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让理财毁了你
章岩

Chapter 1 “高收益,低风险”背后的诡计

理财圈套令人眼花缭乱,但本质和表象是一样的:先引君入彀,许诺投资者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保证,再用后面加入的投资者的金钱,支付前面人的所谓回报。当你看到了机遇,风险也就来了!

低风险高回报的骗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市场是逐利的,也是竞争的。理财投资更是如此,总体上有赔有赚,双方平衡。但细化到个人总是要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个个体的高额盈利必然是和另一方的利润损失同时出现的,这是市场的必然机制。

每一个投资者都梦想自己像古代的陶朱公、范蠡那样运筹商机,翻云覆雨,变一为二,以较小风险换来高额利润。但是事实上市场有其本身的调节机制,那些偶尔出现的“理想”项目会瞬间带来大量的资金涌入,从而渐渐也就不再具有吸引力。总体来说,风险是与回报成正比的,低风险高回报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明了这点,我们就能在各种骗局前面保持应有的清醒和判断力。因为所有的骗局无外乎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低风险高回报,转瞬即逝,机遇难得。

谈及“低风险高回报”的理财圈套,我不禁想到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它以一个叫查尔斯庞齐的意大利人命名,是一种极其古老而又“常新”的骗术,至今它依然不时改头换面掀起新的波澜。这种骗术名目众多,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远的像荷兰的郁金香风潮,近的像十年前深圳的唐京公司卖墓穴、金融传销、蚯蚓致富投资、承诺未来会上市的股票买卖、莫须有的境外上市公司高额回报等等。骗术招式令人眼花缭乱,但本质和表象是一样的!先引君入彀,许诺投资者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保证,再用后面加入的投资者的金钱,支付前面人的所谓回报,从而诱使更多人上当。这样受骗者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而后续者一方面迷信于其亲眼所见的神奇利润而沦为可悲的传播者,另一方面自己的投资被套,也只能合伙将骗局进行到底。因为眼见为实,投资者的确能够看到他人一夜暴富的活生生范例,承诺的所谓高回报,近到也许就发生在自己的的身边,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一来,中了“低风险,高收益”圈套的投资者们,快速形成一个循环型的金字塔。一旦发起者认为钱已经捞够,或无力为继时便会突然抽身,貌似牢不可破的金字塔体系便会霎那间坍塌。

这种古老的投资诈骗手段,之所以至今依然在我们身边发生,而且屡试不爽,其原因究竟何在呢?最根本的就是它利用人的贪图心理。人们心理上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足够聪明,因此抱有侥幸心理,试图短期暴富——总是以为自己可以在地震前逃离大厦,但是事实上多米诺骨牌坍塌的速度远远超乎想象。小的方面会突然人去楼空,不知所踪,大的方面如美国麦道夫的金融骗局,可以将西班牙国家银行、日本野村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全部欺骗进来,无力脱身。所以在市场面前个体永远是渺小的,不要抱有丝毫的侥幸认为自己可以与众不同。

从众心理也是理财投资中的一大心理陷阱。理财者是作为单一个体出现在市场上的,这注定他们力量薄弱,无力对抗大的市场波动,但同时这也意味着灵活性、机动性。而这些他们倚仗的优势要得以发挥则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上。市场是极其公平、客观而又无情的,永远不可能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而一旦这一陷阱出现在了眼前,就是投资者应该打起十二份警惕的时候。

归根结底,理财的第一要素就是风险管理,其次才是评估收益。长期来看,几乎任何投资行为都是风险和收益呈正比关系,即使扭曲也不过是一个短暂现象。即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投机高手固然经常能够抓住某些短暂时间点趁市场反应不够灵敏捞取一把,但根本上这种短期投资做空方式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毕竟只是个例,成功概率极低,一招不慎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所以,对于普通的人们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端正自己的投资理念。

所以,请你忘了一夜暴富的投资念头吧!投资首先是为了保值,其次才是凭眼光选中前景光明的理财产品实现升值。当一个轻松即可暴利的诱人馅饼在你眼前“晃悠”时,千万不要去吃。要记住,画饼不能充饥,美好前景不是现实,风险和回报成比例,这个世界才是合理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与“好了伤疤忘了疼”

2003年的时候,李丽认识了一位姓杜的女子,杜小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让李丽投资一种专用于蔬菜、家禽类迅速生长的药物,说盈利空间很大,回报是所有投资中最高的,而且成本不大,只需要四五百块就能获得上万元的利益。李丽一听就心动了,这样的好事可不是想碰就能碰到的啊,于是她就拿了四百块尝试了一下,果然得到了两百元的回报。尝到了甜头,李丽便对杜小姐放松了警惕,按照对方的指导,陆陆续续投了三万块钱进去。

李丽是个仗义的人,光自己赚钱心里不自在,于是又介绍了一些亲戚朋友来投资加盟。听说李丽小赚过一笔,大家也就相信了她,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家相继投入了近十五万元进去。但除了一开始能得到几百元的回报外,之后就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在疯狂的投资了一段时间之后,李丽有些疑惑了,所谓的预期收益和高额回报,根本就没有如期兑现。于是她急忙找了杜小姐,问是怎么回事。杜小姐以公司未走账为名搪塞了李丽,这下李丽急了,说要拿回投资的钱,杜小姐又以自己没有权利直接动钱为名,让她到总公司去办理。哪知李丽到了总公司,发现早已人去楼空,没有了半丝踪影。

因为一个高额预期收益的诱惑,李丽不但赔尽了自己的家底,还把拖下水的一大堆亲朋好友给得罪了。这下李丽傻眼了,一下子觉得生活都没有意义了。从此之后,她把投资看为万恶之源,再也不沾。但近几年来投资发财的人多不胜数,李丽身边也有炒股票买到房子的人,看着他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李丽烦恼极了:为什么自己投资亏得一塌糊涂,而别人就能赚钱呢?

其实,当初李丽投资之路不顺,除了心态想“以少收多”的贪婪心态不对之外,后来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心理也阻碍了她的“财路”。因为一次受挫,长期心有余悸不敢再出手,从而错失了很多投资机遇,这种投资心态过于极端。

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相对的还有另一种极端心态,就是总犯同样的错误,在一种投资模式上连续犯错却不知悔改。2007年的530大跌,让多少人抱头痛哭甚至跳楼自杀,那些被套的股民甚至拍着大腿发誓说:稍涨一点,损失小一点的时候就割肉出来,以后再也不炒股了!可刚过了一个年,这些曾经对股市咬牙切齿的人就忘了曾经的伤痛。08年的奥运会让他们产生了许多幻想,想把过去赔掉的老本扳回来。于是在2000点的时候他们幻想着3000点,3000点了仍舍不得放,等到4000点、5000点。结果股市终于承受不住他们幻想的重量连连暴跌,把这些不知悔改的股民们伤得头破血流。

很多人都是这样,股市坏了气得骂老婆打孩子,扬言“戒股、戒基”,股市稍微好点,就忘了曾经被套和割肉的痛苦,又带着刚痊愈的心杀了进去,结果当然是屡杀屡败,次次被套。其他投资也是一样,上过一次当就对那些骗子痛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们千刀万剐,可当他们又拿着高收益低风险的旗帜过来时,忘了伤痛的人就又蠢蠢欲动了,被人一忽悠就跟了进去。结果当然是要中招,而且是在伤刚结疤的位置。

不管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些人都是被自己的欲望驱使,对投资没有客观、理性的分析,结果不是盲目投资失败否定投资的必要性,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欲望的圈套不可自拔。这样的心态都是不良心态,用这样的心态理财,不可能会使财富增值,反而容易使自己栽个大跟头!

对于因一次失败而把理财当作洪水猛兽的来说,要变得勇敢一点,要“屡败屡战”,这样才可能胜出。当然这不是单单的盲目战斗,而是要对投资对象做理性客观的分析,比如前面所说的李丽,应当对药物市场进行调查,而不仅仅是一个“高回报”就把自己的心全部奉献了出去。可从小额投资开始,在投资中吸取经验才能治好自己的“恐投症”。而且,一种投资失败并不代表所有的投资都是骗局,不能将我们可以作为正常理财手段的基金、股票都一棒子打死,只要擦亮眼睛,控制自己的贪婪,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理财提高自己的生活。

新股民不知道投资的风险还有情有可原,而对那些投资的老江湖来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就不应该了。总之对这些忘性太大的人来说要谨慎投资,戒掉贪念,在诱惑面前要理性思考,避免头脑发热,被人一忽悠便立刻拍板。更不要追涨杀跌、急功近利,随便听别人的推荐。投资是中性的,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那最好不要有任何投资。

理财提醒:

我们许多投资行为的失败,多是因为轻易相信别人的鼓动,或者控制不了那种贪婪的欲望。总是认为自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利益,其实失败的祸根已经埋下了。

从唐骏陷入骗局损失276万看正确的理财方式

作为中国第一经理人的唐骏有“打工皇帝”之称。他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在美国、日本留过学,分别获得了物理学学士、电子工程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来在美国创建游戏软件公司——双鹰公司和娱乐影业公司——好莱坞娱乐影业公司。1994年加入微软,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2001年升任微软公司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2002年3月,他被任命为微软(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2月正式加盟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总裁职务,同时获聘微软(中国)名誉总裁职务;2008年4月,唐骏以10亿元转会加盟新华都集团,接替集团创始人陈发树成为集团总裁兼CEO。

一直以来,唐骏都以善于理财而出名,目前他在国内没有购置房产,而是租住酒店,资金主要用来投资。甚至专门成立了个人投资公司,用一个团队来理财,据传个人财富已达11亿元。可就是这么一个传奇人物,也被人着实忽悠了一把。

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在投资界有着完美的个人信誉,他有一个巨大的金融理财公司——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以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投资者者的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以超乎寻常的高投资回报率赢得了世人的普遍尊崇。

该公司专门盯紧世界各地的富豪,唐骏作为一个有名的商业精英,当然难逃魔眼。在一个麦道夫理财经理的百般恳请下,唐骏终于被说动,买了一款盈利率在6%到8%的理财产品。如果不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麦道夫还将继续在鲜花和掌声中生活下去,但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资产泡沫破裂的大环境下,终于无法再“拆东墙被西墙”,于是在2008年底,麦道夫的“庞氏骗局”被公诸于世,唐骏将近300万的投资当然全打了水漂。

让许多人不明白的是,唐骏为什么会被说动投资麦道夫公司?唐骏说,第一是相信他们的专业性,第二是相信公司的实力和信誉。这也正是其他富豪投资麦道夫公司的两大动机。然而正是这两大动机,是麦道夫精心设下的陷阱。

专业的理财公司总喜欢把简单的理财产品复杂化,以凸显他们的专业性。在产品设计时加入了许多衍生金融工具,介绍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将投资理念复杂化,让客户觉得他们的产品神秘无比,只有升值空间,没有下跌可能。其实投资万变不其宗,产品设计得再精巧,无非也就是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房地产、商品现货和其衍生品组成。吹嘘得再安全、再高利润,该有风险的还是逃不了,宏观环境好的情况下,产品的潜在风险可能被掩盖了,但一旦经济出现变数,裸泳的人就现形毕露,投资者就会遭受巨大缺失。

因为实力和信誉,专业的理财公司会让投资者感觉到,公司越大、进入的客户级别就越高级,曾有许多人以能进麦道夫基金为荣,因为麦道夫的基金并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这些人觉得理财也要门当户对,自己是富豪就得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理财公司。但大的不一定是好的,门当户对不一定是正确的,麦道夫信誉良好,却仅是一具空壳而已。

因此,在投资中迷信复杂的专业技术,迷信所谓的专业性,也就等于迷信伪造的神秘。唐骏吃了一次亏,学了一次乖,他不再过于相信专业的理财公司、大公司,但这并不表示不再用专业的理财公司理财。不管是富豪还是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时间理财,都需要让专业的理财公司帮助我们来投资。

谁都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打水漂,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理财公司和进行什么样的理财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委托理财时首先要选择好的理财公司,大而名誉好的理财公司说不定背后也有个麦道夫,我们一定要小心为上。比如基金理财,在选择基金前要关注一下公司的整体实力如何,旗下的基金是否普遍表现较好。除了投资水平,还应该看这家公司的服务水平怎样,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尽可能的便利等等。还要关注一下公司的内部管理是否规范,股东是否能够提供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麦道夫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楼层办公,他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一直秘而不富,而且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也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完美级的人物竟然从未进行过投资呢?

另外,因为投资讲究的是实在,所以好的资产配置方案和理财产品应该简单易懂,这样投资者才能做到心里有数,对理财经理们推荐的“万金油”式的理财计划应该多仔细斟酌。理财不是投机发财,其内容也不单单是一年收益百分之几,而是对保险、增值、教育、养老等多项内容的综合规划。所以在和理财师打交道时,一定要说明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想达到的财务目标,好让理财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

除此之外,也可以去各大网站的理财栏目,找个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一些理财杂志或媒体一般会邀请全国知名的理财规划师,根据读者的需求定期设计一些理财个案,这些方案虽然不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但可以对号入座,参考一些与自己财务状况相近的案例,这样就可以达到不花钱也能请专业理财师服务的效果。

现代社会离不开理财这根“筋”,但理财的同时也要注意理性地分析自身的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能迷信专业的理财公司,但也不能不信专业的理财,这才是正确的理财。

理财提醒:

现在国内很多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其中上海的这类企业最多),有很多类似于麦道夫一样利用高收益骗取投资人信任的国内外企业或机构,他们打着“国外著名企业”在国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或是代表处,利用高收益的模式骗取国内投资人的信任。

这类公司说自己能帮助投资人把资金投到全球市场去(如国外股票、外汇、股指期货、黄金期货等其它衍生品),利用某某机构理财产品和国际某某私募基金的名义与方式,要求投资人把钱汇到国外某公司账户。其实很多账户都是国内投资人所不了解的,那些设立在欧美、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账户多数不受公认机构的监管,投资者无法看到投资交易的情况,他们用假投资收益和分红骗取投资人的信任,和麦道夫一样利用新投资客户的钱分发给老客户,并诱惑其它新客户上当。对这种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方式,大家一定不要轻易相信,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资金汇总出境,以防上当受骗。

投机致富,是95%以上散户的坟墓

牛市以来,优美的上行指数曲线无数次地拨动了老百姓投资或投机的那根神经,股市话题在街头巷尾哪怕是公车上,都会成为重要谈资。但当投资机会来临时,很多投资者都忽略了风险,把投资理财变成了投机致富,所以当股市大跌时,许多人开始哭爹叫娘,清醒的人开始明白,投机往往会换来血泪一样的教训。

投资是一种理财,而幻想通过短期的冒险来一夜暴富是投机。事实上不少股民基民都梦想着第二天醒来时自己名字已经上了福布斯排行榜,只要股票涨一点,他们就像赌徒一样疯狂下注,也许偶尔会赢,但更多的时候都是输,甚至会倾家荡产输掉全部。

股市红火的时候,人们卖房借钱往股市里钻,生怕晚一点钱就被别人赚光了,他们知道股票的上升有停止的那一天,可因为投机心态,贪婪仍推着他的主人继续前进,直到股市大跌,把人送往坟墓。股票是一种融资工具,这决定了炒股只能是一种投资行为和理财方式,绝不是豪赌运气的俄罗斯轮盘财,更不是奥运赛场上的跳高运动,单靠殊死一搏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投资?关注价格起伏和变动,并希望老天爷赐予足够运气,让自己从中获取暴利的是投机者,那些把目光放在股票背后的企业身上,希望保本增值的人,才是真正的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决定了投资成功与否,所以分清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是摆正投资心态的第一步。但投机与投资之间的概念又很模糊,你说在低位买入5000元的紫金矿业是投机还是投资呢?也许你真的只是想在高位抛出后获利,但随着价格的不稳定,你赔了钱,被套了,不得不长期持有。这时你就开始从一个投机者演变成了投资者,开始去关注企业本身的因素,不再把焦点只放在K线图上。这说明投机者与投资者之间也会发生转化的,当投资者失去耐心时就会盲目投机,当投机者遭受挫折后会理性投资,判断的标准就是看自己是否产生了“赌徒心态”,当你产生这种心态时,就会失去理智,孤注一掷,赢了想赚更多,输了急于翻本,于是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喜欢玩老虎机的人都知道,哪怕返奖率高达80%,最后在算总账的时候一定还是赌场赚钱,因为它稳赚那20%,返奖的这部分只是一小部分的幸运儿,更多的在赔钱。这些人都是投机者,只有老板才是投资者。股市再跌,还仍是有许多人送钱进来,于是小部分进了投机者的腰包,大部分归于理性和成功的投资者。这可以说是一条食物链,投机者处在最底端,翻身的可能性很小,除非让自己变得聪明务实,不再急功近利。

投资与投机的不同还在于它们的获利方式,投资是以长期增值的方式获得,有合理预期,具备时间和收益的可预测性。而投机却不然,就算是最大胆最天才的赌徒,当他走进股票市场时,也不可能预测出某只股票,在未来两个月内能给自己带来巨大收益。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股市价格上的人才具备炒股大智慧,在股票市场上耍小聪明的人,短期可能会获利,但从长期来看,无疑没什么好下场,是把自己往坟墓里送。

所以,不要尝试预测未来某一阶段的行情,这是一种投资不成熟的表现,因为股票的价格波动永远具备不确定性,连巴菲特也不能预测,我们只能根据市场处于历史循环的某个阶段,来决定自己是继续等待还是果断出手。

理财提醒:

投机是因为贪婪,贪婪是人性的弱点,要克服贪婪的心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强制设定赢利目标,当投资收益率达到心理预期的时候要马上出局,不要回头,更不要犹豫,比如说,中线获利30%出局,短线获利5%出局。如果做到这一点,或许投资成功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过度投资会造成财务危机

基金股市红火的时候,一些人看着别人发财自己却囊中羞涩,就开始动脑筋了,他们把眼光瞄上了信用卡。许冉就是其中之一。那时许冉才刚从学校毕业,看着身边不少同事买基金都赚了不少,他也忍耐不住了。可没有什么积蓄,该怎么投资呢?难道只能看着别人发财自己眼红?一次刷卡消费后,他眼前突然一亮:为什么不利用信用卡长达50天的透支免息期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呢?

在经过一番精打细算后,许冉想了一个在自己看来几乎是完美的法子。他把自己3500元的工资留下500元备用,其余3000元购买了一支平衡型基金,然后在这一个月里所有购物、吃饭等都尽量用信用卡来消费,在免息期到来需要还债的之前,卖掉基金,还上卡上的债务。

用这种“独特”的投资方式,半年时间里许冉获得了高达40%的收益。尝到了这种理财的甜头,许冉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了。知道股票比基金来钱更快,他就在银行办了张透支额度可达5万元的金卡,决定专门用这张卡来进行股票投资。在银行透支5万元现金后他购买的第一只股票是中信证券,他于3月3日买入,4月17日卖出,净赚30%,还银行约400元的现金透支利息费用,还赚2万多元。之后,许冉的操作还算顺利。然而,开年第一天的德豪润达让他损失惨重,市场毫无预警的下跌超出了他的预期,算下成本,一次失误他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几千元。本想着赚笔钱带女友去旅游的,没想到却把本钱也亏了进去。许冉特别郁闷,但反思了之后他明白,自己忘了这是在负债投资,是在“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应该选择一些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股票,这样才不至于过度投资造成财务危机。

现在,各大银行都推出了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许冉之前利用50天透支免息期在日常消费中全部依赖信用卡,将生活用的钱解放出来放在证券市场上投资,经过巧妙动作后赚取差价的行为可以借用。但许冉后面开始透支现金去投资,这种方式就不可取了。因为现金透支的话,银行每天要收取千分之五的利息,超过一个月还要收取滞纳金,如果投资稍微有点偏差,就要遭遇股票下跌和银行利息费的双重亏损,所以我不提倡一般人使用这种方法来“圆梦”。

这种理财方式非常强调技术性,可以说是非常伤脑筋,首先,你得选支好基金(股票),既能赚钱但又不能有太大风险;同时,还要从信用卡的银行账单日、还款日和基金赎回日三方面精密计算天数,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就要向银行支付高额的利息。信用卡是理财的好帮手,如果正确使用,它会成为你打开理财之门的一把钥匙,但如果使用不当,过度透支投资的话,打开的就可能会是魔鬼之门。

现在也有一些基金公司跟银行合作,推荐了基金信用卡,使信用卡的投资功能更突出了,持卡人可以选择将现金投资于有更高报酬的项目,不过一定得谨慎评估比较投资报酬率与循环信用信息,别到时白忙了一场,赚的钱不够交利息的,这样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时还要注意,投资最好以流动性和安全性为第一要求,切忌进入高风险投资市场,更不要盲目过度投资;另外,还要经常关注财经新闻,因为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得不偿失。再者,一定要记得定期整理银行每月寄送的信用卡对账单,提醒自己不要错过银行透支免息的“最后通碟”。

理财提醒:

基金投资者应保持中长期投资的心态,而通过透支来买基金,显然不符合基金的投资理念。一方面,开放式基金是按照基金的资产净值进行申购赎回的,投资者没有获取二级市场差价的机会。而且由于费用较高,频繁地进行申购与赎回是难以获利的,甚至会出现亏损。另一方面,开放式基金在短期内实现高收益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应该有足够的耐心。而投资股票市场基金,尽管收益高,但风险更高,还要缴纳相应手续费,容易导致投资者心态浮躁,万一亏本无法按时还款,将会带来恶性循环。 NgBuzQSWA6n8wxlEJJDvefYajDAoxtxdkx7m+ZpZ83BPwV5J/yBGf3KOAGJu9wA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