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章 保健: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在不受疾病影响的情况下,人可以活到120岁,其中60岁是中年期,80岁是更年期,100岁以后是老年期。

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顺应生物钟的变化规律进行养身,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生物钟既是生命时钟,又是衰老时钟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不受疾病影响的情况下,人可以活到120岁,其中60岁是中年期,80岁是更年期,100岁以后是老年期。但是由于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少有人可以享受天年。事实上,现代人在50岁就进入老年,活到70岁已经享受晚年,活到90岁100岁的人少之又少,都被称为“寿星”。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虽然人类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你能做到不破坏生物钟,按照自身的生物钟规律安排生活,则能够延缓生物钟衰老的进程。

这是因为人体内存在松果体,具有分泌褪黑素的功能,当松果体受到强光和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褪黑素的分泌时间会受到推迟或者分泌水平降低。而生物钟要依靠褪黑素的密码来指挥机体各个系统逐渐进入衰老过程,所以当褪黑素分泌紊乱时,就会导致生物钟紊乱,甚至导致生物钟提前衰老,于是机体的其他器官随之衰老,丧失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反之,如果你遵守生物钟规律,延缓了生物钟的衰老过程,那么机体的其他器官也会保持原有的活力,保持较为缓慢的衰老进程。

在大自然中,所有动物的寿命期限,包括不同的动物物种都根据自身的基因遗传密码来完成生长、发育、衰老的生命过程。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我们自古以来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其实这也是最古老的生物钟的规律。在这一节律指引下,我们可以健康而有序地生活。在白天,我们可以精神饱满地面对工作,一旦夜晚来临,我么又可以进入甜美的睡眠状态,这不仅使我们的身体得到放松,更重要的是在睡眠的过程中,解除了白天工作的疲劳感,使机体的能量得以恢复。

总之,生物钟即是人的生命时钟,又是人的衰老时钟。如果你遵循自身生物钟的运行规律,拥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使体内的褪黑素恢复到青壮年的水平,从而延缓生物钟的衰老过程,进而延缓生命的衰老进程,并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学家根据长寿养生的经验,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相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它符合自然养生的规律,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养生法。

卯时(早晨5~7点):此时正值太阳升起,初露曙光,起床的时间到了,起床后叩齿300次,防止牙龈退化,并转动两肩,活动全身筋骨;接着将两手搓热,擦鼻翼两旁,按摩双眼6-7遍;揉搓两耳5-6遍;然后再用两手抱着后脑,用手心掩耳,把食指放在中指之上,用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被称作“鸣天鼓”。

辰时(上午7~9点):户外活动结束后饮一杯白开水,也可以饮一杯茶水;然后以手来代替梳子梳理头发100次以上,可以达到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的效果;然后洗脸、漱口、刷牙;运动后有利于肠的蠕动,所以此时可以排便。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保证营养丰富,早饭后半小时可以缓慢行走100余步,可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达到助脾健运之功效。

巳时(上午9~11点):此时精力充沛,最为敏捷,可读书、工作,也可以做家务或根据需要安排其他事情。疲倦时可静坐养神,也可叩齿咽津(唾液)。若是年迈体弱者,最好不要长时间大声说话,而是“寡言养气”,因为说话需要耗气。

午时(11~1点):此刻是午餐时间,最好吃六七分饱。餐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除口中油腻,但饭后不宜立即喝茶,午餐后可静坐,午餐半小时后可午休片刻。

未时(午后1~3点):此时可以按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安排午睡或者练习气功,也可以邀朋友下棋。

申时(午后3~5点):此时读书、写作,也可以练字、画画,或弹琴、吟诗,也可以去田间劳动片刻。

酉时(午后5~7点):此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或家务,晚餐饮食清淡、少吃,可以适量地饮酒,建议最好是葡萄酒。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夜景,听鸟鸣。

戌时(晚7~9点):睡觉之前漱口刷牙;并用40℃的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可防止上实下虚,上重下轻,然后坐在床上练习一段时间的静功,当睡意来临时安然入睡眠。睡时睡姿最好“卧如弓”,保持右侧位,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压迫心脏,而且有利于胆汁分泌。

亥时、子时(晚9至次日凌晨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入睡时最好保持屈膝卧位,醒来后则要改变姿势,伸脚舒体,使气血通畅。睡觉时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因为睡眠不仅可以放松,达到精心养神的效果,而且可恢复人体元气。

丑时、寅时(凌晨1~5点):此时精气发生,雄性阴茎勃起。人的精气对人体最为宝贵,年老者宜节制房事,但不宜强行控制。老人最好20天或一个月进行一次房事。

四季独特养生法

古人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意思就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顺应一年四季的不断变化进行养身,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那么如何做才会做到顺应四季养生呢?以下是四季养生的不同之处:

一、春季养生法

春意融融、万物复苏,所以此时人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保护体内的阳气,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晚睡早起。一旦进入春天,人就特别容易犯困,古人把这种困倦感称之为“春困”,原因春天到来,气温开始逐渐回升,人体的皮肤血管和毛细血管也开始扩张,使人体的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大脑的供血量相对减少。要防止“春困”就要适当的晚睡、早起,并在起床后外出散步,增加人体的活动量,以适应春季勃勃的生机。

御寒保暖。古语有句话叫“春捂秋冻:也就是说春天到来之后,不要把衣服减的太快,因为春季是冬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此时气候变化多端,温差也比较大,正处于阴退阳升的季节。此时应顺应阳气上升的自然趋势,可以出一些保暖效果佳佳的宽松的衣服,晚上睡觉时盖厚一些的被子,以防伤寒感冒,室内温度保持在15℃左右较为适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避免风邪。由于春季气温回升,是细菌病毒繁殖的季节,所以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是室内的空气新鲜清洁,减少细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但由于春季又是多风的季节,所以要防止体内热量散失过度,而发生风邪。

注意防病。春季是细菌、病毒滋生的季节,而且春季气候干燥,导致人体的抵抗免疫力相对下降,疾病可能会乘虚而入,容易使人感染感冒、肺炎病毒性肝炎等,所以春季应注意饮食和生活环境卫生,并补充足够的营养,达到包间防病的目的。

二、夏季养生法

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对于人体来说,气血的运行也非常旺盛,新陈代谢较快,夏季天气计较炎热,不要因为过度防暑而着凉伤害体内阳气,养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晚睡早起。中医认为冬夏季日长夜短,阳气重,尤其是进入仲夏,阳气最为充足,表现为阳盛阴虚,有利于人体的活动活动。为了夏季顺应阴气的不足,晚上应晚睡早晨应早起,早起后可适量的活动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天地阴阳达到平衡,这样可以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达到养生的目的。

防暑并小心着凉。夏季天气炎热,采取一定的防暑措施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过于贪凉,持续不断地接呆在空调房间,并把室内温度调的极低,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易着凉感冒。室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5℃,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5℃.另外,在大汗淋漓之时,不易立刻用冷水冲澡,这样容易使身体的毛孔迅速闭合,无法散出体内的热量,使热量在在体内滞留,导致疾病发生。在夏季最好选择温水洗浴,洗浴时可以使你体内堆积过多的热量充分地排除,给人一种清爽通畅的感觉。

动静结合。夏季人体消耗的能量较大,不了保证体内能量充足,所以运动要适量做到动静相结合的养生方法,在气温较高时不宜外出,做好在清晨或者傍晚时到户外锻炼,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运动时要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夏季也可以去游玩一些山水,达到养心修身的好处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最具的色的治疗方法学。因为在夏季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通,此时用药更易直达脏腑,激发正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哮喘、支气管炎、风湿等疾病,可以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进行预防和提前治疗,以减少冬季发病的几率或缓解病情,达到使身体康复的目的。

三、秋季养生法

秋季天气的温差较大,而且天气逐渐又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的季节。所以人的身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秋季应注意保养内收阴气,以适应自然环境阴气旺盛的自然规律而不应过度耗精伤阴。所有的饮食、起居运动都以“收养”为养生原则。

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而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在秋季里适当早起,可减少或缩短小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的意义。另外适当早起,可以做一些晨练,呼吸清新的空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在秋季适当的早起,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对预防脑血栓疾病具有一定的好处。

适当“秋冻”。秋天适当的接受寒冷可以增强身体抗寒能力,所以可以缓慢地增添衣服以适应天气的变化。如果增加衣服的速度过快,就容易使机体耐寒能力降低,当真正的冬季到来之时,就难以适应,容易发生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

保护皮肤。 秋季皮肤干燥,是最容易生出眼角鱼尾纹的季节。所以,秋季更应加强对皮肤的护理、可以经常做一些营养面膜和保湿面膜。除了要多饮水和加强营养的摄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E,另外要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因而皮肤的变化与情绪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节制房事。中医认为在性生活方面,也应顺应秋季收藏的规律,对性生活稍加克制,性欲既不能像春天那样冲动,也不可以像夏季那样兴奋,而是要有所收敛。对于阴精不足的人而言,则可借助秋冬之际收藏之性以涵养阴精,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如做到节欲,养精,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四、冬季养生法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自然界中的生物都进入了匿藏、冬眠状态,以蓄养其生命的活力,中医学称这种现象之为“养藏”。人类所要“藏”的,是体内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中医学把这种“热能”和“动机”称为“阳气。”冬季养生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早睡晚起。在冷高压气候的影响下,冬天的早晨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较温高,地表气温较低,大气停止对流活动,从而使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带。这时如果过早起床外出,就会危害身体健康。这里所谓的“晚”是以太阳升起的时间标准,即等到阳光出来后起床,而并非赖在床上不起。

防寒保暖。由于冷空气的刺激,使人体外周的血管收缩、心律加快,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血液粘稠度增高,此时极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甚至有猝死的危险。因此,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但温度不宜过高,室温保持在20~23°c为宜。

沐浴有方。冬季洗浴不宜太勤,最好每周洗浴1~2次。水温一般在37~38 度之间,水温太高宜使周身血管扩张,引起头晕、心跳加快等症状;太低则又容易患感冒。饭后不要立即洗浴,以免使消化道中的血流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太过疲劳时也不宜洗浴,会加重体力的消耗,引起身体不适。此外,洗浴的时间不宜过久,可以在洗浴前喝一杯糖盐水。

“朝三暮四”养生法

早晨和傍晚是你养生保健的最好时光。然而,在这段时间内做什么事情对健康更有意义呢?现代养生专家认为,早晨应该做好三件事,傍晚应该做好四件事,为了方便记忆,所以简称为“朝三暮四”养生法。

“朝三”:即早晨做一套呼吸操,饮一杯温开水,吃一份水果。

1.做呼吸操

早上醒来后,先在床上做50次逆式呼吸,吸气时,要做到提肛、缩阴、收腹、扩胸;呼气时要做到缩胸、松腹、松肛,这样既可以吐出体内一夜积聚的浊气,又可吸到清新的氧气。另外,在做提肛、缩阴运动时,可以使你排便通畅,同时还具有预防前列腺肥大的功效。

2.喝一杯温开水。早上起床先喝250~300毫升温开水,以补充夜间丢失的水分。另外,早晨饮水还可以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吃一份水果。在吃早餐之前空腹吃1份水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苹果、柑橘或西红柿等,重量大约在50g左右,这样有益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癌、抗血管硬化物质。

“暮四”:即傍晚做1小时运动,喝1杯鲜奶,饮1杯开水,喝一杯葡萄酒。

1.运动一小时。对老年人和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清晨外出运动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可以在傍晚时到户外活动1小时,可以选择散步、慢跑、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操,这不仅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而且还具有促进睡眠的功效。

2.喝一杯鲜奶。新鲜的牛奶不仅是营养佳品,而且还具有补钙、催眠、预防中风和胆结石的作用。所以牛奶最好在睡前饮用,每次喝300--500毫升即可。

3.饮一杯开水。临睡前喝一杯水,可以预防因为机体水分丢失导致血液粘稠,发生心血管疾病。其实这一点和早晨饮水具有相同的功效,有异曲同工的妙处。

4.喝一杯葡萄酒。研究发现,葡萄酒在饮用的20分钟后,可以使血小板血栓形成减少57%,而且它的抗血栓作用可以持续超过6小时。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在睡前饮少量的葡萄酒,可以预防在夜间和清晨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另外也有专家认为,即使因为心脏病而戒酒的朋友,也不妨放宽心情,每天喝一小杯葡萄酒,来预防心肌梗塞。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古人养生有句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这种养生之道至今仍被很多养生专家推广,也是众多养生者都遵循的自然养生规则。

“冬不坐石”。这是因为石头具有很强的聚温性和传导性,冬季天气十分寒凉,阴邪较重,对人体有一定的侵害。而中医养生认为,冬季应敛阴护阳,如果久坐石凳,会使石凳内的寒气侵入人体,不仅会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失调,也会使外界的寒气侵入骨骼,导致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

“夏不坐木”。由于夏季多雨,空气内的湿度较高,长期放于户外的木凳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虽然表面上看比较干净干燥,但是其内部含的水分较多,当被太阳暴晒时,就会有大量的潮气散出。中医学认为,湿为阴邪,容易损伤人体内的阳气,伤害脾胃功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果长期坐这种木凳,会使木凳内的潮气侵入人体,导致关节炎、风湿病、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

现在很多在公园里锻炼的老年人都有自备坐垫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需要坐下的地方,他们总先放上自备的坐垫,然后再让自己坐下,这种好的习惯有效地减少寒气对人体的侵入,可以有效地预防关节炎、风湿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达到了防病养生的目的。

“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养生法

为了使人们更加健康长寿,我国着名健康专家洪昭光提出了“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的养生法。请不要小看这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它对人们的健康、长寿可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个半分钟”是指:醒过来不要立刻起床,要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后不要立即站立,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让两条腿垂在床沿,等半分钟后再站立行走。曾经有医生发现过一个死在厕所里的病人,通过观察他身上的心电图动态监测仪发现,他上厕所前,心率是每分钟75次,属于正常范围,可是在用力排便时,心率却降低到每分钟35次,当全身放松时心跳又恢复到原来的每分钟75次,再用力时又降低到每分钟35次心跳,因为人在用力排便时,会引起腹压增加导致心跳减慢或骤停。只要能做到坚持这“三个半分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体位变化引起的脑缺血现象,从而使心脏保持正常,减少夜间瘁死,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等意外疾病的发生。

“三个半小时”是指:早上运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早晨运动半小时,可以跑步、也可以打太极拳或者做保健操,早晨的锻炼可以使你一上午都保持精力充沛,晨练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或改善人的心情。中午午睡半小时,据研究发现,具有午睡习惯的人,冠心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因为,你已经忙绿了一个上午,身体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状态,此时,如果午休半小时,不仅有利于保护心脏,而且还可以使你在下午的工作中依然保持精力旺盛,以饱满的精神来应对工作;对于老年人而言,一般都具有早睡早起的习惯,而且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中午半小时的午休可以补充睡眠。晚上6-7点钟散步半小时,这不仅可以改善睡眠,使你在夜晚睡得更加香甜,而且有关专家认为晚上散步还可以减少心肌梗塞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起到健身的目的。

就算你真的很忙,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也千万不要忘记“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这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法。

延伸阅读:老年养生切忌“六贪”

很多时候,我们讲究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在人的养生之道中,同样要遵循这个道理,做到适可而止,尤其是老年人养生切忌“六贪”。

忌贪卧

由于年龄的缘故,老年人身体会变得比较弱,常常懒于运动,喜欢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不动,但老年人不宜坐卧太久,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活动,会使人的四肢活动能力下降,体质减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变差,从而加速身体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

忌贪吃

对老年人来说,丰富而均衡的营养是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尤其要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但由于人到老年,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如年轻人,所以在饮食方面不要吃得过快过饱,而应该做到细嚼慢咽,并保持吃七八成饱即可。

忌贪补

很多老年人总认为那些五花八门的补品会使自己更加健康长寿,于是把节省下的绝大部分金钱花费在昂贵的保健补品上,表现得出手大方,不惜重金。要知道,“是药三分毒”,这些保健补品中同样含有大量的药物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所以老年人不要随意服用药物补品,如果要想服用保健补品,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服用。

忌贪杯

少量的饮酒对老年人来说不仅无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病的效果,但老年人一定要忌过度饮酒,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大量饮酒会对身体不利,具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忌贪玩

很多老年人总感觉自己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后终于有了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他们总是贪于自己的爱好和娱乐,经常会一整天都坐在一个地方享受下棋或者玩麻将的乐趣。长时间的用脑不仅无法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反而使他们筋疲力尽,仿佛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长期下去也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忌贪活

老年人总喜欢别人称赞自己老当益壮,在一些劳动中也总想一口气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明明无法完成的事情也强迫自己去做,从心理上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过度的劳累会使他们体质下降,身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从而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老年人应劳逸结合,才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g+3noaZbkoxgJvM+Dr4zG2aRLglq31Uh3H3qZk9qcEXKRm4anQy9D8UPkQ2GQE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