言,遂立庙。

华表柱

辽阳城内鼓楼东,昔丁令威家此,学道得仙,化鹤来归,止华表柱,以画表,云:“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始归,城郭虽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麦饭亭

在滹沱河上,冯异进光武麦饭处。无蒌亭在饶阳,冯异进豆粥处。

柏人城

在唐山。汉高祖过此,欲宿,心动,问县何名。曰:“柏人。”高祖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孟姜石

山海卫长城北,石上有妇人迹,相传为秦时孟姜女寻夫之地。

九层台

《太平》按《说苑》:晋献公筑九层台,其臣荀息谏曰:“臣能累十二棋子如卵于上。”公曰:“危哉。”遂止。其役遗址尚存。

祁宫

在曲沃。《左传》:晋作祁宫,而诸侯畔,谓此。卫灵公之晋,晋平公置酒于祁,令师涓奏靡靡之乐。师旷曰:“此必得之濮上,乃亡国之声也,不可听!”

三冈四镇

俱在大同应州。赵霸冈在城东,黄花冈在城西,护驾冈在城南。安边镇在城东,大罗镇在城南,司马镇在城西,神武镇在城北。元好问诗:“南北东西俱是名,三冈四镇护全城。”

桑林

在阳城。汤有七年之旱,祷雨于此,至今多桑。

天绘亭

在平乐府治。一日,郡守欲易名,忽从土中得片石,云:“予择胜得此亭,名曰天绘。后某年月日,当有俗子易名清晖者。”遂已。

洛阳桥

在泉州府城东北,跨洛阳江,一名万安桥。郡守蔡襄建,长三百六十丈,广丈有五尺。先是海渡岁溺死者无算,襄欲垒石为梁,虑潮漫,不可以人力胜。乃遗檄海神,遣一吏往。吏酣饮,睡于海,半日潮落而醒,则文书已易封矣。归呈襄,启之,惟一“醋”字。襄悟曰:“神其令我廿一日酉时兴工乎?”至期,潮果退舍。凡八日夕而功成,费金钱一千四百万。

社仓

在崇安。宋乾道中,县大饥,朱文公请于郡,得粟六百石赈给之,秋成,民偿粟于官,因乞留里中立社仓,夏贷冬收,以为常规。文公自作记。后请颁其法于天下。

五羊城

即广州府城。初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至此,故名。

梅花村

罗浮飞云峰侧。赵师雄,一日薄暮,于林间见美人淡妆素服,行且近。师雄与语,芳香袭人,因扣酒家共饮。少顷,一绿衣童来,且歌且舞。师雄醉而卧。久之,东方已白,视大梅树下,翠羽啾啾,参横月落,但惆怅而已。

滕王阁

南昌府城章江门上。唐高宗子元婴封滕王时建。都督阎伯屿重九宴宾僚于阁,欲夸其婿吴子章才,令宿构序。时王勃省父经此与宴。阎请众宾序,至勃不辞。阎恚甚,密令吏得句即报,至“落霞秋水”句,叹曰:“此天才也!”其婿惭而退。

岳阳楼

岳州西门,滕子京建楼,范希文记,苏子美书,邵竦篆,称四绝。

巴丘山

岳州府城南。羿屠巴蛇于洞庭,积骨为丘,故名。

山川

九山

会稽山、衡山、华山、沂山、岱山、岳山、无闾山、霍山、恒山。

九泽

大陆泽、雷夏泽、彭蠡泽、云梦泽、震泽、菏泽、孟潴泽、泽。

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济南府泰安州。南岳衡山,湖广衡州府衡山县。中岳嵩山,河南河南府登封县。西岳华山,陕西西安府华阴县。北岳恒山,山西大同府浑源县。

九河

曰徒骇、曰太史、曰马颊、曰覆釜、曰胡苏、曰简、曰洁、曰钩盘、曰鬲津。

五镇

东镇沂山,东安公在沂州。南镇会稽山,永兴公在绍兴。中镇霍山,应圣公在晋州。西镇吴山,成德公在陇州。北镇无闾山,广宁公在营州。

五湖

一洞庭,二青草,三鄱阳,四丹阳,五太湖。一曰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一名震泽,一名笠泽。

四渎

渎者,江、淮、河、汉是也。禹平水土,名曰四渎。《礼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四海

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九戎、八蛮、九夷、八狄,形类不同,总而言之,谓之四海。渤者,又东海之别支也。

三岛

东海之尽谓之沧海,其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金银为宫阙,神仙所居。

五山

渤海之东有大壑,名归墟,其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州、蓬莱五山。

三江

三江者,松江、娄江、东江也。其分流处,曰三江口。

三泖

在松江府。俗传近山泾者为上泖,近泖桥者为中泖,自泖桥而上萦绕百余里曰长泖,是谓三泖。

昆仑山

在西番。山极高峻,积雪至夏不消,延亘五百余里,黄河经其南。

黄河

在西番。其水从地涌出,百余泓,东北汇为大泽。又东流为赤宾河,合忽兰诸河,始名黄河。从东北至陕西、兰州,始入中国。元招讨使都实始穷河源。

华山

韩昌黎夏日登华山之岭,顾见其险绝,恐栗,度不可下,据崖大哭,掷遗书为诀。华阴令搭木架数层,绐其醉,以毡裹缒下之。

匡庐山

在南康府。周时匡裕兄弟七人结庐隐此,故名。志中言有二胜,开元漱玉亭、栖贤三峡桥,内有白鹿洞,为朱晦庵读书处。今另设学校,以教习诸生。

武夷山

在崇安。高峰三十有六,道书第十六洞天,当有神人降此,自称武夷君。又《列仙传》:铿二子,长曰武,次曰夷,故名。

龙虎山

在贵溪。两石峙,如龙昂虎踞,即上清宫也。世为张道陵所居,上有壁鲁洞,即天师得异书处。

务 山

音权旄山 在柏人城之东北。《尚书》言舜纳于大麓,迅雷风烈,弗迷。即此。

华不注

不音夫,与跗同。 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注于水也。《九域志》云:大明湖望华不注山,如在水中。

白岳山

在休宁县。一名齐云,岩上有石钟楼、石鼓楼、香炉峰、烛台峰,皆奇景。上供玄帝像,云是百鸟衔泥所塑,灵应异常,人称小武当。时时有王灵官响山鞭,声如霹雳。

镇江三山

一曰北固,一曰金山,一曰焦山。焦山者,汉末隐士焦光隐此,故名。上有《瘗鹤铭》,陶隐居所书,雷火断之,今坠江岸。

八公山

在寿州。淮南王安与宾客八公修炼于此。谢玄陈兵淝水,苻坚望见八公山草木,风声鹤唳,皆为晋兵。

天童山

在鄞县。晋僧义兴卓锡于此,有童子给役薪水,久之辞去,曰:“吾太白神也,上帝命侍左右。”言讫不见。遂名太白山,又名天童山。

招宝山

在定海。天气晴朗,朝鲜、日本诸国,一望可见。山中有棋子坪,以白饭撒之得白子,以黑豆撒之得黑子。

翁洲山

在定海。徐偃王所居。勾践欲封夫差于甬东,即此地也。唐开元中置翁洲县。

鸡鸣山

在应天府东,旧名鸡笼山。雷次宗开馆于此,齐高宗常就次宗受《左氏春秋》。

牛首山

在祖堂之北,上有二峰相对,如牛角,故名。晋王导曰:“此天阙也。”又名天阙山。

摄山

在应天府治东北。产摄生草。上有千佛岩、栖霞寺,即明僧绍舍宅。

茅山

在句容,初名句曲山。茅君得道于此,更今名。上有三峰,三茅君各占其一,谓之三茅峰。三峰之北,曰玉晨观,即所谓金陵地肺也。 ZoxzhD59yP/YsEC0S8TEXPkDTgt+pztdhAU72aElYs/qaSB5LGn5SteXDWDpMn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