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小孩子的心理不简单(下)

现在我们分别介绍这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潮湿水泥期”

“潮湿水泥期”是指孩子3岁到6岁的阶段。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的80%~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在逐渐形成。比如,自我欣赏和接纳自己、同理心、勇于表达、独立性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不要以为这些好心理孩子可以自己形成,没有家长的关注和培养,他们很可能会在某点或者某些方面上欠缺。所以,爸爸妈妈要想培养一个独立、乐观、自信的孩子,这个时期就不要忽视孩子心理。

具体来说,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教给孩子如何接触陌生人、如何加入小伙伴的玩耍、如何分享、怎样结交新朋友、遵守游戏的规则、正确面对嘲笑和赞扬等。当然,孩子在这个时候并不懂友谊的含义,但是他们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融洽的玩耍。如果这时候你家的宝宝总是激怒别的宝宝,破坏别人的游戏,这时你就要对宝宝进行心理辅导了。害羞的宝宝也大人需要注意的对象,父母要多多鼓励他和别人接触,并且给他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场合,让他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得自信。

当然,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坏脾气的家长,那么在这个时期内就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孩子一任性、一胡闹就发脾气。这除了让你的孩子更加脾气大外,没有别的好处了。最为可怕的是,孩子还会在观察分析中找到如何激怒你的方法,只要他觉得你不满意,就会想方设法的激怒你。

第二时期:“正凝固的水泥期”

这个时期是指孩子7岁到12岁。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并且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业压力逐渐加重,学习和生活习惯也正在养成。这个时期,孩子的决策能力、自信心、压力处理、专注力、冲突解决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所以你在要注意培养孩子这些心理素质。另外,你还会发现孩子独立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开始尝试独立,并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自己的束缚。

这个时期的孩子社会性得到了加强,更加喜欢集体生活,而在一些思想和行为上比较容易受同伴的影响。一些孩子在这时还可能会找到“一生的好朋友”。所以,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要注意孩子的交友问题,当孩子喜欢攀比,总是妒忌比自己强的人,那么就要从中引导。如果孩子“不合群”,那么爸爸妈妈一定要找出原因,改变孩子这种状况,否则这种情况长期没有解决,孩子过了水泥期的阶段,成为“固定的水泥”,再去教育就更加难改变了。

孩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强化自己的自信心,感受自己的个人价值。一般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在这个时间要做的是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拖拉作业,这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帮助。另外,学习时的注意力和创造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些成绩差的孩子可能会感受倒自信心受挫,此时爸爸妈妈要注意鼓励孩子,而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总是责罚他,否则孩子很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要知道,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较来说,后者更加重要。

孩子在童年需要经历哪些心理体验

70后、80后的人,自己有了孩子,总会和宝宝回忆自己的童年,“爸爸小时候,爬树、上墙,可猴了!”孩子大概会瞪着大眼睛问你,“爬树?上墙?”在他看来,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如果你说,自己还会自己挖蚯蚓钓鱼,宝宝的眼睛估计睁得更大了!因为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他现在的生活早就被你填的满满的了。早晨,拖着自己的小箱子,挤公交车;下午放学,看看是不是要去上钢琴课。如果没有的话,就老老实实的回家,因为你说,放学没有其他事情,不能和其他孩子乱跑,必须先回家做作业!

想过没有当你的孩子到了你这个年龄,回忆自己的童年,会有些什么?作业么?钢琴课?还是每天像个大忙人似的到处“奔波”?如果有游戏的话,也就是游戏机了。当然,还会想到自己一个人对着电视傻笑。如果这些是你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就要赶快的让他停止吧!因为,这已经不是他的童年,而是你强迫塞给他的童年,而这种强迫的童年对孩子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心理学家发现,童年经验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不可逾越的开端和基础,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弗洛伊德说,一个人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如果孩子没有在童年体会到他应该有的东西,他的以后的人生也会因为童年的残缺,而残缺起来!

那么,孩子在童年应该有哪些心理体验呢?

一、游戏中体验快乐

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欢两件事,—件是吃,一件是玩。小孩可以从游戏中得到许多新的体验,这也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怎样做父母》中,告诉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有玩游戏的时间,不要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

但是,在现实中,家长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是相当普遍的。据调查统计,认为孩子该玩的年龄就应该让他们玩,不能过分约束的家长只有22.1%。在我国城市中,4~12岁的孩子都过着忙碌的“上班”生活;51.6%的4~10岁宝宝,上了课外学习班或是特长班,其中近三成上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外班;10~12岁的孩子“上班”的比例达到61.9%。

没有游戏孩子的童年是可悲的,而他们的身心发展也不会健康。游戏对孩子来说,不只是玩,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爱的体验,学会爱人

爱心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关键因素。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柔、亲切的感觉,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父母的爱是孩子出生后最初的情感体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幸福温馨的。爸爸强健的臂膀,妈妈温柔的抚摸,这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童年最好的礼物。

当然,爸爸妈妈还可以抓住机会让宝宝体验爱的行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快乐,这样宝宝就会形成待人亲切、愿意合作、会同情和宽容别人、能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个性。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看到一位老人在过马路,他自动帮助老人。无论是否听到别人表示感谢,他都会觉得很快乐。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充分爱的体验,许多爸爸妈妈并没有给孩子适当的爱,造成了孩子没有爱的能力。比如父母的溺爱、冷漠、功利等等,都会使孩子在表达和接受爱上出现问题。一些孩子痛恨父母、没有孝心等等问题其实很多是父母的爱的教育失败造成的。

三、成功的体验,实现自我的认可

马斯洛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提出了人有七种需求,其中之一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当然,对于这种需求孩子也不例外,一个3岁的宝宝将一堆积木搭成了“高楼大厦”,他会很高兴,并会请爸爸妈妈来欣赏自己的杰作,在这里他就体验了成功带来的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那么就不要总是打击他。而是要用积极的思想去暗示他,鼓励他。

四、责任和独立的体验

一项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有20%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当上了“啃老族”。他们虽然可以找到工作,但是自己却不去做,而在家里吃父母。心理学家分析,“啃老族”的年轻人大多在童年没有得到责任和独立体验,从小到大都依赖父母。

中国的家长大多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被凳子绊倒了,明明是自己不小心,爸爸妈妈却会说:“打凳子,谁让你把我的儿子给碰倒了!”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自己要注意一点呢?既然自己不小心,就要承担“摔倒”的责任。

孩子小的时候,不能承担责任和依赖父母是正常的,但是,家长并不能因为孩子小依赖父母就不给孩子责任和独立的体验。这样的教育只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废人。

其实,童年的体验实际上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自然地长大。当然,在其中,爸爸妈妈在孩子体验的过程中,还要适当的引导,让孩子体验真实的生活,他的体验也要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为基础。

孩子的每个“一”都很重要

宝宝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可能都在年轻妈妈不经意的时候就发生了,要知道高情商和好心理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看着宝宝每天的新进步,爸爸妈妈在惊喜和感叹中千万不要忽视自己做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心理成长的这些重要的“一”吧!

第一次微笑:情感交往的起点

出生两个月左右的宝宝看到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在他面前,就会注视着这个人的脸,并且会手脚乱动,对人微笑。可以说,这是宝宝最初的交际形式,也是宝宝与人进行情感交往的起点。

宝宝微笑肯定会让你很高兴,此时,你要对宝宝的微笑做出回应,可以亲切地抚摸着他的小手,轻轻地将他抱在怀里,让宝宝的脸贴着你的脸。当然,你还可以告诉他“宝贝,你笑得真可爱!”

如果宝宝的第一次微笑,赢得了你积极的回应,那么,宝宝以后与熟悉的人交往,也会用这种手舞足蹈和微笑,进行交流,并从中获得温馨的爱意。爸爸妈妈可以多多的和宝宝交流,用一些小塑料玩具或者鲜艳的小手帕,来让宝宝微笑,这样对宝宝的心理的发展和生理的发育都是很有作用的。

第一次发声:理解沟通的开始

4~7个月的宝宝已经会发声了,表情也更加丰富。此时,爸爸妈妈要多多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不久你就会听到第一声的“爸爸”“妈妈”!不过,在交给宝宝发声过程中,要多多重复,不要总是说儿语。而在你和宝宝的“语言交流”过程中,要先易后难,多多鼓励宝宝,建立宝宝的信心。

第一次摔跤:面对困难的态度

9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去学习走路了,人生的第一步肯定会吃些苦头。摔跤也是常事。但是在宝宝摔跤的时候,如果没有出现摔伤,爸爸妈妈不要立即把宝宝抱起来,又亲又哄的。而是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并且在宝宝成功之后,对宝宝说“你真棒!”

摔跤告诉了宝宝,不是所有的事情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而面对摔倒,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爬起来。这样以后宝宝在面对自己失败的事情上,就会坚持下去,并且独立性也很强。以后的失败的第一次还很多,比如穿衣服、洗手、刷牙等等,宝宝都是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起来的,同时,他也就会渐渐养成坚持、独立的个性。

当然,在很多时候宝宝的第一次都需要家长“擦屁股”,但是时间长了,宝宝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做的更加熟练和完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返工”,或者怕伤害宝宝不让他去做,这只能让他更加的依赖父母,以后即使有自己独立做事的机会也会畏畏缩缩、手忙脚乱的。

第一次好奇:接受新事物的开始

当宝宝站起来之后,他的视野就会开阔了,当然,他好奇心也就增长起来了。家里的沙发套、妈妈的毛线球、爸爸的刮胡刀都是在他眼里都是那么新奇。此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打消孩子的好奇心,要知道这是孩子智力发展一个重要方面。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分享他的发现,这样宝宝就能在不断的探索—展示—解说之中,接受和学习新的东西。

比如,宝宝拿着毛线球,妈妈不要直接抢过来“宝宝听话,不要拿,妈妈给你织手套呢!”这样的说法会打击宝宝的好奇心,为他的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性的隐形障碍。其实,你完全可以给他一点让他玩耍,或者找类似的球状玩具和宝宝一起玩。

当然,有的东西,不能让宝宝随便拿,以防宝宝出现意外,家长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宝宝视线之外的地方。

第一次心疼父母,懂得爱人

随着宝宝的年轻的增长,当他从爸爸妈妈那里体验到爱的时候,也会像爸爸妈妈爱自己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爱爸爸妈妈。比如,给妈妈倒一杯水,给爸爸拿拖鞋。这个时候,在他心理很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所以,当孩子给你一份体贴的时候,无论他做的是不是很好,都要给孩子应有的赞赏。这样,他就会在鼓励下去爱人,渐渐的,也会懂得怜悯和同情。

第一次发脾气,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发脾气大多是因为自己的“不合理”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家长在这个时候,不要一味的哄劝、迁就,这样会让孩子以为自己发脾气是正确的。以后,他还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家长也不能打孩子,这样的方法只是让孩子“屈打成招”罢了。

最好的做法是,不去理孩子,让他意识自己这样乱发脾气是没有作用的。当孩子平静下来,再和孩子讲道理,指出他这样做是错误的,这样孩子便比较容易接受,以后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并且他也知道自己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第一次幼儿园和小学,集体生活和事业的起点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步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驿站。环境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所以,在第一次去幼儿园中,妈妈要和宝宝谈谈幼儿园的小朋友、玩具、游戏、老师等等,扫除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而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则他一生事业的起点。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在最初上学的时候就得到“事业的成就感”。毕竟,学校本身也是一个竞争的环境,如果你的孩子考试或者一些活动不是很理想,不要打击孩子:“瞧你,不如某某,才考了这么一点分数,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是不是在学校又调皮捣蛋了?”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做弱者。其实,从自己身上考虑一下,你就能明白孩子的感受了,如果孩子对你说,“爸爸,你怎么这么差,人家小明的爸爸都有宝马了,你还是一辆自行车!”

第一次不良行为,让孩子学会改正错误

许多孩子并不明白自己说脏话、骂人、打人是不对的,他也不会考虑自己这些行为的后果。而爸爸妈妈一定要再孩子做错了的第一时间告诉他,你做错了,应该这样做。否则,等到坏行为养成习惯,再去改就比较难了。并且这些坏行为很可能让他的人生出现很多“失意”。

总之,“一”代表生命初始,在孩子最初的人生里,给予他们的每个“一”正确的指导,那么,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所走的弯路要少很多,自然,成功的几率也就高很多。

踢开绊脚石,孩子有三个不快乐时期

一个老师在班级讨论课上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什么是快乐?”正当学生们“苦想”时,一个调皮的男孩子说:“天上掉下个炸弹,炸掉学校,这就是快乐!”一句调侃,换来一阵热热烈的掌声。不过,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谁知道孩子心中的不快乐能有多少呢?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孩子都说自己是不快乐的。“真没劲”“真无聊”“真虚”成为了孩子的口头禅。这些实在让父母们“上火”,自己拼死拼活的为孩子上学,报班,让他要什么有什么,怎么就是“不快乐”?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承担了太多的压力。

如果说,孩子有不快乐的童年,那最可能会是在6岁、12岁和16岁这三个阶段。因为在这三个关键年龄,他们都是他们刚入学或跃入另一个学习阶段的时期,压力突然增加。由此,在这三个时期,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多了起来。

6岁:这是孩子入小学的年龄。他们开始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并不明白这个环境会带给自己什么,所以可能会产生恐惧感;

12岁:面临小六会考的压力,并且这时的孩子大多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因为生理上起变化而感到忧虑和疑惑,所承受的压力更是显著;

16岁,是孩子面临会考,自然也就容易感到精神紧张。

虽然这三个时期的孩子会因为情绪波动带来心理问题,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去解决。往往到了事态比较严重的时候,比如出现逃课、自杀等问题,家长才会注意到。并且,即使孩子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父母还还会认为孩子撒谎、懒惰、没有上进心,最终孩子的问题只能“压抑”下去。

其实,导致这种误会的根本原因是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只是为孩子准备充足的“物质基础”,而忘记了为孩子补充“精神食粮”。可以说,这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误。所以,家长无论多么繁忙都要关注孩子的“求救信号”。

孩子的不快乐,一般都不是孩子个人的问题,很多孩子不想上学、迷恋网吧,也都是以牺牲自己的成长为代价向父母做出警示。另外,孩子还会用多动(生理引起的多动除外)、注意力不集中、突然拒绝上学、忧郁、容易激动、粗暴或者身体不适等等“信号”告诉家长自己不快乐。

只要家长注意观察,都会找到孩子这些“求救信号”。当自己收到孩子的“信号”之后,就要及时做出反应,寻找合适的机会和孩子聊天,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快乐。在和孩子交流之后,家长要适当给孩子减压,比如不在苛刻的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假时和孩子来个短途旅行,而不是让孩子在家里做额外功课,总之,一切以给孩子减压为目的。

什么是孩子的第一、第二反抗期

如果你的孩子最近总是不听话,有事没事的和你对着干。你就要小心孩子是不是在踏进了第一、第二反抗期了。心理学家发现,2~5岁和12~15岁是孩子两次特殊的心理发育时期,在这两个时期他们总是表现出叛逆的特点。相反,如果孩子处在这两个时期却没有什么表现,反而是不良的心理表现。

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总会让人十分气恼,他们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正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的孩子都很逆反,所以心理学家将这两个时期分别称之为第一反抗期和第二反抗期。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个反抗时期,以及在这两个时期,爸爸妈妈要怎样教育孩子。

第一反抗期

2~5岁的年龄期为第一反抗期。这时的心理“反抗期”其实是孩子的“自立期”或“自强期”,因为他们的最初目的不是反抗家长。

当孩子说“我要自己来!”的时候,就表明了他开始拥有自己的意识,意识到自己具有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力量——而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因为习惯了孩子受自己的“摆布”所以,当孩子说“我来!”的时候,家长觉得孩子在反叛、对抗。其实,这种抗拒是儿童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也是他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的好时机。出现抗拒行为,表明孩子已进入心理发展的第一“反抗期”。

在这个时期内,孩子完成了独立行走,思维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语言能力得到了开发,这些为孩子表达自我,探索世界做好了准备的工作。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开始用自己的行为探索世界,并且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父母的认同,希望自己独立的探索活动不受到限制或干涉。如果受到干涉,他就会寻求自我保护或“反抗”。

当然,此时的他们还没有能力区别正误以及什么是危险的活动,所以,他们的行为常会遭到家长的干涉。为了让自己的探索进行下去,他们就用哭闹、撒娇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大人不要以为孩子这是和自己作对。

大多家长很讨厌孩子“蛮不讲理”的做法。但是,只要从孩子身上想一想,就不难明白了:刚刚三五岁的孩子情绪控制是很弱的,心智也不成熟,只要他们感到不满,就直截了当的表现出来。当他们大一点,就可以拐弯抹角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了,甚至还会看家长脸色,考虑自己的的想法说出来会不会触怒家长。不过,相比来还是此时的孩子简单、可爱一些。

那么,在第一反抗期要怎样教育孩子呢?

一般来说,只要父母的态度正确,孩子是能顺利渡过反抗期,而健康成长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一味忍让孩子的脾气

如果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一味地退让,长此以往,孩子以反抗作为控制局势的最佳手段,就会常常施展出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形中促使孩子养成常发脾气的坏习惯。

给孩子树立好脾气的榜样

孩子的吸收和模仿力是很强的。如果父母脾气很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动辄就勃然大怒,这样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榜样作用而常常发脾气。

给孩子提供体现自我的机会

这个时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了,家长应当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即使孩子第一次做的不好,也不要当着他的面重新在做。这样会打消他的动手积极性。

严守规则,教育一致

家庭应建立固定的习惯和秩序,并且对待孩子教育上要保持一致。千万不要爸爸用这个方式,妈妈用那种方法,这会让孩子在行动中无所适从。

理解孩子,与孩子多多交流

在情感上要多多与孩子进行真诚、耐心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发生逆反行为时,先要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然后再说孩子的行为问题。最好家长可以养成与孩子谈心的习惯,时时关注孩子的思想。

第二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又称为危险期,是指12~15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这个时期孩子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具有逐渐增长的成熟意识,他们对父母的管教深为反感,甚至在行为上发生反抗。在国外,有的心理学家则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烦恼期”,或叫“为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战斗的”的时期。

在表现行为上,即使很听话的孩子也会不听话,情绪急躁,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我行我素,不愿与父母商量,而且富于冲动和冒险性。

另外,这个时期的孩子社会经验不足,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又比较多、比较复杂,所以,家长要多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得孩子出现心理障碍,严重的孩子会离家出走,甚至会自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反抗性强的孩子如果顺利度过这个时期,那么他们在独立行和意志力上都会很优秀。他们做事果断、独立、并有顽强的毅力,成才的几率也很更高。而在这些方面,那些反抗性弱的孩子是远远不及的。

对于这个时期孩子的教育,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压抑孩子,也不要放纵孩子

简单地压抑孩子的反抗是不会起什么作用的,反而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心理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然,也不能对孩子过于放纵,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要进行教导,不能让孩子任意发展下去。

将“他律”变为“自律”

好孩子不一定就是听话的孩子。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交谈,让自己的“约束”变成孩子“自律”,那么,孩子的反抗意识可以得到缓解,并且,还有助于孩子的独立发展。

如果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两个时期,那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智力智能的发育和开发,以及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轻率。

让孩子像孩子,孩子不是“小大人”

彤彤六岁了,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虽然长得不是很漂亮,但很是能说会道。无论见到什么人,都不像别的小女孩一样害羞,而是很大方的像个小大人似的和人家打招呼、握手,并且还能侃侃而谈,从国家大事,到小巷风情,她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另外,在吃饭穿衣、生活起居上,彤彤也是同龄中的佼佼者,刷牙、洗脸、吃饭、穿衣做得都很到位,从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为了追求时髦,妈妈还给彤彤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给她买了漂亮的吊带裙、太阳帽和小墨镜,走在街上,回头率是绝对的百分百。

不过,虽然彤彤在大人眼里是个流行的时尚知性小达人,但是,彤彤并不觉得自己很快乐。她总是像大人一样默默的发呆,有时候还会哭泣,但是爸爸妈妈询问的时候,彤彤却会扬起一张天真的笑脸,说没什么。为什么彤彤这么优秀了还不高兴呢?为什么彤彤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烦恼呢?这就要从彤彤的心理说起了。

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到了2~6岁,就有了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所以,很多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像原来那样对家长的话“惟命是从”了。他们很想摆脱爸爸妈妈的限制,但是因为依赖心理,他们又不愿意失去父母的爱护。所以,很多这个时期的宝宝心理上都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不过彤彤却是个例外,虽然到了6岁,但是从她的身上很少看到这时期孩子的“反叛”。因为她已经被爸爸妈妈训练成一个知书达理的“小淑女”。她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因为那会让爸爸妈妈高兴。当然,自己也可能获得一些喜欢的小东西。但是,儿童的内在发展,还是使得她觉得自己不是很快乐,所以她才会“发呆”“哭泣”,不过,她又不知道怎样把和爸爸妈妈说,所以,她就一直压抑自己。

可以说,彤彤的优秀是以压抑自己的天性为代价的,而她需要的并不是这些。她需要的是对爸爸妈妈说不,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花边的小裙子,像个孩子那样在大人面前“撒欢”。而不会受到爸爸妈妈的“教育”。

许多家长都会以为自己教育的很成功,其实,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健康发展。孩子就是孩子,让孩子成为“早熟的”小大人,过早走进大人的世界,只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劣质教育的牺牲品。

儿童心理学家山下俊郎说:“早熟涉及到各方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不到好影响,所谓早熟就是指过早丧失了儿童的特征。早熟使孩子失去了天真烂漫的性格,缩短了幼年的快乐时期,这对儿童来说,并不是件幸运的事情。”另外,他还认为即使是先天的早熟,家长也要注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这些孩子成为了早熟的小大人,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心智已经成熟。这种成熟只是他们刻意模仿的来的,而长期模仿的成人成熟的小大人,就会因为限制在别人的模仿中,自我的认识得不到发展。而当他们真正到了成人年龄反而不会独立思考和应对生活。

当然,很多小孩子过早的成熟和社会环境也是分不开的。小吊带裙、小紧身裤,陌生人的负效应的“赞赏”都让孩子过早的长大,另外,适合孩子的动画、电视节目以及合适的书籍,也都很有限。渐渐的,孩子在“耳濡目染”和刻意培养中丧失了自己的特色。所以,有位教育家说,让孩子成为孩子,是教育之幸,更是社会之幸。

不过,对于家庭教育来说,爸爸妈妈还是要尽量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教育,尽量避免孩子成为小大人。

不要夸奖孩子的过早成熟

鼓励教育的确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好手段用在不好的事物上,也不会起到好的效果。所以,当孩子偶尔模仿大人的“成熟”时,不要鼓励她。比如,小女孩涂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高跟鞋,妈妈都要适当的制止孩子这样做。更不能像上面的彤彤妈妈给孩子染头发、穿吊带裙。

适当的玩伴

其实,大人并不适合当儿童的玩伴。因为现在很多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更多的接触群体是成人。爸爸妈妈更要让宝宝走出去和社区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孩子在孩子中间,这些“成人化”的东西要降低很多。

让孩子少些接触成人的文化和娱乐

许多爸爸妈妈喜欢抱着孩子看自己喜欢的电视。所以,很小的宝宝在一些成人的节目中就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为什么不陪孩子一起看看合适的动画片呢?比如,《狮子王》,《天线宝宝》、《小王子》等等。这些对孩子都是有好处的。

教子心理小提示: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吗?

小孩子有小心情,今天可能心情闷闷不乐,明天就会在家里乱吼,后天找个什么矛盾就和大人犯倔……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孩子的天性,而忽视考察孩子心理的健康。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心理健康标准。不过,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一个达到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心理品质。

智力发育正常

一个孩子只要基本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就属于智力正常,家长可以从孩子的观察、领悟、语言、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推理等多种方面来测定。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智力会随年龄增加而提高。如果一个八岁孩子的智力水平与他三岁的一致,就说明他的智力发育并不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和他的实际年龄相称,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大多孩子的智商在85~115分之间。如果一个孩子的智商70分,就属于智力落后,这种孩子适应能力低下,往往会有心理发育异常现象,在学习上比较困难,心理压力大。如果孩子的智商超过120分,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这样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适应能力的缺陷,心理不能平衡发展。

稳定乐观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比较乐观、积极,尽管他们也会出现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但是一般这些情绪不会持续长久。心理健康的孩子情绪多是表露在外的,可以活泼大方的待人,大多时候,情绪积极的他们多会受到大人的称赞。而赞扬又使得这些积极情绪得到强化。

如果一个孩子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太过频繁,或者时间太长,说明他的心理素质并不是很好,也很难称得上心理健康。这样的孩子大多不让大人喜欢,所以,心理压力也就更大,有时候他们还会刻意的压抑情绪。

能正确认识自己

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有了自我意识。在家长正确教育下,他们的自我意识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自尊、自爱和自重的意识,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也比较客观。他们会刻意的完善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有的孩子也有长远的理想,在谈到自己未来的时候,大多信心在握,并且可以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反,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大多在自我认识上比较片面,还有胆怯、冷漠、孤僻、自卑,缺乏自尊心的消极特点。

稳定、协调的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是先天和后天的“合成”的。在人格的影响下,每个人都具有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心理健康孩子的人格是稳定、协调一致的。人格健全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毅力坚韧,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自制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人格不健全的孩子就缺少健康孩子的特点。他们不能忍受挫折、怕困难,缺乏自控力、注意力不集中;他们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一点小事就会打发脾气,或者对强烈的刺激反应很淡漠。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孩子因为情绪大多积极,所以在人际关系上也大多积极、良好。他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懂得分享,并用友善、宽容的态度和别人相处。对待朋友他们都是坦率真诚的,所以容易被他人信任。

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大多不能与人合作,他们过度害羞和自卑;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猜疑心、嫉妒心很强;在遇到集体事物时,总是退缩有退缩行为。

心理情况与年龄特征相适应

少年老成的孩子也许得到家长的认可,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相反,这样的孩子心理多半并不健康。其实,孩子应该有孩子的朝气和心性,过于成熟则会出现心理问题。 Ub0UF81MnDoM6fFGjWtoSC87paJHQj8WsQLxy8QIc0RFc8lH2kL3F7S2nqBl7l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