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在羊群中生活,一只狼还敢认为自己是狼吗—在群体中消失

一只鹤无意间闯进了一群鸡中,很快这只鹤就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因为它比身边的鸡高很多。周围的鸡显然对这只奇怪的家伙很不友好,因为它的个子是那么大。结果,为了不让自己特别“显眼”,它就使劲地压低自己的身子,不伦不类的像鸡一样在土里吃虫子,它有漂亮的翅膀,却只会像鸡一样呼扇,甚至它还像鸡一样害怕水会淹死自己。

这就是群体的力量,很多时候人们都在做这样“鹤立鸡群”的事,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貌……

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

据说,在杨贵妃死后有位老太太捡到了她的一只鞋。然后,这位老太太把这只鞋拿到了市场上“观光拍卖”。她告诉过往的行人说,“这只鞋是杨贵妃的,如果谁要想看的话,就出500文钱。”听到是杨贵妃的鞋子,街上的行人都争先恐后的花钱观看,结果,老太太狠赚了一大笔。

如果这个小故事是真实的,那么这位老太太就是靠“名人效应”赚钱的鼻祖了。这种商业意识,到了现代社会依旧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商家不惜花大量资金请名人明星为自己的商品代言,因为人们从认同名人、明星身上,爱屋及乌的认同了商品。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名人效应”被称为“晕轮效应”,就像月亮出现的月晕,其实只是月亮光扩大化,并不是月亮本身一样,人们对商品的最初认识,只是明星身上的“光晕”。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他给一些测试者观看陌生人的照片,这些照片上的人有的看起来很不错,很有魅力,有的却看起来很糟糕。然后,他让这些人描述照片上人的感觉。结果,那些有魅力的人在被测试者的眼中,具有更好的性格,比如睿智、勇敢、和蔼等等,而那些看起来糟糕的人,则是性格很差,比如懦弱、自私、嫉妒等等。据此爱德华?桑戴克总结出,人们认识一个人和一种事物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认识这个人和这种事物,并认为这就是这个人和这个事物的本来面貌。

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我的一位同学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策划专员,就是协助市场部撰写公司新款产品上市的营销方案。有一次,他花了一周时间终于完成了一份策划草案,当这份草案上报到策划总监那里的时候,竟出乎意料的被否定了!同学十分气愤不过,他认为自己的方案完美无缺,于是找策划总监反复理论,而且每天向我道苦水,说总监根本就没有认真读他的方案。甚至他还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远在策划总监之上,是策划总监个人的眼光局限,造成对自己的策划案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几天后我再次见他,却听不见他的抱怨了——他说:这个策划案,我们总监报给总经理看了,总经理也给否决了,我们总经理是个货真价实的牛人,他的结论绝对是没错的,可以说确实是我的策划案出了问题了!

同样是否决,为什么策划总监的否决跟总经理的否决效果不一样呢?道理很简单,就是总经理的头上有“晕轮”,而策划总监的头上还没有光晕。同学最初的自负和最后的服输,都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在起作用。

晕轮效应的存在让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出现认知的偏差。我们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晕轮效应,只要看到恋人有一点很好,那么就会觉得恋人的全部都好,哪怕他的缺点、毛病都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诗人歌德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其实,人们只是知道其中的一点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晕轮效应不仅表现在这个人的相貌上,他的言行举止、打扮装饰等等也会产生晕轮效应。尤其是看待我们不大熟悉的人,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一个女孩子第一次见到一个男孩子恶狠狠的说脏话,那么马上就会远离这个男孩子,并认为这个男孩子性格很恶劣,但是,这个男孩子可能并不是真的性格很恶劣。“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真正的认识一个陌生的人或者事物,就要克服晕轮效应,防止自己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而总是戴有色眼镜看人和事物。那么,我们要怎样去克服呢?

首先,要做到不要以貌取人。因为很多时候眼见未必为实,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有很大的不同,光鲜的背后可能是龌龊,而一块璞玉表面上看也许和普通石头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就事论事,避免对一个人和一件事进行过多的论断和猜疑。我们都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很难改变,但是未知的事物却有着很多的可能,仅仅因为片面的现象而做出过多的评价,很可能让自己陷在被动之中。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借助晕轮效应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时候,往往是点滴的小事情就让你在别人眼中换了一副形象。

我不可能站在人少的那一边

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升入了天堂,但是到了天堂的门口竟然有很多人,大家都吵吵嚷嚷的要挤进去。大亨挤了很长时间,累的气喘吁吁,但是离天堂的门口还是那么远。后来,大亨灵机一动,大叫道:“地狱勘探出石油了!”听到喊声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没有一分钟,天堂的门口就空无一人了。大亨窃喜,赶紧走向天堂的大门,但是,他又想了想,不对,那些人怎么还没回来,难道地狱真的有石油?想到此,他也赶紧跑向地狱去了,结果他和其他跑向地狱的人一样,发现地狱有的仅是残酷。

从天堂到地狱只是一念之差。只要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明白,天堂肯定要比地狱好很多。但是,因为太多的人奔向地狱,结果,原本是“谣言”的发起者——石油大亨都跑向了地狱,而这正是盲从心理对人的影响。

这样的社会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只要你闭上眼睛一想就能发现一堆。

但是我想说明一点:盲从心理属于从众心理的一部分,从众心理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主流意识,以免自己受到伤害。关于此,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只大的笼子里,关了十只猴子,笼子的上方悬挂了一把香蕉,不过,香蕉还和一桶热水连着,只要猴子去吃香蕉,那么桶里的热水就会泼下来,把整笼子的猴子都烫到。开始的时候,猴子并不明白其中的蹊跷,就去抢香蕉,但是,只要他们一碰到香蕉,整体的猴子就会被热水烫得乱窜。

后来,猴子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吃香蕉了。后来,心理学家又把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拿出来,换了一只新猴子。新猴子到了笼子里,马上注意到了那把香蕉,于是就去够香蕉,但是还没等它碰到香蕉,笼子里其他九个猴子就上来把它狠狠地揍了一顿。经过多次的挨打,这只猴子也变得十分老实,再也不敢去碰香蕉了。接着心理学家又拿出一只猴子,换了一个“不懂事”的猴子进去。像第一只猴子一样,这只猴子也去吃香蕉,同样不幸的是,这只新猴子也被全体狠狠揍了一顿,而教训尤甚的则是上次那只被打的猴子。

就这样,笼子里的十只猴子都被换了一新,这些新猴子都不知道不能吃香蕉的真实原因,但是,那条“吃香蕉就会被暴打”的心理暗示却是很强烈地存在着,虽然此时心理学家早已经把盛放热水的桶取下了。

其实,在人类生活中也总是存在一些像猴子不能吃香蕉的“潜规则”,比如一些风俗和礼节习惯,很多时候,人们都在为了避免自己和别人受到伤害,履行这些“潜规则”。如果一个人与群体意见出现分歧,总会受到群体的压力和阻碍,甚至是批评和讽刺,所以人们也就趋向于群体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从众行为。由此可见,从众本身是一种生存之道,避免自己被当做“出头鸟”被打死,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有的时候人们遵守、实行的规则并不都是正确的,而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就像上面的小笑话,人们没有意识到随大流只能让自己受苦而已。要知道,真正的智者即使在从众中,也可以让自己不被潮流所掩盖。那些勇于突破从众心理的人,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终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功。

与“吃螃蟹的人”相反,生活中总有一些独立意识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的人,他们很容易不加分析地盲目从众。这样的人如果进行创业,本来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计划,但是别人只要说些消极的话,那么,他们马上就会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随着别人的意识走了;而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会追随别人的意见,当然,他们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怕遭到别人的反对和批评。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喜欢凑热闹,每当商场促销,这样的人肯定会搬回一大堆家里并不需要的东西,因为当他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也就糊里糊涂的买了回来。

所以,具有盲从心理的人大多都不会成功,一个总是在别人背后跟风的人留给自己的只能是倒霉。而真正的聪明人,他既懂得从众,又会在从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从集体模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所累,这样的人往往能够独辟蹊径开拓成功之道。

过于渴望成功带来失败

在本节开始之前,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游戏:

道具:装着水的脸盆2个,橡皮球1个。

游戏方式:脸盆并排放置,你站在与两个脸盆等距的2.5米远的地方,然后先在心中默念十遍:“千万不要投到左边的盆里。”然后一边念一边投球。

多做几次,统计一下进球的情况。

如果你的球大多落在了左边的盆里,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初步感受到“瓦伦达心态”的含义。如果你身边没有这些道具,那么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投篮时,想着不能偏不能偏,结果球转了转,还是没进;骑自行车时,宽阔的马路上,看到前方不远的一块小石头,想着不要压上去,结果还是被小石子绊到……

那么,瓦伦达心态到底是什么呢?

瓦伦达——美国有名的钢丝艺人,他凭借超群的技艺,稳健的身手,深受观众的喜爱。有一次,他应邀为一批尊贵的客人做表演,瓦伦达深知只要表演成功,他的知名度将在上流社会大大提升,因此他非常重视此次表演,在表演前几天就开始详细的构思演出的所有细节,甚至连谢幕的动作都排演了好几遍。然而演出当天,上台后他只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就不幸摔下钢丝,不治身亡。

演出失败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他肯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总是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但是以前的成功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就可以了,根本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正是这位钢丝艺人对演出成功极度的渴望,才让他无法真正将心思放在走钢丝上,最后“坠丝”失败。后来,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因渴望成功或者恐惧失败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称为“瓦伦达心态”。

其实生活中,人们在面对重要的事情时,都会出现这种心态。并且由此还会常常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并伴有胸闷头晕等生理反应,严重时还可能瞬间失去记忆。于是,我们在面试时,会议主持时,客户谈判时遭遇了命运般的“滑铁卢”。事后,我们总会问,是准备不足?能力问题?还是运气不好?

很显然,大多时候我们都不是因为这些而失败,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满脑子里失败的后果。这些“瓦伦达先生的幽灵”不时告诉我们,失败了我们会怎么样,成功了会怎样。自问一下,是不是在谈判前,你就为自己准备了“失败的伏笔”?是不是考试之前你就已经开始恐惧成绩单上的难看数字?是不是还没有应聘心中就已经开始考虑薪水问题?……结果这些可怕的想法真的让你“如愿以偿”了。

现在你也许要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让“马伦达心态”永远不要靠近我们?其实,要想摆脱“马伦达心态”也很简单。

其一,平常心。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有些好笑,怎么可能?!是的,当我们面对一些关于我们命运的问题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平常心?!如果你真的要这么想,那么你只能成为一个新的“瓦伦达”。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再去努力的机会。现在你没有得到的,也许只是春天的一朵花,但是如果你没有努力的机会,那么以后你就会丧失以后人生的整个春天。并且,像春天不只会开一朵花,命运也不是一件事就可以决定的。

一件事情的成功本身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做好。即使我们因为“天”而失败了,也不会因为一个情绪问题而自责。我们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这次一定要成功”的教育。其实,通往成功的道路怎么可能就这“一条,一次”呢,大可不必过于看重,我们只需尽力发挥就行了。

其二,心理定位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可以在面试中,一下子就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组织中的高层领导者。如果你有80分的能力,就不要刻意追求100分的结果。做好80分你就是成功的。而当你的目标到了100分,那么你就会承受更多的“情绪”去解决100分,这些情绪,很多时候是你不能承受的,结果你的答卷可能连80分也没有。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相反的方面说了心理定位对我们的意义。

1796年,19岁的高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就读。每天,高斯要做出导师布置的三道数学作业。有一天他在做一道数学题时,费劲了力气。这道数学题是: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因为学过的知识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最后,他只要用超常规的方法去解开这道数学题。

第二天,高斯把答案交给导师,导师看后大惊:“这是你做的?”“我花了整个通宵才做出来!”“你解开了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其实,这道数学题是导师一直研究的,但是他却把这道题误交给了高斯。后来,高斯说,“如果知道这道题两千年来无人能解,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解开它。”

其三,关注过程。

如果你已经有了合适的目标,那么只要专心做好过程就够了。庄子说“外重者内拙”,对于一些事情,把它的结果看得过于重要,为结果赋予太多的意义,那么就会因为“意义”太多,忽视了内容本身。一件事情没有好的过程很难想象会有好的结果。其实,与其为不着边际的“意义”恐慌,不如活在当下,享受过程带来的喜悦。

相信,当你可以有效的化解“瓦伦达心态”,以闲庭信步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人生,就可以成为一个“随心所欲”的强人了。

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吗

周末的时候,丽丽和男朋友去商场买了一件自认为很不错的衣服。但是,周一丽丽穿着这件漂亮的衣服上班的时候,很多同事都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比如风格不符、颜色不对,总之好几个同事都这样说。

本来高高兴兴穿着新衣服上班的丽丽,以为会受到大家的好评,但是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于是,丽丽真的觉得自己的眼光有问题,回家之后,就把这件衣服放到了衣柜的最底层,以后再也不穿了。

为什么丽丽的观点发生改变了呢?难道真的是她的眼光不好么?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审美很多时候,只是个人的视觉。但是,如果经过了别人的评价,丽丽就开始把别人的意见内化成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这件衣服真的不好看,甚至,她还看到这件衣服更多的缺点,比如做工不精细,遗留小线头等等,于是更加懊恼自己的失败。

是不是生活中你也会有这样类似的感触呢?你和朋友看完一场电影后,看电影的时候,你感觉这个电影还不错。不过,还没有等你说话的时候,朋友就说出了这样的话:“什么啊,还是名导呢,真垃圾!”旁边的人也很快的附和:“白白浪费了这么长时间!”于是你口里刚刚含着的“不错!场景、色彩和剧情都很到位!”就生生的咽下去了。于是你听着朋友“针针见血”的剖析电影怎么不好,你也渐渐觉得这个电影的确不是很好,甚至你也会像大家一样,指出一些这个电影不尽人意的地方。

想过没有,为什么你最初的意见到了最后竟然因为朋友的话而改变了呢?你的意见什么时候失去的,什么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成为了你的意见呢?想过没有,你的内心其实是害怕自己的意见遭到大家的反驳,害怕自己被别人否定,而这种压力,对于单独的你来说要显得“弱小”很多,所以,最后你选择了和大家站在一起,甚至为了“迎合”大家的观点,提出了与自己意见相反的论断。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变化就是群体极化。

心理学家发现,一群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做出比单个人更容易向极端的方向倾斜,或者过于保守,或者过于冒险,最后的决策总是与最佳的决策背道而驰。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冒险的决策总比保守的决策要多一些。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总会看到一群疯狂的人在做一件疯狂的事情,比如,战争,最为著名的就是法西斯引发的二战,另外一些复仇团体、宗教狂热分子身上也有群体极化的影子。

那么,为什么群体决策会出现这种极端现象呢?心理学家发现,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其一,责任分化。作为一个决策,参加决策的人越多,承担责任的人越多。所以,也就减少了每个人因为承担责任而带来的压力,当然,人们还会感到自己失败的风险也会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在进行集体决策的时候,冒险要比保守的几率高的原因。

其二,人与人的对比。我们总希望自己被别人喜爱和认可,所以,也就趋向于向多数人靠拢。

其三,信息的影响。生活中,我们总会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和信息。并且,我们总愿意听到更多支持者的理由。就像我们评论一部电影,尤其是在评论这个电影不好的时候,总希望有人提出一些新观点来证明这个电影不好。而这与电影本身好坏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群体极化对于决策并没有什么好处,看看那些疯狂的群体暴力事件就可见一般。所以,如果你在决定做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的时候,要切记:并不是找越多的人和你一起进行决策就是正确的,群体决策有时反而会让你走向失败。

心理投射:看别人是牛屎,看自己也如是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有一次,苏东坡又去拜见佛印,两个人相对而坐。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大笑:“我看你却像一堆牛屎。”佛印没有说什么,不久苏东坡就回家了,并和苏小妹说起此事。苏小妹听完并不觉得好笑,她对哥哥说:“佛家说,‘佛心自见’,就是说,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明自己看自己是什么,哥哥看佛印是一堆牛屎,那么看自己也是如此,而佛印大师看哥哥是一尊佛,那么看自己也就是一尊佛。”苏东坡听后大窘。

在心理学上,佛家的“佛心自见”被称为“投射效应”。中国有句古话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典型的投射效应,在小人眼里,君子无论怎么做也是小人的行为。当然,一个善良的人,看别人的行为总是善良的,一个嫉妒的人看别人也总是嫉妒的。

投射效应不仅体现在人的性格上,还包括一个人所有的兴趣、爱好、思想等等。比如,一个喜欢足球的人,总会想和别人谈论足球,以为别人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喜欢某种风格的服饰,也会想象得别人会喜欢这样的风格。总结来说,当一个人判断别人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的“特征”投射给别人,觉得别人也是如此。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历史都是不同的,自然也就有不同的兴趣、思想和爱好。所以,不是你喜欢去歌厅K歌,别人也一定喜欢;你喜欢出门旅游,别人也一定喜欢。如果你理解了投射效应,那么就不要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用自己的观点,去强求别人了。否则就会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中也不知觉运用了投射效应。比如,一个从事律师的父亲可能会让儿子去学习司法,而不会让儿子去学习艺术;而一个喜欢芭蕾的妈妈可能从小就会让女儿学习芭蕾,以为自己喜欢什么,孩子就会喜欢什么,而不去考虑孩子的意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时候,我们都会对另外一个人存在投射效应。在进行投射效应的时候,我们都会先要对对方进行判断,比如年纪和性别,然后再和对方沟通寒暄。比如,问问对方的职业、家乡、学历等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和一个刚刚十几岁的孩子,投射效应一般并不很明显。比如,一个喜欢黄梅戏的老人大多不会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会喜欢黄梅戏。只有经过了一些诸如爱好、性别、年龄等等判断之后,两个人才能再根据投射效应去判断再和对方说些什么,和对方进一步沟通。这些提前的准备,就有效避免了一方说得天花乱坠,而另一方却听得乏味无比。

如果你想避免自己因“投射效应”而引起别人的麻烦和厌烦,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对方着想。有句话说:“你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那样思考。”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正如佛家的“佛心自见”,我们多多从对方的状况,如地位、目标、兴趣上考虑,那么,自然也就会了解对方更多,不至于触犯对方的“禁忌”,那么交流也就顺利方便得多了。 esPSuFqebP1nAT8W2Lswz3dZvPxql/sLUYa9QaY5cVclZI8Aeoyy+sCuZW1lP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