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集

紫草释名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

用紫草二两,锉碎,泡在百沸汤一碗中,盖严勿使漏气。

汤温后,服半合。

改用煎服亦可。

2、痈疽便闭。

用紫草、栝楼子等分,水煎服。

3、小便淋。

用紫草一两,用成散剂,每服二钱,饭前服。

井华水送下。

4、产后淋沥不净。

治法同上。

5、恶虫咬伤。

用紫草煎油涂搽。

白头翁释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热痢下重。

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

每服一长。

不愈再服。

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2、下痢咽痛。

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

3、肠坠偏肿。

用白头翁根,捣敷患处。

4、包痔肿痛。

治法同上。

5、小儿秃疮。

治法同上。

白及释名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

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

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

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

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胜利内热即止。

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

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

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

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

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

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

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

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

治法同上。

三七释名山漆、金不换。

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1、吐血、咳血不止。

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2、赤痢血痢。

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3、大肠下血。

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

三服可愈。

4、妇女血崩。

治法同上。

5、重度赤眼。

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

6、无名痈肿,疼痛不止。

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

7、虎咬虫伤。

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黄连释名

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心经实热。

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

小儿减量。

2、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

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

此方名“黄龙丸”。

3、骨热黄瘦。

用黄连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喳,分二次服下。

4、小儿疳热(遍身疮蚀、潮热、肚胀、口渴)。

用黄连五两,切碎,以水调湿,纳猪肚中,缝好,放在饭上蒸熟,连同少许饭烂捣烂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另服调血清心的药,使病速愈。

5、消渴尿多。

用黄连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又方:黄连半斤,酒一升,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伏时,取出晒干,三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6、小便如油(按:这是消渴晚期病伏)。

用黄连五两、栝楼根五两,共研为末,加生地黄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牛乳送下。

一天服二次。

忌食冷水、猪肉。

7、破伤风。

用黄连五钱,加酒一碗,煎至七成,再加黄蜡三钱溶化后,趁热服。

8、白浊。

用黄连、白茯苓,等分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以补骨脂煎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9、痢症多血。

用黄连一两,加水二升,煮成半斤,露一夜,次日烧热后空心服。

又方:黄连一两,和鸡蛋白做饼,灸成紫色,研细,以浆水三升,慢火熬成膏。

每服半合,温米汤送下。

单以鸡蛋白调黄连末为丸服亦可。

又方:黄连二两,切碎,放在瓦上焙焦,加当归一两(焙过),共研为末,再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

10、冷热诸痢。

用黄连一两半、龙骨一两、大附子一个、干姜一两半、胶一两半,切细,加水五合,煮沸即停,稍冷再添水煮,如此反复九次,最后约得药汁一升,一顿服下。

11、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用黄连、木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

一天服一次。

此方名“香连丸”。

12、鸡冠痔。

用黄连末涂搽,加入赤小豆末更好。

13、痔病秘结。

用黄连、枳壳,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4、水泄、脾泄。

用黄连一两、生姜四两,同以文火炒至姜脆。

取出,把两药分开,各研为末。

水泄用姜末,脾泄用黄连末。

每服二钱,空心服,开水送下。

此方名“神圣香黄散”,亦治痢疾。

15、吐血不止。

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16、眼目诸病。

用黄连不限多少,捣碎,浸清水中六十天,然后单取汁熬干。

另用艾铺瓦上,燃艾,把熬干的药碗,盖在艾上,受到艾的烟熏。

艾烟尽后,刮取碗底药末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十丸,甜竹叶汤送下。

17、眼睛突然红痛。

用黄边锉碎,浸在鸡蛋清里,经过一夜,次日,滤去渣,以鸡毛蘸蛋清点眼。

又方:用黄连和冬青叶煎汤洗眼。

又方:黄连、干姜、杏仁,等分为末,用棉包裹浸入热水中,趁热闭目淋洗。

18、双目痒痛。

用黄连浸乳中,随时取汁点眼。

19、泪出不止。

用黄连浸水成浓汁搽洗。

20、牙痛。

用黄连末搽痛处。

21、口舌生疮。

用黄连煎酒,时时含漱。

22、小儿口疳。

用黄连、芦荟,等分为末。

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如系走马疳,可再加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

23、小儿耳后疮(称月月蚀)。

用黄连末搽敷。

24、胎动出血。

用黄连研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25、妊妇心烦,不能睡眠。

用黄连研末,每服一钱,清稀饭送下。

26、无名肿毒。

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加鸡蛋清调匀搽患处。

疮已溃或未溃,皆可用此方。

27、中巴豆毒,下泻不止。

用黄连、干姜,等分为末,取一茶匙,水冲服。

胡黄连释名

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

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

另取生姜二片、乌梅一个,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后,去渣留尿,加温,饭后将药丸送下。

2、小儿潮湿、盗汗。

用胡黄连、柴胡,等分研细,加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一至五丸,按年岁加减。

丸子先用酒少许化开,再加水煮开多次后用药渣同服。

3、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

不可用大黄、黄芩等伤胃的药物)。

用胡黄连半两、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入雄猪胆汁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一、二十丸,米汤送下。

4、小儿疳泻,冷热不调。

用胡黄连半两、棉姜一两(炮过),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甘草汤送下。

5、小儿黄疸。

用胡黄连、川黄连各一两,共研为末。

另取黄瓜一个,挖去瓤子,把药放进去。

瓜外用面裹一层,煨熟,剥掉面层,捣烂药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按年龄大小酌给药量,温水送下。

6、吐血、鼻出血。

用胡黄连、生地黄,等分为末,加猪胆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临睡时服五十丸,茅花汤送下。

7、血痢不止。

用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茶送下。

8、婴儿眼睛发红。

用胡黄连研细,加茶调匀,涂手足心。

9、痈疽疮肿。

用胡黄连、穿山甲(烧存性),等分为末,加茶或鸡蛋清调搽。

疮已溃或未溃都可用此方。

10、痔疮疼肿难忍。

用胡黄连末和鹅胆汁调匀涂患处。

黄芩释名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

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

随季节而不同。

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

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

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

一天服三次。

一月后病愈。

久服使人健壮。

2、胸部积热。

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

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

此方名“三补丸”。

3、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

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热生翳。

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忌食酒、面。

5、吐血、鼻血、下血。

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

6、血淋热痛。

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

7、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

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8、安胎清热。

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

药中加神曲亦可。

9、产后血渴,饮水不止。

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秦艽释名艽,音交。

亦名秦瓜,秦。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1、黄疸。

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

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

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2、暴泻、大渴、大饮。

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3、伤寒烦渴。

用秦艽一两,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两次服。

4、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

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研细。

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5、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

用秦艽、灸甘草各一两,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

6、小便艰难。

用秦艽一两,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

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7、胎动不安。

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8、一切疮口不合。

用秦艽研末敷上。

茈胡(柴胡)释名

亦名地熏、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

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

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一丸,桃仁、乌梅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3、虚劳发热。

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

4、湿热黄疸。

用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

5、眼睛昏暗。

用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为末,人乳调匀,敷眼上。

6、积热下痢。

用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服下。

前胡释名《唐韵》作湔胡。

气味苦、微寒、无毒。

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

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

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防风释名

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1、自汗不止。

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

又方:防风用面炒过,猪皮煎汤送下。

2、盗汗。

用防风二两、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3、老人便秘。

用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饭前服,开水送下。

4、偏头风与正头风。

用防风、白芷,等分为末。

每服二、三匙。

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5、破伤风(牙关紧闭)。

用天南星、防风,等分为末。

每服二、三匙。

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6、小儿解颅(按:指囟门久不闭合)。

用防风、白及、柏子仁,等分为末,乳汁调涂囟门。

一天换药一次。

7、妇女崩中。

用防风(去芦头),灸赤为末,每服一钱,以面糊酒调下。

此方称“独圣散”。

8、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

用防风煎汁服。

独活释名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

气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

1、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

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

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药酒倒入,盖好。

过一段时间,温服三合。

2、瘫痪。

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

一天服三次。

3、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

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4、产后腹痛,甚至肠出。

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5、妊妇浮肿或风水浮肿。

用羌活、萝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研细。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6、关节痛。

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

每天一杯,空心饮。

7、风牙肿痛。

用独活煮酒热漱。

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

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

睡前再服一次。

8、喉闭口禁。

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水一大杯,加白矾少许灌下。

9、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

病名“肝胀”)。

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10、太阳头痛。

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

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升麻释名

亦名周麻。

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豌豆斑疮(状如豌豆,有白浆,由头面传及躯体,不急救有生命危险)。

用蜜煎升麻,随时取食。

另以水煮升麻,棉花沾药汁洗疮。

2、突发肿毒。

用升麻磨醋,随时涂搽。

3、喉痹。

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两煎水服,引吐为效。

4、胃热牙痛。

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

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5、口舌生疮。

用升麻一两、黄连三分,共研为末。

棉裹药末含咽。

6、痱子热痒。

用升麻煎汤服并洗痱子。

7、产后恶血不尽。

用升麻三两,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下。

8、解莨菪、野葛等毒。

用升麻煮汁,多服。

苦参释名

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热病发狂。

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

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2、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

用苦参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3、谷疸(头昏、心慌、发黄。

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

用苦参二两、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五丸,生大麦煎汁送下。

一天服三次。

4、毒热足肿。

用苦参煮酒多擦。

5、梦遗食减。

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共三为末;另取雄猪肚一个,洗净,在沙罐中煮烂,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

每天服三次。

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增加,不再梦遗。

6、饮食中毒。

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即愈。

7、血痢。

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8、脱肛。

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上。

9、齿缝出血。

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

一天擦齿三次,有效。

10、鼻疮流脓发臭。

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随时滴疮上。

11、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

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12、大风癞(按:即麻风)。

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个月后,每取取酒饮一合。

一天三次。

宜常服不断。

又方:苦参末二两,缝在猪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

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

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散”五、六钱服下。

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

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

一天服三次。

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癞。

又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为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13、皮肤疥癞,手足坏烂,时出黄水。

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4、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

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三、四天后服下。

15、瘰疬结核。

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二十丸,热开水送下。

16、汤火伤。

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18、赤白带下。

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雄猪肚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白鲜释名鲜,音仙。

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

李时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延胡索释名本名玄胡索。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

1、咳嗽。

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2、尿血。

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四钱,水煎服。

3、皮下气痛或气块痛。

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4、久患心痛,身热足寒。

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5、下痢腹痛。

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6、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

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7、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

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8、疝气。

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

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9、腰体痛。

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

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10、偏、正头风。

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

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

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

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

贝母释名

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

1、胸膈郁积。

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

每服七十丸。

2、化痰降气,止咳解郁。

用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3、小儿百日咳。

用贝母五钱、甘草(半生半灸)二钱,共研为末,加沙糖调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汤化服一丸。

4、乳汁不下。

用贝母、知母、牡蛎粉等分,研为细末。

每服二钱,猪蹄汤调服。

此方名“二母散”。

5、目昏,流冷泪。

用贝母一枚、胡椒七料,共研为细末,点眼。

6、目生弩肉。

用贝母、丁香,等分为末,加乳汁调匀点眼。

7、吐血、鼻血不止。

用贝母(炮过),研为细末。

每服二钱,温浆水送下。

8、小儿鹅口,满口白烂。

用贝母(去心,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

取抹患处。

9、乳痈。

用酒送服贝母二钱,另找人吮乳,使之通畅。

10、紫白瘢。

用贝母、南星,等分为末。

生姜带汁调药搽瘢上。

山慈姑释名

亦名金灯、鬼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气味(根)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

1、面疱斑痣。

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

2、牙龈肿痛。

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漱后吐出。

3、痈疽疔痛。

用山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

取好酒一杯,滤出药汁温服。

或将两药干研成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4、风痰疾。

用山慈姑一个,滴茶磨成泥。

中午时以茶调匀服下,躺着晒一会太阳,即有恶物吐出,病自断根。

如不吐,可喝一点热茶。

5、一切疮毒,蛇虫毒,饮食毒,瘴气等。

用“万病解毒丸”(一名“太已紫金丹”、“玉枢丹”)。

“丹居家远出、行兵动众,不可无此”。

其配方如下:山慈姑,去皮,洗净,焙干,取二两;川五倍子,洗刷,焙干,取二两;千金子仁,研细,以纸压去油质,取一两;红牙大戟,去芦,洗净,焙干,取一两半;麝香三钱。

各药共研为末,加浓糯米汤调和,细捣,作成一钱一锭的药剂。

斟酌病情,或外治,或内服。

石蒜释名

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

气味(根)辛、甘、温、有小毒。

主治

1、便毒诸疮。

用石蒜捣烂涂搽。

毒重者,把石蒜洗净,以生白洒煎服,汗出为好。

2、产肠脱下。

用石蒜一把,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熏洗患处。

3、小儿惊风,一叫而绝。

用麻线把手心脚心缠住,又在胁下缠一圈,然后以灯火照灼手足心。

同时,用石蒜(晒干)、车前子,等分为末,水调匀贴手心。

再在手足心、肩膀、眉心、鼻心等处以灯火照灼,可使病儿复苏。

白茅释名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气味(茅根)甘、寒、无毒。

主治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

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

每服一杯,温水送下。

哕止即停服。

2、反胃,食肉即吐。

用茅根、芦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3、肺热气喘。

用生茅根一把,口咬细,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饭后温服。

三服病愈。

此方名“如神汤”。

4、体虚水肿(小便不利,但饮水很多)。

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加水三升煮干。

去茅食品。

水随小便排出。

5、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

身体微胖,汗出如黄汁)。

用生茅根一把,切细,和猪肉一斤同煨汤吃。

6、小便热淋。

用白茅根四升,加水一斗五升,煮成五升,温服。

一天服一次。

7、劳伤尿血。

用茅根、干姜等分,加蜜一匙,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一天服一次。

8、鼻血不止。

用茅根研细,每服二钱,淘米水送下。

9、吐血不止。

用白茅根一把,水煎服。

10、竹木入肉。

用白茅根烧过研末,调猪油涂伤处。

龙胆释名

亦名陵游。

气味(根)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

1、伤寒发狂。

用龙胆二钱研细,加入鸡蛋清。

每服二钱,白蜜化冰水送下。

2、四肢疼痛。

用龙胆根切细,有生姜汁中浸一夜,焙干,捣为末。

取一茶匙,水煎,温服。

3、谷疸、劳疸(谷疸因多食而得,劳疸因过劳而得)。

用龙胆一两、苦参三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

如不愈,可稍稍增加药量。

治劳疸,可增加龙胆一两、栀子仁三至七枚,以猪胆代牛胆和丸。

4、盗汗。

用龙胆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胆汁三两(滴入少许温酒)调服。

治小儿盗汗,可加防风。

5、咽喉热痛。

用龙胆磨水服。

6、目涩。

用生龙胆捣汁一合,加黄连浸汁一匙,调匀点眼。

7、眼中流脓。

用龙胆、当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8、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

用龙胆一两,去头,锉碎,加水二碗,煮成一碗。

头天晚上停食,第二天清晨,将药一顿服完。

9、突然尿血不止。

以龙胆煎服。

细辛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辛、温、无毒。

李时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

主治

1、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

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2、虚寒呕哕,饮食不下。

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3、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

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4、口舌生疮。

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

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5、牙齿肿痛。

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6、鼻中息肉。

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7、耳聋。

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

每棉裹一丸。

塞耳中。

此方名“聪耳丸”。

细辛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辛、温、无毒。

李时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

主治

1、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

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2、虚寒呕哕,饮食不下。

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3、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

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4、口舌生疮。

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

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5、牙齿肿痛。

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6、鼻中息肉。

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7、耳聋。

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

每棉裹一丸。

塞耳中。

此方名“聪耳丸”。

及己释名

亦名“獐耳细辛”。

气味(根)苦、平、有毒(入口使人吐血)。

主治

各种恶疮、疥痂、瘘蚀、皮肤虫痒等。

用及已煎汁浸洗。

徐长卿释名

亦名鬼督邮、别仙踪。

气味(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

主治

1、小便不通。

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

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

此方名“徐长卿汤”。

2、晕车晕船。

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

徐长卿亦治疫疾、邪恶气、温疟等。

白薇释名

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气味(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

1、肺实鼻塞,不知香臭。

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

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3、血淋、热淋。

治法同上。

4、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

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

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

此方名“白薇汤”。

5、刀伤。

用白薇研末敷伤口。

6、妇女产中虚烦呕逆。

用白薇同桂树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加枣肉调成丸子。

每服一丸,米汤送下。

用热者白薇用量加倍。

白前释名

亦名石蓝、嗽药。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1、久嗽咳血。

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两(炒过),甘草一两(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

忌食猪肉、白菜。

2、久咳气壅(体肿、短气、胀满、喉中呼吸有声,不能平躺卧下)。

用白前二两,紫苑、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后煮成三升,分数次服。

忌食羊内,饩糖。

锦地罗释名(根)微苦、平、无毒。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山岚、瘴毒、疮毒及其他中毒。

用锦地罗根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檀香释名旃檀、真檀。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

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

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

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锁阳释名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略同肉苁蓉。

“润燥、养筋、治痿弱。

”体虚而大便燥结者,可服锁阳以代肉苁蓉。

铁线草释名微苦、平、无毒。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男女诸风。

对妇人产后风,有特效。

用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共研为末;另取一斤重的乌骨鸡一只,水内淹死(按:这是为了留血),去毛肠,砍为肉块,加入药末混匀,倒适量麻油炒肉块成黄色;再随人量加酒把鸡煮熟。

病人先以排风藤煎浓汤洗浴头、身,然后饮酒吃鸡,发现粘汁即愈。

如不洗浴,则须发出风丹才见药效。

当归释名

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

空当归身二钱(酒洗)。

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空心温服。

一天吃两剂。

此方名“当归补血汤”。

2、失血过多(伤胎、产后、崩中、金疮、拔牙等出血过多,心烦眩晕,不省人事)。

用当归二两、芎一两,每用五钱,加水七分、酒三分,煎至七成。

一天服两次。

3、鼻血不止。

用当归,焙干,研细。

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4、小便出血。

用当归四两,锉碎,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5、头痛欲裂。

用当归二两,加酒一升,煮成六合饮下。

一天服两次。

6、手臂疼痛。

用当归三两,切细,酒浸三天后饮之。

饮尽,再配药照饮,病好为止。

7、久痢不止。

用当归二两、吴茱萸一两,同炒香。

去掉茱萸,单以当归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此方名“胜金丸”。

8、大便不通。

用当归、白芷,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9、妇女百病。

用当归四两、地黄二两,共研细,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饭前服,米汤送下。

10、月经逆行,从口鼻出。

先以京墨磨汁服下,次用当归尾、红花各三钱,加水一杯半,煎至八成,温服。

11、少女闭经。

用当归尾、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

红化泡酒送下,一天服一次。

12、妇女脐下气胀,月经不调,常作呕,睡不好。

用当归四钱、干漆(烧存性)二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 7pF7lNBEgobh+KD6q6OhOGGibWBAgHs2k2Jfsw4UK5mQ7HlPXXhgYvf+KX3Zc5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