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城管制度是否该取缔

*兔死狐悲,我们安全吗?

就在魏文华被打死的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群众对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普遍认为“安全”,这说明黑恶势力确实受到了有效遏制,但那些带有国家权力标记的伤害呢?西丰县都猖狂到来京师拿人了。公权的滥用更能威胁到人们对于安全感的认知,因为这是难以反抗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市面上恶人绝迹,说到什么安全感也是一种妄谈…

《治安环境很安全还是“有点粗鲁”?》

五岳散人知名网友

新华网上发布新闻一则,说是“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感受稳中有升。对于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合计占到93.3%,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然后在这条新闻上面,千龙网说,湖北天门市一个男子因为看见当地城管执法时“动作有点粗鲁”,用自己的手机把这种“有点粗鲁”的行为拍了下来。城管发现后让他删除,结果动作还是“有点粗鲁”的把他失手给打死了。据目击者说,当时城管有好几十人都上去“粗鲁”了一把。

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倒是让我有了一种别样的担心。按说治安环境这么高比例的人认同其至少是“基本安全”,相信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可我们说起治安环境来,针对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奸犯科的人所造成的威胁,另外一种威胁很少会被考虑到,那就是执法者所造成的威胁。

一般来说,执法者所造成治安案件是绝对的少数,但影响比一般的治安案件要大得多。一般案件的发生是我们老百姓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觉悟还没有那么高,总有些坏人混迹在社会当中。但执法者所造成的治安案件一出,老百姓就要掂量掂量。

道理很简单,一般性质的治安案件无论这些人当时的人数有多少、背后有多大的保护伞,至少大家知道从理论上他们是见不得光的。可执法者一旦出手犯事,围观的人不免要想想看,这些人背后是国家机器这个事实。比如这个“有点粗鲁”的事件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围观群众中相信不乏有正义感的人,可人就是被这么打死了。除了城管人多势众的因素外,他们身上象征着国家权力的身份,也至少是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市面上恶人绝迹,说到什么安全感也是一种妄谈。在任何的情况下,这种带有国家权力标记的伤害,都更能威胁到人们对于安全感的认知。因为这个是很难反抗的,而且反抗的后果可能更可怕。在这个事件里,甚至这位先生连反抗都没有做,只是行事了公民的监督权进行拍照都遭此厄运,如果有其他举动那还了得?甚至在新闻里说到这些城管执法的时候,都用了一个摇曳生姿的“有点粗鲁”而已。

所以,这让人不禁想到了另外一个有点粗鲁的成语:苛政猛于虎。相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这个典故的由来,这个成语粗鲁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安全感这东西完全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候与老虎做邻居虽然是很不安全的,但比起跟拥有更可怕伤害力量的人生活在一起来说,老虎还是可以忍受的一种生物。这个道理真是够粗鲁的,但比起那些城管来,还是温情了许多。

*公权力本是消除恐惧的

恐惧是人的本能,政府的作用就是运用公权力尽可能减少民众的恐惧,这也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之所以将免于恐惧的自由列为四大自由之一的原因所在。但若是公权力非但不能减少恐惧,反而成为某些人制造恐惧的工具,免于恐惧的自由就依旧是我们未得的权利。魏文华遭遇群殴时已经交出了手机,双手举起。双手举起是什么意思?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放弃尊严的双手举起…

《不能让魏文华一人默默死去》

天门市水利建筑公司总经理魏文华路过该市竟陵镇湾坝村时,发现城管执法人员与村民发生激烈冲突。他掏出手机录像时,数十名执法人员见此蜂拥而至,殴打魏文华,魏交出手机,举起双手,但殴打并未结束。当魏文华被送至医院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这起事件与其他的城管打人事件颇有不同。受害者魏文华并非与城管发生纠纷的当事人,他不过想拿起手机记录这件事,谁知遭遇了不幸。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魏文华,而是一个记者,拿起了相机进行拍摄,会不会遭遇同样下场?如此想象的前提是,这些城管打人的对象只是一个过路者,一个记录者,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他们殴打这样一位公民,不是由职务而起,而是害怕被记录,乃至因这样的记录恼羞成怒。

据魏文华身边的人介绍,魏文华平日里就是一个正直的人,当天看到纠纷时,还说着要去“打抱不平”。也许在那种情形下,不是每个人都能拿起自己的手机记录与监督,因此魏文华的行为,更显得弥足珍贵。由此而说,遭此不测,魏文华个体的悲剧可视为社会的悲剧。一种监督行为伴随着生命的代价,让个体生命的价值被摧残,也让公民的监督行为受到摧残。毫无疑问,打人的城管们,需要接受法律的审判,给魏文华逝去的生命一个交待,也给社会所珍视的公民监督行为一个交待。

当然,魏文华的悲剧不止于此。据报道,纠纷现场当地村民被打的不在少数,而起因只是村民们“为阻止环卫车再次将垃圾倒在村子附近的垃圾场”。垃圾切切实实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虽然他们的行为并非足够理性,但除此之外,他们获得了怎样更有效更畅通的表达渠道?村民的阻止,显然是期待争得对话的权利,希望让垃圾问题得以重视。

不管此前写下何种协议书,这也绝不是打人者所能据理力争的开场白。显然,打人的开场已经是不由分说,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公职行为的范畴。魏文华的悲剧,肇始于这些村民的无助,也同时让我们看到,作为个体的监督行为,它是多么的脆弱。

有时暴力执法确实出自执法本身的困境,这些都可以从民众利益与城市环境整治的平衡中寻找答案。但对于这些打人者来说,执法暴力好似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披着公务的外衣,释放自己人性的阴暗面。

从目击者的口述看来,当时村民被打得厉害,魏文华更是被“活活打死”。而且,魏文华遭遇群殴时已经交出了手机,双手举起。双手举起是什么意思?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放弃尊严的双手举起?但,魏文华并没因此免遭劫难。

目前,天门市有关负责人已经对死者家属表示了慰问,警方已控制嫌涉人员24人。社会的纠偏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不会怀疑社会整体的正义感和维持正义的制度。不过,与此同时,我们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魏文华?我们还会揣着一个公民的正义感去监督周围的人和事吗?在此,我们整个社会也需要反思,不能让魏文华一人默默死去。

*魏文华应成为烈士

崔英杰案,小贩打死城管,城管被追认为烈士;孙志刚案,一个青年用生命换来了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难道他不是更应该成为烈士?魏文华平日里就是一个正直的人,在当时那种情形下,不是每个人都能拿起自己的手机记录与监督,因此魏文华的行为,更显得弥足珍贵。如果他能像孙志刚案那样,用一个人的鲜血终结一项恶制度,那么他的牺牲将更加意义非凡…

《2008,又一位公民倒了下去》

熊培云资深时事评论员

哪里是城管,分明是群狼。2008年1月7日下午5时许,湖北天门发生一出悲剧:在竟陵镇湾坝村附近,天门市水利局下属建筑公司总经理魏文华用手机拍下城管执法人员粗暴执法过程,城管人员发现后要求其删除图片,并对其凶残围殴,以致魏文华在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面对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人们时常会为深陷“盲社会”而痛心疾首。然而,发生在湾坝村的不幸,却让我们看到另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当那位有责任感的公民挺身而出,他竟是那样的单薄,在这个寂静的冬天,面对这支虎狼之师、凶残有素的城管,即使他举起双手表示投降,仍然没有逃脱被活活打死的命运。

一位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一位有着赤子之心的共和国公民,行走在共和国的土地上,为什么在那一刻像是陷入了没有人类居住的狼窝?霍布斯说过,为了结束“人对人是狼”的战争,所以人们建立国家,守卫规则。然而,值得今日所有公民追问的是,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容忍、在纵容“城管对人是狼”的丑恶行径在偌大中国日复一日上演?

几年前,“奇书”《狼图腾》受到许多中国人的追捧,紧随其后的是各式狼道思维开始被广泛移植到企业领域。一大批有关狼性的书籍,诸如《狼道》、《企业的狼性》纷纷出街。在“狼文化”的劲风吹拂下,狼不仅代表着威严,代表着祖先流失的智慧,而且还成了21世纪中国人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然而,中国真的缺少“狼文化”吗?在我看来,自古以来,中国人既不缺狼性,也不缺羊性。否则,哪会有“苛政猛于虎”的黑暗传说,哪会有数不尽的忍辱含垢、唾面自干的臣民,以及“羊极必狼”、不断改朝换代的暴动或起义?回顾中国历史,回顾那无穷尽的狼羊角色扮演与角色转换的游戏,显而易见,中国人真正缺的是“人性”,而中国最需要重建的是能够确保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的黄金法则,是“人道”,而不是“狼道”与“羊道”。

种种迹象表明,胡作非为的城管就是“狼图腾”,而魏文华更像是天门城管叼走了的“社会的孩子”。显然,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只要这架随时会向民权发动战争的暴力机器不被剔除尖牙利爪,只要暴力的逻辑不被禁止,那么,这个社会的街道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即使蜗居斗室,任何幸福也都是可疑的。因为如果没有社会整体性的推进,结成社会之网,任何通过个人奋斗后获得的所谓成功都不牢靠,因为虽然他已经跨越了过往生活里的千难万苦,但最终仍是命悬一线,如走钢丝。

关于这一点,几年前发生在公民孙志刚身上的悲剧已经有所见证。一个农家子弟,通过自己含辛茹苦的奋斗,进了大学、完成学业,并且找到了称心的工作。按说,他从此可以更好地担起自己的命运,还在一定程度上担起整个家族的命运,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却让他英年早逝,让他的人生戛然而止。而这一次,只不过是大学生换成了总经理。在一群穿着制服的歹徒面前,这位“十大标兵”、“优秀党员”竟也如此不堪一击。光天化日之下,面对城管扬起的拳头的森林,每一个未被联合的个体都成了潜在的受害者。

黑色五分钟,接下来会留给谁呢?或许,没有谁愿意回答这个近乎恐怖的问题。魏文华死于对城管暴行的见证,他同样通过自己无端的死亡见证了城管肆无忌惮的暴行。2008年,又一位公民倒下去了,拴住城管的制度什么时候站起来?

>>>结语

黑色五分钟,接下来会留给谁呢?或许,没有谁愿意回答这个近乎恐怖的问题。魏文华死于对城管暴行的见证,他同样通过自己无端的死亡见证了城管肆无忌惮的暴行。2008年,又一位公民倒下去了,对此悲剧,“上不问则上之过,中放纵则中之耻,下不讨则下之祸”。拴住城管的制度,该站起来了…… rSuYWdLI/QJ/t6sQxldetnOTyp25WEP8kKZ4PYtWUBRzecfZDpcp3hlMDI7cLY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