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不做打工“狗”,哪来创业“狼”

马云说:“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创业之前先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历练自己,每任职一家公司,就先学学如何全力以赴地工作、吸取广泛的商海知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比一味盲目地创业更重要,而且有效得多,此时再去创业,成功的概率就大得多。

磨刀不误砍柴工

创业人人都想,而且都想立即执行。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总是以大多数人失败而告终。这不禁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抱着这一疑惑,曾观察和研究过很多打工者和创业者,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了我真相——原来那些每天总是想着创业的“野心家”,在打工时开始不耐烦地对待手里的工作,总是敷衍了事、草草收场,他们最后不仅工作没有做好,创业的计划也是失败,一生也只好以一事无成的结局画上了句号。

更具讽刺性和戏剧性的是,那些平时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员工,他们貌似永远不会创业,但是后来他们出乎意料地创业了,奇迹出现了——他们一出手就取得了大成功。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可急功近利,而是水到渠成。我们必须清楚:打工是一个锻炼能力的过程。打工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被剥削,要知道,人生中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都是在打工过程中积累的。创业的大门往往都是在这时叩响的。

只有打过工的人,才能够让自己很快地融入创业这个圈子,因为在打工过程中你会接触很多人,接触的人多了,自然就会形成一个自己的人际圈,有了这个可以交流思想、提供帮助的圈子,再创业就容易多了。很多成功的老板都是这样走上创业之路的。

13年前,孔氏夫妇空手移民温哥华,刚落脚时,他们租了最简陋的房子、给人打工,过着没日没夜的打工生活,因为考虑到将来要做餐馆生意,所以他们特意在一家餐馆工作。别人不愿做的夜班工作他们样样都做,每天除了在路上浪费几个小时,还要在餐馆中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一家三口节省开支,终于在几年后盘下了一家店面。

13年后,在列治文开包饺店的孔先生和太太经营有成,餐馆水准不仅多次获得《BC饮食杂志》推荐,而且他们认真、细心的态度和美味的食物也赢得客人好评,生意好得让他们一年多就还完贷款,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餐厅,在温哥华渐渐如鱼得水。

孔氏夫妇的成功,正源于“先打工,再创业”的创业过程。这真应了中国一句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打工的过程中,他们刻苦学习,掌握了创业必备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所以对创业中的种种麻烦,他们都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一个从没进过职场、也没任何工作实践的人,很难有能力驾驭创业中遇到的复杂情况。而打工正是培养你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等你有了足够的能力之后再去创业,显然就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

所以,创业之前一定要保持冷静。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鼓吹着让你创业,比如你到网上随处一搜,即可看见许多加盟店让你缴费即可创业的项目,然而你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都是陷阱!是披着羊皮的狼!你一定要明白——创业不是追风,不是时尚,跟买件“迷你裙”、戴个“太阳镜”之类的流行事物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当看到别人都创起业了,你觉得自己要是不创业就是跟不上潮流,就好像没出息似的,如果你这样想那真是大错特错!

最理智的做法就是:创业之前先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历练自己,每任职一家公司,就先学学如何全力以赴地工作、吸取广泛的商海知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比一味盲目地创业更重要,而且有效得多,此时再去创业,成功的概率就大得多。

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最好不要急着创业。我建议先打工,到一个和自己心中目标比较接近的企业去。不要太看重报酬,而把它看成是“修业场”,用一种修行、历练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用眼看,看公司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看公司的业务定位,看公司怎么打市场,如何处理困难和矛盾。以一个未来老板的角度思考公司的问题,同时把公司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对待。

在这一过程中,你逐渐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了。于是,创业中的盲目感和遇到的种种困难自然就会迎刃而解。这个时候,你一旦出手创业,将犹如刚刚出笼的猛虎,那种威力是十分强大的,可谓无往而不胜!

让老板给你交创业的学费

乍听此言,有人或许会大笑荒唐,因为老板往往连工资都不愿多发我们一分,更何况是帮我们缴学费?岂有此理?这真是天方夜谭!

真的是天方夜谭吗?当然不是。

要知道,想创业的人往往资本有限,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让老板给你交创业的学费。

让老板给你交创业的学费,也就是说当你还在一个公司打工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创业时必须懂得的知识和管理艺术,尤其是你现在的公司在重大转折、重大问题上的处理方法,如果这些经验完全由你自己在社会上摸索,那将会付出血和泪的惨重代价!

比尔?盖茨就是程序员出身,后来他创办了微软,可是很多程序仍然由他自己亲自编写。这些知识和能力,在“高等学府”中是无法学到的,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没有高等学历的人,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却成了拥有上亿资产的老板。上学时他们也许并不优秀,但是从一开始他们就疯狂汲取课本之外的知识。

所以,要想创业,就在创业之前,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打工者!很多想创业的人,在创业之前总是不惜重金去上什么创业培训班。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不会为创业缴一分钱的学费,因为他知道自己上班的公司,就是一个真枪实战的创业培训班,而且全部创业的学费都是老板给你支付!

在打工过程中学习创业本领,这就需要你像老板一样思考。

美国有位富豪说:“如果你能做到像你的老板一样思考,你就接近了创业预科班的毕业。”

如果你刚换了一家公司,是这家公司中普通的一名员工,这时你却发现公司的效益不好,你会怎么想呢?可能多数人都会这样想:靠!怎么这么倒霉?刚换个工作,生意又不好,涨工资看来又是没戏了!朋友小张刚去的那家网络公司据说效益不错,要是在那里打工应该收入不菲的吧?就是不知道他们公司还缺不缺人!甚至还有人这样想:公司效益好不好无所谓了,没有生意好啊!我也乐得轻松,大不了炒掉老板说Bye-bye,换一家公司又是一条好汉!

那么,作为公司的老板又会如何想呢?老板通常会这样想:公司到底是什么地方有问题?附近几个同类的公司生意都挺不错的,为什么单单我的公司效益这么差呢?是我的产品价格比别人高了吗,还是我提供的服务有不到位的地方呢?

如果你能够和你的老板一样思考,你就会找到公司发展的症结所在,就会跟老板一起找出病根,一起解决问题,打拼出一片天下。即使你以后不想在公司发展,自己独立门户的时候,一样可以轻松上手,因为你已经养成了老板的思维方式。

像老板一样思考,并不会把你累坏,相反,如果你能够主动地和老板建议一些改进的方法,不论改进成功与否,老板都会对你表示感激,发不发奖金那是小问题,关键是你得到了一次锻炼,得到了一次实战的机会。无论怎样的老板,他们都欢迎那些为公司着想的员工,而且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如果你将来创业自己做了老板,迟早也会像现在的老板一样思考的,那不妨早点发动自己老板的头脑!

让老板为你缴创业学费,其实就这么简单!你根本不用拿刀子逼迫老板,老板就会心甘情愿地为你缴纳所有创业的学费。

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凡是在社会上混过的人,都明白一个真理: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如果你没有实力,哪怕你跪地乞求,恐怕也没几个人理你。如果你实力雄厚,能力超群,哪怕你一个人躲在深山里,也会有人掘地三尺非把你找到不可!这个事实古代就已经有了,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原因还不是诸葛亮真有两把刷子!

事实就是如此,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如果没有能力,个人发展就是空谈。这就好比武侠世界中的侠客人物,练就一身真功夫、拥有一技之长才是硬道理!如果你身无所长,在江湖中根本混不开,更不可能拥有一个受人尊重的江湖地位。

现在业界比较提倡的“胜任力”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个人能力与工作的相关程度。无论是打工者还是创业者,这些完全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事作风中看到。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磨练的过程。从入门到精通,没有几年工夫是学不来的。

曾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深刻地证明了胜任就是硬道理这一观点:

一家公司有两位员工A和B。一天,A对B说:“我不想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了,我憎恨这家公司。”B说到:“我非常赞成你的想法,在离开公司之前,你一定要给老板一些颜色看看,让他知道你也不是吃素的,但是我认为你选择现在离开不是最佳时机!”

A疑惑道:“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离开公司,公司并没有太大的损失,甚至正和老板之意,说不定他也希望你提出离职。倒不如你再在公司待一段时间,并在这段时间里为自己多谈一些客户,当你的能力可以在公司独当一面的时候,你就可以带着客户离开公司,这样才能够让公司遭受更大的损失,让老板也尝尝痛苦的滋味。”

A认为B说得话却是很有道理,于是就按照B的方法,开始卖力地工作。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A不再是那个吊儿郎当的员工了,而是拥有了很多忠实的客户。当在和B见面的时候,B问道:“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是不是马上就要离职了!”A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准备离开这个公司了,上周的时候,老板单独跟我谈了,他说我现在工作上进步不小,准备提升我当销售部的经理。”

B当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他用巧妙的方式改变了A的关注点,从抱怨公司变成提升能力,把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成为对公司有价值的人!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几乎可以同老总平起平坐的牛人了!因为A已经具备随时创业的能力。

把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就是一种能力。个人对公司的重要性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而是要靠业绩赢得同事、老板的认可。要想使自己变得重要,你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最终能够出色完成任务。当你在公司中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时,老板就会看到你的重要性,自然会加以重用;如果你立志创业,以你的能力足以轻松迅速地开辟一片新天地!

从今天开始闭嘴吧!因为抱怨、牢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你想在工作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就请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吧!让能力为自己说话,别人才会对你心服口服。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一蹴而就,能力的培养也同样如此,它是在失误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而渐渐提升的。当工作不顺或出现失误的时候,你应该让自己认真地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怎样纠正,如此这般,长久磨炼能力必能得到提高。

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请永远不要对困难说NO。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是暂时还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追求上进的人来说,任何的困难都只是他能力提升的磨刀石而已。

在工作中只要你用心、用脑、用手,并能够始终坚持,那么就可以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你打工的公司锻炼了一定的能力,那么创业也将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的这句话激励了无数有志之人,让他们为自己的梦想前仆后继。而马云却说:“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也一定不是好将军”,这句话同样警醒了很多人,使那些在为当将军而奋斗不已的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更有了几分沉着和清醒。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诚然,这句话能够持续数百年,成为人们日常的口头禅,足见其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一个人要是没有了志向,没有了积极向上的锐气,将来肯定成不了大的“气候”,这样的人当兵成不了将军,经商成不了巨富,从政成不了高官,他的人生只会低迷不振、江河日下。但是,反过来说,将军也肯定是从士兵中走过来的,没有人天生就能当将军,连士兵都做不好的将军,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因为他连做将军最基础的东西素质都不具备。

在部队中,士兵很多,优秀的士兵也不少,但是可以胜任将军这一重任的人却凤毛麟角、寥寥无几。每一个能够担任将军的人,肯定都是综合素质都很强的人,士兵具有的素质,他具有,士兵不具有的素质,他也要具有。如果你想当一名将军,就先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如果连一个合格的士兵都做不到,又谈何做一个好将军呢?一个不安于本职工作,只想当将军、做领导,只想出人头地的人,就是有朝一日真的当上了将军,他的能力也是令人怀疑的,他也未必就是一个可以率领千军万马,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几乎每个打过工的人都会错误地认为,老板和员工永远都是敌人,老板永远是剥削者,而自己就是那个被剥削的羔羊。很多打工的人,既想自己当老板,又常常对自己曾经的老板恨之入骨。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认为老板比你拿得钱多,你就开始感觉不平衡,老板也有老板的苦楚。如果你做过老板,你有幸从员工变成老板,然后又从老板变成员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真正地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可以体会到老板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所以,当你还是员工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站在老板的位置上来思考问题,一定要像老板那样认真的对待工作。就算你真的决定一分钟之后就要辞职离开这家公司,你也一定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让自己在最后的60秒钟干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如果你在当员工的时候,就严格地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员工,当你真正自己创业的时候,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老板。

诚如马云所言:“能够当一个好员工的人未必是好老板,但要想当一个好老板他首先应是一个好员工。”因此,当你有想当将军的想法时,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如果连一个合格的士兵都称不上,那将军想都不要想了,先把士兵做好,再谈更远更大的志向吧!

当你对自己的工作早已感觉轻车熟路的时候,你会对当将军有一种更急切的想法。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审视自己,看自己究竟是不是将军这块“材料”。如果你感觉自己确实具有将军的潜质,就继续为之努力,如果不是,劝你还是趁早放手,死心塌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每个人都不对自己的能力加以判断,而总是一味地想着当将军、做领导,那世界上还有谁来当兵呢?一个部队虽然离不开将军这个首脑人物,但是更离不开千千万万当“兵”的百姓。

职场上也是一样,做老板还是打工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罢了!一个老板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打工者,在做好一个打工者的前提下,再选择是做一个成功的打工者抑或是一个成败未定的创业者吧!

打工与创业的区别

打工与创业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这里,咱们主要说一说打工与创业的区别之处:

1.打工就好比上大学,越自由越好,最好没有任何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认为可以随心所欲的公司才是最好的公司,认为散漫才叫个性;而创业更像办大学,最好施行军事化或封闭式管理,男女最好要授受不亲,恐怕一丁点儿的差错,就会让自己的公司前功尽弃了。

2.打工时是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吃饭,而创业时想的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来赚钱养活组织和员工,为企业赢得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打工是靠别人给自己提供的平台来展示自己,创业是靠自己的决心和眼光创造一个平台来给别人展现的机会,这也是打工与创业最基本的区别。

4.打工要看老板和上司的脸色行事,而创业要看客户和媒体的脸色才能成事。

5.打工者碰到个下雨刮风的日子就很开心,认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偷一次懒了;而创业者遇到生意冷清的时候就会心急如焚,总是想尽花招,千方百计吸引客人上门。

6打工者碰到棘手的问题就打退堂鼓,工作中碰到不顺就想卷起铺盖走人,认为炒掉老板是件很酷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创业者碰到困难时就会主动地面对,他们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弄明白问题的根源何在,以后如何避免等事情!

7.打工的时候梦想有一天能够娶到老板的漂亮女儿,那样就可以娶一座“金山”回家,可以让自己少奋斗二十年;而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世上没有比坚强和毅力更重要的东西。

8.打工时想的是春节可以发多少年终奖,今年可以存多少钱,争取年终攒够钱买台IBM;而创业时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让企业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9.打工的时候很少主动求人,如果没有必要绝不会打搅别人;而创业的时候需要步步求人,每次都是主动出击,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信息都提供给朋友和客户,希望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关照。往往这时候才恍然领悟到人际圈子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10.打工的人认为自己就是一匹等待发现千里马,所以把希望寄托给伯乐,认为只要找到一个伯乐,跟着伯乐走,这一辈子就不会差了;而创业的人则很明白,所有的希望都在自己身上,他们从不把希望押到别人的身上。

11.打工的时候,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尤其是对待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或新来的同事;而创业的时候才意识到,有个可以指导、帮助自己的老师该多好呀!往往创业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哪怕是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也会对他们非常尊重。

12.打工的人最喜欢热闹,喜欢群居,所以打工的人是相当享受的,即使工作很累,闲暇的时候仍然可以聊聊天、喝喝茶,生活过得很惬意;而创业的人多的是寂寞的,他们需要思考,因为他时时都要面对自身的缺陷,每天都要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修正,所以创业的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13“打工狗”永远多于“创业狼”,并且大致遵循一个80%对20%的原则,永远是20%的人占据着80%的财富,管理了80%的人,而其他的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并且被20%的人管理。这个世界上最终是“狼”少“狗”多,这是自然界的“物种存在”的正常现象。

14.打工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格证书,最好是博士、博士后,再加上个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等,反正是多多益善,虽然学历不等于能力,但学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而创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最好就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勇夫莽汉,那样做事就不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了。什么文凭啊,职称啊,证书啊,统统靠边站去,理论知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讲得好,不如做得好,实践才是产生智慧的唯一途径,做到才是硬道理!

选择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换句话也成立,你想得到什么,那么就去选择什么!是选择打工还是选择创业,全在你的一念之间。但是成功更在于你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生于贫困不是错,但死于贫困却是罪过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于贫困不是错误,但死于贫困却是一种罪过!”

有一次,我去张家界旅游,在爬山的时候看到山路旁边休息的小伙子,他满头大汗,破衣烂衫,在他旁边放着一个装满碎石头的背篓,看起来至少有50公斤的重量。我开始和他聊天,在聊天时,得知小伙子在帮山顶的施工现场送石头,他每送一次石头需要爬1500多个台阶,每一篓石头可以挣5块钱,他每天可以背4篓碎石,这样算下来他一天只可以赚20块钱。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山上两个陪客人照相的土家族姑娘,她们每天都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陪游玩的客人们照相,每照一张相收费10块钱,她们每天的收入至少有几百元,多的时候甚至会超过1000元。这个小伙子听了我的话,憨笑着说:“那都是女孩家做的活儿,我们男孩做不到,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向山上背石头,我一天不背石头就一天没有钱赚。”其实我明明看到,有不少的小伙子也在陪游客们照相,他们穿的衣服是带有面具的动物服装,而且看上去比女孩们的生意还要好。此时,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伙子只是靠自己的体力赚钱,他能够做到的是让自己活下来,而那些陪游客们照相的年轻人是凭着自己的智慧来赚钱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在赚钱的同时也正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很多在贫穷中苦苦挣扎的人,他们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贫乏,更是一种思想意识和行动上的贫乏。穷人们的通病就是安于现状,习惯于随遇而安,很难意识到自己正在贫困县上挣扎,他们总是用一种想象出来的幸福和快乐来安慰自己。形象地说,贫穷就像一把锁,锁住了你的智慧,要想彻底脱离贫困,就需要找到能够打开贫穷之锁的钥匙。贫穷的人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就是穷人,并且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贫穷,更要认识到自己和富人之间的差别,让自己具有成为富人的强烈欲望。

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摆脱贫穷呢?我们不妨先看一看阿卡德为我们开出的妙方: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向阿卡德借钱,阿卡德问他借钱干什么用,他就开始唉声叹气的抱怨自己挣的钱不够用,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阿卡德一听这话,就知道他是一个没有还债能力的人,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每个月只能靠借钱度日,永远都不会有多余的钱还债。

阿卡德对年轻人说:“你最需要做的不是借钱,而是让自己赚更多的钱。你有没有想过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让老板给你更高的待遇?”年轻人的回答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两个月内六次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请求,我觉得没有那个人像我这样强烈地向老板要求加薪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成功!”

听到这个年轻人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会笑他把加薪想象得过于简单。的确如此,他只是空有发财的野心,却没有相应的能力。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大胆去闯,在内心具有挣更多钱的愿望,而且要具有让老板为我们加薪的砝码——能力!

比如,你想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钱,就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在你达到每一个小的目标的时候,你已经具备了赚更多钱的能力,这样你就会赚到自己想要的10万、100万、200万,甚至更多,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富人。如果你让自己成为有钱人的愿望,只是想想而已,从来都没有让自己向着这个目标行动,那你的这个目标就会逐渐地变得模糊而毫无意义。当一个人的目标太模糊、想法太复杂的时候,他就会被自己的想法左右,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当你的目标简单、明了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实现。

当阿卡德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泥板刻字员的时候,他每天只能赚到几个铜板,但是他的很多同事每天都比他赚的钱多。这时,他就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比所有的人刻出更多更好的字,比他们挣更多的钱,于是他就开始用心观察别人比自己优秀的原因。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刻字的工作上,并精心研究如何才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刻出更漂亮的字,终于,他的技术超过了所有的同事,成为所有人中刻字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人。他并没有向老板提出加薪,但是他却获得了比所任何人都高得多的报酬。

其实,机会对于穷人和富人都是公平的。而富人总是用心地寻找让自己更富有的机会,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他们小心地呵护,生怕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这次机会;穷人却不懂得珍惜,他们总是把所有的希望当成不可能,甚至在财富唾手可得的时候,也不会去主动争取,而是眼睁睁地看着财富和自己擦肩而过。

穷人要想走出“穷圈子”,让自己成为富人,最要做的就是打破自己安于现状的心态,把“不可能”这三个字从大脑中彻底的删除,一然后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些皆有可能。当你把“贫穷”二字踩在脚下,并用心提升自己赚钱能力的时候,就是你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有的时候。 Z3yVqnaQ9YYmVLxTJFRp3hDbaQlmnj5ooxzs315zeO7hNn78HAcsFhfrQechY0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