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认识自己有多深,路就能走多远

如果桌上放着一串葡萄,有好的有坏的,你会怎么吃呢?

A、先好后坏;B、先坏后好;C、时好时坏……

一个女子正在溪边全裸洗澡。小和尚吓了一跳,赶紧拿着水桶跑了。

一边跑一边对自己说,“四大皆空!非礼勿视!”……

解差的困惑——告诉我,我是谁

古代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和尚犯了罪,被一名解差押解到府城去。天黑了,两个人决定在一家小店住下来。因为这位解差比较贪杯,于是被和尚油嘴滑舌的灌醉了。接着和尚把解差的头剃光,自己趁黑逃走了。第二天,解差醒来一看,和尚没有了!于是到处找和尚,在着急之中,摸到自己的头,“和尚竟然在这里!”随后,他又迷糊了,“那我在哪里呢?”

普通人像解差这样“傻”的没有几个,不过,像解差一样,不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摸着自己的头却并不了解自己。苏轼有句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只会在自己的小圈子转悠,像那位解差一样,找完和尚,找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找什么,要去怎么做。

那么,要怎么知道我是谁呢?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决定着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可以说,一个人认识到了自己这三个方面,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认识了自己。现在我们就仔细的谈一下这三个方面。

本我——人生得意强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从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本我(id)表现。他们饿了、渴了、心理和身体不舒服了,就会哭闹,他才不管妈妈是不是现在很忙,爸爸会不会感到为难。只要顺了自己的意愿,满足自己就可以了。

从宝宝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本我没有什么价值、善恶与道德观的概念,比如我们常见的饥、渴、性、自私、野心等等都属于本我。本我只要自己“享乐”就可以了。当然这些享乐,大多都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正是这些需求,构成了人们发泄这些需求的行为冲动。

本能的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生的本能,那些爱、渴望、嫉妒、痛苦、悲哀等等情感都与生的本能相关;其二,死的本能,那些生气、愤怒、恨、攻击的冲动等等情感都和死的本能相关。

虽然人的本我比较“激情”,所以,人们总是克制压抑本我,防止因为本我做出“冲动的错误”。不过,本我并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它总是想要冲破压抑表现出来。我们看到,出生的小孩子大多不会去压抑本我,也正是因为不受压抑的本我才能让父母关于他们,照顾他们生活下去。

那些在生活中,爱冲动、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本我都是比较强的。这些人很多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我们总会发现生活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才华横溢但是脾性却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这样的人只要把脾性改一改,前途是无量的。

自我——活在当下!

对于本我来说,“自我(ego)是外部世界的代表”。相对本我的“欲望”来说,自我是理性的象征。比如,你现在你很想出去逛街(本我),但是你知道自己工作还没有完,所以,你只好加班工作。而这种加班的行为就是受自我控制的。

自我不像本我那样,出生就有了,它是后天形成的。因为环境的原因,本我的需求不能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于是本我就只好被压抑和限制,这样就慢慢出现了与现实协调而生的“自我”。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呈现出来的都是自我。我们需要“自我”来帮我们维护本我和外界之间的关系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的典范就是人们对恋父和恋母情结的控制。弗洛伊德认为,由于本我的“冲动”,每个人都有恋父和恋母的情结。很小的时候,男孩子就天生的喜欢自己的妈妈,女孩子喜欢爸爸,甚至还会因为喜欢对象的另一半而吃醋。但是因为成长后,因为环境,意识到这种情结是不会被“道德”接受的,于是自我就将恋父和恋母情结控制下来,甚至控制到了本我的层面。这样,在现实社会中,自己才会被接受。

所以,如果说本我让我们保存了最初的生命,那么,自我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更好的在人类的环境中存在。我们看到生活中那些人缘很好的人都具有比较强的自我。他们可以很好的和别人合作、能妥善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人,并且在一些问题上,可以很好的站在外面提出一些独到的建议。

超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像自我一样,超我(superego)也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内化形成的。这种超我的意识大多来自我们幼年的经验。爸爸、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就给了我们超我的示例。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就给予我们表扬,而我们做了一件错事他们就给我们批评。渐渐的,这就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价值观念。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家教不好的孩子,往往会当街骂人,并且会毫不在意,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他们这些意识。

超我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压抑本我。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意愿行事(本我),可以想想是一片什么场景!很庆幸,因为超我的存在,人类才少了这样的场景。

我们可以看看这样一个人——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人是一位被称为“活圣人”的修女,名叫特蕾莎。这位修女这位修女一生都在为帮助印度穷人而奔波操劳,与一般救济不同的是,她把自己身心都给了那些最低层、最悲惨的穷人。她像印度的穷人一样吃穿,即使自己去世的时候,也像印度穷人一样赤脚离开。

特蕾莎就是具有超出常人的超我意识,她给自己更多的限制,甚至是这些都是别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也正是因为像特蕾莎一样,社会中总会出现一些被我们称之为“楷模”的人,才让这个世界感到温暖。当然,普通人的超我一般不会到达这个阶层。一般来说生活中,那些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和别人的人,大多超我比一般人的超我要强很多。

当然,在特定的社会文化里,超我、自我、本我等单一因素可能过于强大,那么也会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伤害。本我、自我与超我要在一个合适的系统内运行,最终,本我得到合理实现,超我得到恰当发挥,自我也运作协调。

但是,由于三种“我”的形成不尽相同,人们就有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活在当下!”不同的人生方向分类。看过之后,想想你哪一类呢?当你明白了自己属于哪一类,自然也就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行为和人生,去塑造自己的幸福途径!

跳骚的故事——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是天才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一个平庸的人么?大概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甚至有些人觉得,自己比一般平庸的人还不如,自卑、懦弱、犹豫不决,每件事做的都不让自己称心,并且这些事情都在印证自己是个平庸的家伙!

但是,事实上,每个人其实都是天才。心理学家发现,每个正常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不过,经过生活的洗礼,成为天才的孩子比买彩票中五百万的人数还要少!那么,我们身上还存在天份么,它们在哪里呢?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看这样一个小实验——

跳蚤在昆虫中是相当善跳的,它跳跃的高度要是它身体的几百倍。一位生物学家想要知道为什么跳蚤这么善跳,就抓来一只跳蚤进行研究。

最先,生物学家把这只跳蚤放在没有盖子的杯子里,很快,这只跳蚤就跳了出来。为了防止跳蚤逃跑,生物学家用一个1米高的玻璃罩,罩住玻璃杯。等到第二天他再去看跳蚤的时候,发现跳蚤竟然只能跳1米高了。

接下来的几天,生物学家逐渐用更低的玻璃罩罩着跳蚤,从50厘米逐步低到20厘米。令他吃惊的是,打开罩子后,跳蚤跳的高度竟然也是像玻璃罩一样高!最后,生物学家用一块玻璃压着杯子,结果,跳蚤竟然再也不尝试去跳出玻璃杯了。最后,生物学家把跳蚤拿出玻璃杯,此时的这只跳蚤已经完全丧失跳的能力,只敢小心翼翼的在桌子上爬!

因为不小心,桌上的酒精灯被生物学家弄翻了。酒精很快就烧到了跳蚤趴着的地方。因为危险的刺激作用,跳蚤一下子又跳了起来,高度又达到了它身体的几百倍!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跳蚤实验。当跳蚤一次次的受挫折,于是为了保护自己就学“乖”了,甚至因为学乖,连没有罩子的玻璃杯都没有用去去尝试!一个人的潜能也是如此。当自己的“天分”被一次次的打击之后,为了保护自己,每个人都会像跳蚤那样,把天分压抑起来。

那么是什么打击了我们的潜能和天分呢?这可以从相反的方面看出来。

一个人的潜能能否发挥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件事情是否可以和他自己有机结合起来。就像跳蚤一样,只有在跳跃上,它才能成为冠军,而在飞翔上,它就毫无是处。而一个人能否在一件事情上取得成绩,必学符合下面的条件:对这件事感兴趣;觉得这件事是有意义的;他个性适合做这件事;具备做这件事的能力。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这个人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否则,这些欠缺的方面都会像跳蚤的玻璃罩一样,限制潜能的发展,最终,人也就像跳蚤一样,形成了“自我限制”,即使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中,也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没有成功,与自我认识有很大关系,你只有认识到自己是个老鹰你才会飞的高,才会去抓兔子,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只鸡,那么你也只能飞到墙头上,寻找墙角的虫子吃。

所以说,那些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擅长什么的人,无论用多大的努力去行动,路走的不是很长远。并且这些失败的教训,还会像“作茧自缚”,限制他们的才华发挥。

一个人总是走坎坷的路,即使遇到了一条平整的路,也会像走坎坷的路那样,小心翼翼,不敢用尽自己的全力去走。在潜意识里,这些坎坷就是自己就为自己定下了标准,怎样行动,用多少的“力量”去行动,才能保全自己。这就是人的“自我限制”。

据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分析,人的90%以上的能力都处于压抑、休眠的状态。这些压抑多是人脑抑制作用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察觉到这些被压抑的能力。而当一个人为自己定下了限制,那么他也就没有了去尝试发挥自己天分的行动欲望。

可以说,限制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天才就沦为了平庸的时候!人们自暴自弃的表现是最常见的压制自我潜能,自我限制的表现。当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最初的愿望,那么,他的身体和心里都会对自己执行这个“失败的命令”。即使看起来这个人多么努力的去实现,都是无尽于是!

最明显的事实就是一个人面对重大疾病的心理,当一个人从意识上放弃生命,那么他身体本能的自我痊愈系统就失去了工作能力。自然,这个人也就慢慢的死亡了。相反,如果这个人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强,那么他很可能就会打破生命的极限,让自己生命得以延续。在地震中,我们在那些被困很多天可以“幸存”下来的人身上,总会看到这个极限被打破。在内蒙古乌海市的一处矿难中,一个工人竟然在被困的矿井里生存了一个多月,最后被拯救出来。心理学家通过对他的调查,发现他并不知道已经被困一个多月,他个人认为才十多天,他的信念是一个人在不缺水的条件下可以活过两个周。另外在汶川大地震中,一头猪在困境里也活了两个多月,而要是换一个人呢,可能会产生很多消极的想法,这些想法让他走向死亡。

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评价吧,那样,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挑战和成功之外,哪里还有失败呢!

人出生没有带镜子,所以拿别人来找自己

如果你想全面的认识一下自己,你是自己思索自己是什么样子,还是去问朋友自己是什么样子,或者到星座、算命上,去测试一下自己的性格?不必急着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带着问题去看看下面的文章。

在心理学上,认识自己的过程被称为自我知觉的过程。不过,人的自我知觉并不是出生就有的。马克思说,“人降生是没有带镜子来的,他是把别人当镜子来照自己的。”宝宝出生六个月之后才开始了自我知觉。这时,宝宝是通过父母的态度来认识自己的,而宝宝通过父母认识的自己就是心理学上的“镜像自我”。在父母的言行下,宝宝去不自觉的模仿、扮演父母,并且在父母的态度中,完善“镜像自我”。

当一个人完全的把“镜像自我”内化到自己意识和性格的时,自我的认识也就渐渐得到了完成。这种幼年的镜像自我可以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的层面,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从女儿身上看到母亲的影子,这不仅是因为“形似”,很多时候是因为“神似”。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所以,镜像自我深化成的自我也就不同。就像我们照镜子之后,每个人都会呈现不同的样子,而将镜子撤掉,在我们脑海中,都呈现了自己的样子。不过,当镜子撤掉之后,我们已经成为那块“镜子”了,很难再去看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现在,我们要想看清自己,只能再去找一面镜子——他人。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所以,我们总会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关于改善自我的好意见。不过,虽然他人可以当作一面镜子,但是这面镜子很可能是一面“哈哈镜”,你从别人得到的消息可能并不真实。

有这样一个显得有些“陈旧”的小故事:

一个人向一个犹朋友请教他们的智慧。犹太朋友给他提了一个问题——

“两个小男孩一起打扫家里的烟囱。打扫完之后,其中一个男孩子满身灰尘,满脸乌黑,但是另外一个男孩身上却很干净。你觉得谁去洗脸?”

“当然是脸脏的去洗!”

“可是,是干净的人去洗脸。因为弄脏脸的小男孩看到同伴的脸上是干净的,就会认为自己的也是干净的。相反,那个脸面干净的也会认为自己的脸是脏的,自然就会去洗脸。”

……

所以,如果你将别人做为自己的镜子,去认识自己时候,先要从自己身上剔除那些“错误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所以,当朋友的建议“印证”了这些模糊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这些信息就是自己的。事实上,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这些信息只能说是“我们的”。

上面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们接着讲——

犹太人又问了这个人相同的问题,“两个小男孩一起打扫家里的烟囱。打扫完之后,其中一个男孩子满身灰尘,满脸乌黑,但是另外一个男孩身上却很干净。你觉得谁去洗脸?”

“你是不回答了吗?干净脸那男孩子!”

“错了,两个男孩子同样去打扫烟囱,另外那个男孩子怎么可能一点灰尘都没有呢?答案是,他们都应该去洗脸。”

就像一起扫烟囱的孩子一样,我们处于相同的环境,很多时候总是有些相同的特征。所以,当你的朋友给了你一些正确的模糊答案,你就要分清这些答案是不是符合所有人的。比如:你有时很外向、亲和,但是有时却内向、保守、谨慎;你看起来很强硬,但是心理却并不是这样,总是有些忧虑和不安;你不喜欢受别人的限制,喜欢一个人自由的生活……等等这些都是笼统模糊的答案,对于你认识自己并没有什么意义。

这些模糊的“个性”答案,在星座和算命那里是很常见的。正因为模糊,我们才会感到这些“说对了!”“很准!”只要你去认真的分析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对你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用处。试想一下,凭什么几个简单的测试或者简单的“掐算”就可以解决这个几千年来最困难的问题呢?这实在是太荒谬了!

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要远比认识别人困难的多。总结说来,一个人要想认识自己,不能“只以人为镜”或者只“以自己为镜”,而是两者结合起来,去分析,下面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措施,不妨一试:

真正的面对自己

很多人并不敢真正的面对自己,就像鸵鸟一样,面对困难会把头扎在沙子里,以为自己闭上眼睛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你想真正的认识自己,首先就要把眼睛睁开,看看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不要过于自恋,又不要陷于自责,客观地给自己一个评价,然后发扬长处,弥补缺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特异能力。

学会分辨哪些是对认识自己有用的信息

我们总会从别人或者自己那里得到一些认识我们的信息。你需要做的是,从这些信息中找出正确且有用的。当你把这些有用的信息综合起来的时候,就会进一步的认识自己了。

从自己重大的经历中认识自己

往往那些影响自己一生的重大事件会对我们自己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心理上产生一些情结。而这些失败和成功也就是了解自己能力和个性渠道。往往在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那些本真的东西就会“露”出来。就像是一个你没有见过的水塘,当水慢慢的变少之后,你才会看到水塘里养的是草鱼,还是鲤鱼。

是蒙娜丽莎在微笑还是达芬奇在微笑?

如果你为自己画一副肖像画,你会把自己画成什么样子呢?也许,你从来没有画过,现在不防试一试。不用笔画,闭上眼,用大脑就可以画出来。如果你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闭上眼,你看到的自己就是一个神采奕奕,胸有成竹的形象;如果你不大成功,总是在失落中徘徊,那么你看到的自己,很可能就是一个垂头丧气的形象。你会发现,自己给自己的画的“肖像画”和现实中是那么相似!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画的“肖像画”和生活中的自己那么相似?这要说到一个心理名词“自我意象”。简单来说,自我意象就是你给自己画的“肖像画”,而画的内容就是你对自己的看法。

在生活中,这幅自我意象的“肖像画”时时刻刻的都会影响着我们,它告诉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做,以什么方式什么态度去做。它就像我们大脑中被输入的程序,我们日常的行为只是“程序”输出之后的表现。而当我们的行为印证自我意象的时候,又为自我意象进行了更加确定的证实。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用想同的思想和态度去做相同的事情,为什么总是被一块石头摔倒。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这样的态度和行为的范本。

现在你也许要问,为什么我们的潜意识里面会有这个掌控我们行为和思想的“自我意象”呢?它是怎么来的呢?

每个人的自我意象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大多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得到的,特别是童年的经验对自我意象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在童年经历太多失败,总是得不到认可的孩子,长大之后,不自觉的就会对自己不大认可。相反,一个在童年体味到更多的成功,总是得到认可的孩子,长大之后,自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就会高很多。而以后的人生,我们都在重复幼年的体验。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在幼年总是快乐的孩子,大多都有乐观、积极的性格,相反,总是体验到痛苦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总是消极。

对于已经成人的我们来说,自我意象和现实中的思想和行为就像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循环往复关系。并且很多时候,我们从来不会怀疑我们为自己画上的肖像画。因为我们在现实中总是印证自己肖像的正确。不过,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你的心中,大概已经有了做这件事情的预想,比如,我能完成,或者我不能完成。而当你真正去实行的时候,你很快的就会发现自己的预想是那么准确。所以,最初的“自我肖像”也许并不是那么真实,但是一旦某种与我们自身有关的信念进入到“自我肖像”,它很快就会变成真实的。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一个在小的时候,似乎被打上“宿命”的东西。诗人泰戈尔说,“谁如命运似地推着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在身后大踏步走着”当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那么他就会按照自己的想象行事,即使他多么不愿意,多么去努力的抵抗这种行为,但是却很难扭转。所以,一个从心理上逃避成功的人,即使机会在他面前唾手可得,那么他也不敢去索取。最后,他只能成为一个失败者和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人是可以成为成功的人,只是他成功潜质被“失败”的自我意象压抑了。如果这样的人想成功的话,那么,他就要从心理更改自己意像,更改掉自己的“失败程序”。让一个失败的自我意象变成成功的自我意象。鸡蛋生出的永远是鸡,但是,如果手里拿的是天鹅蛋,那么生出的就是天鹅。

很多时候,我们要问,谁在阻止我们成功?现在的答案是——我们自己。如果你对你现在的失败不满意,那么,你做的不应该是,怨天尤人的说别人阻止了你的成功,而是要审视自己。在你的内心深处,你要为自己想象出成功的意像。把那些失败的意象擦掉。这样,你就会按照成功的标准和态度去做事,自然,你就会慢慢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内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孔子的弟子曾参拜师时年纪很小,但是进步很快。有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这样快。曾参回答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的做法这就是古人的内省自己的方式,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内省自己就是很好的“自知”途径。当然,不去内省,对自己自然也就少了“自知”。

有意识去内省自己,对一个人是很有好处的。我国古代的圣贤常常把内省作为走向成功的途径,修身、进业是他们人生的宗旨,而内省就是最好的修身的路径。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思说,如果平日所为无愧于心,那么内省就不会内疚、担心和恐惧。“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没有内省自己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亏心事”。

生活中,不去内省自己的人是很多的。所以他们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总是在同一个地方犯N次错误。这样的人也不知道今天自己得到了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去规划明天。

最为严重的事情是,不内省自己还会在不经意之间得罪别人。因为没有内省意识,就不大了解别人的表情、语态,所以有时就会说些、做些让别人生气或者尴尬的话。可惜的是,当事人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或者是做错了。所以,当“受害者”用冷冰冰的表情来对他的时候,他会觉得莫名其妙或者是大发雷霆。

所以,如果你总是遇到别人莫名其妙的的冷态度,那么就要好好的内省一下自己了。

那么,一个人要怎么内省自己呢?

首先,你要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现在,我是不是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奋斗?现在,我是不是在过着我想要的生活?现在,我是不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现在,我现在不是真的为自己感到快乐?

通过这些问题,你就可以确定现在的自己是不是真正想要的自己,然后,你才能采取行动去实现自己想要的“自己”。

你可以做这样一个想象。可以把自己的心灵当做一个很长的走廊。你正走在一条心灵的走廊上,走廊两边有许多扇门。这些门你可以任意打开,可以打开全部,可以稍稍打开。每个门上都代表不同的意义,比如,性格、情绪、人际关系、工作、处事、等等,甚至你对生活的态度都可以包括其中。

你会在打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丑陋的东西,当然,你可能也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你在某方面的潜能。渐渐的,你会对自己的错误或是特长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而到生活中,这就成为你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动力。

一个有良好的内省智能的人,可以很好的观察、报告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和个性,并且通过对自己的认识,有意识的去调试自己,让自己变得完善起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对内省智能强的人最好的诠释。

如果你总是内省自己,那么,你就会通过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明确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和步骤。并且在行动中,你还会不断的提醒自己的,让自己的长处得意实现,而减少自己的失误,避免暴露自己的短处。

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变得有动力和成就感。就像泰戈尔所说,“在你的觉醒中你有新生和古代的奇迹,你和新花一样的年轻和山岳一样的古老。”

我们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人生有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内省就是通往天地境界达到自我实现与超我实现的阶梯。人来自于自然,最终他的内心也要认同并归属于自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从前,有一个忠厚老实的小和尚,学习到了佛家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总是理解不了,当他去问师父的时候,师父总是敲他的头,说句谒语。小和尚虽然老实,但不聪慧,无论师父怎样提点还是理解不了。

一天,小和尚向往常一样,去溪边打水。不巧,一个女子正在溪边全裸的洗澡。小和尚吓了一跳,赶紧拿着水桶跑了,一边跑一遍对自己说,“四大皆空!非礼勿视!”回到寺院的时候,前些日子总是想的问题,“色即是空”突然有些明白了。

到了晚上,小和尚准备像往常一样睡觉,但是闭上眼睛,他的脑子里就会显现白天看到女子洗澡的场景,一夜小和尚辗转反侧,挥之不去,天快亮了的时候,小和尚想到,莫非这就是“空即是色”?心里暗喜,以前的因为这句佛语带来的烦恼终于消失。

像上面的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人们在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总是以为“色”指的是女色,而这句话也总被理解为,佛家看破红尘,不近女色。但是,事实上,色的概念要比女色广泛的多,而空也并不是空无所有。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指一切事物的因缘,而色则是因缘的的表象。没有了“空”的本质因缘,也就没有了“色”的结果,相反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每种结果后面,都隐藏着一些事物的原因。比如,一颗种子长成了一棵大树,我们看到的这棵大树就是“色”,但是这棵大树的长成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这棵树才得以长成。而这些条件就是一种抽象的“空”。所以,空不是我们理解的空无所有。

总结来说,“色即是空”,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事物现象,看不到的事物现象,都是我们因虚妄产生的幻视;而“空即是色”则告诉人们万事都有因果关系,善恶循环。佛家讲“因果报应”也是由此而来,于是后来也就有了“前生今世”。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不必像佛家那样去“四大皆空”的面对生活,而是在生活中,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去生活,当然在生活中也不必因为执念而让自己痛苦,这样才会在放弃中得到收获。

一个总是哀叹“怀才不遇”的人,大多的原因都出在自己身上,因为一味的愤世嫉俗,即使自己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也会因为自己的“口不择言”而让自己才华埋没下去。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因为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一味的“诉苦”,是不可能成功的,当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同情。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不去种就什么都不会有,种了不好好去养,也不会得到好的收成。

当然,很多时候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许我们付出了努力,但是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会阻碍我们的成功。就像梵高画画,当时无论他怎么努力,因为过于领先当时艺术,反而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所以只能成为一个穷困的艺术家。但是到了现代,梵高的每幅著作都成为众多收藏者趋之若鹜的经典。不得不感叹,梵高的成名只能说是“天时”不对。

有的时候,我们的追求已经超过了我们生活的本身,而是一种奢求。从出生的时候,我们懂得去追求一些东西,比如好的成绩,父母和老师的认同等等。长大后,我们去追求成功的事业,有房有车的生活,希望浪漫和幸福的爱人。这些东西,渐渐让我们变得疲惫不堪,甚至出现这样那样的身心问题。其实,为什么非要这样呢?缺失某一项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会丢失什么,反而由于过于“奢求”,让我们失去了生活中更多的东西,比如和孩子玩耍的美好,陪伴老人聊天的幸福,甚至一个人去散步的喜悦。

如果你明白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你就不会过于“执念”而让自己痛苦。当然,也不会因为没有任何努力而自怨自艾,愤世嫉俗,也只有这样,才会在喧嚣、纷杂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个“宁静致远”的自我,体会生活的美好。 usEvT5fg9KQH7EzERcVro29OjPz1kKDz2LxesZBXLLBbnF05uVgTYDSOhzAnKNr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