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集

4、血痢多年。

用秦皮、鼠尾草、蔷薇根等分,水煎,去渣,再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六丸,一天服二次。

亦可煎服。

槐释名气味槐实(按:亦称槐角)苦、寒、无毒。

槐花:苦、平、无毒。

槐叶:苦、平、无毒。

木皮、根白皮。

主治

木皮、根白皮:1、中风身直,有能转动。

用槐皮(黄白者)切细,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2、风虫牙痛。

用槐树白皮一把,切细,加酪一升煮过,去渣,放一点盐,含漱。

3、蠼螋恶疮。

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后洗患处。

槐叶:1、肠风痔疾。

用槐叶一斤,蒸熟晒干,研为末,煎饮代茶。

久服还能明目。

2、鼻气窒塞。

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葱,豉调和,有煎饮。

槐枝:1、风热牙痛。

用槐枝烧,烙痛处。

2、血崩、白带。

用槐枝烧灰,每服一匙,饭前服,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3、阴疮湿痒。

用槐枝煎水热洗。

槐花:1、鼻血不止。

用槐花、乌贼骨等分,半生半炒,研为末,吹入鼻内。

2、吐血不止。

用槐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研匀,糯米汤送服三钱。

3、咯血、唾血。

用槐花炒过、研细,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服药后须静卧一、二小时。

4、尿血。

用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淡豉汤送下。

立效。

5、屙血。

用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酒送服一匙。

又方:用柏叶三钱,槐花六钱,每日煎汤服。

又方:用槐花、枳壳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6、妇女漏血。

用槐花烧存性。

研为末。

每服二、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7、中风失音。

炒槐花,三更后仰卧嚼咽。

8、痈疽发背(凡中热毒,眼花头晕,口干舌甘,心惊背热,四肢麻木,觉有红晕在背部)。

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热饮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

必愈。

9、疔疮肿毒。

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两,放入酒一碗中煎开多次,热服。

疮未成者二、三服,疮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见效。

10、白带不止。

用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

每服三钱,酒送下。

槐实:1、肠风泻血。

用槐角(去梗,炒)一两,地榆、当归(酒焙)、防风、黄芩、枳壳(麸炒)各半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此方名“槐角丸”。

2、大肠脱肛。

用槐实、槐花等分,炒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猪肾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关下。

3、内痔、外痔。

用槐角一半,捣成汁,捣成汁,晒,浓,取地胆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水送下。

作丸时,也作成挺子,纳肛门内。

地胆末可用苦参末代替。

4、目热昏暗。

用槐角、黄连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浆水送下。

每天二次。

5、大热心闷。

用槐角烧为末,酒送服一匙。

楝释名苦楝。

实名金铃子。

气味苦、寒、有小毒。

主治

1、热厥心前(或发或止,身热足寒,长期不愈)先灸大溪、昆仑两穴,引热下行,然后内服“金铃散”:用金铃子、元胡索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2、小儿冷疝(气痛、阴囊浮肿)。

用金铃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

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3、疝肿痛。

阴囊偏坠。

用楝子肉五两,分作五份:一两用破故纸二钱炒黄,一两用小茴香三钱、食盐半钱同炒,一两用莱菔子一钱同炒,一两用牵牛子三钱同炒,一两用斑蝥七枚(去头足)同炒。

炒后,分别拣去食盐、莱菔、牵牛、班蝥,只留破故纸、茴香,与楝子同研为末,加酒、面糊为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窍主服,酒送下。

又方:用楝子经酒润过,取肉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小麦一合、斑蝥四十九个同炒熟,去蝥;一份用小麦合、巴豆四十九枚同炒熟,去豆;一份用小麦一合、巴戟肉一两同炒熟。

去戟;一份用小茴香一合、食盐一两同炒熟,去盐。

再加破故纸(酒炒)一两、广木香(不见火)一两,一起研为末,酒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又方:有楝子肉四十九个,分作七份:一份用小茴香五钱同炒,一分同破故纸二钱半同炒,一份用黑牵牛二钱半同炒,一份用食盐二钱同炒,一份用萝卜子二钱半同炒,一份用巴豆十四个同炒,一份用斑蝥十四个(去头足)同炒。

炒后,分别拣去萝卜子、巴豆、斑蝥三味,另加入青木香五钱,南木香、官桂各二钱半,各药共研为末,酒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4、脏毒下血。

用苦楝子炒黄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至二十丸,米汤送下。

5、腹中有虫。

用楝实在苦酒中浸一夜,棉裹好,塞入肛门内。

一天换二次。

6、小便如膏,排出困难。

用苦楝子、茴香等分,炒研为末。

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7、小儿疳疾。

用苦楝子、川芎,等分为末,加猪胆汁调成丸子,米汤帝服适量。

根及木皮:1、消渴有虫。

用苦楝根白皮一把。

切细,焙干,加麝香少许,添水二碗,煎成一碗,空心服下。

打下虫后,其渴自止。

2、小儿蛔虫。

用楝木皮削去苍皮,加水煮汁,随小儿年龄适量饮食。

又方:用楝木皮研末,米汤送服二钱。

又方:用根皮同鸡蛋煮熟,空心吃睛,次日可将虫打邮。

又方:用苦楝皮二两、白芜荑半两,共研为末,每取一、二钱,水煎服。

此方“抵圣散”。

又方:用楝白皮(去粗)二斤,切细,加不一斗,煮成汁三升,再熬成膏。

五更时,温酒送服一匙,以虫下为度。

3、小儿诸疮(恶疮、秃疮、蠼螋疮、浸淫疮等)。

用楝树皮或枝烧灰敷疮上。

如是干疮,则用猪油调灰涂搽。

4、蜈蚣或蜂螫伤。

和楝树枝叶捣汁搽。

海桐释名刺桐。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1、腰膝痛。

用海桐皮二两,牛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一起洗净、焙干,研细,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两,夏季浸一周)。

每日早晚空心各饮一碗。

此方不得随意增减各药用量。

2、风癣。

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

3、风虫牙痛。

用海桐皮煎水漱口。

罂子桐释名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1、痈肿初起。

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2、臁疮。

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3、脚肚癞疮。

用桐油、人乳,等分敷搽,数次即愈。

4、酒赤鼻。

用桐油调黄丹、雄黄涂搽。

5、冻疮裂痛。

用桐油一碗、发一绺,熬化。

收存瓶中。

行色温水洗患处令软,然后搽药。

6、解砒石毒。

用桐油灌下,得吐即解。

梧桐释名榇。

气味(子)甘、平、无毒。

主治

小儿口疮。

用梧桐子和鸡蛋烧存性,研为末,敷搽患处。

桐释名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手足浮肿。

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

汁中加小豆更好。

2、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

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

退热止痛。

逐渐生肉收口,极效3、头发脱落。

用桐叶一把、麻子仁三升,加淘米水煮开五、六次,去渣,每日洗头部,则发渐长。

4、4、跌打损伤。

用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烂敷涂。

5、眼睛发花,眼前似有禽虫飞走。

用桐花、酸枣仁、元肯粉、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连滓服下。

一天服三次。

楸释名气味苦、小寒、无毒。

主治

1、兼疮。

取楸枝煎水洗。

2、白癜风。

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浓如膏,涂搽患处。

一天三次。

3、上气咳嗽,腹胀人瘦。

用楸叶三斗,水斗,同煮开多次,去渣,再煎浓成膏,最后团成丸,纳入肛门中。

4、一切毒肿(不问软硬)。

用楸叶一叠,敷肿上,包扎好。

一天换三次。

冬天则取干叶盐水浸软用,或取根皮捣烂敷上。

楸叶止痛、消肿、化脓血,胜于他药。

5、头痒生疮。

用楸叶捣汁涂搽。

漆释名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

1、小儿虫病。

用干漆(捣碎,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

2、妇女血气痛。

用湿漆一两,熬一顿饭时间,加入干漆末一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丸,温酒送下。

怕漆人不可服。

3、男子疝气或小肠气痛。

治方同上。

此方名“二圣丸”。

4、妇女经闭或腹内症瘕。

用干漆一两(打碎,炒烟尽)、牛膝末一两、生地黄汁一升,共在慢火上熬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丸,渐增至三、五丸,酒或汤送下。

又方:用当归四钱、干漆三钱(炒烟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又方:干漆一斤(烧研)、生地黄二十斤(取汁),两药合煎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空心服,酒送下。

5、产后青肿疼痛。

用干漆、大麦芽,等分为末,分别相间铺入瓦罐中,封紧,煅红,冷后再研散。

每服一、二钱,热酒送下。

产后各种疾病,都可以用此方。

6、五劳七伤。

用干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枣仁,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7、喉痹。

用干漆烧烟。

以筒吸烟入喉。

椿樗释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

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

气味(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

主治

1、小儿疳疾。

用椿白皮晒干,取二两研末,另以粟米淘净,研成浓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十岁小儿可服三、四丸,米汤送下。

其他年龄的小儿酌量加减。

另外,还以丸纳竹筒中,吹入鼻内。

2、休息痢(日夜泻痢,腥臭不可近,脐腹疼痛)。

用椿根白皮诃黎勒各半两,丁香三十个,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又方:用椿根白皮,水漂三日,去黄皮,焙为末。

每一两,加木香二钱,以粳米饭调药成丸。

每服一钱二分,空心服,米汤送下。

3、秋痢兼腰痛,取樗根一大两,捣碎,筛过,以好面调皂角了孤小团,加水煮熟。

每日空心十枚。

不须禁忌,有特效。

4、赤白简。

用香椿洗过,刮取皮,晒干为末,水送服一钱,立效。

5、长年屙血。

用樗根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半碗酒服下。

或作丸服亦可。

6、白带。

用椿根白皮、滑石,等分为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开水送下,又方;椿根白皮一两半,干姜(炒黑)、白芍药(炒黑)、黄蘖(炒黑)各二钱,共研为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开水送下。

7、白浊。

治方同上。

杜仲释名思仲、思仙、木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肾虚腰痛。

用杜仲去皮,炙黄,取一大斤,分作十剂。

每夜用一剂,在水一升中浸至五更,煎成三分之二,去渣留汁,放入羊肾三、四片,煮开几次,加上椒盐作羹,空心一次服下。

此方中再加薤白工茎,或五味子半斤亦可。

2、风冷伤肾,腰背虚痛。

用杜仲一斤,切细,炒过,放酒二程序中浸十日。

每日服三合。

又方:用杜仲研为末,每日清晨以温酒送服二钱。

3、病后虚汗及自流汗。

用杜仲、牡蛎,等分为末,卧时以水送服五小匙。

不止,再服。

4、产后诸疾及胎体不安。

有杜仲去皮,瓦上焙干,捣为末,煮枣肉调末为丸,如弹子在。

每服一丸,糯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厚朴释名烈朴、赤朴、厚皮。

树名榛,子名逐折。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损。

用厚朴(去皮,切片)、生姜(连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焙朴,再以干姜四两、甘草二两,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干,去甘草,焙闰、朴为末加枣肉、生姜同煮熟,去姜,把枣内、药末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

此方名“厚朴煎丸”。

2、痰呕逆。

饮食不下。

用厚朴一两、姜汁炙黄,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调下。

3、腹前胀满。

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姜五两,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温服八合。

一天服三次,呕吐者再加半夏五合。

此名“厚朴七物汤”。

4、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

用厚朴以姜汁炙焦后研为末。

每服二匙,陈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5、反胃、下泻。

治方同上。

6、霍乱腹痛。

用厚朴(炙)四两、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二两,加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

此方名“厚朴汤”。

7、久痢。

用厚朴三两、黄连三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空心细细服下。

8、大肠干结。

用厚朴(生研)、猪脏(煮熟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9、尿浑浊。

用厚朴(姜汁炙)一两、白茯苓一钱,加水、酒各一碗,煎成一碗,温服。

10、月经不通。

有厚朴三两(炙过,切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

三、四剂之后,即见特效。

方中如桃仁、红花亦可。

小蘖释名子蘖、山石榴。

气味苦、大寒、无毒主治

去心腹中热气,杀诸虫,治血崩。

檀释名气味气味苦、寒、无毒主治

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蘖木释名蘖。

根名檀(俗作黄柏)。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男女诸虚(如小便淋漓,遗精白浊等症)。

用黄蘖(去皮,切细)二斤、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晒,再蒸过晒干,研为末,加酒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温酒送下。

2、痔漏下血。

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三份分别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洗、晒后焙干;另一份生炒成黑色。

四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久服可以除根。

此方名“蘖皮丸”。

3、赤白浊。

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分别在酒、蜜、人乳、淘糯米水中浸透,炙干,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此方名“百补丸”。

4、下血数升。

用黄蘖一两,去皮,以鸡蛋白涂炙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豆豆大。

每服七丸,温水送下。

此方甸“金虎丸”。

5、小儿热泻。

用黄蘖削皮,焙为末,加米汤和丸,如粟米大。

每服一、二十丸,米汤送下。

6、赤白浊及构泄精肖。

用黄蘖(炒)、真蛤粉各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百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又方:再加知母(炒)、牡蛎粉(煅)、山药(炒)等分为末,调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八十丸,盐汤送下。

7、积热梦遗(心神恍惚,膈中有热)。

用黄蘖末一两、片脑一钱,加炼蜜做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麦门冬汤送上。

8、消渴,食多,尿多。

用黄蘖一斤,加水一升,煮开几次,渴即饮用。

如此数日,可见效果。

9、热极呕血。

用黄蘖蜜涂炙干,研为末,麦门冬汤调服二钱。

10、眼目昏暗。

每天清晨含黄蘖一片,吐唾液洗眼,坚持,不停,保无目疾。

11、口舌生疮。

用黄蘖放口内含噙。

又方:蜜渍黄蘖,取滇汁含噙,吐涎。

又方:蜜炙黄蘖、青黛各一分,研为末,加生龙脑少许,敷患处。

又方:用黄蘖、细辛、等分为末;或黄蘖、干姜,等分为末,敷患处。

12、鼻中生疮。

用黄蘖、槟榔,共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13、唇疮痛痒。

用黄蘖研末,调蔷薇根汁涂搽。

14、鬈毛毒疮(生头中,初时如葡萄,极痛)。

用黄蘖一两,乳香二钱半,共研为末,另以槐花煎水,调末成饼,贴疮上。

15、乳痈初起。

用黄蘖末和鸡蛋白涂搽,药干即换。

16、痈疽肿毒。

用黄蘖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末,唾液调涂患处,留出疮头,频频以淘米水润湿。

17、小儿脓疮,遍身不干。

用黄蘖末加枯矾少许,敷搽即愈。

18、男子阴疮。

用黄蘖、黄芩等分,煎汤洗患处,洗后用黄蘖、黄连研末敷搽。

19、臁疮。

用黄蘖末一两、轻粉三钱,调猪胆汁涂搽。

单用蜜炙黄蘖研末敷搽。

20、冻疮裂痛。

用乳汁调黄蘖末涂搽。

桦木释名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1、乳痈初起(肿痛结硬,欲破未破)。

用桦皮烧存性,研为末,温酒送服一匙。

服后即卧床休息。

一服见效。

2、肺风毒疮(遍身疮疥如疠,以及急仍瘙痒,脸上风刺,妇女粉刺等)。

用桦皮灰四两、烧枳壳(去穰)四两、荆芥穗二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另用杏仁(水煮过,去皮尖)二两,研为泥,与药末调匀。

每服二钱,饭后服,温酒调下。

病得者,服药三次,此方名“桦皮散”。

3、小例热而短。

和桦皮煮成浓汁饮服。

棕榈释名榈。

气味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

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1、鼻血不止。

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2、血崩不止。

有棕榈皮烧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3、屙血。

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

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4、泻痢。

用棕榈皮烧存性。

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5、小便不通。

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乌臼木释名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1、小便不通。

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2、大便不通。

用乌桕根一寸。

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

不宜多吃。

3、大、小便均不通。

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

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皮末二钱。

4、水气虚肿,小便涩。

用乌桕根皮、槟榔、木通各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脚气湿痒成疮。

用乌桕根白皮研为末敷涂。

过一会,有涎出,即效。

6、婴儿胎毒满头。

用水边乌桕根皮晒干,研为末,加雄黄末少许,调生油涂搽。

7、疔肿。

用乌桕捣取自然汁,取一至二碗,下泻去毒即愈。

未泻再服。

冬季无叶,可用根代。

巴豆释名名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一切积滞。

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水送下。

2、宿食不化,大便闭塞。

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研烂,合酒微火煎至能团成丸子,做丸如豌豆大。

每服一丸,水送下。

想呕吐者服二丸。

3、水蛊大腹,皮肤色黑。

用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炙黄)、杏仁六十枚(去皮、类,炙黄),共捣丸如小豆大。

每服一丸,水送下,以泻为度。

4、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炙黄)、杏仁二枚,棉包捶碎,以热水一合,泡取白汁取下。

5、食疟、积疟,用巴豆(去皮、心)二钱,皂荚(去皮、子)六钱,捣烂和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一丸,冷汤送下。

6、滞泄痢,腹痛里急。

用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个,同烧存性,研成泥,溶蜡和成丸,绿豆大。

每服二、三丸,煎大黄汤送下。

隔日一服。

在本方中加百草霜三钱亦可。

7、气痢赤白。

用巴豆一两,去皮心,炒过,研为末,加熟猪肝和成丸子,如绿豆大。

空心服,米汤送下三、四丸。

8、泻血不止。

用巴豆一个,去皮,放入事先开了小孔的鸡蛋中,纸包好,煨熟。

去豆吃蛋,病即止。

体虚的病人分作二次服。

甚效。

9、夏月水泻不止。

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和成一丸,水送服。

10、小儿吐泻。

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豆大一块,熔滴水中,一起捣匀做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服五至七丸,莲子灯心汤送下。

11、干霍乱(心腹胀痛,吐泻不出)。

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热水研服,能吐泻好见效。

12、寒痰气喘。

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线捆好,烧存性,研为末,加清汁和酒一杯,慢慢饮服。

有特效。

13、舌上出血。

用巴豆一枚、乱发一团(如鸡蛋大),烧存性,研为末,酒冲服。

14、中风口歪。

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烂,左歪涂右手心,右不止涂左手心,再以热水一杯放在涂药的手上,不久,口即复原,然后把药洗去。

15、小儿口疮,不能吃乳。

用巴豆一一粒,连油研烂,加黄花菜丹少许,剃去小儿囟门头发,把药敷贴好,待四边起小水泡,即用温水洗去,再以菖蒲汤洗过,便不会长成疮。

16、风瘙隐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取汁搽患处。

17、疥疮。

用巴豆十粒,炮黄花菜,去皮心,研为末,加酥和腻粉少许,把疮抓破搽上。

注意本剂不得近目及肾囊。

如必须在这些部位搽药,须先用黄丹涂过。

18、荷钱癣。

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

每天搽一、二次,几日即愈。

19、一切恶疮。

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硫磺、轻粉末,频涂疮上,有。

20、痈疽恶内。

用巴豆仁炒焦,研成膏药点痛和,可以解毒;涂瘀肉上,腐处自消。

方中加少许乳香亦可,此方名“乌金膏”。

21、疣痣。

和巴豆一钱(石灰炒过)、砒一钱、糯米(炒)五分,共研为末,点患处。

大风子释名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

1、大风疮裂。

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

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

此方亦治杨梅恶疮。

2、大风诸癞。

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

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同时用苦参汤洗浴。

手背皲裂。

用大风子捣烂涂搽。

阿魏释名阿虞、熏渠、哈昔尼。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乳行填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饭前服,酒送下。

2、脾积结块,用鸡蛋五个、职权魏五分、黄蜡一两,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

诸物不忌,腹痛无妨。

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

3、腹内一般痞块。

用阿魏五钱、五灵脂(炒令烟尽)五钱,共研为末,调狗胆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唾液送下。

忌羊肉醋面。

4、疟疾寒热。

用阿魏、胭脂各一块、如豆大,研匀,调蒜膏敷虎口上。

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皂角子大。

每服一丸,空心服,参汤送下。

5、牙齿虫痛。

用阿魏、臭黄,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在。

每取一丸,棉裹纳入齿痛一侧的耳中,有效。

相思子释名红豆。

气味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

主治

止热闷头痛。

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桑释名子名椹。

气味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桑枝:苦、平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

桑柴灰:1、目赤肿痛。

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

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

2、青盲。

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

3、身、面水肿,坐卧不得。

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不喝豆汤。

4、白癜风。

用桑柴灰二斗,蒸于甑内,取锅中热汤洗患处。

几次即愈。

5、头风白屑。

用桑灰淋汁洗头。

6、大麻风。

用桑柴灰。

热汤淋取汁洗头,再用大豆磨浆洗,用绿豆粉泡熟水洗。

三日一洗头,一日一洗脸。

不过十次见效。

桑枝:1、水气脚气。

用桑条二两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饮服。

2、风热臂痛。

用桑枝一小升,切细,炒过,加水三程序,煎成二升,一日服尽(有人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即愈)。

3、紫白癜风。

有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煮成五斤,去渣,再熬成膏。

每于卧时服半俣,温酒调下。

以愈为度。

桑叶:1、青盲。

取青桑叶焙干研细,煎汁乘热洗目,坚持必效。

有患此病二十年者,照此洗浴,双目复明。

2、风眼多泪。

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日煎汤温洗。

或加硭硝亦可。

3、眼红涩痛。

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4、头发不长。

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

七次后,发即速长。

5、吐血不止。

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6、肺毒风疮。

用好桑叶洗净。

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7、痈口不收。

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8、汤火伤疮。

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

数日可愈。

9、手足麻木。

不积压痛痒。

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桑椹:1、水肿胀满。

用桑心皮切细,加水二斗,煮汁一斗,放入桑甚,再煮取五程序,和糯米饭五程序酿酒饮服。

此方名“桑椹酒”。

2、瘰疬结核。

用桑椹(黑熟者)二斗,取汁,熬成膏。

每服一匙。

白汤调下。

一日服三次,此方名“文武膏”。

桑根白皮:1、咳嗽吐血。

用新鲜桑根白皮一斤,浸淘米水中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加糯米四两,焙干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消渴尿多。

用入地三尺的桑根,剥取白皮,炙至黄黑,锉碎,以水煮浓汁,随意饮服,亦可加一点米同煮,但忌用盐。

3、产后下血。

用桑白皮,炙过,煮水饮服。

4、月经后带红不断。

锯桑根取屑一撮,酒冲服。

一天服三次。

5、跌伤。

用桑根白皮五斤,研为末,取一升,,煎成膏,敷伤处,痛即止。

亦无宿血。

6、刀伤成疮,用新桑白皮烧灰,与马粪调匀涂疮上,换药数次即愈。

7、发枯不润。

用桑根白皮、柏叶各一斤,煎汁洗头,有效。

8、小儿流涎(脾热,胸膈有痰)。

用新桑根白皮捣取自然汁服下。

9、小儿丹毒。

用桑根白皮煮汁洗浴,或研为末,调羊膏涂搽。

10、石痈(坚硬,不作脓)。

用桑白皮阴干为末,溶胶和酒调涂,以痈软为度。

柘释名气味(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

主治

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

楮释名构、构桑。

气味楮实:甘、寒、无毒。

楮叶:甘、凉、无毒。

树白皮:甘、平、无毒。

皮间白汁:甘、平、无毒。

主治

楮实:1、水气蛊胀。

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从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胀减轻为度,后服“治中汤”续治。

忌食甘苦峻补药物及发物,此主名“楮实子丸”。

2、肝热生翳。

有楮实子研细,饭后以蜜汤送服一钱。

一天服二次。

3、喉痹、喉风。

肛楮实阴干,每取一个研为末,水送服。

病重者可服二个。

4、石疽(长在身上、脸上,状如疖子而皮厚)。

用楮实捣烂敷涂。

5、刀伤出血。

治方同上。

6、目昏难视。

用楮实、荆芥穗各五百枚,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嚼服一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楮叶:1、老少瘴痢,日夜是余次。

用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

每服一匙,乌梅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药末塞肛门内,痢出即止。

2、脱肛,用楮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同时将药末敷在肠上。

3、小便白小说。

用楮叶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4、全身水肿。

用楮枝趺熬叶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

一天服三次。

5、虚肥面肿(刖脚不肿)。

用楮叶八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绝。

6、中风不语。

用楮枝叶锉细,酒煮汁出。

随时饮服适量。

7、吐血、鼻血。

用楮叶捣汁一、二程序,随时温饮适量。

8、目翳。

用楮叶,晒干,研为末,加麝香少许。

每取黍米大一团点眼内,翳自脱落。

9、疝气。

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10、癣疮湿痒。

用楮叶捣烂敷涂。

11、痔瘘肿痛。

用楮叶半斤捣烂封涂。

12、蛇咬伤。

用楮叶、麻叶一起捣烂,取汁渍伤处。

树白皮:1、肠风下血。

用秋季楮皮阴干为末,酒送服三钱,或加入麝香少许。

一天服二次。

2、血痢、血崩。

用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血崩,煎服。

3、浮肿。

用楮白皮、猪苓、木通各二钱,桑白皮三钱,陈皮、橘皮各一钱,生姜三片,加水三钟煎服。

一天服一剂。

4、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胀满)。

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序,白术四两。

黑大豆五程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序,再加清酒二升,煮成三升。

每服一匙,一天两次。

5、目中翳膜。

用楮白皮晒干,烧灰。

研为末。

每点少许。

一天点三、五次。

皮间白汁:顽癣、蜂蝎蛇虫咬伤、病后胀满。

枸橘释名臭橘。

气味(叶)辛、温、无毒。

主治

下痢脓血后重(同萆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栀子释名木丹、越桃、鲜支。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有关栀1、鼻血。

用山栀子烧灰吹入鼻中。

屡试皆效。

2、小便不通。

用栀子仁十四个、独头蒜一个、盐少许,俣捣烂贴脐上及阴囊,过一会即通。

3、血淋涩痛。

用生栀子不、滑石等分,葱汤送服。

4、下泻鲜血。

用栀子仁烧灰,水送服一匙。

5、热毒血痢。

用栀子十四枚,去皮,捣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疗效显着。

亦可用水煎服。

6、临产下简。

用栀子烧过。

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

若上焦热,则连壳用。

7、热水肿。

用栀子烧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

若上焦热。

则连壳用。

8、霍乱转筋,心腹胀满,吐泻不得。

用栀子十几枚,烧过,研为末,熟酒送服。

9、胃脘火痛。

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

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10、热病食劳复(按:指热病之后因饮食不慎或房事不慎而使旧病复发)。

用栀子三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下。

须出微汗为好。

11、小儿狂躁(蓄热在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

用栀子仁七枚、豆豉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或吐或不吐,均有效。

12、眼来肠秘。

用山栀子七个,钻孔煨熟,加水一程序,煎至半升,去渣,放入大黄三钱,温服。

13、风痰头痛。

用栀子末和蜜浓敷舌上,得吐即止痛。

14、火焰丹毒。

用栀子捣烂和水涂搽。

15、眉中练癣。

用栀子烧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16、伤折肿痛。

用栀子、白面同捣烂,敷涂痛处,甚效。

17、汤烫火烧。

用栀子末和鸡蛋清调浓敷涂。

酸枣释名山枣。

气味(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

1、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

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

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2、胆虚不眠(心多惊悸)。

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

每服二钱,竹叶汤调下。

又方:再加人参一两、辰砂半两、乳香二钱半,调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3、振悸不眠。

用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加水八升,煮成三分,分次服。

此方称“酸枣仁汤”。

4、虚烦不眠。

用酸枣仁二升,母、干姜、茯苓、芎各二两,甘草(炙)一两,先以水一斗煮枣仁,得汁七程序,再放入其余各药同煮,最后得汁三程序,分次服下。

此方名“酸枣仁汤”。

5、骨蒸不眠。

用酸枣仁一两,加水二碗研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

粥熟后,再下地黄汁一合,煮匀吃下。 oUtkTsfRuvTUrVsjBXGD00veZ9LstCX0enCQn330WyUiPJjI+UnjlE8zp8PoNf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