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野外遇险的求生技巧

1.地图和指南针的应用方法

如果有精确的地图和指南针,加上铅笔、直尺(硬香烟盒子或其他笔直边缘的东西也行),就能准确地测量距离、方位,走过完全陌生的郊野。只要看到两三座建筑物或地理特征,就可能很快找出自己的方位。

据地图确定自己的位置

·翻开地图。供步行者用的大比例尺地图(1:50000或以上),通常有两个节头:一指真北(北极星显示的方向),另一指向磁北(指南针显示的方向)。

·置指南针于地图上,转动地图,使磁针与指向磁北的箭头排成一线。

·观察四周有没有明显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例如庙宇、已命名的山峰等,再在地图上找出相同的标识。

·置直尺于地图上,直尺边缘须贴着标识。慢慢移动直尺(勿转动地图),使之对准目标实物。沿着直尺自图上标识向自己这方画一条直线。再选别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以同一方法画出另一直线。两条交点大概就是自己所处位置。如能多画一直线来确定位置就更佳。

·确定自己的位置后,再在地图上寻找应走的路线。置直尺于拟走的路线上,沿着直尺的方向观察前面的地形,观察时不要转动地图。

·在前进路线上选一个容易辨认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为目标。抵达目标后再用地图计划前进路线,并另选一个目标。不要走近悬崖、沼泽等危险地方。

·使用指南针时附近不要有金属物,否则会减低其准确性;也须避开电流产生的磁场,例如架高压电缆的铁塔。

·只用直尺来在地图上画直线,而用指南针来测量建筑物或地理特征的方向也行。但用直尺同时做这两件事比较快捷容易,而且同样准确。

·如用指南针测量,画直线的方向要与测得的方向相反。比方说,建筑物或地理特征在东北,直线就要从地图上相应的标识向西南方画。计算反方位的办法是:方位角小于一百八十度就加一百八十度,方位角大于一百八十度则减一百八十度。

2.露营时的应急措施

现代的帐篷既牢固又轻便,但与其他野外栖身之所一样,也易受风、雨、雪、火的侵袭。

帐篷着火时的自救措施

·假如帐篷着火,应马上离开。留意有没有燃着的碎布落在身上,有的话就要扫掉,然后用衣服或用睡袋扑灭。只要动作敏捷,衣服就不会烧着。

·走出帐篷后,放倒支柱,必要时解开主要支索,然后扑灭火焰;或抓住帐篷一端,把它拖离火焰和帐篷内的物件。

·如果火势猛烈,无法走近,就让它烧去算了。物件可以再买,性命最宝贵。

·起火原因是帐篷出口处火炉失火,先踢开火炉,然后走出帐篷,放倒支柱。

·扑灭帐篷里的火头后,在火炉四周多泼些水,以防草木着火焚烧。

·不要让泡沫胶或塑胶床垫近火。这些材料燃烧时大多会放出毒烟。

怎样迅速脱去睡袋

·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帐篷给火炉烧着了,睡袋可能是迅速逃生的障碍。要安全、迅速地从睡袋钻出来,不必拉开拉链。先坐起来,把睡袋推下到腰部。

·躺下来,抬起臀部,把睡袋推到大腿间。

·再坐起来,一边把睡袋往下推,一边屈膝,把双脚抽出来。

帐篷漏水时的自救措施

·如雨水漏进帐篷,可用熔化了的蜡或胶布封孔洞。

·如漏水不止,以防水夹克或塑料布包裹衣服和睡袋。

帐篷遭水淹时的自救措施

若帐篷遭水淹,鸭绒睡袋给弄湿了,就失去了保暖作用,因此最好丢下睡袋和帐篷,移往干燥的地方。

·如附近别无栖身之地,就用树枝架起一个台,换上干衣服,坐上去到天亮。

·如天气非常寒冷,要尽量保持体温。办法之一是不要套上最外面一两层衣服的袖子。先扣好钮扣或拉上拉链,然后把衣服从头上套下,包着上身,双手夹在腋窝下。

·睡袋若是人造纤维的,即使湿了,仍能保暖,所以应立刻截断水流,例如在帐篷四周挖一道沟,把水流引向他处,然后弄干帐篷地面,拧干睡袋,留在帐篷地面。

帐篷被风吹塌时的自救措施

·强风吹塌帐篷,要重新搭起是极其困难的。如天气恶劣,又没有汽车之类的栖身之所,还是留在帐篷内最安全。

·用身体压着帐篷边缘或与帐篷相连的地面防潮布,以防帐篷被风吹走。

·用背囊架或一根支柱撑起帐篷,以扩大帐篷内的空间。

扎营须知

扎营时注意下列各点、可避免发生意外。

·应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不要在河岸和干涸和河床上扎营。

·找一个背风的地点,躺在地上,试试有没有隐蔽的石头。

·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尽量拉紧帐幕和支索。

·为免下雨时帐篷遭水淹,可在四周掘一道沟,把雨水引往他处。

·如强风将至,用大石压住帐篷的营桩和边缘。

·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特别是因天气恶劣而要在里面做饭时,如觉得恹恹欲睡,或发现火焰呈黄色而不是蓝色,就可能是氧气不足,应该马上走出帐篷。

·使用火炉时,应用营桩将炉子固定在地面,以免翻倒。平时应把炉子和燃料筒放在远离帐篷的地方。

3.野外迷路时的自救措施

在迷路的时候,判定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事。所谓“迷路”,有时指的就是“找不到方向”。判定方向,当然最好是依靠罗盘。如果在没有罗盘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充分运用身边可以找到的东西来帮助确定方向。

罗盘定向

罗盘也叫指南针。比较简易的罗盘使用方便,但一些比较专业的罗盘(如目前市面上有售的各式军用罗盘),使用方法需要专门学习。因此,如果在旅游时准备携带这种罗盘,那么出发之前最好请教一下会使用的人,因为在旅途中一旦遇到困境,不可能把时间花在学习如何使用罗盘上。这里介绍一下使用罗盘的一些基本知识。

当使用罗盘时,必须远离车辆和大的金属物体(包括照相机)。把罗盘调至所需走向的经度,把你的走向量于通过透镜能看见的固定指针之下。旋转玻璃盖,直到长的亮线处于指北箭头的上方。你的走向将出现在罗盘瞄准器画出的线上。此后,在用罗盘时转动罗盘,直到亮线再次处于指北箭头的上方。应依据瞄准器进行操作。使用浮力指针而没有亮线的罗盘时,你必须移入大致的方向(北、东北等)。

罗盘定向的另一个方法是,把地图放在平坦光滑的平面上,再将罗盘置于其上,转动地图,使地图的南北纬线与罗盘的指针平行,地理北极与地磁北极重合。再转动地图,使罗盘的指针显示出差别的数量或该地区的磁偏角。这时地图就可能指出该处的实际方位。差别量或磁偏角只在航海图或加有其他附注说明的地图上才有。

自制指南针确定方向

取一碗水,把缝衣针穿在麦管或干草茎中,并让它浮于水面。此针在旋转一会儿之后,最终会停在某个方向上,此方向即为南北方向。

再比照太阳的大概方位,就可以区别出哪边是南,哪边是北了。缝衣针可以用大头针、弄直的曲别针、圆珠笔夹片、一段铁丝等代替,唯一的要求必须是钢铁的且细长而轻。麦管也可以用干树叶、小纸片、小木块或泡沫塑料等包装填料替代,要求是能把针浮起,而且在水中的阻力小。盛水的容器不能用铁制品(包括不能用罐头盒),因为铁会对地磁场产生干扰;而应用塑料或铝制、木制容器,也可以选择自然界中一小块平静的水面。如果铁针在永久磁铁上摩擦之后,效果会更好。如果你随身带有小收音机,那么打开后盖,小喇叭上就有磁铁;有的螺丝刀也是带有磁力的。

利用太阳确定方向

·选择一块比较平坦的空地,立一直杆(木杆、竹竿等)。阳光下,直杆投下影子。取一石块放在杆影的顶点A处。随着太阳的移动,杆影也在移动。十几分钟后,再取一石块放在杆影的顶点的新位置B处。A与B的连线指示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其中A点在西边,B点在东边。

·更简单的方法是:在一块平地上找到一棵树的投影,选择树影中一处比较明显的部位,如树尖或某一枝杈的影子,记录这一部位的移动情况。以此确定出东西方向。

寻找北极星

北极星即“小熊一星”,也叫“勾陈一”或“北辰”。是最北端的恒星。它位于北极的上空,与地球的旋转轴重合。这使得北极星位于天空的中心,所有的恒星都绕着北极星逆时针旋转。(注:严格地讲,北极星并非恰好位于北天极,其赤纬度不是90度N,而是89度12分N,离北天极差48分。但对于我们确定方向来说,这点偏差没有什么影响。)

在夜空中寻找北极星,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利用北斗七星确定北极星

北斗七星是人们辨别方向、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它的形状像是一把勺子,所以人们都叫它为“勺星”。这个“勺”的前部的两颗恒星(天枢和天璇)的连线指向北极星,这种星星被称为“指极星”。天枢星至北极星的距离等于天枢、天璇两颗指极星间距的5倍。当伸直手臂时,如果天枢星与天璇星的距离为两指宽,则从天游星向天枢外延伸至离天枢约10指宽的距离处,即为北极星的位置。

(2)利用其他星座寻找北极星的几种方法

如果勺星恰好被云遮住了,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星座。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利用御夫座、仙后座、飞马座、夏季三角形等星座确定北极星方位的办法。这些星座都由于特征明显,在夜空中便于寻找。

御夫座是由5颗星组成的星座,所组成的五边形既大又显著。这个五边形以北半球天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作为前导穿过天空。天鹅座即著名的北十字座。夏季三角形3颗星之一的天津四即是天鹅座中最亮的恒星,它与天津九一起是指极星,至北极星的距离也是指极星间距的5倍。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在上述利用其他星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便于我们记忆,这就是几个星座中的指极星至北极星的距离与指极星间距都是5倍。只要我们对这些指极星有所了解,就可以在夜空中方便准确地找到北极星,从而迅速确定方向。记住了这个“5倍”的关系,即使在北极星被云遮住时,也可以用一个直木棍或尺子,推算出北极星的位置。

此外,仙后座也可以用来确定北极星的位置。仙后座在夜空中看起来像是大写字母的“M”(或“W”,依其在天空中旋转的位置而不同),十分醒目。通过M字的右脚星作一条与两脚星连线垂直线,北极星就在这条垂直线上,距离为两脚星连线长度的两倍。

看植物的形态确定方向

在阴天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判定方向。

·夏天通常大树的树干、树墩及大石块南边的草木比较茂盛,秋天则可看到北边的草先黄。

·有些树种(尤其是桦树)南面的树皮较光洁,北面的粗糙。

·松树、柏树、杉树等树干上分泌出的胶脂,南面多而且块大。

·通常蚁窝都在树木或灌木丛的南边。

·石上的青苔一般都生于北面。

4.登山防险避险自救办法

山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赐予。为了逃离烦扰的尘嚣,人们纷纷到名山大川寻幽访胜。然而山地山高路险,地形复杂,很容易遇到危险。因此掌握一些登山安全避险方法很有必要。

(1)选好登山时间和登山路线

不论在什么地方爬山,一般都应选择清晨4点钟左右开始,这样可以胜利越过岩石区,避免滚石的危险。因为一般向阳的岩石经太阳辐射之后,在两三个小时之后就会有滚石滑动。沿山坡攀登时,要尽量选择最高的地方走,最好是沿着山脊前进,因为这些地方不易发生滚石。

(2)试探落脚点并清除脚下碎石

登山队行动时,每人要尽量缩短距离,防止不小心踏翻浮石而伤害自己的同伴。攀登岩石山坡时,对每个落脚点都要进行试探,看它是否牢靠。同时,要求全队步调一致,且后边的人要踏看前边人的脚印走。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向下扔石头,如果前进道路上有不牢固的浮石或能移动的乱石,都要尽量搬至安全地带,不能搬移者则要绕行。

(3)注意躲避滚石

在攀登过程中,遇到暴风雨,或因野兽受惊而引起乱石时,必须采取避险的措施。一般当发生滚石时,往往带有很大的声音,最初是“叭叭”的冲撞声,慢慢地变成巨大的隆隆声。同时,当滚石向下滚动时,开始是左右斜向中跳跃的,进入斜槽后,则成直线滚落。这时要镇静地观察滚石的方向,迅速地躲到安全地带,万一来不及,切记不能慌张。在已判明滚石的方向后,当滚石快要到自己跟前时迅速躲开它。

当攀登者不慎发生滑坠时,不要惊慌,要冷静地观察滑坠路线上的一切。

5.身陷沼泽的自救措施

沼泽一般由湖泊经数百上千年淤积而成。沼泽表面上大多生长着草本植物,所以其危险有一定的隐蔽性。当你走进沼泽时若突然陷落深处,这就不得了,也可能会丧失生命。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学习通过沼泽的方法要点是有益无害的。

·使头部和立脚点保持稳定后再前进——这是通过沼泽的要点之一。要避免抓着草或把脚放在潮湿的岩石上,若不得已需要抓草时,就一并抓住好几根草的根部,但记住不要只抓草的尖端。对于沼泽里的浮石或枯树,手绝对不要碰触,以免发生意外。

·若不幸滚落沼泽的话,不要惊慌,如果带有行李袋一类的东西,就紧紧地抱住,它可以形成浮袋,使你游到岸边。假如是同伴陷入沼泽的话,可把登山用的绳索一端做成环状,投向陷入沼泽者进行救助。这种东西,在出发时就要准备好。

6.丛林遇险的自救措施

这里所说的丛林是指完全失去一般生活条件的原始森林。在丛林中生存下来的首要问题是防止疾病,人们应该对野生草药具备起码的了解,以防不测。另外就是要学会区分各种昆虫的有效办法,因为森林里有为数不少的昆虫会传播疾病,其中最可怕的是蚊子。

预防一般害虫的方法

·宿营地不应设在沼泽旁。

·一定要使用蚊帐。

·尽可能少脱衣服。

·搭起的床至少离地1米,鞋子不可放在地上。

必要时森林土著人的一些驱蚊虫的方法也可采用,如用牛粪和泥浆混合起来涂在身上可以避蚊;用椰子油或烟草汁涂在身上可以防止虱子;面包树叶可以驱赶苍蝇及臭虫;将柠檬放在潮湿的地方可以避免蚂蚁的袭击;点燃的香烟往往可以使许多死死咬住皮肉的虫松口。

被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

被毒蛇咬伤后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当身边没有解毒剂时,一旦被毒蛇咬伤,应立即在伤口的近心侧绑一条止血带,但务必注意每20分钟放松一次。然后用已在火上或用药水消过毒的刀切开伤口,挤出含毒液的血,但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在森林里食物问题较好解决,许多动植物可以提供大量的水分及营养,需要掌握的是识别哪些可以食用,哪些不能食用。

7.沙漠遇险求生自救措施

专家们认为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取决于3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周围的温度、人的活动量及饮水的储存量。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进行体力活动,人所消耗的水也要比阴影下多3倍。如果人们将水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便随之增加了。

向他人学习沙漠求生

1959年,美国人维瑞尔与妻子罗娜和6个孩子去沙漠远足,他们不在人们经常往来的道路上行驶,却铤而走险,插到一条小路上。他们的去向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后来汽车无路可寻,维瑞尔在试图拐弯时撞到一块带有棱角的石头,碰坏了水箱,水开始向外流。又行驶了16公里后,水箱的水就开始沸腾了。这一家人既无饮用水又无食品,仅有水箱里残存的一点混有防冻剂的冷却水,这点水被他们一人一口就喝完了。

头脑清醒的罗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孩子们在汽车的阴影下休息;与丈夫将两条毯子裁成条状,组成“SOS”字样;卸下倒车镜准备借用阳光的反射向空中的飞机发出求救信号,将备用的轮胎浸透了油以便随时点燃作为求救的信号,将4个轮胎罩放在地上准备采集清晨的露水,白天把丈夫和孩子们的嘴唇及皮肤上的水泡都涂上口红;发现沙漠表层下几厘米处较阴凉,便将孩子们的身体埋在沙子里,还将他们的脸部用东西盖上,然后将自己也埋在沙里;折断近处的一棵小树,剥去树皮吸树液;中午气温过高,孩子们的脸上的皮都破了,夫妻俩就收集小便,用破布抹在孩子的脸上借以降温;让孩子们吃一盒无毒的淀粉浆糊;找不到水时,就将仙人掌切开在火上烤,吸水滴借以解渴。3天以后,抢救队发现了他们的求救信号,他们终于得救了!

沙漠求生六原则

一名美国飞行员脱险后讲述道“对众多的仙人掌类植物品尝后,我发现一种瓶状的仙人掌含水量最为丰富,只需挤压一下就能畅饮一顿。”在沙漠中有一种仙人掌,据说一次可以挤出4升水。许多人恰恰是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与生机失之交臂,活活地渴死了。另外,还有很多动物的血,昆虫的汁液都可以用来止渴。

在沙漠中求生,有这样6个原则:

·喝足水、带足水、学会各种找水的方法。

·要“夜行晓宿”,千万不可在烈日下行动。

·动身前一定要通告有关人员自己的前进路线、动身与抵达的日期。

·前进过程中留下记号,以便救援人员寻找。

·学会寻找食物的方法。

·学会发出求救信号的各种方法。(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8.在冰天雪地中遇险的自救措施

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气温低,雪期长,温差大,通称为寒区。在寒区遇险,寒冷与冰冻会威胁遇险者的生命。作为一个现代人,你需要掌握在冰天雪地气候中自救避险的基本知识。

(1)建造御寒雪屋

被困在冰天雪地中,首先要学会建造防风御寒的雪屋。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在地上摊上大片的树枝,然后往上铺雪并压实,最好在树枝外层放上一层兽皮或帆布,雪铺好压实,1小时后撤去树枝,雪屋即告落成。一般来说,一旦遇上了风暴而暂时又得不到营救,就应立即搭成这种简单的避险所。在雪屋内适当烤火取暖是可以的,但必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防止冻伤

在严寒地带要特别注意防止冻伤,要保持四肢的干燥,涂上油脂,比如动物的脂肪,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千万不可用雪、酒精、煤油或汽油擦冻伤了的肢体,按摩同样有害。

(3)关于饮水和食物

切记,雪吃得越多越渴,由于雪水中缺少矿物质,因而即使是烧开了来喝,也会引起腹胀或腹泻,但用雪水做菜汤则另当别论。还有一个解决饥饿的可行的办法就是捕捉动物,尤其是冬眠的动物,捕捉较为容易。

9.野外如何寻找水源

水是人生命的基本需要之一。每天约有半升水就可以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只要有适量的水,即使没有其他食物,人也可以活10天或更长的时间。保持体液水平会给人许多益处。一个人若丧失了体液重量的25%,就会丧失25%的活动能力。所以,在困境中,一定要设法保证身体对水的需要。

收集天然水

·收集露水。清晨,在灌木下铺上塑料布,然后轻摇晃灌木,使露珠滴下,收集起来。

·汇集雨水。雨是天然的纯净水。在下雨时,应当把雨衣、塑料布张开成凹状,尽量多地接收雨水。某些植物比较大的叶子(如荷叶等)可以用来接雨水。大雨后巨石槽中的积水也可以收集起来。

从植物中取得水分

·在桦树(或枫树、槭树)的干上钻一个3~4厘米深的小孔,用桦树皮或其他较大的树叶做一个细管,引出小孔中的树汁。用这种方法每晚可取得1~2升树汁。这种树汁甘甜可口,但应立即饮用,否则它会在空气中发酵变质。这种方法对树木的生长有危害,所以只应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取过树汁后,要及时用泥土将小孔堵死。

·在丛林中有一种叫扁担藤的植物,将其砍断后,可从断口处流出清水。

·热带、亚热带丛林中,有一种能够储存水分的竹子,多生于山沟两侧,直径约10厘米。如果摇动竹身能听到水声,可砍一小洞取水饮用。

·选择树叶茂盛、鲜嫩的灌木,用塑料袋将其包住,使树叶蒸发出的水分在塑料袋中凝结成水。

向土地要水

在沙漠中,没有自然水源,也没有植物,水的取得更为困难。可以利用凝结的办法,把沙地中的潮气汇成微量的水。晚上,在沙地上,最好能选择比较潮湿的地方挖一个直径15米、深1米的坑,坑底放一个盛水的容器,大坑用塑料布或雨衣等覆盖,压实周边,并在塑料布的中央、坑内容器的上方,放一小的重物,使之略略下垂。这样,夜晚沙地温度高,空气温度低,沙中微量水分蒸发,凝结于塑料膜上,并流入当中的容器中。

用类似的办法,可以在盐碱地上取得淡水。如果盐碱地是比较潮湿的,上述办法还可以在白天进行,而且采用透明的塑料膜,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加速潮土中水分的蒸发,更快地获取更多的水。

冰雪的利用

一般情况下,不要直接食用雪或冰。吃一两天雪或冰就会发生腹胀,口腔黏膜红肿。另外,消耗身体的热和能来使雪或冰融化是不合算的。

如果有太阳,不管温度多低,都可用深色塑料布、深色帆布或其他深色的不透水的物件表面来融雪。把这些冰雪放好后,使之融化并聚集到用具的小坑洼处(注意,如果可能,不要让塑料或帆布朝下的面接触雪或冰)。许多高山登山探险队采用这种办法收集水以节省炉子的燃料。这个办法可用于任何少风或无风的地方。

水的净化

如果没有很清洁的饮水,那么对不大干净的自然水要经过必要的净化后才能饮用。净化水最好的方法是用专用的药品,如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如果没有携带这些药品,可以用下列植物代替:如榆树的皮、叶、根;木棉树的枝、树皮;仙人掌或霸王鞭全株;水芙蓉的皮、叶等。具体用法是:将上述新鲜植物中的一种洗净,捣烂;一桶水中大约放4克,搅拌3分钟,然后放置10分钟。这些植物组织中的成分可以与水中的金属盐化合成絮状物,沉淀于水底。

可以用下述办法对海水进行淡化:用锅煮海水,并在锅盖内侧贴上毛巾,使之吸收水蒸汽。然后一次次将毛巾中的淡水拧出。用同样的办法,把湿沙或潮土放入锅中加热,也可以取得淡水。

在十分缺水的情况下,人的小便经过滤后也可以饮用。取一个底部封口的大竹筒,在底部打一个孔,然后自下而上分别放入小石子、沙、土、碎木炭。将尿液从上而下倒入,下边便流出可以饮用的淡水。

即使经过净化的水,也要烧开后饮用,以便杀灭水中的病菌。

10.防范猛兽袭击之方法

除了自我防卫的需要,动物一般很少攻击人类。多数情况下它们会更关心如何避开你。遇到大型动物的机会还是很少的,比如大象、犀牛和河马,或者那些属于保护对象的野兽等。别把帐篷搭建在动物饮水的水源边或者有动物足迹通过的地方。否则,你很可能会被一群大象包围,或者迎面奔来一头好奇的大型动物。

·在某些森林地区,熊类会经常出没于田埂中搜寻食物,有时会打翻垃圾罐,也可能直接拜访你的营地以寻找更易得的食物。用噪声驱走它们,别试图捕捉,也别靠近它们。熊要杀死单个人是很容易的,受伤的熊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所有伤兽或困兽都是相当危险的。一般来说,多数动物遇见人时,第一反应是逃走。如果你堵住了它们的退路,那是逼迫它们应战。因此,我们尽量别去招惹猛然间面对的猛兽。

·鳄鱼极其凶猛,应与它们保持一段安全距离。特别是涉水经过河川时,更要当心是否会有鳄鱼在水下尾随你们。

·头部有角的动物在被制服前,可能会用角伤着你。刚刚性成熟的雄鹿在发情期尤其好斗。不仅仅只有有蹄动物才能给你致命一脚,就连被鸵鸟踢中也会伤筋动骨,严重的甚至会送命。

·常有许多关于狼的传说,其实在野外遇见狼的机会并不多。掠夺成性的故事事实上是夸大其词了。狼可能会对你感到好奇,从远处注视着你。如果宿营地在夜晚有狼群骚扰侵袭,最好的防卫方法是点燃篝火。

·大型类人猿要想杀死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但通常它们只会发出要求你后撤、不要冒犯它们的警告。它们一般很少攻击人类。你可能常会与小猴狭路相逢,这反而会给你带来危险,它们的牙齿相当厉害。被动物咬伤后应仔细清洗伤口并消毒,否则会易于感染。被有些哺乳动物,包括吸血蝙蝠咬伤会引发破伤风。

另外,当我们在密林中行走时,应当注意分辨人走的路与野兽走的路。人走的路大多不仅地面有路,而且两边的植物形成约15米以上高度的通道。如果小路上面不到半米高处树枝、藤条密布,则可能是野兽走的路,这时你最好退回到人走的路上来,以防与野兽遭遇。

谈起野兽的凶猛,人们往往首先想起雄兽。其实,雌兽在发情期和带仔期也十分凶猛。特别是如果它以为你的行为会威胁到它的幼仔,它会具有极强的攻击性。所以,在野外应注意避免闯入隐蔽的兽窝,别去戏弄或吓唬野兽,对带幼仔的野兽尤其要十分小心。

受到多只野兽的攻击时,要注意避免腹背受敌。几个人要互相背靠背,独自一人时最好背靠墙壁或山石。

11.被毒蛇咬伤自救措施

毒蛇是令人恐惧的,但蛇一般不主动攻击人。蛇的听觉和视觉较差,但感觉灵敏,对栖息处的地面或树枝的振动极为敏感,一遇响动便会逃之夭夭。

但是人如果不注意而未发现它,或无意踩及或触及它,毒蛇便会冲出头来咬人。因此,在毒蛇出没的地区行动时,应随时注意,以减少被咬的可能性。在多蛇的热带丛林中活动,还要警惕树上有无毒蛇。

预防毒蛇咬伤的措施

·注意自己的脚步。蛇类平均每周进食一次,每当进食之后以及蜕皮之时,它们行动和缓,更容易被踏中。

·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

·不要挑逗或提起蛇类或者将它们逼入困境,一些蛇类在走投无路或保卫自己的窠穴时攻击性大增,譬如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的巨蝮、非洲的黑色树眼镜蛇以及亚洲的眼镜蛇。

·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

·穿上结实的皮靴——如果有的话,许多毒蛇的毒牙很小,不能穿透皮靴。

·在使用床单、衣服、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

·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许多情况下,毒蛇只想着如何逃命。

·野外露营时,在住地周围适当撒一些六六六或石灰粉,以防毒蛇侵入。睡前检查床铺,压好蚊帐,早晨起来检查鞋子做到这些,一般可保无虞。

·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木棒,要具有良好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最好一击成功,因为受伤的毒蛇更加危险。

受到毒蛇袭击后应采取的措施

人一旦被蛇咬伤,首先应分清是无毒蛇还是有毒蛇咬的。许多毒蛇的毒液从位于上颚前部的尖牙射出,遭蛇咬后皮肤上会留有明显的伤痕。伤口上有明显牙齿痕往往是毒蛇咬伤。不过为使患者不至于心慌意乱,可说这并非毒蛇。如确系无毒蛇咬伤(一般在15分钟内没有什么反应),可按一般外伤处理。若无法判断,则应按毒蛇咬伤处理。被毒蛇咬伤后,切不要惊慌失措和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量放到最低位置,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缓蛇毒在人体内的扩散和吸收。应立即用柔软的绳子、布条或者就近拾取适用的植物茎、叶,在伤口上方约2~10厘米处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血的回流,而又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宜。

结扎的动作要迅速,最好在受伤后3~5分钟内完成。以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被扎肢体因血阻而坏死。结扎后,可用清水、冷开水加盐或肥皂水冲洗伤口,以洗去周围粘附的毒液,减少吸收。经过冲洗处理后,再用锐利的小刀挑破伤口或挑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可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刀挑开如米粒大小破口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并防止创口闭塞,但不要刺得太深,以免伤及血管。咬伤的四肢若肿胀严重时,可用刀刺“八邪”或“八风”穴进行挤压排毒。还可直接用嘴长时间吸吮伤口排毒,边吸边吐,每次都要用清水漱口,若口腔内有黏膜破溃、龋齿等情况就绝不能用口吸,以免中毒。若有蚂蟥,可捉放在伤口上吸出毒血。最好将伤口置于凉水中,如有小河的话,可把伤口置于其中。如能冰镇伤口更好。如引发中风、停止呼吸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在施用有效的蛇药30分钟之后可去掉结扎。如无蛇药片,可就地采用几种清热解毒的草药,如半边莲、芙蓉草、鱼腥草等,将其洗涤后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敷时,不可封住伤口,以免妨碍毒液流出,并要保持药料新鲜,以防感染。

12.被毒虫叮咬自救措施

有些疾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由昆虫传播给人类,它们在叮咬发病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就会将病原体注入人的血液而发病。

在野外传播疾病或病原体的昆虫主要有下述几种:

蜱的叮咬及防治

蜱是一种长相与蜘蛛相似的小虫子,人们叫它马鹿虱、鹿子虱,或称之竹虱子。蜱专附在动物皮肤上吸食血液,也经常爬在人的皮肤上吸食人血,有些蜱还带有病毒,能将疾病传播于人,在山林活动要特别注意防蜱。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驱避剂对付蜱,防蜱主要是靠扎紧衣袖、裤管,防止蜱钻入衣裤内。在森林中休息时不要靠在树干上或坐在枯枝叶上,以免藏匿在这些地方的蜱爬进衣裤内,应先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再坐下休息。无论休息或活动时都要随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的皮肤上有无异物蠕动或叮咬。一旦察觉蜱已叮在皮肤上,不要慌张,先观察蜱是刚叮上去还是已叮了很久,如果是刚刚叮上去的,应迅速抓住蜱的腹部快往外拉,通常可以将蜱拔掉。如果蜱已在皮肤上叮了较长时间,则不可快速猛拉,因蜱的头部进入皮肤后,其前部的鳌肢便紧紧地钩在皮肤里,用力猛拉的结果便是把数肢拉断留在里面。鳌肢细小,不易察觉,常在皮肤里引起发炎,患处经常化脓红肿。对于在皮肤上叮咬了很长时间的蜱,要拉一下,放一下,反反复复轻轻地往外拉,直到把蜱完整地拉出来为止。如果不小心把蜱的鳌肢和假头拉断留在皮肤里,应用消过毒的手术刀片把伤口略微扩大,用镊子或针把蜱的鳌肢和假头弄出来,然后用碘酒或消毒酒精对创口进行消毒。

蚂蟥的叮咬及防治

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蚂蟥的种类很多,有生长在阴湿低凹的林中草地的旱蚂蟥,也有生长在沼泽、池塘中的水蚂蟥,还有生长在山溪、泉水中的寄生蚂蟥(幼虫呈白色,肉眼不易发现)。蚂蟥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当于它体重2~10倍的血液。同时,由于蚂蟥的唾液有麻醉和抗凝作用,在其吸血时,人往往无感觉,当其饱食离去时,伤口仍流血不止,常会造成感染、发炎和溃烂。

遇到蚂蟥叮咬,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打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

在湿地草丛中,应经常注意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爬到脚上。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左右。此外,蚂蟥和蛇类对生蒜的气味也不敢靠近,将大蒜汁涂抹在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功效。

恙螨、扁虱、蚊子的叮咬及预防

这些小昆虫的叮咬一般不会有危险,但能够传染疾病,因而必须加强防护。为了防止蚊虫叮咬,野外工作或露营人员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阴和草地上坐卧。常年驻守边防的战士说得好:“不怕蚊虫闹得欢,野艾野蒿一缕烟。”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如果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抹患处止痒消肿。

蝎子和蜜蜂的叮蜇及防治

蝎子毒性极强,蜜蜂、黄蜂、大黄蜂也有很强的毒性,被叮蜇以后,有些人会产生强烈反应。遭叮蜇以后,留在皮肤中的蜜蜂毒针应该小心排除,用细针边缘勾挑蜇针以取出,不能用针尖刺。处理这种咬伤与蛇咬伤大不相同,不可挤压伤口,否则会引发更多毒液扩散。

蜘蛛的叮蜇及救治

应该与毒蛇咬伤同样对待(参见毒蛇咬伤的处置),采用冷敷有助缓解疼痛,如用泥敷剂,但如得到冰块,用布包裹进行冰镇就更加理想。 aFlptV3S1tJm+6v3JmVh6fzT6MCW24ur3ClwBV/+kdnA0mRtP5pXB2qhfA1wI5q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