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跟对人,关键要找到“识货”老板

如果你肚子里有“货”,那就一定要找到一个“识货”的老板,否则你的“货”将一辈子烂在“仓库”里,不“郁闷”才怪!有“货”就要亮出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是关键,仅仅有“货”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去寻找一位“识货”的老板,将自己的“货”“卖”出去。

“识货”老板让你有用武之地

对于识货老板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肚子里装满才华,就好比一家小店进满了货,进货的目的是为了卖出去,这就需要找到一个识货的老板,在“识货老板”的财力和精神支持下,小店才能经营的有声有色;而一个有才华的人也需要这样的一位“识货”老板,将肚子里的“满腔才华”卖出去,唯有如此,有才华的人,才能将一身本事发挥到极致,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果有货,而找不到识货老板,是小店,小店就会货物滞仓,长此以往,“店将不店”,迟早关门歇菜;是人,则“人将不人”,你受到的不是人才的待遇,是连一般人都不如的待遇。碰到这种情况,不“郁闷”才怪!所以,奉劝你一句,有“货”就要亮出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是关键,仅仅有“货”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去寻找一位“识货”的老板,将自己的“货”“卖”出去,一直卖到清仓,进货,再清仓,你才有可能发财,职场上成功的人莫不是如此。

能否找到一位“识货”的老板,你的情况会有天壤之别,像魏征跟着李建成,仅仅做到谏官,而遇到了太宗皇帝,于是成为了历史上以正直闻名的宰相;张飞在市井混时,结识过大批小流氓和小老板,可是依然得靠卖猪肉为生,而跟随了刘备后,张飞才得以成为叱咤一时的大将。

跟对人,找到一个识自己货的老板,对于一个有才华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没有遇到“识货”的老板或者遇到一个“不识货”的老板,你都将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要不你看,现实中那么多有才华的人郁郁寡终,无用武之地,为什么?那都是因为怀才却不遇,没有遇到一个真正识货的老板。

如今大大小小、各类名目的公司越来越多,有句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林子大了什么老板也都有,老板多的是,而真正有胸禁有才识、能给你空间给你机会的老板却越来越少。能找到一个“识货”的老板,那是你一辈子的幸福,如果你有幸遇到了,那恭喜你“天高任你飞”了;如果找不到一个“识货”的老板,那么对不起,您的“货物”“滞仓”了,等到事过境迁,你的“满腔才华”就只会被当做垃圾清理掉!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名扬天下的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以前,“着布衣躬耕于南阳,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当时的人对他都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称他“卧龙先生”。

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出山,任职“丞相”,凭其过人的军事才能,不久即“三分天下而占其一”。于是天下人皆知亮实有“管仲之才、乐毅之贤”,是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才。

诸葛亮跟对了刘备,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智慧人物,假若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卧龙先生”一直躬耕于南阳,即使他再念《梁父吟》,再以管仲、乐毅自比,那会是什么结果呢?不言而喻,除了会在南阳“卧”一辈子、可能攒下不少粮食、发明几件提高耕作效率的工具外,再不会有其他的什么成就了。

职场上尚在茫然四顾的求职者,请记住这句话:找到了你的识货老板,你就算跟对了人,跟对了人,那你离成功就天涯咫尺了!

自己走百步,不如伯乐扶你走一步

也许你终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不敢说才高八斗,却还自信有个“五六七斗”,可是这“五六七斗”的才华却有似于无,你“折腾”了一辈子,依然平平淡淡;你不甘庸碌,可事实是,你真的没折腾出什么大的“动静”。是你没有才华吗?我看不见得。那这其中到底隐含了什么“天机”?

针对这个问题,李嘉诚一语道破玄机:“良好的品德是成大事的根基,成大事的机遇是靠遇到贵人。”

我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我认识的那些能够对我的事业起到很好的帮助的贵人是分不开的。

所谓贵人就是你的伯乐,人生不能没有赏识自己的伯乐,在每个人的人生生涯中,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有成就大业的能力外,更重要的就是伯乐的帮助。你的伯乐不一定是比你权力大、地位同、财富多的达官显贵。你的老板、同事、朋友、下属、竞争对手都可能是你的伯乐,他正是能够帮助你扭转乾坤、改变你的命运的人。

身在职场,不能没有自己的伯乐,成功的道路坎坷难走,只要你的伯乐肯于帮助你,你就等于在自己前进的路上架起了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

找到你的伯乐并不难,只要你用心观察,对你身边的每个人都真诚善意,抱着一种感恩的心,那么在无意之中,当你正处于困境,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往往你的伯乐就会及时现身,解救你于危难之中。

大家不妨听听杜敏夫的故事。

杜敏夫是一个天才的服装设计师,经他设计出的服装都别具一格,但是在事业上,他却屡遭不顺,他曾先后在三家服装公司做过,他最近离开一家公司,原因是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而不懂设计的店主不仅不予以嘉许,反而蛮不讲理地把他训了一顿。杜敏夫一气之下就辞职不干了。

而因为一次巧遇,杜敏夫的妻子认识了当时正准备开办服装公司的戴维.史华兹,戴维.史华兹正在为公司没有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发愁,因为他想只有设计出别人没有的新产品,才能在服装业中出人头地,这就需要找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做自己的合伙人。

通过杜敏夫的妻子,戴维.史华兹找到了杜敏夫,杜敏夫欣然同意。

放开手做的杜敏夫果然身手不凡,他不仅设计出很多颇受欢迎的款式,而且还是第一个采用人造丝做衣料的人,由于造价低,而且抢先别人一步,戴维.史华兹的约兰奴真服装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可谓占尽了风光,不到10年的时间,就已经成为服装行业中的“大哥大”,而杜敏夫也备受器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只因为一时的巧遇,杜敏夫得到了戴维.史华兹的一“扶”,从此杜敏夫的职业生涯换了一种加法,杜敏夫的设计天才因为有了戴维.史华兹的相助,才有了施展的平台,他的才能终于得到了人们的承认,而在遇到戴维.史华兹之前,杜敏夫虽然也是勤奋拼搏,但是却从不被人赏识,还成为下岗的“优先工”。

这就是伯乐的魅力,只要他扶着你走上一段,便胜过了你个人多年甚至终生的辛苦辗转与挖空心思。有时人的一生就缺“这一步”,有了“这一步”多少有才能的人才会翻身一变,从而创造出个人的奇迹,令世人刮目相看。

伯乐相助,千里马才能日行千里

千里马能日行千里,万里驹能行程万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些都是人们内心的意愿,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极致。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一个人的成功,无法离开伯乐的相助,假如你能够遇到一个赏识你,帮助你发展的上司,自然就是遇到了你的“伯乐”,他将是你走向成功路程上的一张通行证。

现实世界中,多数人都是在平庸中度过一生,多少匹曾经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千里马最后威力消磨殆尽沦为普通人中的一员。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命运弄人,只要开动脑筋,反复思量就会明白,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千里马,人人都能够日行千里,问题是谁能掌握其中的机巧,谁就能获得日行千里的机会。掌握了这个机巧,便如同合上了本来分开的开关,他的人生顿时“豁然开朗”,一片光明起来!

一个本来普通的人要想从浑噩中觉醒起来,就要找到自己的那个开关,在适时的时候合上,那么你的人生将从此点亮,曾经模糊不清、难以辨明的事物都变得清晰分明。

而这个开关其实就是你的伯乐。

要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成功也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实现,只有找到你的伯乐,你才能够点亮人生中那盏本来浑噩的的灯。成功的人总是因为他找到了能够指点自己的成功者,才由此变得意气风发,一发不可收拾。

就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不例外。

比尔.盖茨签到的第一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电脑公司--IBM签的。

当时,他仅20岁,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没有什么人脉资源。他是怎么钓到这么大的“鲸鱼”的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原来,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是因为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比尔.盖茨签到IBM这个大单,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第一块基石。

在这里,比尔.盖茨的妈妈就是比尔.盖茨的伯乐,因为伯乐的相助,比尔.盖茨获得了创业史上的第一块基石,于是比尔.盖茨的前途开始变得明朗起来,他的成功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你也要找到自己生命中的伯乐,只有你的伯乐,才会在你的人生低谷、在你最危难的时刻伸出他的援助之手。伯乐是你成功道路上最最宝贵的资源,他可以一下子打开你人生机遇的天窗,让你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直接进入成功的序列和境界;他可以大大缩短你迈向成功的时间,提升你成功的速度。正如牛顿所言:我之所以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风景,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优势!

千里马本身并没有太深远的意义,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便只是一匹马,马便是马,吃草驮人的坐骑而已;而因为有了伯乐,千里马的存在才变得意味深远,它的生命才得到了最终的诠释。

你要找到你的伯乐,你才能够拥有改变现状、摆脱庸俗的方向和动力,而掌握了这个方向和动力你还怕前面的路不够你跑吗?!

遇到这些老板,一定要把眼睛放亮

成功者,大都离不开伯乐相助,遇到一位赏识你、帮助你发展的上司,自然就是遇到了你的“伯乐”。但是,你要注意,并不是每一个上司、每一位老板都是你的“伯乐”,你一定要把“招子”放亮,对你的老板和上司加以区分,伯乐是肯定存在的,就看你“招子”放的亮不亮、是否有足够的魅力打动你的伯乐现身相助。我把有可能成为识货老板的老板分成以下几类,当你遇到这几种老板时一定要把眼睛瞪大双倍:

1、口碑佳的上司

一名上司在员工中的口碑如何,往往代表着这位上司的整体形象,一个上司在下属的心目中的口碑如何,直接影响到其下属的事业和命运,虽然不能排除他人造谣中伤的可能,但是对于作为下属的你或许很难考证,或者你对这位上司不太了解,你最好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完全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命运与一位可能会出现问题的上司绑在一起,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略,特别是当口碑不佳的上司掌握着下属升迁的决策权力,周围许多人在采取非正常的手段向这位上司靠拢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危机感,好象不做点什么就不妥当似的,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为自己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地雷,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突然踩下了它,就引爆了。

2、常思进取的上司

假如说你的上司不想再发展了,你就没有必要选择他作为你的伯乐,因为只有不断发展、常思进取的上司才能带领你不断发展,你也才有可能从这类上司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和做人的道理。作为领导者的上司自身不能够再有发展的原因大概有两种:一、自身知识以及能力有限;二、缺乏上进心和进取心,仅仅满足于目前的自我状态,这需要你自己去敏锐地感知。

3、关注下属发展的上司

并不是所有的上司都会考虑到下属职员的发展的,总有一些上司,只希望他人成为自己发展的阶梯,而自己却不希望成为他人发展的阶梯。他们只考虑如何让下属拼命地干活,做出成绩,好为自己下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做好铺路,而他们自己从来不考虑下属也有进步和发展的需求。所以,这类上司不可能成为你的发展的“伯乐”的。在这类上司手下干活,作为下属的你也不要过于卖命。否则你会有失落感的,因为你挤出来的是奶,而吃的则永远是草。

只有考虑下属发展的上司,才会给你足够的空间任你驰骋,才允许你劳苦功高,甚至超越你的上司。

职场中能遇到这样的老板,那可真是你的一生之福!

主动推销自己--让“识货老板”看到你

冯梦龙《古今小说》里曾写:“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也许读了以后你也会不由得悲从心来--是啊,无论哪朝哪代,无论繁荣衰败,总有不计其数的达官贵人、商贾巨富,可怎么轮也轮不到自己头上?而且最让你气不过的是那些春风得意之辈,明明才华、智慧各方面能力都不如你!

我劝你,先不要“悲从心来”,也不要“气不过”,其实得志的人之所以能够得志,是因为他们背后都有自己的“识货老板”,因为“识货老板”的极力扶持和推荐,他们能够志得意满,也就不足为怪了。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能够找到自己的“识货老板”,并且跟自己的“老板”处理的好,定然也能够在自己的“生意场”上“呼风唤雨”。

“说永远比做容易”,很多人就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可以肯定的说,那些“悲从心来”的人,那些“气不过”的人,都没有做到或者没有做好!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才华,就无需凭借他人的帮助,照样能够脱颖而出,如果你认为“金子总会发光的”,识货的老板总会自己找上门的,你看诸葛孔明不是有刘皇叔“三顾茅庐”,姜老先生只凭一段直钩就吊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魏征虽然藏的够严实的仍然被太宗皇帝提了出来,先委以谏官之职,最后干脆给他个宰相当?

如果你现在还这样想,我就要说你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要知道年代不同了,如今是一个“千里马千方百计寻找伯乐”的年代,要知道“伯乐们”“日理万机”很累很辛苦,没有时间一边旅游观光,一边寻找你这匹“千里马”。“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的千里马满大街都是,而你像陶渊明似的藏在自家的“桃花深处”,谁乐意费那么大的机会成本千里迢迢、万里遥遥的寻找你,干脆从大街上拉一匹说得过去的“千里马”不比你这“匹”来的轻松容易?

历史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做为现实的依据,如果你要按历史来行事,说历史上就是怎样怎样的,古时人们是这样这样做的,那么你就该属于“过时”或“过期”的人,就像堂吉诃德,永远生活在历史的英雄人物中,他以为自己是历史中路见不平的侠客,跟风车英勇战斗,摔倒了站起来接着战斗。这样的人即使再英勇,再无私,也只是历史上演的一出可悲的笑话。

在人生或职场的旅途上,你一定不要搞错自己的位置,你应该当推销员,主动地推销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客户,坐等好运上门。是当推销员还是当客户,两种态度的抉择,造就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一部分人因势得志,洋洋于众;另一部分人,每天都在“悲从心来”和“气不过”中度过。

“自命清高而不屑于向人展览自己”,一向是有才华之人的臭毛病,有时候臭毛病在家犯犯也就算了,你摆出来唬人,那可没人吃你这一套!要知道小病有时最害人,这一点两千年前的古人毛遂就比现代很多人要做的好得多。

毛遂自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瞅准机会,大胆出击,找上门去,推销自我。毛遂自荐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不自信的人、害怕失败的人是不敢尝试的,而这也成了造就一大批平庸无为的人的原因,更成为人才被埋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成功者,不仅应是一个伟大的制造商,为社会生产必须的产品,而且,还应是一个伟大的推销员,善于使人认识和接受自己的产品,把自己卖出去,这就是当今的“毛遂自荐”。

21世纪是一个自我推销的世纪,生活是一连串的推销。我们推销产品,推销一项计划,我们也推销自己。处在这样的年代,勇敢而又艺术地推荐自己,让“识货老板”看到你,是一个人功成名就的必要条件。

要知道,人生苦旅,好花不常开,好运不常在。惟有靠自己去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在任何事上决不犹豫彷徨,才可以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走势!

收心尽心细心留心,“四心”教你赢天下

“是金子就会发光”,不知是哪个伟人的名言,很多人信奉其中的道理。不过,我也有一句话:“金子不一定就发光,发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我这样说确实有很切肤的感触,因为虽然金子总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它是财富的象征,是无数人夜以继日追求的东西。但僧多粥少,能得到它的人并不多。于是,那些盲目等待、守株待兔的人就注定了一生两手空空,而真正的聪明人都明白金子主动发光,让“识货老板”青睐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如何才能让老板看到自己的才华,青睐并重用自己呢?在这里,我推荐四颗心--“收心尽心细心留心”,“四心”教你赢天下!

一、收回你高傲的心

刚毕业的大学生、留过洋的“海归”、自恃有才的“高手”的和“久经职场”的“老兵”都会自然而然的有一种优越感,但我要警告你,在现实的职场上,不存在谁比谁优越,收起你的“高傲”,你的老板才不会把你看低。

跟我同年毕业的同学张海毕业后去了德国留学,回国后,带着留学生的光环,在寻找工作过程中,虽然不停地降低薪资,但仍然四处碰壁。他曾向我说过他的一次经历:“一次在上海的一家知名企业应聘,当时自己开出的是月薪8000元,一位面试官冷笑一声讽刺说:‘我们公司的前台,是这里本地最好的大学生,月入不到3000元。”他吸取了这次的教训,随即找到了回国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进入深圳正阳软件公司--一家最初由8名从海外回国者创办的外资IT软件开发公司,当一名普通的职员,老板看中了他的谦逊的态度,给他开出了高于一般新员工的薪水。

二、尽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刚进入一家公司,满怀激情想大干一场时,老板却派你做整理文件、发发资料或者打扫下办公室卫生的小事,此时你一定很郁闷,也难免会有屈才感。但是我要告诉你,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小事,对于一个敬业的员工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你尽心地把老板交给你的每一项任务做好,老板才会相信你能胜任更重要的职位,也才会把更重要的任务放心地交给你做。

仍然延续上一个例子,张海刚来到正阳软件公司时,主要负责帮助办理外籍员工申请中国签证、组织员工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等外沿服务性工作。但是,他很珍惜这次工作机会,用他的话说:“我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事,尽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由于这是一家IT软件公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当上司让他负责写公司的资质申请报告书时,张海遇到了第一个难题。他并不是学习IT技术出身的,但他尽心尽力去把每一件事情做得最好,他开始和身边的同事、工程师聊天,向他们请教学习。渐渐地,张海清楚了公司的运作,最终完成了这个报告。

后来公司发展到拥有近500名员工的规模,公司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一个流程改进组,具体负责找出公司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张海平时的尽心尽责,老板将他安排到流程改进组,具体工作就是每天和不同职位的员工谈话,收集信息。通过这项工作,他对公司的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做一个细心的下属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在职场中你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细心的特性。一个细心的下属更容易赢得老板的好感,也只有细心的下属老板才能对他予以信任。

沿接上例,2003年10月深圳举行高新技术交易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正阳软件公司获邀参加,张海负责参展相关工作。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他收集了200家有效客户的资料,为开拓新的国内市场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活动结束后,公司决定成立新的国内市场部,张海到了这个部门。

2004年11月,张海又一次及时把握住了机会。当时,公司要在高校招揽更多的专业精英,他作为助理参与了这次招聘活动,负责收简历、收发考卷等后勤工作。在进行了两场高校巡讲推介后,负责巡讲的总管病倒了,在这种情况下,张海挑起了巡讲工作。

此前他并没有想过自己要上台推介,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但是之前总管在台上的讲话他都认真地听过,最终能够成功地完成了招揽推介工作。这次之所以能够把握住机会,张海总结说:“作为一个下属,你需要很细心。”

四、处处留心获取进步的动力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讲做学问,用于职场,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是金”。也许你只是捕获了很小很小的一个细节,但在关键时刻,一个细节足以挽救整个大局,留心说明了一个人的良好习惯,而不是要你带着功利目的去留心。留心,就要留心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往往到了一定的时机,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货。

沿接上例,后来张海被调到了人力资源部,一做就是几年。

人力资源是幕后工作,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张海说:“现在的我和几年前的自己相比感觉沉稳了很多,这也是在人力资源部锻炼出来的。在任何一家公司里人力资源部门都是挨骂最多的,它要求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要改变不同的方式,站在老板面前你就必须要为员工说话,面对员工你必须传递老板的信息,受到的压力是双重的,这种磨练是其他职位所没有的。”

人力资源部第一次开除员工的时候,他和那个员工足足谈了2个小时,但最终开除那个员工还是由另外一个同事完成。第二次开除员工,他成功了,但是他心里很难受,觉得自己损害了那个员工的尊严,让员工觉得公司没有人情味。之后他处处留心,经过不断的总结学习,他渐渐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工作方式。目前公司运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当中就有他的一份心血。现在考虑续用、调整人员的时候,他们就可充分利用建立的员工档案信息库,包括员工的职业目标、简历、每个成功项目等都有记录。

今年初,当他的直接领导离开公司的时候,一直有着出色表现的张海,被直接提升为人力资源部主管。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张海从普通职员坐到了拥有500多名员工的人力资源部主管的位置上。

这说明了什么?金子就是这样发光的:收心尽心细心留心,做一个有心人,才最有机会跟机遇相撞!而假如你好不主动,干巴巴地搁那站着,肯定不会有人看到你,更没有人意识到你,所以金子就要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再注意下摆放角度、光线等细节问题,那么你发出的金色的光芒将是光彩夺目的,这样你想不被老板青睐都是不可能的! cxowjAh+4mCnuYK3rYoZ4zXBQDbdKXltiVbZcKieWBNKavuGS6Mrvp8jUlOM404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