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玄机八 剑走偏锋,出奇制胜说服人

如果对方提出一些荒诞不经的问题,若以平常的思维从正面回答是很难制服他的。这时,不如以怪制怪,以歪对歪,根据内容、场合随机应变,歪理亦可走天下。

1.将错就错,不攻自破

指责别人常常是在发泄个人情绪,即使被指责者是冤枉的,如果他奋起争辩,只会让指责者火上加油;如果他将错就错,顺错推理,必得一个错误的结论,这时,事情自然就真相大白了。

没有人能未卜先知。工作中难免有栽跟头、被领导批评或指责的时候,虽然应该诚恳而虚心地听取领导的“训导”,但并非说你一定要忍气吞声,不管他说得对不对都要一股脑儿接受,必要时应该勇于为自己开脱。

晋文公一次用膳时,厨官让人献上烤肉,肉上却缠着头发。文公叫来厨官,大声责骂他说:“你存心想让我噎死吗?为什么用头发缠着烤肉?”

厨官叩着响头,拜了两拜,装着认罪,说:“小臣有死罪三条:我找来细磨刀石磨刀,刀磨得像宝刀那样锋利,切肉肉就断了,可是粘在肉上的头发却没切断,这是小臣的一条罪状;拿木棍穿上肉块却没有发现头发,这是小臣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炽热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烤肉烘熟了,可是头发竟没烧焦,这是小臣的第三条罪状。君王的厅堂里莫非有怀恨小臣的侍臣么?”

文公说:“你讲得有道理。”就叫来厅堂外的侍臣责问,果然有人想诬陷厨官,文公就将此人杀了。

这明显是个冤案,如果正面辩解,有可能火上浇油,使晋文公怒气更盛而获死罪。因此,厨官装着认罪的态度供认了三条罪状,其实是为了澄清事实:切肉的刀如此锋利,肉切碎了而头发居然还绕在上面;肉放在火上烤,肉烤焦了而毛发犹存。这明显不合乎事理。至此,厨官已证明自己无罪,同时提醒晋文公,是否有人陷害自己?厨官这种自罪式的辩解顺其意,却能揭其诬,可谓灵活机巧。这种做法也是非常必要和适当的。

有些人面临麻烦的事常用辩护来逃避责任,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种推卸责任的辩护,偶一为之,无伤大雅,尚可原谅。倘一犯再犯,肯定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而且,辩解时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要加上“你居然这么说……”任何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做错事或和旁人意见相左时,便会积极地说明经过、背景、原因等。但在上级看来,这种人顽固不化,只是找理由为自己辩护罢了。

2.巧舌善问,不战而胜

通过恰当的提问,你能点燃说服的火花,你能把一个兴趣的听众变成一个积极参与者。回答问题给对方的思考的机会,并使他们自己作出结论。

我们中大多数人讨厌被别人告诉去做什么,如果有人在左右命令我们,我们就会抵制。反抗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作法。我们中的任何一员,不论年龄大小,将会与威胁侵犯我们自由意愿的力量作斗争!即使我们知道我们是错的,我们仍崇尚决定的自由。依照别人要求的去做或运转是很困难的。

几乎每个孩子在生活中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对的!这种认识可能持续不了几年,因为受到惩罚的成年人往往勉强地承认他们的父母清楚他正在谈论什么。如此多的孩子反对父母灌输的原因之一是爸爸担任支配者的角色,妈妈担任强迫者的角色!只有那些开通的父母才用平和的提问来说服孩子!

就像说服能手用“听来学习”,他们也用“说来寻找。”令人信服的询问适用于任何情形,从卧室到食堂再到法庭。在法庭,举个例子,最高法院的法官会问一个并不想得到的答案,目的只是去影响其他犹豫不决的法官的表决通过提出问题,而不是大声的命令,说服者邀请其他人参与决议的制定过程。与被迫去服从命令相比,被告得到了更多的自尊和感化。

如果你麻木不仁,你就不能说服别人。没有分歧就结束会谈。如果你缺乏好奇心,那你的演讲将会失败。提问将成为一种平常的事——一种无效的练习。金融时事通讯出版商告诉《华尔街报》说,“我们经常与部长级的经理进餐。那些无能的经理花费整个进餐时间告诉我们将要发生什么,而那些能干的经理则利用吃饭时间来提问题。”好奇心并不只以一种形式表现。

活跃你说服技巧的最佳方法是鼓励交换信息。一个令人快活的对话需要有趣提问,当旧的信仰摆脱枷索,新的思想像浪花一样涌动时,人们不会对活跃的争论或正直的观点持厌恶态度。

然而,现实世界中这种活跃的交谈实际上是很少的。如果说服者重复一个陈旧的初稿或问一些可以预见的问题,那么说服别人就没有机会了。例如,在电话调查中,重复冷漠的电话会打消最开朗人的积极性。人员调整在电话调查中起很大作用,因为只有少数几个人能一天接一天给几百个陌生人打电话,而不使别人讨厌。

在大学期间,卡特花费了一个暑假的时间为一家投资公司进行电话采访。因为他认识到电话交谈不比“等桌子”坏。卡特的工作是为股票经纪人当操盘手。当一天中出现最佳投资机会时他接进接出的电话不计其数。这种经验使他变得坚强。惹别人烦恼,听别人咒骂并挂掉电话都伤透过他的心。

正是在那个时候卡特发现了提出恰当的问题的魔力。他不是心不在焉地读那些股票经纪人给他的很旧的手稿。而是开始提问,“你想在投资顾问身上得到什么?”这使得人们开始讲话。有的人自夸他们自己决定了投资方向,有的人承认他们现在的经纪人正掌握高级委员会。卡特发现他们讲的越多,抱怨的就越多。就像一个有能力的推销员所知道那样,碰到一个抱怨的客户就像是击中了满堂红机关(指赌博中赢得了钱——译注)。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听取他们的抱怨来满足他们要求,你就会赢得一次说服他们的机会。

通过问问题,你能点燃说服的火花,你能把一个没兴趣的听众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回答问题给人们以思考的机会,回想他们的感觉,并使他们自己作出结论,自己说服自己。

3.“拉他下水”,请君入瓮

遇到故意刁难人的人,最好能以守为攻,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你预先设定好的“圈套”,然后使劲拉他一下,让他尝尝被水呛的滋味。

生活中的争辩是没有任何结果的,但唇枪舌剑的论辩却不可缺少,而且还有人要以此为职业,比如律师。

论辩是参辩双方的一种逆向抗衡,而这种抗衡往往针锋相对,僵持不下。要想突破僵局,取得论辩的胜利,不妨另辟蹊径,从顺向的角度,向对方发起一场心理攻势,在顺的过程中化解对方的攻势,发现对方的破绽,捕捉突破的战机,从而出其不意地战胜对方。

一天,一位面容娇美的女青年在马路上走。突然她发现后面有一个“摩登”男青年在其后紧追不舍,怎么办呢?她忽然有了主意。她回过头来对这个男青年说:“你为什么老跟着我?”“摩登”男青年说:“您太美了,真让人着迷,我真心爱您,让我们交个朋友吧!”姑娘嫣然一笑,说:“谢谢您的夸奖,在我后面走的姑娘是我妹妹,她比我更美。”“真的吗?”“摩登”男青年非常高兴,马上回过头去,但却不见姑娘的身影。他知道上当了,又去追赶那位漂亮姑娘,质问她为什么骗人。这位女青年说:“不,是你骗了我,如果你真心爱我,那么为什么去追另一个女人,经不起考验,还想跟我交朋友,请你走开!”“摩登”男青年被说得面红耳赤,讪讪地溜走了。这位女青年之所以能制服“摩登”男青年,就是顺着对方贪图美色的心理,设计诱之。对方不知是计,却去追更美的姑娘,这就使其丑恶的嘴脸暴露无遗。女青年顺势反击,让对方自暴其丑,无地自容,达到了目的。从这个实例可见,“拉其下水”的方法,实际也是一种“诱敌”战术,抓住对方的需求和动机,设下圈套,诱敌深入,对方进入伏击圈后,我方就可猛烈出击,战胜对方。

有一位顾客来到某酒店喝酒,店主以半杯酒当满杯卖给他。他喝完第二杯后,转身问店主:“你们这儿一星期能卖多少桶酒?”“35桶。”店主洋洋得意地回答。“那么,”顾客说,“我倒想出了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办法。”店主很惊讶,忙问:“什么办法?”“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酒装满就行了。”聪明的顾客在此利用店主唯利是图的心理,“拉其下水”的方法,巧设圈套,待其落入,再奋力一击,揭露了店主的半杯酒充一杯酒的恶劣行径。此种说法比起一般的斥责要有力得多,也深刻得多。由这个实例可见,“拉其下水”的方法又是论辩中的“疑兵”之计,可以迎合对方的某种爱好和某种心理,巧布疑阵,麻痹对方,使之放松警惕,误入陷阱,从而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一位知识测验的主持人向一位应考者提问:“先生,据说您是足球方面的行家,理所当然知道所有足球方面的事,是吗?”“那当然。”应考者悠然地答道。“那么,请问球门上的球网有多少个孔?”应考者一愣,但随即镇定下来,说:“能提出这样问题的一定是知识十分渊博的大学问家。”“那当然。”主持人面露喜色地答道。“那么,你一定知道保塞尼亚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研究的是什么学问?”应考者问道。“保塞尼亚斯是古希腊一位能言善辩的哲学家。”主持人自信地答道。“完全正确。”应考者又问道:“你知道有关保塞尼亚斯的一件轶事吗?有一次,雅典的首席执政官听说保塞尼亚斯很有口才,想当众考他一下,就请他出席贵族会议。首席执政官让每一个贵族议员提一个难题,请他用一句话来回答所有的难题。贵族议员一个接一个向他提了几十个难题,而保塞尼亚斯只用了十分简单的一句话就回答了所有的难题。你知道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吗?”“面对这样多的难题,他只能说‘我不知道’。”主持人得意地回答。“完全正确,您真不愧为是保塞尼亚斯的后代。”应考者又问道:“今天我想再提一个问题,你还能再用一句话回答吗?”“请问吧!”主持人颇为自负地答应了。“那么,现在我问你,足球球门上的网有多少个孔?”“啊,嗯……”主持人无言以对。在这里,应考者面对主持人的刁问发难,先巧妙地回避,再“拉其下水”恭维主持人“知识渊博”,主持人在自我陶醉中不知不觉充当了被考者的角色,应考者又一再恭维他“回答正确”、“完全正确”,使主持人更加自鸣得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身份,最后落入了对方的陷阱。而应考者巧妙地运用“拉其下水”的方法,反客为主,反守为攻,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反而控制了主持人,也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应变能力和杰出的辩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4.唇枪舌战有绝招

有些无聊的话题,总是要回答的。或紧或松,或正或谐,皆可摆脱这种纠缠。

我们繁忙的生活常常被一些无聊的话题打扰,为了不打断自己的节奏,又不激怒对方,我们就必须不漏声色的虚言敷衍,下面是一些对付这类无聊话题的绝招:

一、“这种东西你怎么吃得下去?”

对方问这句话,通常是你嘴里正吃着东西的时候,你可以把东西慢慢嚼完,咽下去了,然后回答他的话:

(一)“很容易,你看,就是这样吃。”(同时你再吃一口示范)

(二)严肃地说:“我想到非洲有那么多人在挨饿,我就有胃口了。”

(三)告诉他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因为可以治感冒呀!”

二、“我没有打扰你吧?”

可如下答之:

(一)“我不知道,你说说看你在干什么,我才好决定。”“抱歉,我没注意。”

(二)你被他烦得受不了,可以说得重些:“以前都不问,怎么今天问起来了?”

(三)“还没有。”你答了之后,继续和另一个人讲话,不论他走开或是质问你,都已经是你获胜了。

三、“听说你离婚了?”

这种人对别人的私事太过关心了。如果是你好友,应该早已知道你的实际情形。既然他是“听说”,可见,你并不曾告诉过他,当然,也没想让人知道这件事的意思:

(一)跟着他说:“我也听说了。”

(二)反问他:“真的?什么时候?”他一定答不出话来。

(三)当它是件公事,一本正经说:“哦,你要去问我的法律顾问,这些事他最清楚。”

四、“你先生为什么没同你一起来?”

在社交场合中,听到不相干的人,或是特别爱管闲事的人问起这句话,你都会懒得回答。对方也许不是恶意的,视他的态度、语气,可做如下不同的答复:

(一)懒得理会:“他没有告诉我。”

(二)或调皮一些:“家里堆满了钞票,总得有个人看管哪。”“逢周末、周日,他是不敢出门的。”

(三)带一点锋芒:“他觉得到这种场合来无聊很有意思吗?还是省点力气吧。”

五、“你的脸色很难看,怎么了?”

说这种话的人,往往并不会太顾虑到你的感受,关怀的成分也就不多了。我们无论有没有心事,总不爱听不相干的人说“脸色难看”之类的话。

(一)当这是个开玩笑解闷的机会,瞎编些你头疼、腰疼、腿疼一类的话给他听。

(二)以沉重的语气说:“×××逝世了。”用一个已逝大人物的名字就可以了。

(三)反问他:“你说,怎—么—了?”

(四)故作好心告诉他实话:“我有个毛病,每年的这一天总是这样的。”

(五)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人太无聊了,脸色自然就不好看了。”

六、“你有没有考虑过后果?”

不论后果如何,需不需要考虑,这都是你自己的事,偏偏世上就有这种爱为别人操心的人,要不要接受他的“好意”,主动权都在于你。

(一)恍然大悟地说:“对呀!好像忘了一件什么事的,原来就是后果!真亏你提醒。”

(二)严肃地说:“你脑瓜子转得快,你帮我考虑好了。”

(三)故作正经地说:“有人会替我考虑的。”

(四)有按部就班的必要:“还没有,那是下一个题目。”“没意思。”

七、“你上班比我们俩的事还重要吗?”

这种话的无理取闹成分很大。不用说,职责所在,你不得不上班,这是维持你生活的根本,自然是重要的。

(一)当它是个问题:“对了,这问题很有意思,我要去找电脑解答。”

(二)他既然认定了,你一时答不上来,可以推卸责任:“我们老板当然认为上班更重要。”

(三)衡量两者的价值:“当然是我们俩的事重要喽,不过不上班怎么活?”

(四)略带讽刺地说:“我们俩在一起,当然是正事喽。我上班是为了打发无聊和沉闷。”“不用上班更好,但是这样日子就难过了。”

八、“你的看法如何?你怎么老不吭声?”

你不讲话,是因为他一直在讲个不停,任何场合中,遇到这种人,我们最起码可以不听他讲些什么,沉默是金。但是,他不甘寂寞,偏要考考你有没有在听他的高谈阔论。

(一)“我的普通话讲得不大好。”(最好能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这么说)

(二)反问他:“你猜是什么原因?”

(三)拿他的问句做文章:“你究竟要我看呢?还是要我讲呢?”

(四)带些讽刺:“我讲不过你,让我仔细想想。”“我要说的话都让你抢去了。”

九、“你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还没有男朋友?”

问这话的人,一般只有两种:一是讲话不经大脑的;一是出于好奇心驱使。

(一)来个“破罐子破摔”:“嫁不出去嘛。”

(二)给对方出难题:“有些男人说,靓女是祸水。这道理你都不明白?”

(三)“这问题倒要问问我妈妈,干吗把我生得这么漂亮?”

(四)故意显示“秘密”:“你想知道?怪事,我也弄不明白。”

十、“我知道你生气了。”

通常,对方会在说了一些令你不悦的话之后,来上这么一句。他所持的态度,可能属于下列任何一种:

第一,他以此表示好意;第二,借这句话,希望你否认在生气,他也不再感到良心不安;第三,有意逗你,不论你是否在生气,他目的在于取笑你——如果你确实生气了,他会幸灾乐祸。

(一)鼓励他再讲,看他是否还能讲下去:“别扯到题外去,我正听得高兴呢。”“你讲嘛,我气不气是另外一回事。”

(二)“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但我不敢肯定现在是否在生气。”

(三)“你不用感到不好意思。”

(四)“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五)“那你知不知道怎样才能不生气呢?”

十一、“你跟××是否在谈恋爱?”

如果不是朋友问这句话,一般都是喜好搬弄是非的人。

(一)反问:“我也搞不明白,你帮我问问××好吗?”“你继续留意嘛。”“你猜?看我们会不会谈恋爱?”

(二)模棱两可:“我说是,你信么?”

(三)理直气壮:“跟你有关系么?”

(四)略带幽默:“你吃醋?我不想解释。”

十二、“你说你喜欢我,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的?”

(一)坚定地,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信不信是你的权利,喜欢是不用理由的。”

(二)移开话题焦点:“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你对我这么没信心。难道我看错了?”

(三)撒赖:“你要多少真心?我都给你。”“我嘴巴笨,不会表达,你教我说好吗?”

没有人愿意以羞辱人的话说别人,实在是他们被逼到山穷水尽迫不得已时才说出来的,这话都有一个共同点:说话的人很冲动,似乎别无选择,但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辱骂感染而变得像他一样失去理智。应付他的基本对策是保持冷静安详,这样才能够稳操胜券。下面列举几种对待侮辱性语言的方法:

十三、“你说话之前应该先想想。”

什么人说话之前不先想过呢?对方这样说,并不是真的提醒你去运用思想,而是指责你说了令他不悦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一)你把重点放在时间问题上:“哦,那么‘以后’该怎样呢?”

(二)接受他的好意:“好,我尽力而为就是。不过,我一向习惯在你说话之前先想。”

(三)采取幽默的态度,为他抱不平:“可是我想了你不想,对你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或“我在这儿想,冷落了你,太失礼了。”

(四)报以微笑,然后默默不语,如果他不耐烦了想再说什么,你就打断他:“嘘……我正在想呀!”

十四、“你父母是怎样教养你的?”

侮辱性的语言涉及到父母,的确令人大为光火,但是你千万别为父母受了指责而生气,对方与你父母无冤无仇,并不真打算侮辱他们,他的目标是惹你发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一)装傻充愣。你说:“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二)侧面躲避。你默默想一会儿,再说:“我记不得了,恐怕得麻烦你自己去问他们。”

(三)正面回击。可以做肯定的答复回敬他:“我只记得一点,那就是不可以问这样没礼貌的问题。”

十五、“我不要跟你这种人讲话。”

这种人都喜欢无理取闹,你要知道,这样可恶的人决定不和你讲话,是你该觉得幸运的事,你就该坦白表示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一)“啊,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

(二)他这句话是对你讲的,你当然可以说:“哦?抱歉,我还以为你是在和我讲话。”

(三)对付这种无礼言辞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假装没听见:“你说什么?”“你是说……?”“我没听见,你再说一遍好吗?”不管他是否肯再说,都是他输了。假如他果真糊里糊涂再说一遍,你就以牙还牙:“抱歉,你这种人说的话我听不见。”

十六、“你自以为是什么人?”

这句话的目的是要求你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你为什么说出这种话?也就是说你没有资格这种说话。

遇到这种情况下,你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应付:

(一)不要动怒,索性把他的话说清楚:“依你的意思,我要是某某人才够资格和你说话,是吗?”

(二)谦和一点,请教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常常自以为是什么人吗?”

(三)用开玩笑的方式:“我不大确定,不过我一定算是个人物吧,有不少人给我写信呢。”“现在吗?我自以为是受害者。”“不管是谁,反正是你没听过的人。”或者干脆指指旁边的人:“我自以为是他,你再问问他自以为是谁。”

侮辱性的语言是魔鬼的礼物,我们必须抵制它,回击它,把对方对你的损害还给他。

5.点到了穴,死人亦能说话

说服的学问很大,套路很多,如果你能自创套路,别出心裁,自然说服力会非同一般。

某公司第一次制造电灯泡时,他们的董事长就到各地去谈判。他希望各地的代理商能本着以前的友善态度来帮忙,使自己公司生产的电灯泡这项新产品能打入各个市场。

董事长召集了各个代理商,向他们介绍这项新产品。他说:

“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本公司终于完成了这项对人类大有用途的产品,虽然它还称不上是第一流的产品,只能说是第二流的。但是,我仍然要拜托各位,以第一流的产品价格,来向本公司购买。”

在场的人听了都不禁哗然:

“咦!董事长没有说错吧?谁愿意以第一流产品的价格来买二流产品呢?董事长本人都已经承认它是二流产品了,当然应该以二流产品的价格来交易才对。阿!奇怪,董事长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难道……”

大家都以怀疑、莫名其妙的眼光看着董事长。

“各位,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不过,我仍然要再三拜托各位!”

“那么,请把理由说出来听一听吧!”

“大家知道,目前制造电灯泡堪称一流的,只有一家而已。因此,该厂算是垄断了整个市场。即使他们任意抬高价格,大家也只好购买,是不是?如果有同样优良的产品,但价格便宜一些的话,对大家不是一个福音吗?”

“就拿拳击赛来说吧!无可否认,拳王阿里的实力谁也不能忽视!但是,如果没有人和他对抗,这场拳击赛就没有办法进行了。因此,必须有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来和阿里打擂,这样的拳击才精彩。不是吗?”

“现在,灯泡制造业中就好比只有阿里一个人,因此,你们对灯泡业是不会发生兴趣的,同时,也赚不了多少钱。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一位对手,就有了互相竞争的机会。换句话说,把优良的新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给各位,大家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利润!”

“董事长,你说得不错,可是,目前并没有另一位阿里呀?”

“我想,另一位阿里就由我来充当好了。为什么本公司目前只能制造第二流的电灯泡呢?这是因为,本公司资金不足,所以,无法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如果各位肯帮忙,以一流产品的价格来购买本公司二流的产品,这样我就会得到许多利润,把这笔利润用在改良技术上,相信不久的将来,本公司一定可以制造出优良的产品。这样一来,灯泡制造业等于出现了两个阿里,在彼此大力竞争之下,品质必然会提高,那么,毫无疑问,价格也就会降低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一定好好感谢各位。此刻,我只希望你们能帮助我扮演‘阿里的对手’这个角色。此刻,我要求各位能以一流产品的价格,来购买这些二流产品!”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董事长的说服产生了很大的效果。

“我们很了解你目前的处境,所以,希望你能赶快成为‘另一个阿里’。因为,以一流产品的价格来购买二流产品,这种心情总是不会太好的!”

经过大家的商议之后,代理商们推出一位代表这样说。

一年后,这家公司制造的电灯泡终于以第一流的质量而推出。那些代理商也得到了令他们满意的报酬。

按常理说,一流产品的价格较昂贵,而二流产品的价格当然便宜一些。如果董事长以一般谈判方法来推销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谁也不敢做这种大胆的尝试。然而,这位董事长却掌握了时机,以超越常理的销售法说服了大家,取得了成功。

6.有力回击,让他住嘴

面冷攻击强烈的冷言冷语,你一定要给予有力回击,用有力的语言震慑他的气势,让他难堪,对方自然会收敛很多。

生活中的冷言冷语伤自尊不说,还经常让我们下不来台。冷言冷语多得难以分门别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话都会使你心烦意乱,情绪黯淡。本能地进行反击,其后果往往是讽刺挖苦、侮辱打击的恶性循环。正确的办法是以适当而有力的语言回击冷语,避免自己说服受挫。

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要求挑衅者澄清他的原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或“我希望能弄清你的意图”,一旦挑衅者意识到你识破他的意图时,他们就会停止挑战。没有比行动被识破更丢脸的了。

有人曾很不客气地评价玛丽的新裙子:“一条新裙子?这布料更像是用做包椅子的。”

玛丽回答说:“那好,坐到我膝盖上来。”

戴丝的丈夫喜欢在公共场合出她的丑,她不做任何反驳,只是随身携带一块小手帕,每当丈夫出语伤她时,她就把手帕放在额上,他尴尬得只好住嘴。

他人的评论并不“属于”你,因此你完全可以不理睬它。原谅是我们能够培养的最重要的生存技巧。

如果你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那就让说话人知道你听见他的话了,但不想作反应。下一次他再伤害你,你就佯装揩去裙子上的污点。当他问你在干什么时,你就说:“噢,我以为什么东西在咬我,我肯定搞错了。”一旦他明白其意时,他就会变得谨慎又谨慎。

你也可以装作没兴趣,眨眨眼睛,打个呵欠,环顾左右,这些小动作都在告诉他们:怎么这样讨人厌?任何人都不愿自己遭人厌的。

一个男人出语伤害布达赫后,布达赫说:“如果有人拒绝接受一份礼物,那这份礼物会属于谁呢?”那人回答说:“当然是属于送礼物的人。”

“那就好了,”布达赫说,“我拒绝接受你的指责。”

有人觉得口头上贬低,指责别人会更显自己的高大,所以他们口袋里装满轻蔑,他们随时都可能取出来交给别人。拒绝接受他们的侮辱伤害,巧妙地还给他们,这样你就会减少紧张,增加快乐。

7.随机应变,有效回击“火药”试问题

当你的处境已到了悬崖边上,你须得寻找时机,给惹你的人一点颜色看看。只有时刻使自己处于一种相对的支配地位,才能保证事情按你的要求与意愿发展下去。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伙计去买酒,伙计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伙计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伙计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显然,老板想不花钱喝酒的言行是不适当的,而如果伙计不知如何机智应对的话,或者可能遭到老板的严厉斥责,或者自己贴钱给老板喝酒。

别人的一些不适当言行不仅会拒绝我们的说服,甚至会造成一种伤害,处于这类困境,你必须采取有效的语言措施予以回击。

一位记者向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说:“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30亿美元。”

显然,这是一个比较辛辣、火药味十足的问题。对于蒙博托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肃而易动感情的敏感问题。蒙博托听了后发出长时间的哈哈大笑,然后反问道:“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了吧?”

记者的提问显然是认为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不廉洁,但并没直说,而是借别人之口委婉表达的,蒙博托如果发脾气正言厉色地驳斥,则既有失风度体统,又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心平气和地解释恐怕也行不通,谣传的事情能够三言两语澄清真相吗?于是蒙博托除了用“长时间的哈哈大笑”这种体态语表示不屑一顾外,还引用一位比利时议员的话来反问记者,似乎在嘲弄记者的孤陋寡闻,但实际上是以更大的显然是虚构的数字来间接地否定了记者的提问。

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非常严肃认真,非常注意独创性。对那些模仿、抄袭行为深恶痛绝。

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罗西尼坐在前排,兴致勃勃地听着,开始听得蛮入神,继而有点不安,再而脸上出现不快的神色。

演奏按其章节继续下去,罗西尼边听边不时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过一会,又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这样,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接连好几次……

那位作曲家也注意到了罗西尼的这个奇怪的动作和表情,就问他:“这里的演出条件不好,是不是太热了?”

“不,”罗西尼说,“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频频脱帽了。”

艺术贵在独创,这样才能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风格乃至形成流派;抄袭与模仿,则只能在艺术巨匠的浓荫中苟且偷生,毫无建树。因此,要反对单纯的模仿,更要杜绝抄袭行为。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模仿、抄袭行为的深恶痛绝概源于此。然而,直接的指斥恐怕会使对方十分难堪,罗西尼便用体态语及其说明(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来委婉地表示:“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那作曲家一听就知道是说自己在抄袭,但是罗西尼也没有明说“抄袭”二字,所以,作曲家除了脸红之外,别无选择。

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了。当时,俄国的农民们打着火把嚷道,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解他们心中对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识的革命工作人员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

列宁同志得知此消息,立即赶到现场。面对着那些义愤填膺的农民,列宁同志很恳切地说:“农民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不可以听呢?”

农民们一听这话,列宁同志并不反对他们烧,立即允诺道:“完全可以。”

列宁同志问:“请问这座房子原来住的谁?”

“是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地回答。

列宁同志又问:“那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点点头。

列宁同志再问:“那还要烧吗?”

“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

皇宫终于保住了。

诱导对方,把思维引向另一个角度,转移对方的注意力。面对愤激的群众,列宁的5句循循善诱的问话,理清了群众思路,提高了其思想认识,保住了皇宫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他采取的步骤是,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可以争取到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回归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了点头。最后一问,是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群众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面对这种挑衅性的无稽之谈,我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需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向我们做什么保证吗?”

这针锋相对的反诘,把窘境推给了对方,解除了自己的尴尬。

面对火药味十足的问题,不及时处理会使其影响越来越大,运用得体的随机应变,既能巧妙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能避免造成过分尴尬的局面或者深深伤害别人的感情。

8.后发制人,制服无赖

制服无赖式的人物,要抓住他的软肋,再毫不客气的揪起他,力言相击,以牙还牙地制服他。

“嗨,棉毛衫,每件4元!”一汉子的高声吆喝,吸引一女青年从其摊位上挑了一件。她付了款,转身欲走,那汉子急忙拦住曰:“哎,还差6元。”女青年大惑不解:“每件4元,我只要了一件,不是已经付给你4元了吗?”那汉子狡黠地一笑:“哪里哟,我喊的是‘每件10元’。”女青年愤然道:“我明明听的是‘4元’,现在你又说‘10元’,这不是存心欺骗吗?”那汉子眼睛凶狠地一瞪,大吼道:“谁欺骗你了?我喊的就是10元!”女青年有些惶恐,瑟瑟地说:“10元?我不要了,退钱给我吧。”那汉子更了不得,气势汹汹地指着女青年:“你要耍我?今天我还没开张,你就要触我的霉头?休想!说要就得要!快点,再补6元来!”那神情,似乎要把女青年一口吞下。

女青年难以脱身,不料她不急不忙反倒哈哈大笑起来:

“你吓唬谁呀?你自己看看;这种棉毛衫,能值10元吗?给你4元,都已经抬举你了。”

“我要的是10元,你为啥给4元?”

“我听见你喊的就是4元。从目前的行市来说,顶多,也就这个价。”

“我喊的就是10元,你自己听错了,你怪谁。”

“‘4’和‘10’,在声音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要存心敲诈顾客,故意混淆它们在发音上的某些近似,即使占点便宜也只能得逞一时,最终吃亏的,述是你自己。”

“谁敲诈了?我吃亏不吃亏,关你啥事?”

“啊哟,你做生意难道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最起码的一点,就得讲信誉。硬要把‘4’说成是‘10’,这不是敲诈是什么?不顾信誉。你生意还做得下去吗?今天我就是给了你10元,你还能敲诈得了第二个吗?”

“我……我喊的,是10……10……元。”

“现在,不管你喊的是‘4元’,还是‘10元’,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依质论价的。像这种棉毛衫,如果你喊10元,我绝不会买,可以说,任何人都不会买。这一点,你是比我更明白的。”

“真……的,我喊的是……10元,你又没还价,就表明你同意我喊的价了?”

“好,就算你喊的是10元。我付4元给你,就表明我认为它只值这个价,这难道不是一种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还价吗?还用得着多说话吗?要是你觉得不合算,你可以不卖;同样,你硬要10元,我也可以不买。这是市场交易的起码原则。强买、强卖,都是违法的。你想去工商所的话,我陪你!”

“好好好,便宜你了,算我倒楣……”

女青年力挽狂澜是因为她瞅准了,大凡无赖怕什么——一怕理,二怕法。不难看出,开始时,由于那汉子的无赖,使她处于困境之中。但她坚信自己并没有听错,对手是在敲诈,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战术:只有坚定不移地揭露他,击中他的要害,战而胜之。

9.以其矛攻其盾,让其走投无路

如果对方是歪理邪说,你不要极于纠正,而言顺着他的思路走,用其矛攻其盾,最后他肯定是走投无路,乖乖投降。

一个贫穷的行人,蹲在一棵树下,吃着他随身包袱中带的简单饭食。旁边有个女摊贩正在煎鱼。这个女摊贩一直在仔细打量着行人,瞧着他吃饭。等他刚把饭吃完,她便朝他伸手说:“给我2角5分银币,这是买煎鱼的钱。”

“可是,太太,”贫穷的行人抗议:“我连靠都没靠近你的摊子,更不用说拿过你的鱼了。”

“你这个财迷!你这个骗子!”那娘儿们嚷起来:“谁没看见,你刚刚吃饭那阵子,一直都在品尝我煎鱼的香味呀!没有这香味,你那无菜的大米饭,能那么可口可味吗?”

这时,马上聚集了大群围观的人。虽然大伙儿同情这个行人,但也不得不承认,当时风的确把煎鱼的香味带给了行人。

最后,女摊贩竟拉着行人来到法官面前要讨个公道,法官判决道:

“该女摊贩坚持说,该行人吃饭时利用了她煎鱼的香味,风确实把煎鱼的香味吹进过他的鼻孔,因此他必须付钱。兹命令该女贩和该行人都离开法庭,走到太阳光下面,该行人拿出2角5分银币。在阳光下银币就投下影子,该女贩收下这影子就行了。因为,既然一盘煎鱼的价钱值2角5分银币,那么,一盘煎鱼的香味必然值得2角5分银币的投影。”

这个刁钻的女摊贩听完判决,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美国有家服饰公司,为了招揽生意,特意给海明威送去一条领带,并附短信云:“我公司出品的领带深受顾客欢迎。现奉上样品一条,请您试用,并望寄回成本费2元。”

几天之后,公司收到海明威的回信:“内附小说一册,请你们一读。此书价值2元8角,也就是说,你们还欠我8角钱。”

在人际交往中,随机应变的交往技巧的确是一种改善或提高其交往效率的有效方法。将错就错又是一种反向思维,因此它可以称为反问思维技巧,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蔽起来,以其错而就反错的智谋技巧,来达到证明正确论点的目的。

1779年,约翰·亚当斯竞选总统,他的妻子艾比益尔,史密斯,亚当斯为当时桃色丑闻的泛滥哀叹不已。共和党人为此事抨击约翰·亚当斯,指控他曾委派平尼克将军到英国去挑选四位美女做情妇,两位分给平尼克,另两位留给总统。一时,舆论哗然。

在竞选演说后,对手首先发难提及此事,约翰,亚当斯哈哈大笑道:

“我得郑重声明,假如这是真的,那样平尼克将军肯定是骗走本该属于我的那两个,全部独吞了!”

这年,他仍被选为美国总统。 JUOOQSbJxS5qaGkz8tCDC0etUw4YrnMUYjVo/rNxRQUW/S0Rne29nqwZILYyUK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