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4得礼让人——以德报怨是最佳人情投资

公理自在人心。有时候虽然你真理在握,但却能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化干戈为玉帛,这既是自身修养的一种体现,也是在无形之中进行了一项可能是一笔巨大的人情投资。

战国时,楚庄王赏赐群臣饮酒,他的宠姬作陪。日暮时正当酒喝得酣畅之际,灯烛被风吹灭了。这时有一个人因垂涎于楚庄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于自控,便乘烛灭混乱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惊,奋力挣脱,并顺势扯断了那人头上的系缨,拿着证据要求楚庄王查明此事,并严惩此人。庄王听后沉思片刻,心想:“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区区小事而辱没将军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于是群臣都扯断了帽子上的系缨,待掌灯之后,大家继续热情高涨地饮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位将军常常冲在前边,打起仗来异常勇猛,最后楚国打退了对手,取得了胜利。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系缨的人。”

楚庄王一次宽宏大量原谅下属的过错,换来了下属的以死相报。这位将军当然知道,侵犯了庄王的美姬,如果庄王怪罪下来,自己是绝对没命的,但庄王不但没有给他任何惩罚,反而在那么多人面前顾全了自己的面子。逃过了这一劫之后,他自然是竭尽全力来报答庄王的不杀之恩了。楚庄王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看来与他宽宏的胸怀、以德报怨的处世方法是分不开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常常在一些场合粗暴无礼,无端挑衅,明为己过,却要倒打一耙,推卸责任,诿过于人。遇到这样的人时,不要“以牙还牙,针锋相对”,而应你持冷静和理智,并不露声色地继续交往下去。如果能做到宽以待人、以德报怨,这样任何不愉快的事都将迎刃而解,而且可以为自己的人脉存折上存储一笔人情款。

一个炎热的下午,一位顾客在滨海的一家私营饭店门前摔了一跤。酷暑盛夏,本来就热得心烦意乱,加上跌倒在地,觉得很没面子。这位顾客怒气冲冲地闯进饭店老板办公室,指着老板的鼻子,出言不逊:“你们门前的地板太滑太危险,刚才我出去买香烟,在门口滑倒,摔伤了腰,你必须马上把我送进医院检查治疗!”边说边用手扶着腰部:“哎哟!痛死我了……”

老板安静地听他说完,然后朝他笑了笑,对他说:“先生,实在抱歉,腰伤得厉害吗?请您先稍坐一下,我马上就和医院联系,叫辆的士把你送去。”

老板立即派秘书到外面叫了一辆车,然后和秘书一起扶着那位顾客来到车前,然后又拿出一双拖鞋让顾客换上。

“请您换上这双拖鞋,我已经和医院联系好了,现在就送您去。”

当那位顾客离开办公室时,老板把他换下来的鞋交给秘书并悄悄地说:“顾客穿的鞋,鞋底都磨光了,你马上把它送到外面的修鞋处订上橡胶后跟,快去快回。”

在医院就诊检查后,顾客回来了。结果是,腰部无异常发现,一切正常。

老板拿着医院的检查报告单对那位顾客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真是万幸。请您回饭店休息休息,喝杯冷饮解解暑。”

此刻,那位顾客才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有点内疚,并解释说:“地板刚冲过水、很滑,实在危险,我只是想提醒你们注意一下,别无他意。”接着,那位顾客又为自己找台阶下说:“这次摔倒的是我,要是摔倒了上年纪的人恐怕就麻烦大了。”

老板拿来已修好的鞋子说:“请不要见怪,我们冒昧地请人修了你的鞋子。据鞋匠说,鞋底都磨平了,若是穿着它在楼梯上滑倒,那可就太危险了!敝店门口天天有人进进出出,说实在的,您是第一位滑倒的人。”

那位顾客面带愧色,接过修好的鞋子,不好意思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实在抱歉,多少修理费?我按数付钱,不能让你掏腰包。”

“哪里的话,这是对您表示的歉意,你要付钱,就见外了。”

那位顾客被老板的宽容所感动。上前紧紧握住老板的手说:“请原谅我的无礼和粗鲁,我真对不起你!”

这位老板用宽容的胸怀和以德报怨的方法让这位顾客深受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与饭店老板成为了莫逆之交。

本来在门前滑倒,饭店是没有太多责任的,况且是由于顾客自己鞋底磨得太厉害,自己不小心摔的跤。面对对方的无理取闹,经理没有据理力争,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那位顾客,并且双方由此成了一对很好的朋友。可见以德报怨在某些时候的确是一种极佳的人情投资,这种投资一旦做好了便会终生受益。 nIXOFaaGhv88zReLE44ZasSxlRpKBsOOaBo0DTUmbLx2/uw6dgLTT7B5jFuIHU+u



35人在屋檐下——该低头时得低头

经历过辉煌的过去但却中道没落,不得不在人家的地盘寄居,需要足够的勇气与耐心。胸有大志的人即使事业跌入低谷也不会怨声载道,他们会低下曾经高昂的头颅,收敛自己的个性,以韬光养晦换得日后的腾达。

老百姓有一句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有志进取者,将此当做磨练自己的机会,争取休生养息的时间,以图东山再起,而绝不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一味地消极等待,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并将此看做为“世界末日”。

所谓“屋檐”,说通俗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这个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种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有的屋檐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并不多。从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限制,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莫名其妙的指责和讥讽,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可以选择离开,但是前途艰难,祸福难料;你也可以选择留下,以低姿态慢慢融入这个集体,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纳。如果你不想做令人憋闷的“低屋檐”下之人,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也许你能保证一时的扬眉吐气和自力更生,可是你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生活如此惬意,不用在人家的屋檐下避避风雨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人在屋檐下,如果你不想碰头,最好的办法便是低头,在生存与尊严的矛盾中,智者会先把面子先放在一边,顽强地生存下去才是硬道理。

“一定要低头”,有非常多的好处: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因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明显的撞击目标;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因为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来个“鸠占鹊巢”,自己翻身当主人。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极其复杂,有时更是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先低头磨练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再度出击,是一个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一定要低头”的最好体现。如果他不低头,奋起反击,闹出人命吃官司不说,还有可能赔上自己一条小命。

“一定要低头”,是另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通过有意识地主动消隐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没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情报,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送上断头台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做人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尽可能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做人的一种“心机”,一种权变,更是一种高明的生存智慧。 IPCJcdPce8rHJjMrETGvjd2qwL06hTm+7J9yB2cslgvp3oNSKaHP9pCBf2iyHd1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