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儿子打老子”——痊愈的本能和自我防御机制

你知道么?我们的心灵天生就有自愈的本能,甚至当我们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抵消”摔伤的痛苦,又重新变得高兴起来。而我们慢慢的成长之后,在生活不如意的“催化下”,更多的痊愈本能也一一亮相。

有时候不妨做一回“阿Q”

在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里,阿Q总是找比自己弱的人打架,他看到小D瘦,就去欺负小D。小D求饶他也不肯,还抓小D的辫子,骂小D是畜生。对于他打不过的人,他就躲,对人家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是很多时候,他还是被打了,于是他总是在别人走了之后,大骂别人“儿子打老子”……后来阿Q被斩了,临走的时候,还大叫自己二十年后又是一条英雄好汉。

当然,鲁迅笔下的阿Q不仅仅如此,而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整个社会的人,为了能够生存下来,把自己的心理调节到了幻想性的“精神胜利”的层面。在心理学上,阿Q的“精神胜利”被称为“自慰型幻想”,当然,普通人的“幻想”并没有达到阿Q这种人格扭曲的程度,而是适当的调节身心。

幻想多出现在一个人遇到了让自己痛苦的事情,但是自己又没有办法去解决痛苦的状况。为了维持心理的平衡,人们就会幻想这件事情得到了解决,并且在思维上,也会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做出一定的让步。大多弱者更容易去幻想,因为强者大多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愿望,使得身心得到平衡。

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一个弱者,他挨了打就自己安慰自己“老子打儿子”,幻想自己被自己的儿子打了,同时又骂了别人,这就是典型的弱者幻想。生活中,平凡的女孩子总会有“灰姑娘”型的幻想,虽然现在自己生活不尽人意,但是,相信自己可以遇到一个英俊的白马王子,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很多韩剧之所以受到大批女孩子的青睐,很大原因是剧情中平凡的“灰姑娘”都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

值得注意的是,幻想虽然可以平衡人们的心理,但是有时候如果幻想过度的话,就会形成“虚幻的自尊”,因为大多幻想都会让自己陶醉其中,有的时候还会沉浸在幻想之中,用幻想来麻痹自己。时间一长,人们就会产生懈怠心理,不再去努力的生活,只是依赖幻想生活。

事实上,幻想只能适当的调节心理,但是对于痛苦产生的真正原因并不会影响什么。结果,一个人会陷入幻想和现实痛苦的恶性循环之中。所以,幻想作为调节心理的一种途径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用幻想来生活,那么,就会失去生活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个人也就更加变得弱小和无能。一个幻想型的灰姑娘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白马王子,而只有那些为了白马王子不断努力的灰姑娘才会得到真正的白马王子。

对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偶尔为之未尝不可,而作为一种国民的生活方式或人生策略的话,当然会受到鲁迅的痛斥。我们中国人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生存方式还是消失为好。

“化悲痛为力量”——受欺负的孩子总是努力去当警察

某个地方发生了火灾,很快消防队员就赶到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位保险公司的调查员。现场的人都很焦急,这些保险公司的调查员也不例外,不过,和别人不一样的是,除了焦急,他还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为什么这位调查员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呢?因为他小时候很喜欢玩火,但是这个危险的“爱好”很快就遭到了父母的严格控制。所以,在他成长的过程里,很少能完成玩火的愿望。由于这个愿望总是没有满足,在潜意识对火的热衷下,他当上了一名火灾的调查员。

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一个在学校里总是受到别人欺负的小孩子,长大后会很努力的去当一名警察,因为他不想让更多的人像自己一样,总是受别人的欺负;人们为了发泄性本能的冲动,进行各种的艺术创作,比如,舞蹈、绘画、小说。这些类似的生活现象,在精神分析上被称为升华。

生活中,我们本能、原始的目的和冲动大多不会被社会认可,或者我们的一些目的暂时很难实现,而为了满足这种愿望和目的,人们就会把它转化为社会认同和赞赏的事情。比如,上文的火灾调查员为了满足“玩火”的欲望,成为了一个火灾调查员,而不是一个纵火犯。所以,“升华”被弗洛伊德归类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升华作用的存在,让我们可以把本能冲动发泄出来,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我的价值。这种升华避免了本我和外界的冲突,使得个人得以健康的生活下去。

因为父母生病去世的孩子,可能会把对父母思念转化为学医的动力,希望通过自己,减少病人和他们家属的痛苦;一个因为因为失恋的男孩子,可能会把思恋的痛苦,转移到更好的工作和学习中去。这些向着积极方面的转化,都让个人的心理保持了平衡,并且消除了本身的负面情绪带来了身心伤害。

在所有的升华作用中,尤其以艺术家的升华最为独特。从历代的名人中,那些经典的创作无一不饱含着艺术家的情感投入,一个经历生活创伤的艺术家,带给我们的也许是一个艺术的经典,比如,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梵高和他的《向日葵》,普鲁斯特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

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升华作用,不仅避免了个人的不幸,还让一个人有更好的价值存在于社会中。而那些不懂得升华的人,可能就会沦为罪犯,比如,一个人在性本能的冲动下,可能成为强奸犯,而不是成为一个艺术家;一个失恋的人,可能会因为失恋去报复恋爱的人,甚至报复自己以后的伴侣,而不会把这种痛苦转移到对工作的进取中。

一个人有了痛苦和不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如何去转移痛苦和不幸,这样就称为了一个真正的不幸者。我们在悲痛中,一旦把自己的这种能量找到一个合理的发泄手段,升华现象就出现了,比如,我们在痛苦之后写的日记,就帮助我们实现了一个短暂的升华。升华的实质就是被压制的精神能力得到合理富有成果性质的宣泄。

“酸葡萄”与“甜柠檬”原理

一只狐狸很渴,但是走了很久还没有找到水。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它发现了一个葡萄架,上面结满了葡萄。可惜的是,它上蹿下跳了很长时间,也没摘到葡萄。无奈,狐狸只要作罢,临走的时候说,“不吃也罢,这么青的葡萄,肯定是酸的。”

这个小故事很多人都听过,在心理学上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状况,被称为“酸葡萄机制”。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酸葡萄心理”,并且也正是这种心理保护了我们。心理学称之为“合理化”,也叫“纹饰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上面的那个狐狸一样,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是自己希望的仍然没有实现,于是就“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挫折和失败带来的压抑、不安和焦躁的不平衡心理。比如,你努力了很久,本以为这次总经理的位置非你莫属,但是,结果这个位置却让别人坐了,气愤、不公、甚至你还想过辞职。不过,后来又一想,这个职务也不是那么好,工资没有提很高,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事务,倒不如现在工资低一点,落得轻松自在,可以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一想,心情就好了很多。

合理化除了“酸葡萄机制”外,还有“甜柠檬机制”。大多是当自己的没有得到想要的“葡萄”之后,得到的只是“柠檬”,那么就会刻意的强调“柠檬”比葡萄好很多。比如,自己丢了钱,却说“破财免灾”;或者自己家的孩子不是很聪明,但是却说“傻人有傻福”。在保护自己的心理上,甜柠檬机制显然比酸葡萄机制程度要深。酸葡萄机制体现出对外界的否定与不满来取得心理的平衡,而甜柠檬机制却通过过度美化扭曲自己来取得心理平衡。

当然,不是所有这样为自己“编造”的理由都是合理化。两个人因为一些矛盾争执起来,其中一个人因为过于生气,而用刀子把另外一个人扎伤了。对自己说,“这根本是他自找的,谁让他惹我!”这样不再是合理化了。

合理化作为心理的防御机制,也像一其他的防御机制一样,要求本能要符合现实社会。因为一些原因,本我和外界产生了矛盾,人的自我就会对这些矛盾进行调节,而合理化就是这种调节的方式之一。但是,合理化的并不能成为一个人做错事情的“理由”。所以,一个杀人犯无论在上帝面前多么忠诚的赎罪,也不能解除自己本身犯下的过错,还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合理化”本身是调控本我的冲动。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为吃不到葡萄,因为本我的不满足,就毁了葡萄架就不正常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合理化可能暗示着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一个潜意识是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可能总会用事业很忙来搪塞自己不恋爱,或者在婚后用身体不好,工作比较累来逃避和爱人亲密接触。

恰当的心理“合理化”可以让我们少一些烦恼,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而过于使用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给生活带来许多的障碍。

为什么迟到的丈夫总会带给妻子一束玫瑰

周五早晨的时候,妻子和丈夫约好,晚上早些回家,然后一起出去逛一下商场。下班后,早早回来的妻子在家做了一桌子的好菜等着丈夫。结果,等了很长时间,饭菜都凉了,丈夫才回来。看到生气的妻子和一桌子的凉菜,丈夫很不好意思。

丈夫是这样对妻子解释的,因为公司自己负责的事情突然出了意外,时间又要求很紧,所以只要加班完成,结果回来的就比较晚了。然后,丈夫又从身后,拿出了一束玫瑰:老婆,原谅我吧!妻子听到解释后,心理的不满已经少了很多,见到丈夫从身后拿出玫瑰,很快就高兴起来,让丈夫先好好休息,自己去热已经凉了的饭菜。

其实,这种用玫瑰来抵消歉意的方式在生活中很普遍的,比如,踩到别人的脚,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去道歉:“对不起!”当自己的宝宝撞到了桌子。你会很快对宝宝说,“宝宝不哭,我们打桌子,让它没有看到我们宝宝。”其实,这不仅是在安慰撞到桌子的宝宝,还是在用打桌子的方式来摆脱自己的照顾失职,“我尽力了!”,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对宝宝感到更多的不安和歉疚。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用象征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高兴的事,让自己心理舒缓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对于人个人来说,是很好的心理自保现象。否则,一个人如果就会总是陷入“歉疚”和“自责”中无法自拔。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抵消”。

契诃夫曾描写过一个“深陷自责”中无法自拔的小公务员。在很美好的晚上,这个本来心情很好的这个小公务员打了一个喷嚏,但是这个喷嚏却“惹到”了一个三品文官,结果,小公务员就对这位三品文官道歉——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

结果,这位小公务员事后不住的道歉,终于把这位三品文官惹怒了,对他大叫“滚出去!”可怜的小公务员,回到家中之后,就倒在了沙发上,因为这件“道歉”的事情,死去了。

许多人都觉得这位小公务员很可笑,的确在进行道歉“抵消”的时候,他做的太过了。其实,小公务员的道歉已经带有强迫性症性质,也正是在这种强迫症心理的影响下,这个小公务员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从始至终,只是一个喷嚏而已。

有这样一个病人,因为在一次不慎说错了话后引起了一些事故。以后,再说话的时候,就会倒抽一口气,意识是,自己刚才说的话不算数,而抽气就表示自己把话收回来了。有时候,他还用用手捂住嘴,认为自己没有说过话。这样,他的心理才会感觉踏实和舒服。

这样的“抵消”方式就带有心理疾病——强迫症的性质了。这种疾病多出现那些刻意追求完美的人身上,为了掩盖现在做的不好,一遍一遍的去从事相同的事情,以让自己满足和解脱。其实,有的事情不必,尽善尽美,强求只能带来更多的心理负担。抵消(undoing)多见于强迫症,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命名的,并把“抵消”归于“神经症性防御机制”中。

在生活中,有的抵消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比如,过年的时候,不下心把碗摔碎了,老人就告诉你,说“岁岁平安”。用岁岁平安来抵消把碗摔碎引起的不安。心理学家发现,一些宗教仪式上,也有抵消的印痕。比如,把熊当作祖神的印第安人,会去定期的杀熊,然后,在披上熊皮,在篝火旁说一些抵消的话。总结来说,抵消不仅仅是人们保护自己的心理机制,还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文化和宗教层次。

不自觉地忘记不能接受的事物

每个去买六合彩的人,都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中个五百万,虽然自己已经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仍然没有中到大奖。但是这种希望却从来没有消失过,所以,我们看到彩票的生意总是很好。相对中六合彩来说,人们出门却很少想到自己可能发生车祸,虽然发生车祸的几率要比中六合彩要高很多。

想过没有,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维模式呢?其实,这是我们心理压抑机制的无形影响造成的。对于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人们大多都会用正面积极的情绪去看待,这样,人们才有动力去努力生活。而对于那些不好的事情,人们就会通过压抑机制“遗忘”,这样就避免了因为不好事情即将发生而产生的焦躁情绪。可以说,这是心理给我们制造的一个美丽的谎言。

当然,对于我们已经发生的不好事情,我们也会压抑机制去选择遗忘,而没有没有遗忘的话,那么我们的心灵就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某中学在礼堂召开开学典礼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很大的火灾。当时火灾现场有600多人,最后有300多人被烧死。火灾中有位老师,因为保护身边的两个孩子,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生命。很多年后,虽然她与丈夫又有了一个孩子,但是,却她总是忘记不了在火灾中死去的那个孩子,在梦中她总是听到孩子不断的哭喊,大叫着妈妈妈妈。

案例二:在一场车祸中,一位已经40多岁的母亲失去了她的刚刚成年的独生女。但是,当女儿的葬礼完毕一个多月后,这位母亲的情绪好了很多,不像最初听到噩耗的时候那么激烈的哭泣和颤抖。后来,这个母亲以后再也没有提到过她的女儿。当然,她的朋友和亲戚为了避免她的伤心也很少再和她提女儿去世的消息。只是,在每年女儿去世的月份,她就不由自主的伤心、抑郁,但是,她总是找不到自己情绪低落的理由。

相对案例一的母亲来说,案例二的母亲精神要好的多。因为她“忘记”了曾经失去女儿的痛苦。其实,她并不是真正的忘记自己的孩子,只是不堪忍受女儿去世,把这些情绪抑制到了潜意识。在心理学上,这种性质的遗忘被称为“压抑”(repression)。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不能被超我接受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就会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去。当然,这种遗忘不是真正的遗忘,我们看到,在第二个案例中,当到了女儿去世的月份,这位母亲就会不由自主的伤心、抑郁,其实,这正是潜意识压抑的悲痛情绪在作怪。

很难想到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有多大,不过,如果我们不能去承受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就用“遗忘”来逃避痛苦,当然这种逃避是一种无意识逃避,我们的压抑遗忘,并不是我们主动进行的结果,而是身心自动调适的结果。其实,这种心理在很多人身上都会出现,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痛苦,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些痛苦压倒,不是因为我们足够坚强,而是我们的心理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去遗忘这些痛苦的事情。那么,遗忘也是好事情。但是压抑性遗忘也并不是常常凑效的,假如我们生活中缺少更多关爱的来源,缺少其他的精神支柱与情感寄托物,那么压抑性遗忘也是很难发生的,就想故事一中的那为濒临精神崩溃的母亲。

从别人那里获取“心理营养”

有位母亲很担心她的女儿。因为她的女儿十分喜欢孙燕姿,最近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和偶像保持一致,开始疯狂的减肥,因为女儿认为孙燕姿是“骨感美人”。结果这位1米6的小姑娘,经过三个月的“节衣缩食”瘦下了30多斤,本来只有100斤左右的身体最后只有70斤了。母亲看女儿总是吃饭很少,怕女儿得了“神经性厌食”,出现生命危险,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劝她,焦急的快要病倒了。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不过,像上面的女儿一样,为了和偶像保持“身心一致”的人就不大多了。很多人在崇拜偶像的时候,只是选择适合和提高自己的方面,所以,偶像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正向积极的作用,因为从偶像的身上,这些人是在吸收别人的优点,来增强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位女儿就不是这样,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全面性的模仿,这种模仿非但不会让自己受益,反而还带来的身体本身的受损,值得注意的是,像这个女孩一样去崇拜偶像的人并不在少数。

为什么人们在崇拜偶像的时候,会形成这两种截然不同崇拜偶像的结果呢?这要从心理防御机制“仿同”说起。仿同或认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一般说来仿同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仿同的心理机制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当一个人遇到自己敬爱的人或者团体,那么他们就会无意识的有选择性的模仿这个人或者这个团体上的行为。其实,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最初都是在模仿,使得自己具有模仿对象的优点。一个喜欢和羡慕妈妈的小女孩长大一些,会模仿妈妈擦口红,穿妈妈的衣服和鞋子,这对于小女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在模仿过程中,因为孩子很多时候并不能区分好坏,所以,模仿就有了正面和负面之分。因为无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总会有优点和缺点。另外,仿同的过程中,过度的仿同就会使得原本仿同的“优点”变成了“缺点”,所谓过犹不及正是这个道理。就像上面的女孩子仿同孙燕姿的“骨骼美”,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骨骼美只是一种对于美的认识。但是,当一个人用“骨骼美”使得自己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就是心理问题了。

根据人们仿同行为的本身,心理学家把仿同分为三类——

(1)反感性仿同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行为很讨厌,但是每次遇到相同的事情,却又不由自主的去这样做。有个女生对于遇到事情就退缩的人,总是很讨厌。但是当自己遇到了一些事情,却会不由自主的去退缩。等到自己回想的事情,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原来,她小的时候,母亲就是这个样子。每当母亲和父亲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争执的时候,即使自己有的时候是正确的,也会退缩下去。在潜意识中,她总是觉得母亲这样做很差劲,但是她还是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这个“缺点”。

(2)向强暴者仿同

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时候总是被父亲殴打的小男孩,长大一些就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而等到他结婚之后,又会去欺负和打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这种仿同就是“向强暴者仿同”。因为一个弱者受到责打之后,就会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像责打自己的人一样,把自己的怨恨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这样,被欺负的心理就得到了消除和减缓。

(3)向失落者仿同

有一对很相恋的情侣快要结婚的时候,准新娘发生了车祸,这个准新郎后来又找到一位姑娘,两个人后来又结婚了。结婚之后,妻子总是发现丈夫在每个天气很好的晚上,在阳台上,摆上一些食品,然后用望远镜看星星。后来,妻子才知道,丈夫曾经的准新娘喜欢天文,每当天气好的夜晚就会这样做。这种模仿就是“向失落者仿同”,很多人痛失自己爱的人,为了安慰自己的痛苦,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模仿失去人的特点。

其实,无论一个人怎样去模仿,模仿什么,最基本的出发点都应该以自身的健康和素质的提高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些,那么,还不如不去仿同。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在仿同的时候,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仿同的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因为“晕轮效应”会让一个人不由自主的以为模仿对象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点。所以,当我们仿同的时候,还要克服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

为自己制造“失败”的条件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会给你很大的影响,你觉得自己只有50%的成功几率,现在有两条方式你去选择,其一,全力以赴的去做,完成自己的愿望,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其二,适当的退缩,因为你觉得如果自己使出全身的力气,但是自己仍然没有成功。那么,你就会很害怕自己不能在失败之中爬起来,甚至,连去追求成功的勇气都没有了。

你会怎么选择呢?大概,无论从直觉上还是理论上,你觉得自己都应该选择第一个途径,但是在你真正进行的过程中,第二个途径总会在你的脑海中徘徊,要是真的这样,那我要怎么办?结果,很多时候,人们渐渐的都会不由自主的去进行这种方式。

也许你会说,大概那些弱小的人都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实,不是的,很多勇敢者和成功者也会选择第二种方式。有过20项温网桂冠记录的网球巨星纳夫拉蒂洛娃表示过,她在比赛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敢尽全力,“因为一旦如此(失败),就证明我完了。”可以说,这些阻碍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自我保护的目的。

在心理学上,这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被称为“退化情感”。当人感受到自己将要严重挫折时,就会完全或者部分放弃努力,逃避自己因为失败带来的责任。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他们找到一些智商相同的孩子,给他们出了相同的题目,很快这些孩子就做出了这些题目。他们对其中一些孩子说,“你们真聪明,难怪你们做出来了”,然后作为奖励他们分给了这些孩子一些糖块。对于剩下的那些孩子说,他们说“你们真努力,不错!”同样他们也分给了这些孩子一些糖块。

接着,心理学家又拿出一些题目,对孩子们说,现在题目难度提高了,你们可以选择是不是要做,如果接着做的话,失败了,那么,你们面前的糖块就会被收走,如果你们胜利了,那么你们将得到比现要多五倍的糖块。

你觉得那些孩子会去回答问题呢?哪些不会回答问题呢?

结果是,那些被说是聪明的小孩子放弃了,而那些被说努力的小孩子很多都去做题目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如果失败了,就会告诉自己原来并不是很聪明,而那些被说明努力的孩子来说,即使自己失败了,只是自己不够努力而已,而不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

其实,失败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因为失败引起的心理才会更可怕。对于小孩子来说,相对于不够聪明和不够努力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不够聪明,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再也没有胜利的“机会”,而不够努力,意味着自己还有很大的胜利“机会”。

害怕失败的你是不是像上面被说“聪明”的小孩子,有也过这样的现象呢?在大考之前,你会和朋友聊天到通宵,虽然惴惴不安,但还是“乐此不疲”,或者在面试之前做些和面试不相关的事情,甚至是阻碍面试的事情。

当我们真的在通宵之后,失败的时候,我们就会对朋友说,“唉,都怪那天晚上喝的太多,没有休息好。”或者说,“我根本没有在意这个,所以根本没有怎么准备,反正有的是机会!”是么?其实你自己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比起没有努力而失败,我们努力之后还是失败,听起来更让我们泄气,甚至还会让自己在别人那里更没有面子。

因为我们这样做,失败就可以归因到外部原因中,而不是内部原因,这让我们可以有“力量”迎接新的挑战。但是,如果一味的这样,当我们遇到了50%的成功几率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会无形的去退缩,结果带来的就总是失败。并且,如果总是失败,那么就会让自己变得成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起来。

想比较而言,而那些“破釜沉舟”,“全力一搏”的人却成功得“一塌糊涂”,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幸运而已,很多时候,他们比你对失败更大胆一些,不去为自己的失败找些“借口”,要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

你不是真的病了,只是心理紊乱了

阿霞和他的男友分手将近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她也没有找到另一个合适的男友。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总觉着每天生活的了无情趣。近来她却在父母的陪伴下常常去医院做检查了。她诉说自己胸闷,整天有一块石头在那里面塞着,后来又感到胸口痛。她父母认为她得了气管炎或肺炎之类的病,就陪她到医院的呼吸内科做肺部超声透视,做CT检查,做唾液胃液标本取样。但是整个呼吸系统的检查做下来还没有发现病症出现在哪里。既然不是呼吸系统的病,就有可能是消化系统的病,后来又做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等。这些做下来,还是没有找到病根。医生建议她到精神病科检查,到了精神病科后,那里的医生说她得了抑郁症。

阿霞的病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心理问题躯体化的表现是非常复杂的,躯体化可表现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器官。常见的症状无非是头疼、心痛、腹痛、肺痛等,此外还伴有浑身无力、疲倦易累、呼吸急促、心率不齐、上吐下泻、晕厥等。

心理问题躯体化症状并不是器质性的病例损伤或者受细菌病毒感染而致,而主要是心理疾病引起的身体症状。按照现象学心理学的解释,身心是一体的,心理的痛苦,必然在心理上有所反应。那么,唯有治愈患者的心理问题,那么身体问题才会得到解决。但是在实际的治疗中,假如医生直接告诉病人,说他们并没有病,只是心理问题而已,病人通常会拒斥这样的回答。他们坚持自己就是病了,需要治疗和照顾。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理解,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他们是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减轻心理紧张。例如,常有神经衰弱的病人否认自己思维方式上的问题,而强调内心的紧张是由于身体衰弱或失眠造成的。

躯体化症状多是有慢性心理疾病造成的,如长期的抑郁与焦虑。躯体化障碍的疾病严重程度可呈波动性,但持续终身,很少有长时间的完全缓解,部分病人多年以后变得明显抑郁,其自杀行为越发具有危险性。

但是,普通人也会有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反应。比如考试不理想的人,常会感到肚子痛;失恋的人更会有很大的身体病态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实际的生活问题解决了,这些症状也就消失了。而对于那些具有严重躯体化症状的人,应得到恰当细致的看照。 XW3QpcViyktLnFjAnTH27FcD7FTkJLrFONRvhElpogiGY2+M55RvN5J/fVo+IsA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