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知足才能常乐

有些人活得痛苦,是因为他有太多的欲望;有些人活得失落,是因为他不懂得拥有。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是会累死人的。所以一定要记住:知足者才能常乐。

1.少一份贪婪

做人要勤勤恳恳,对待生活要认认真真,这样,你就会得到快乐与幸福。至于其他的东西,属于你的,早晚是你的;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贪婪地去苛求。

连木尔赤和一个极愚笨的人由于意外的原因,同时得到了命运的宠幸。命运之神说:我给你们中一次巨额奖金的机会,你们可以有花不完的钱。

连木尔赤有额外的要求:“我比那笨人拥有更多理性、智力,我应该在最后比他富有。”命运之神勉强答应了。

愚笨的人果然发了横财,但他只能就俗,宝马香车、佳人美酒。中年以后,他穷极无聊,成为赌场的常客。当钱所剩不多时,他寿终正寝,结束了庸俗的一生。

连木尔赤在死的前一天中了1亿美元的六合彩。命运之神满足了他的要求。

有时好处求得越多,死得越尴尬。

连木尔赤第二次和一个极愚笨的人得到命运之神的宠幸,他又加上了额外的要求:我要和那愚笨的人同样在年轻时富有,而且应该在最后还是比他富有。命运之神未能请求他收回要求,悲伤地答应了。

两个人同一天各有了两亿美元。愚笨的人毫无创造性地当即过上了物质主义的生活。连木尔赤花了一天时间拟订他比愚人高妙千倍的花钱计划,但是第二天,他死了,命运之神再次满足了他的要求。

有时好处求得越多,死得越悲惨。

命运之神宠幸他们的第三次,连木尔赤仔细思考了无缺憾的要求,以便使自己完全能占愚笨之人的上风,他说:我要和他同样在年轻时走运,终生比他有钱,而且长命百岁,这样,才能对得起我的智慧。命运之神马上允许了。

最后愚笨的人得到了3亿美元,聪明的连木尔赤得到一个精神病医生的护理。原来命运之神的准则之一是:如果一个人处心积虑要把所有的好处拢给自己,那就是个精神病。

2.这山望着那山高

上帝之言千真万确!常言道: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更糟糕。其实你认为最好的也未必适合你,现实生活中这类事例比比皆是。告诉自己,自己的爱人才是当今世上最完美的理想伴侣。只有这样,你的心理才能平衡,你的心情才能舒畅,才能活得坦然,过得洒脱。

有小两口子吵架。

男的说:“没见过像你这样蛮不讲理的女人。”女的说:“我也没见过像你这样粗鲁蛮横的男人。”男的又说:“你看看人家兰兰妈,多温柔体贴,多会操持家务,哪像你整天就知道围着牌桌不下场!”女的反唇相讥:“还好意思说,你也不看看小军他爸,人家上两个班,还经常写字、画画、发表文章赚外快,哪像你就知道喝酒、聊天、瞎胡吹!”

俗话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亲。

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回想当初,他(她)不也是你的最佳选择吗?若不然你又何必与他(她)结婚呢?两个人经过一段婚姻生活后,婚前的新鲜感已荡然无存,对方的缺点也暴露无遗,这时便生出许多感叹埋怨来:当初要不是怎么怎么,我才不会看上你呢……

既然在千万个人之中选择了他(她),那就一定要珍惜今昔相濡以沫。

3.忽略纸上的小黑点

爱情如同白纸,多注意整张的白纸,忽略上面的一些小黑点……爱他(她),就要学会包容。

有一位女子,婚后不久回到娘家,总爱在父母面前诉说丈夫的不是。父亲听了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点,然后拿着纸问女儿:“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女儿还是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块白纸吗?”女儿听了若有所思。从此以后,她不再在爹娘面前数落自己丈夫,两口子的感情也比以前好多了。

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如果只注意黑点,那么你眼中就是一个黑色的世界;如果你注意的是白纸,就有一个洁白、宁静的心境。很多人无法走出这个怪圈,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一方面,而把另一方面忽视了。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自己的丈夫、妻子除了一些缺点以外,更多的是优点。

4.有鞋子穿已经很幸福了

你要知道,即使是一双旧鞋子,穿在脚上仍然是舒适暖和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连鞋子都不能穿!

人常常会陷于幽暗的人生胡同不能自拔。

有个生活比较潦倒的推销员,每天都在叹惜自己“怀才不遇”,埋怨命运在捉弄他。

圣诞节前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充满佳节的热闹气氛。他坐在公园里的一张椅子上,开始回顾往事。去年的今天,他也是孤单一人,以醉酒度过他的圣诞节,没有新衣,也没有新鞋子,更别谈新车子、新房子。

“唉!今年我又要穿着这对旧鞋子度过圣诞了!”他说着准备脱掉这旧鞋子。这个时候,他突然看见一个年轻人自己滑着轮椅走过。他顿时想到:“我有鞋子穿是多么幸福!他连穿鞋子的机会都没有啊!”之后,推销员做任何一件事都心平气和。他珍惜机会,发奋图强,力争上游。数年之后,生活在他面前终于彻底改变了,他成了一名百万富翁。

环顾四周,我们会发觉社会上有许多天生残缺的人,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从不埋怨上天对他们不公平或乞求他人救济,反而自立自强,脱颖而出,成为有用之才。有时我们会觉得很惭愧:我们生来五官端正,手脚不缺,却为何厌倦生活,厌倦人生,抱怨同事,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幽暗的胡同。

但更可怕的是,陷入了这种危险的境地却浑然不知。

5.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

许多人总是希望生活能更完美一些,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不苛求完美,才能感受到完美。

一位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一天,老和尚对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时间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师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树叶。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归,他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后,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一心只想尽善尽美,最终只会是两手空空。

“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人们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不切合实际地一味找下去,往往只会吃尽苦头,直到有一天才会明白:为了寻求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失去许多机会,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况且人生中最完美的树叶又有多少呢?世间的许多悲剧,正是因为热衷于追求虚无飘渺的最完美,而忽视平淡的生活。其实平淡中往往也蕴含着许多伟大与神奇,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

6.看透完美

这个世界是由一群不完美的人构成的,不完美者的最大特点就是苛求别人完美。

有一对完美的夫妇在邻里间口碑甚佳。

妻子经常在邻居面前夸丈夫:“我吃什么他做什么,我穿什么他买什么。我发脾气的时候,他也总是用沉默和幽默帮我化解,从不正面冲突。”

这话被她的一个老同学听到了,这位同学说:“你的丈夫是不是真的完美,我看不出来,但我已经看出来,作为妻子你是非常不完美的:你不参加社会劳动,不做家务,你好吃懒做,你喜怒无常……”

看透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不完美感觉心安理得:因为“完美”一词,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发明出来去要求别人的。

7.我当它是生活

工作的时候,心态很重要,你当它是苦差事,它就很苦;你当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就能从中找到快乐。把工作当工作的人,会感到辛苦;把工作当生活的人,能体味快乐。

有位年事已高的僧人,仍旧毫不间断地天天早起,在晨曦中扫地。

信徒问他:“师父年纪多大了?”

“77岁了。”

“那该享享清福,干嘛那么累呢?”

老僧很幽默地说:“因为我存在。”

“那也不必在太阳下干活呀。”

“因为太阳也存在。”

“你是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你当它是工作,我把它当作生活。”

8.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也许这话有点玄乎,但它却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幸福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

一个美国青年在非洲沙漠里艰难地跋涉,口渴难耐。他向路过的驼队讨到了一杯净水,这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满足与幸福。而当他回到美国,到处都有饮用水,一杯净水带给他的幸福却减为零。

一位中国老人,物资匮乏期间在菜市场排队买鱼,冻了两三个钟头,终于买回一条胖头鱼。中段清蒸、尾段红烧、鱼头做砂锅,一条鱼让全家高兴了两个礼拜。后来生活好起来,鱼随时可以买到,再不用排队,她却觉得没有当年的鱼好吃。

朱元璋一次又累又饿,讨得一碗杂七杂八的汤水,上面漂着几片青菜,下面沉着锅巴,还有几块豆腐,他觉得滋味美极了。后来他当了皇帝,山珍海味越吃越没胃口,下旨御厨做当年的所谓“珍珠翡翠白玉汤”,可是御厨做来做去,怎么也做不出朱元璋要的当年的滋味。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9.什么是好日子呢?

所有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并且希望天天都是好日子。但什么才是好日子呢?其实好日子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在平凡而琐碎的生活里,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和感受,每一天都会成为好日子。

有一年海南闹地震,一对夫妻说了下面的对话。女的说:“你是自由职业者,先离开这座城市逃生,我有一个公司在这里,只能听天由命。”男的说:“万一你出了事怎么办?”女的说:“这好日子才开头,逃掉一个是一个。”

什么是好日子?

大难临头的时候,每一个平凡宁静的日子都变得那么美好,都是好日子,夫妻之间的争吵和对方的缺点,完全不算一回事。

为生活奔波的时候,发工资发奖金的一天,就是好日子;攒钱买冰箱、彩电,把它们搬回家的那天就是好日子;有人在寒冷的冬天站在路边等你,这便是难忘的好日子。

一个脑瘫患儿的母亲,不会忘记孩子打点滴康复出院的日子;一个称职的演员接到一部好戏;一个女孩得到心满意足的初吻;一个浪子的回乡;饱经战火煎熬的人们终于走出了防空洞;饥民终于领到了粮食……总之,人的欲望可以很小,很具体,也可以无限膨胀。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和平年代里,在家境平安的情况下,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一心一意地享受世界的精彩,就是好日子。如果自寻烦恼,那生活就大不一样。

为什么我没有职称?为什么我比他强,但获奖的却不是我?为什么那笔快到手的钱不翼而飞?

你需要什么就没有什么,这是生活的本质。如果你不能认清这个本质,那你就永远没有好日子,因为烦恼会像病菌一样,永远缠绕着你。

也许你会说,你一点也不欣赏阿Q,你要做生活的强者。然而,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恰恰是他们志在过程,能够享受过程之中的艰辛,同时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种种不如意。人们喜欢谈论或夸大别人的风光,而忽略不计别人与困境的斗争。

你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深山老林里研究野生动物吗?你能从3岁开始就永无假日地练琴吗?你能穷尽一生研究水稻吗?你能在商场几起几落之后还奋斗不止吗?如果你不能,那么你就是常人。要想过好日子,就不能整天幻想着金戈铁马,燕赵悲歌,而是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享受粗茶淡饭里的天长地久,平平安安中的花好月圆。

10.成功一次就足够了

生活中总会经历很多次失败,这些失败会给你教训,帮助你成功。无论失败多少次,成功一次就够了!

大卫·麦克康奈尔曾经挨家挨户地去推销图书。家庭主妇们对他推销的书不屑一顾,经常是还没有等他推销产品,就当着他的面“砰”地一声关上门。麦克康奈尔没有灰心丧气。相反,他决定送一样小礼物——一种他自己做的小瓶香水。他很快就发现家庭主妇们对他的香水更感兴趣。于是,他决定不再卖书,而是改行开办了自己的香水公司:雅芳公司。结果大获成功。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么你就什么都学不到。但是如果你的尝试失败了,那么你至少知道什么路行不通,这样你就朝成功迈进了一步。你失败多少次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必定会成功。

成功一次就足够了!

11.用财之道

对于金钱,应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过于铺张或过于吝啬,都容易被金钱所驱使。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有位信徒对天诚禅师说:“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对于做好事,她连一点儿钱财也不舍得,您能发慈悲到我家里去,向我太太开示,让她行些善事好吗?”

天诚禅师是个痛快人,听完信徒的话,就答应下来。

当天诚禅师到达那位信徒的家里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禅师喝。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呢?”

信徒的夫人说:“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的啊!”

天诚禅师说:“对,这样子会导致畸形!”

接着,天诚禅师把手伸展开成了一个手掌,并问:“假如天天这个样子呢?”

信徒的夫人说:“这样子也会畸形啊!”

天诚禅师立即说:“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对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对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握着拳头暗示过于吝啬,张开手掌则暗示过于慷慨。信徒的太太在天诚禅师这么一个比喻之下,明白了做人处事的经济观念。

12.“贪”字头上一把刀

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能使人们相互欺诈,甚至让最好的朋友自相残杀。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切记,“贪”字头上一把刀,一旦入“贪”途,就会被其毒害。

有一天,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突然有个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便拉住那个人问道:“喂,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却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说:“这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

这人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会吃人的。”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这人告诉了他们具体的地点,两个人跑进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好大的一坛子黄金!

其中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之后再往回运吧。这样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到半夜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去了。

留下的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那么,这些黄金不就全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后脑勺,当场毙命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的疼,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前,他想:那个人的话真是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有明白呢?

13.控制自己的欲望

人们要学会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够生活幸福。如果贪得无厌,陪伴自己的将只有痛苦,并且,贪欲与痛苦是成正比的。

从前,有个山民靠打柴为生,他长年累月地辛苦劳作,但一直改变不了穷苦局面。他自己也不记得曾在佛前烧了多少柱高香,祈求佛祖降临好运,帮他脱离苦海。

佛祖果然慈悲,有一天,山民无意中在山坳里挖出了一个百十来斤的金罗汉,转眼间他便过上了他从前做梦都想过的生活,又是买房又是置地。而他的宾朋亲友一时间竟多出十几倍,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祝贺。

可是这个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却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一时也不能偷个精光,看你愁得像个丧气鬼!”他老婆劝了几次都没有效果,不由地高声埋怨起来。

“你一个妇道人家怎能理解我的愁事呢,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啊!”山民叹了口气,说了半句便很懊恼地用双手抱住了头,又变成了一只闷葫芦。

“18尊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17个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是那17个罗汉都能归我所有,那该有多好啊。”——原来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

14.太阳山

美好的生活应该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不劳而获的东西得到容易,但是,它通常不会带来幸福,只会带来灾难。

以前,有兄弟俩,他们自幼失去了父母,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他们俩终日以打柴为生,生活十分辛苦。即便这样,兄弟俩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起早贪黑,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哥哥照顾弟弟,弟弟心疼哥哥,生活虽然艰苦点,但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观音菩萨得知了他们二人的情况,为他们的亲情所感动,决心下界去帮他们一把。清晨时分,菩萨来到了兄弟俩的梦中,对他们说:“远方有一座太阳山,山上撒满了金光灿灿的金子,你们可以前去拾取。不过路途非常艰险,你们可要小心!并且,太阳山温度很高,你们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下山,否则,就会被烧死在上边。”说完,菩萨就不见了。

兄弟二人从睡梦中醒来,非常兴奋。他们商量了一下,便启程去了太阳山。

兄弟俩来到太阳山一看,漫山遍野都是黄金,金光灿灿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弟弟一脸的兴奋,望着这些黄金不住地笑,而哥哥却只是淡淡地笑。

哥哥从山上捡了一块黄金,装在了口袋里,下山去了。弟弟捡了一块又一块,就是不肯罢手。不一会儿整个袋子都装满了,弟弟还是不肯住手。此时,太阳快出来了,可是弟弟却仍在不住地捡。

一会儿,太阳真的出来了,山上的温度也在渐渐地升高。这时,弟弟才慌了神,急忙背着黄金往回跑,无奈金子太重,压得他步履蹒跚,根本就跑不快。太阳越升越高,弟弟终于倒了下去,被晒死在了太阳山上。

哥哥回家后,用捡到的那块金子当本钱,做起了生意,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弟弟却永远留在了太阳山。

15.私心与贪婪

私心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如果一个人私心太重,加上贪婪作祟,无论是友谊、快乐还是生命都将随之而去。所以,在任何时候,清心寡欲、取舍有道对我们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很久以前,佛祖来到人间视察民心如何。

有一天,一个渔民带着鱼钩,与小儿子一起到经常去捕鱼的水池钓鱼。他投下鱼钩,没想到鱼钩钩住水底下的一个树桩,怎么拉也拉不上来。

他心中暗想:肯定是钩住了一条大鱼。我让儿子回去告诉他妈妈,让她想办法与邻居们吵起来,这样,谁也顾不上来这里,这条鱼就归我一个人了。

于是,他吩咐儿子:“孩子,去告诉你妈妈,我们钓着了一条大鱼,让她和邻居们吵架。”

孩子走后,他还是拉不动鱼钩。他担心绳子被拉断,便脱下衣服,放在岸上,自己跳进水里去摸鱼。结果他撞在树桩上,把双眼撞瞎了。同时,一个小偷把他放在岸上的衣服也偷走了。

他疼痛难忍,用手捂着双眼,摇摇晃晃地爬出水池,摸索着寻找衣服,而此时他的老婆正在想法和邻居吵架。她把棕榈叶挂在自己的一只耳朵上,在一只眼睛上涂抹了黑烟灰,怀里抱着一只狗,到邻居家串门。

邻居对她说道:“你把一只棕榈叶挂在耳朵上,一只眼睛涂上了黑烟灰,怀里抱着狗,像抱着宝贝儿子,还到处串门,难道你疯了?”

“我没有疯。你怎么无缘无故出口伤人?咱们到村长那里去评理,我要让他罚你8个金币。”

这样,两人吵吵闹闹地来到村长那里。村长问清吵架缘由,便判这装疯闹事的女人有罪。于是,人们把这女人捆起来,用鞭子抽她,命令她快交罚金。

佛祖看到这个女人在村里以及她丈夫在水中的遭遇,说道:“人啊!因为贪婪你在水中和地上都做了错事,因而才会两头倒霉。”

说罢,念了一首偈:眼瞎衣服丢,老婆耍无赖。水中和陆上,两处都失败。

16.身外之物

虽说没有钱财不行,但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因为,钱财只不过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

有一个刚出家的小和尚问禅师:“钱财为何物?”

禅师没有回答小和尚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国王,名叫伏牛。这个国王拼命聚敛财宝,希望把财宝带到他的后世去。他心里想:我要把一国的珍宝都收集到我这儿来,不能让外面有一点剩余。

国王规定:谁想娶他的女儿,就要带着财宝当见面礼。他吩咐在身边侍候他的人说:“要是有人带着财宝来娶我的女儿,把这个人连同他带的财宝一起送到我这儿来!”他用这样的办法聚敛财宝,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还有金钱宝物,所有的金钱宝物都进了国王的仓库。

那时有一个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她对儿子极为疼爱。这个儿子看见国王的女儿姿色美丽,容貌非凡,非常喜欢,但是他家里没有钱财,没法娶国王的女儿。为了这事,他生起病来,身体瘦弱,气息奄奄。他母亲问他:“你害了什么病,怎会病成这个模样?”

儿子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说:“我要是不能和国王的女儿结婚,必死无疑。”

母亲对儿子说:“可是国内的金钱宝物,一无所剩,到哪里去弄到宝物呢?”母亲又想了一会儿,说:“你父亲死的时候,口里含有一枚金钱。你要是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钱,用它去娶国王的女儿。”

儿子照着母亲的话,挖开父亲的坟,从口里取出那枚金钱。他拿到了钱,来到国王那儿。国王见了,说:“国内所有的金钱宝物,除了我的仓库中,都荡然无存。你在哪里弄到这枚金钱?你一定是发现了地下的宝藏了吧!”

国王用了种种刑法拷打寡妇的儿子,要问清楚他得到钱的地方。寡妇的儿子回答国王说:“我真的不是从地下的宝藏中得到这枚金钱的。我母亲告诉我,先父死的时候,口中含着一枚钱。我挖开坟墓,由此得到的这枚钱。”

国王派了个亲信去检查真假。亲信果然看见了此人父亲口中放钱的地方。国王听了亲信的报告,这才相信了,心里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宝物,想的是把这些财宝带到后世。可是那个父亲,一枚钱尚且带不走,何况我这样多的财宝呢?

故事讲完了,禅师问小和尚:“你现在知道了,钱财为何物?”

小和尚答道:“身外之物。”

17.欲望的锁链

欲望就像是一条长长的锁链,一环连着一环,永远都不会有尽头。每个人都有欲望,但如果欲望太多了,人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无法静下心来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僧人,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然后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僧人,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

僧人回到山中之后,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那块布。他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又没有办法赶走它,所以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持生活。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让他帮自己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僧人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僧人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跟他一样,过禁欲苦行的生活……

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18.人心不足蛇吞象

无论是什么,都要适可而止,这是一种明智之举。如果贪婪地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失去的往往就会更多,甚至包括生命。

从前,有个人很穷,穷得连床也买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张长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长凳上睡觉。而且这人很吝啬,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可就是改不了。

他向佛祖祈祷:“如果我发财了,我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吝啬。”

佛祖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又会有一个金币,但是只有把这个钱袋扔掉,你才能花那些从口袋中得到的钱。”

那个人欣喜若狂,他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个晚上没有合眼,堆的地上到处都是金币。这一辈子就是什么也不做,这些钱也已经足够他花的了。

每次当他决心扔掉那个钱袋的时候,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着金币,直到屋子里装满了金币。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还是等钱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后来,他已经虚弱得没有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力气了,还是不肯把袋子扔掉。最终,屋子里装的都是金币,这个人死在了钱袋旁边。

19.知足常乐,无欲则刚

往往那些无所奢求的人,才能够活的开心、过的幸福。在很多时候,越是无所奢求,得到的反而会越多。

宋朝的云梦禅师喜欢四处云游访学。这天,禅师在淮水旁遇到了苏轼学士。

苏轼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云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呢,也许去往钱塘,也许会到天台那里去看看。”

苏轼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智广禅师跟我交情甚笃,我写封介绍信给您,您带去交给他,他一定会好好地招待您。”

云梦禅师来到了灵隐寺,但他并没有把苏轼的介绍信拿出来给住持过目,而是在普通僧众之中过了3年。

3年后,苏轼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云梦禅师,但寺僧却对他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苏轼不信,便自己去云游僧所住的僧房内,在1000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云梦。苏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

云梦禅师微笑着回答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个云游僧,一无所求,所以我不会做您的邮差的!”

说完拿出介绍信,原封不动地交还给苏轼,两人相视而笑。苏轼随即将云梦引荐给住持智广禅师,智广禅师甚惜其才。

后来,苏州翠峰寺缺少住持,智广禅师就推荐云梦去任职。在那里,云梦终成一代名僧。

20.丢了两块钱

如果有什么事让你烦恼,不如把那件事看得小些、再小些;如果有什么事让你快乐,不如把那件事看得大些、再大些。这就是寻找快乐、忘掉烦恼的秘诀,拥有它面对生活,就能挥洒自如。

大卫在一家夜总会里敲鼓,收入不高,然而,他总是乐呵呵的,对什么事都表现出乐观的态度。他常说:“太阳落了,还会升起来,太阳升起来,也会落下去,这就是生活。”

大卫很爱车,但是凭他敲鼓的收入想买车是不可能的。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说:“要是有一部车该多好啊!”说的时候眼中充满了无限向往。有人逗他说:“你去买彩票吧,中了奖就有车了!”

于是他买了两块钱的彩票。可能是上天优待于他,大卫两块钱买的彩票居然中了个大奖。

大卫终于如愿以偿,他用奖金买了一辆车,整天开着车兜风,夜总会也去得少了,人们经常看见他吹着口哨在林荫道上行驶,车也总是擦得一尘不染的。

然而有一天,他把车停在楼下,半小时后下楼时,发现车被盗了。

朋友们得知消息,想到他那么爱车如命,几万块钱买的车眨眼工夫就没了,都担心他受不了这个打击,便相约来安慰他:“大卫,车丢了,你千万不要太悲伤啊!”

大卫大笑起来,说道:“嘿,我为什么要悲伤啊?”

朋友们疑惑地互相看看。

“如果你们谁不小心丢了两块钱,会悲伤吗?”大卫接着说。

“当然不会!”有人说。

“是啊,我丢的就是两块钱啊!”大卫笑道。

21.赚快乐的花店

要赚的并不一定非要是钱,只要过得快乐,赔钱也可以继续下去。

有一对夫妻感情很好,生活优裕,聪明可爱的儿子在外地的重点大学读书。丈夫开了一家公司,生意红火。他没日没夜地忙碌,很少在家。儿子每逢寒暑假才回家。妻子一个人在家,终日无所事事,日子过得不快乐。

丈夫回到家看到妻子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想想自己因为工作没有时间陪妻子,又想让她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于是对她说:“你去亲戚朋友家串串门吧,跟他们聊聊天打打麻将,这样你就会开心了。不要整天呆在家里,这样会很闷的。以前的生活是围着孩子转,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现在好了,有时间了,好好利用。”

于是她去亲戚、朋友、邻居家里串门,聊天,打麻将。果然开心了一段时间。但是话题聊完了,麻将打腻了,她又变得不开心了。

在家的这几天,妻子想了好多,她觉得丈夫说得很对,现在要好好规划一下,充分地享受生活,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要为自己而生活。

于是,丈夫回来后她说:“我想开间花店。这里还没有人开,一定能赚钱。而且我一直很喜欢花,以前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去做。既能赚钱又感兴趣,一定会做得非常好的。”丈夫说:“这主意不错。只要是你喜欢就放手去做吧,我支持你!”

花店很快就开张了。妻子每天去花店做生意,她变得忙碌起来了。来买花的人很多,妻子干得很开心,还认识了不少人。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丈夫也很开心。可是过了几个月,丈夫算了一笔细账,发现妻子根本不是经商的料。

她经营的花店不但不赚钱,反倒赔进去不少。

后来有人问他:“你老婆的那家花店还开吗?”

他说:“还开。”

“是赚是赔?”

他说:“赚。”

“赚了多少?”他神秘地一笑。经再三追问,他才悄悄告诉别人:“钱是一分没赚到,赚的是快乐。”

22.最终的幸福

既然人追求的是最终的幸福。那么,为什么不早一点来享受她呢?

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到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接着问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

墨西哥渔夫说:“一会儿工夫就行。”美国人又问:“你为什么不呆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墨西哥渔夫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们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干什么?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过得又充实又快乐呢!”

美国人却不以为然,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然后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营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15到20年。”

“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23.“贪”无止境

“贪”是没有止境的,只会越来越贪。所以,对于心中的贪念,一定要及早打消,千万不能任其生长。

有个古代笑话,说的是某地要换县官。现在的这个老县官贪得无厌,乡民对其恨之入骨,大家欢呼他的下台。有个智者独具慧眼,说:“还是不换的好,这个老乡官就像一个膘肥体胖的肥猪,胃口已经不大,倘若换个瘦猪,肚里空空,又要从头吃百姓们的民脂民膏。两相比较,还是让这个肥猪继续当下去好。”

然而,肥猪也可能是贪得无厌的。我国古代有一首民歌:“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身着绫罗和绸缎,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又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一朝登上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诗中的主人公,贪婪无比,欲壑难填,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24.可怜是自己认为的

世上没有可怜的人,因为没有一个通用的可怜的标准。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许多可怜的人,那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可怜的人。

有一位诗人在藏北游历,借宿在乡下仓姆决家。仓姆决家生活得很艰苦,也非常闭塞。

在这样的环境中借宿,又能与女主人仓姆决交谈,诗人有了很多优越感。她相信仓姆决会非常羡慕自己。

可诗人错了。在她们的交谈中,仓姆决拉着女诗人的手,连连说道:“宁吉!宁吉!”(藏语:可怜的!可怜的!)这位藏族妇女认为,一个到处奔波的女人是世上最苦的女人,是最可怜的女人。

诗人明白了可怜是自己给自己的,别人无法给予。

25.捕猎野鸡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好运却会稍纵即逝;贪欲不仅让人难以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本可以得到的也会失去。

郑军小时候和祖父去山上林子里捕野鸡。祖父教他用一种捕猎机,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郑军隐蔽的灌木丛中。野鸡受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郑军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支好箱子,郑军藏起来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鸡,共有9只。

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鸡走进了箱子。郑军正要拉绳子,但他一想,那3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3只非但没进去,进去的6只鸡反而走出去3只。郑军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去。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郑军对失去了好运非常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最后一只也走出去了。

26.斩断绳索

我们的人生,时常被一些无形的绳索束缚,名利是绳索,贪欲是绳索,嫉妒也是绳索,时刻束缚着我们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的心。只有斩断了这些绳索,我们才能真正享受自由与快乐。

一个秀才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秀才听了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呢?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秀才恍然大悟!

27.天堂不过一小杯

先端正心态,将人生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天堂才是真正的天堂,才是可以把握的生活。

年轻的戈多去求见上帝。上帝谦和地坐在客厅里,耐心地听这个小伙子痛诉活在尘世的苦恼:那么累,那么烦,恋爱要谈却找不到心心相印的女朋友,事业要干却干不出骄人的成绩,尤其是一大批亲人最近纷纷辞世,弄得自己也想自杀。因此恳请上帝准许自己早日升上天堂。

上帝微微一笑,说:“那好吧,我现在就带你去天堂看看。”

上帝拉着戈多的手,来到了人间的一处田野。田野里,绿绿的麦苗像一团团火焰直往上蹿,还有清洁而明亮的阳光,还有散落在田间劳作的农夫。

上帝拿出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清水,叫戈多坐在田埂上。戈多就问:“天堂在哪里?”

上帝把杯子递给戈多,说:“看,它就在杯子里面。”戈多伸头一看,杯子里映着自己的影子,还有田野、阳光、麦苗的影子,当然也包括那些像土粒一样,洒落在农田深处的若隐若现的农夫的影子。戈多蓦地呆了,他开始凝神于这杯子里的美妙。原来天堂就在身边,就是自己,就是被风染绿的阳光、麦苗、农田、农夫。

是的,只一小杯便是天堂。

天堂近得触手可及,请把杯子握在手上,放在心可以触及的距离。

28.生活是水

杯子的好坏,并不会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所有心思都花在杯子上,又怎么会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就是自寻烦恼吗?

一次,几位分别了多年的同学相约去拜访大学的老师。

老师很高兴,问大家生活得怎么样。不料,一句话却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失利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仿佛全都成了时代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厨房拿出一大堆杯子,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形态各异,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豪华而高贵,有的则显得普通而简陋……老师说:“大家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就自己倒水喝吧。”

大家七嘴八舌,说得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倒水喝。等我们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发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手里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它。”当然,我们并不觉得奇怪,谁都希望自己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非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择漂亮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

29.背篓里的快乐

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东西难以割舍,那就不要去想背篓的沉重,多想想背篓里的欢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竹篓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

那人不语。

哲人说:“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上帝,因为他的背篓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30.沙漠里的宝藏

生活中,有些人永远也不懂得满足,他们总是在满足了一个欲望的同时,又贪婪地想得到更多,欲望也跟着继续膨胀。这永无止境的贪婪,最终使人迷失回来的路,并彻底毁灭。

有个人听说沙漠的中心有宝藏。他想得到宝藏,就装备整齐地进了沙漠。可是宝藏没找到,他所带的食物和水却吃完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

他一个人孤单地躺在沙漠里,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他想,哪怕只有一点食物能帮助他走出沙漠也好啊。夜晚,他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就做了最后的祈祷:“上帝啊,请给我一些帮助吧。”

上帝真的出现了,问他需要什么。他急忙回答说:“食物和水,哪怕是很少的一份也行。”上帝送给他一些面包和牛奶,然后就消失了。

这时,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精神百倍地站在那儿,不断地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向上帝多要一点东西?他带上剩下的食物,继续向沙漠深处走去。

这一次他找到了宝藏。就在他准备把宝藏尽可能多一些地带回去时,却发现食物所剩无几了。为了减少体力消耗,他不得不空手往回走。

最后,食物和水没有了,他还是躺在那儿。死亡之前,上帝又出现了,问他需要什么。他喃喃地答道:“食物和水……请给我更多的食物和水……”

上帝摇了摇头,叹息道:“你本来是可以平安回去的,但你没有往回走……”

31.倒进半桶还是一桶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收获,就要先付出。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付出和收获永远是成正比的,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一个商人遇到了难处,于是请教一位禅师该如何做。

禅师说:“后面的禅院有一架压水机,你去给我压一桶水来!”

半晌,商人汗流浃背地跑来,说:“禅师,压水机下面是枯井。”

禅师说:“那你就去山下买一桶来吧。”

商人去了,回来后仅仅拎了半桶水。

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怎么才半桶呢?”

商人红了脸,连忙解释说:“不是我怕花钱,山高路远,实在不容易啊!”

“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禅师坚持说。

商人又到山下买了一桶水回来。

禅师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了。”于是禅师带他来到压水机旁,说:“将那半桶水统统倒进去。”商人非常疑惑,站在井边犹豫着。

“倒进去!”禅师命令。

于是,商人将那半桶水倒进压水机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压水,可只听那喷口呼呼作响,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捅水全部让压水机吞进去了。

商人恍然大悟,他又拎起那整桶的水全部倒进去,再压,清澈的水果然喷涌而出。

32.最好的均等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均等,如果一味地寻求均等,最终只会两败俱伤。均等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凡事不斤斤计较,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就会出现最好的均等。

有个人得了重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将两个儿子唤到床前,告诫他们:“我死之后,你们兄弟二人一定要妥善地分配财物,可不要因此起纠纷啊!”

兄弟二人满口答应一定遵守父亲的遗嘱,在父亲死后把家财平均分为两份。

可当他们二人分配财产时,哥哥却说弟弟分财不均,兄弟二人最终还是发生了争执。

这时,有位自以为很聪明的老者听说兄弟二人因分家财而起争执,便来指教他们。

他对兄弟俩说:“我教你们一个最公平的办法,保证你们不再有意见。听我的,现在你们将所有的钱财物品都破作两份,这样就绝对平等了。”

兄弟俩一时还不太明白,老者又举例说:“比如衣裳,从中间撕开;瓶盘器物破成两半;钱币也割成两半。如此,就能做到绝对的平均分配。”

兄弟俩虽然觉得这个方法并非上策,但为了平分财物,就听从了老者的建议。结果,家中的一切物品全被破为两半,兄弟二人绝对平均地分了家产。可是,他们俩各自到手的却是一堆实实在在的破烂。

33.心手合一

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调动全身的积极性,达到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地投入,就一定会有大收获。

有位名叫尚天的学僧,喜好雕刻佛像,但雕刻出来的佛像总是缺少佛性。于是,尚天专程去拜访广源禅师,希望能得到广源禅师指导。

尚天到法堂时,广源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地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外,其他一切都聊到了,约一个小时后,广源禅师拿回宝石,命尚天回禅堂用功。

这样连续过了3个月,广源禅师始终没有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连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也没说。尚天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广源禅师。

一天,广源禅师拿出石头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尚天一接触那块石头,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广源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尚天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广源禅师欣慰地笑道:“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合一’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34.天赐财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收获果实,就要先播种。只有脚踏实地地付出了努力,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

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佛祖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农活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一一交待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寺庙,为佛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佛啊!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佛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那么,方便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计谋,让他明白些道理吧。

于是,佛就化作他的弟弟,来到寺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吗?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佛求财求宝,佛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佛肯定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就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佛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正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不会有果实。”

35.强中自有强中手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大;在学习工作时,要深入细致,不能心浮气躁。

智远禅师在慧能禅师门下求学三年,自以为道行高深,不免洋洋得意起来。这天,他准备好行装,辞别慧能禅师,准备到石头禅师那里一试禅道。

慧能禅师知道智远禅师有些心高气傲,决定让他碰一些钉子,也好从失败中吸取一些教训。临行前,慧能禅师提醒道:“小心啊,石头路滑。”慧能禅师说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山高路滑,小心绊了石头栽跟头,另一层意思是说,石头禅师机锋了得,弄不好就会碰一脸灰。

而智远禅师当时正在兴头上,根本不把师父的话放在心上。并且,他一路行来,并未栽跟头,不禁更加得意了。

一到石头禅师处,智远就绕着法座走了一圈,得意地问道:“你的宗旨是什么?”

石头禅师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抬起头,两眼朝上,答道:“苍天!苍天!”(在佛教中,禅师们经常用天来表示自性的虚空。)

智远禅师无话可对,他知道了石头的厉害了。这时,他才明白了临行时慧能禅师的话,于是,重新回到了慧能处。

慧能禅师听了事情的始末,对他说:“你再去问,等他再说苍天时,你就嘘嘘两声。”智远一听,不禁对师父佩服得五体投地。石头禅师用“苍天”来代表虚空,到底还有文字,可这“嘘嘘”两声,不沾文字,真是妙哉(禅宗以心领神会,不依靠文字为上)!于是,智远又欣然上路。

这次,他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可以把石头禅师比下去了。到了之后,他又绕着法座走了一圈,问了同样的问题。谁知,石头禅师不说话,竟向自己“嘘嘘”了两声,智远禅师一听,又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嘘出声,就被噎了回来。

此时,他再也没有以前的傲气了,丧气而归。回到寺庙后,他毕恭毕敬地站在慧能禅师的面前,听从教诲。慧能禅师没有批评他,只是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早对你说过了吗,石头路滑嘛。”

36.一偈得道

学习知识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学会了,在于是否能学以致用。如果没有精通或不懂运用,学得再多也是白学。

佛祖有个叫般特的徒弟,生性愚钝,佛祖让500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可是般特仍然不开窍。于是佛祖把他叫到面前,逐字逐句地教他一首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说:“你不要认为这首偈稀疏平常,一个人只要认真学会这一首偈,就已经是不容易了!”于是般特翻来覆去地就学这一偈,终于领悟了其中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佛祖派他去给附近的女尼讲经说法。

那些女尼早就听说过这个愚笨的人,心中都不服气:这样的愚笨之人也会讲经说法?虽然心里是这样想,但是她们表面上仍然用应有的礼节对他。

般特惭愧而谦虚地对众僧尼说道:“我生来愚钝,在佛祖身边只学得一偈,现在给大家讲述,希望静听。”接着便念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话音刚落,众女尼便哄笑:“居然只会一句启蒙偈,我们早就倒背如流了,还用你来讲解?”

般特不动声色,从容讲下去,说得头头是道,新意迭出。从一句普通的偈,说出了无限深邃的佛理。

众女尼听得如痴如醉,不禁感叹道:“一句启蒙偈,居然可以理解到这种程度,实在是高人一等啊!”于是对他肃然起敬。

虽然般特只学会了一偈,可他学得精通并懂得运用,一偈也可以得道。

37.打扫心灵

我们应该经常清理自己的心灵——只有将自己心里的尘埃拭去,才能保持内心的洁净。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椠陀伽,非常愚笨,教他一首偈颂,他念了前句忘后句,念了后句忘前句。没有办法,佛问他会些什么,他说会扫地,佛就叫他扫地的时候念“拂尘扫垢”。他念久后心想,外面脏了,要用扫把去扫;心里脏了,要怎样清扫呢?突然之间,周利椠陀伽就开悟了。

广通禅师也有此类公案。

一个秋天的傍晚,广通禅师和一个小沙弥在庭院里散步,突然刮起一阵瑟瑟秋风,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禅师弯下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一旁的小沙弥说道:“师父,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广通禅师一边继续蹲下来捡落叶,一边不以为然地说道:“咱们每一天都在打扫,难道地上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落叶,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小沙弥不服气地回答道:“师父,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广通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在地上,还在我们的心里呀!地上的落叶捡不干净,但心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小沙弥听后,懂得禅师为什么总是那么平静慈祥了。

38.石头的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过低或过高地判断了自己的价值,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才能走上成功的坦途。

有一个小和尚跟着师父学禅,但他总是认为自己不会有出息,永远也悟不到禅学的真谛。有一天,禅师为了鼓励这个徒弟,就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它。

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但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徒弟去了蔬菜市场。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以作为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当做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徒弟回来后说:“它最多只能卖到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只问问价。”

从黄金市场回来,徒弟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元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不要卖掉它。”

徒弟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元钱。但他不愿意卖,他们就继续抬高价格……出到10万元。但是他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元、30万元,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他说:“我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徒弟觉得这些商人疯了!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

他回来了,师父拿回石头说:“我们不打算卖了它,这主要是想培养和锻炼你认识自我价值的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如果你只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蔬菜市场的理解力,永远不会认识到更高的价值。”

39.小麻雀与大鹏鸟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没有必要总是与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学会从事物的根本上找到平衡——而不是看事物的表象上,别人是否优秀。

有一个智空和尚,一心向佛,但苦心修行了十多年,始终悟不出什么禅理来。眼看着师弟们一个个悟道出师了,而自己却没有多大的进步,他不由得心急如焚。

智空心想,自己既不懂得幽默,头脑又不灵活,所以才入不了门。他认为再这样苦苦修炼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于是,智空打点好行装,决定出去云游。临走前,他来到法堂,向师父无相大师辞行。

智空跪在无相大师面前,说道:“师父,小徒辜负您的教导,自从皈依在您座下,习禅已有10年之久,却始终悟不出一点东西来。我想,我实在不是一块学禅的料,因此,想到四处云游,特来向您老人家辞行。”

无相大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在这儿觉悟不出来,到别处就可以觉悟了吗?”

智空诚恳地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将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都花在参禅悟道上了,这么用功还是不能开悟,我想我和禅可能是无缘吧。看着师弟们一个个都开悟了,我心里难受。师父,还是让我去做个苦行僧吧,这样,我心里就会好受一点。”

无相大师说道:“别人有别人的境界,你修你自己的禅,这本来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为什么非要混为一谈呢?”

智空非常沮丧,辩解道:“师父,您不知道,我跟师弟们一比,就好像小麻雀见到了大鹏鸟,心里惭愧至极。”

无相大师又问道:“那么你说说看,大鹏鸟怎样的大?小麻雀又怎样的小?”

智空答道:“大鹏鸟轻轻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而小麻雀无论怎样努力,也只能飞出几丈而已。”

无相大师听了他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大鹏鸟一展翅就能飞出几百里,它能不能飞越生死界限呢?”

智空和尚默然不语,收起自己的行李,再也不提云游的事了。 qic488qrXdOYOHj0MGffl5OBdWQJPHHWazRHL5NkWZkGVcI770vO3xhhl0LidA6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